图书介绍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 中国荞麦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 中国荞麦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543794.jpg)
- 任长忠,赵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0071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荞麦-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 中国荞麦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荞麦生产概况1
第一节 荞麦生产历史及发展1
一、荞麦的种植1
二、荞麦的食用与药用2
第二节 荞麦生产的意义4
一、荞麦作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强劲4
二、荞麦资源丰富、营养保健价值高5
三、荞麦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8
第三节 荞麦生产发展策略9
一、我国荞麦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9
二、荞麦生产发展对策11
主要参考文献13
第二章 荞麦的生物学特性15
第一节 荞麦植物形态特征15
一、根15
二、茎17
三、叶19
四、花和花序23
五、花粉粒25
六、果实与种子26
第二节 荞麦的生长发育29
第三节 荞麦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31
一、温度31
二、水分32
三、日照33
四、养分34
第四节 荞麦营养成分积累特性研究35
一、黄酮类成分在荞麦中的分布及积累35
二、微量元素在荞麦中的分布与积累36
三、其他成分的积累规律37
主要参考文献38
第三章 荞麦的起源进化与分布40
第一节 荞麦起源、进化与传播40
一、荞麦起源学说40
二、荞麦进化学说45
三、荞麦的传播47
第二节 荞麦分类49
一、荞麦所在的属及属的特征49
二、荞麦的主要特征特性50
三、荞麦的种类54
四、中国荞麦的分类55
第三节 荞麦的分布69
一、苦荞的分布69
二、甜荞的分布71
三、荞麦近缘野生种的分布72
第四节 中国荞麦生态区的划分79
一、苦荞生态区划79
二、苦荞生态区特征79
三、甜荞生态区划80
主要参考文献80
第四章 荞麦种质资源83
第一节 中国荞麦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83
一、荞麦种质资源的收集83
二、荞麦种质资源的整理整合与共享利用87
三、荞麦种质资源的保存92
第二节 荞麦的优异种质资源94
第三节 荞麦近缘野生种95
一、荞麦近缘野生种的种类95
二、荞麦近缘野生种资源96
三、荞麦近缘野生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98
四、荞麦近缘野生种的营养成分99
第四节 荞麦育成品种107
一、荞麦品种的类型107
二、主要的荞麦育成品种108
第五节 荞麦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111
一、苦荞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111
二、甜荞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114
主要参考文献115
第五章 荞麦遗传育种117
第一节 荞麦主要性状的遗传117
一、主要质量性状的遗传117
二、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118
第二节 荞麦的细胞遗传119
一、荞麦属植物的染色体119
二、荞麦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121
第三节 荞麦的分子遗传131
一、分子标记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131
二、分子标记与遗传图谱构建133
三、基因定位与性状的研究134
四、基因克隆与功能蛋白的研究135
五、转录组测序137
第四节 荞麦育种目标138
一、高产138
二、稳产140
三、优质140
四、适宜生育期141
五、适应节约型规模化生产需要142
第五节 荞麦育种的常用程序142
一、选择育种程序143
二、诱变育种程序146
三、多倍体育种程序147
四、杂交育种150
五、杂种优势利用育种153
第六节 荞麦种子生产与合理利用156
一、种子生产的目的和任务156
二、种子生产体系和种子的分类157
三、种子的质量标准157
四、品种的防杂保纯158
五、荞麦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技术160
