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 1917年至2000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 1917年至2000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0373093.jpg)
- 张宏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3031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 1917年至2000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齐世荣1
绪论 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意义和方法1
一、现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和特点1
二、学习与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意义3
三、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方法12
第一编 1917年至1945年的国际关系24
第一章 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年代末的国际关系(1917年至1929年)24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4
一、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与苏维埃国家早期的对外关系24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其对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29
第二节 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3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的确立33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38
三、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41
四、德国赔偿和欧洲安全问题47
第三节 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共处关系54
一、苏俄为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与孤立政策,争取与他国和平共处的斗争54
二、热那亚会议与拉帕洛条约57
第四节 亚非拉各国的国际关系61
一、西亚、北非的国际关系61
二、美苏等国对中国的政策及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66
三、拉美国家的反美斗争与国际关系71
第二章 30年代的国际关系及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929年至1939年)74
第一节 亚欧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与30年代初期的国际关系74
一、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巨大冲击74
二、亚、欧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77
三、英法的妥协姑息政策与德国外交战略的开始得逞80
四、苏联建立集体安全保障体系的努力受挫83
五、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及英美对日本的绥靖85
第二节 意德侵略战争的开始与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88
一、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和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88
二、德意对西班牙的侵略和英法的“不干涉”政策92
第三节 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与英美对日本的绥靖98
一、“七·七事变”和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98
二、布鲁塞尔会议与美英对日绥靖政策的继续101
三、中国30年代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贡献103
第四节 帝国主义的慕尼黑阴谋105
一、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建立和法西斯集团的初步形成105
二、德国吞并奥地利与英法的纵容107
三、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野心与五月危机109
四、慕尼黑会议与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111
第五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116
一、波兰危机与欧洲局势的急剧恶化116
二、英、法、苏三国谈判与英德秘密谈判118
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19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1939年至1945年)121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暴发及其初期的国际关系121
一、德国进攻波兰,英法按兵不动121
二、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与苏日中立条约122
三、法国的败降与英国的固守125
四、美国调整对欧政策与“租借法”的通过128
第二节 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暴发后的国际关系130
一、苏德战争的暴发与英美苏三国关系的增强130
二、珍珠港事件与太平洋战争的暴发132
三、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35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与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36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胜利136
二、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142
三、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与苏军的“十次打击”143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45
一、第二次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会议——雅尔塔会议和对德战争的最后胜利145
二、第三次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会议——波茨坦会议与对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47
三、联合国的诞生148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51
第二编 1945年以来的国际关系153
第四章 两极格局形成时期的国际关系(1945年至1955年)153
第一节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理153
一、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153
二、五国和约的缔结157
三、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和两个德国的形成158
四、美国单独占领日本159
第二节 美国全球霸权战略与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162
一、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酝酿与遏制“冷战”政策的逐步形成162
二、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全面展开167
三、马歇尔计划168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170
五、伦敦—巴黎协定175
第三节 苏联、东欧关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77
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与苏联对东欧政策的两重性177
二、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与经互会的成立181
三、苏南关系的破裂184
四、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186
五、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88
第四节 新中国的诞生和两大阵营斗争的加剧188
一、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破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88
二、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194
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
四、美国对中国的封锁遏制政策197
五、朝鲜战争198
六、旧金山片面对日和约201
七、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和日内瓦会议的召开203
八、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建立205
第五节 亚非拉民族运动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策略的变化206
一、战后初期亚非拉的基本局势206
二、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209
三、巴勒斯坦问题和第一次中东战争210
四、美国向亚非拉渗透扩张的“第四点计划”213
第五章 第三世界崛起与两个阵营分化解体时期的国际关系(1955年至60年代末)218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兴起与殖民体系的崩溃218
一、亚非万隆会议218
二、印