第七节 我国荞麦育种现状与展望162
主要参考文献168
第六章 荞麦的生理175
第一节 种子生理175
一、荞麦种子175
二、荞麦种子萌发176
三、种子成熟生理179
四、荞麦种子的休眠180
五、荞麦种子的贮藏181
第二节 荞麦水分生理181
一、荞麦的水分需求181
二、荞麦细胞对水分的吸收181
三、荞麦的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182
四、蒸腾作用182
五、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183
第三节 荞麦的营养生理184
一、荞麦与氮肥184
二、荞麦与磷肥185
三、荞麦与钾肥186
四、荞麦与肥料配比186
五、荞麦与微肥186
第四节 呼吸作用186
一、荞麦种子及幼苗的呼吸作用186
二、呼吸作用对荞麦生产的意义187
三、呼吸作用在荞麦生产中的具体应用187
第五节 荞麦的光合生理188
一、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条件188
二、光能利用率189
三、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190
四、光合作用对荞麦生产的指导意义190
主要参考文献195
第七章 荞麦栽培技术200
第一节 荞麦的种植制度200
一、种植制度现状200
二、荞麦多熟种植技术的应用原则201
三、荞麦的种植方式201
第二节 荞麦高产田的土、肥、水条件203
一、荞麦高产田的土壤条件203
二、荞麦高产田的肥力条件203
三、荞麦高产田的水分条件204
第三节 荞麦高产稳产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204
一、荞麦高产稳产制约因素204
二、荞麦的单产变化分析206
三、荞麦高产稳产对策208
第四节 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210
一、土壤耕作与整地210
二、种子处理及播种技术211
三、田间管理215
第五节 荞麦收获与储存242
一、收获242
二、储存243
第六节 荞麦机械化栽培243
一、品种选择244
二、地块选择244
三、种植方式245
四、适时抢墒播种245
五、荞麦机收245
第七节 荞麦绿色有机种植245
一、发展荞麦有机食品应具备的条件246
二、荞麦有机栽培的基本要求246
三、荞麦有机栽培基础249
主要参考文献250
第八章 荞麦病虫草害及其防治252
第一节 荞麦各生态区病虫草害及其危害255
一、主要病害及其危害255
二、主要害虫及其危害258
三、杂草及其危害260
第二节 荞麦主要病害及其防治261
一、荞麦立枯病及其防治261
二、荞麦叶斑病及其防治261
三、荞麦褐斑病及其防治262
四、荞麦黑斑病及其防治262
五、荞麦斑枯病及其防治263
六、荞麦白粉病及其防治263
七、荞麦霜霉病及其防治264
八、荞麦白霉病及其防治264
九、荞麦病毒病及其防治265
十、荞麦根结线虫病及其防治265
第三节 荞麦主要虫害及其防治266
一、钩翅蛾及其防治266
二、草地螟及其防治267
三、黏虫及其防治268
四、蚜虫及其防治269
五、白粉虱及其防治270
六、红蜘蛛及其防治271
七、双斑萤叶甲及其防治271
八、甜菜夜蛾及其防治272
九、荞麦地下害虫及其防治273
第四节 荞麦田主要杂草及防除274
一、荞麦田主要杂草274
二、荞麦田杂草防除技术277
主要参考文献280
第九章 荞麦品质282
第一节 荞麦的营养成分282
一、淀粉282
二、蛋白质284
三、脂肪及类脂285
四、矿物质元素287
五、维生素287
六、膳食纤维288
第二节 荞麦食品营养品质评价288
一、荞麦面条的营养与品质288
二、荞麦面包的营养与品质295
三、荞麦饼干的营养品质299
四、荞麦馒头的营养品质304
第三节 荞麦功能性成分305
一、酚类化合物306
二、黄酮类化合物308
三、荞麦多糖与糖醇310
四、蛋白与多肽类312
五、其他活性成分315
第四节 荞麦食品功效评价316
一、动物实验317
二、人群实验与流行病学调查323
三、荞麦食品功能性成分的检测与分析325
第五节 影响荞麦品质的因素330
一、不同品种荞麦的品质分析330
二、栽培区域与栽培条件对荞麦品质的影响331
三、加工、贮藏等对荞麦品质的影响333
主要参考文献339
第十章 荞麦加工及利用349
第一节 荞麦的食用350
一、荞麦米的加工350
二、荞麦粉的加工351
三、传统食品352
四、主食类制品356
五、糕点类制品359
六、糊羹类食品362
七、荞麦饮品类制品364
八、荞麦发酵类制品366
九、荞麦芽苗菜370
十、荞麦功能食品371
第二节 荞麦的饲用373
第三节 荞麦的药用375
一、金荞麦375
二、苦荞380
三、甜荞381
第四节 荞麦综合利用381
一、麸皮加工利用381
二、皮壳加工利用382
三、茎叶及花的加工利用383
四、根的加工利用384
主要参考文献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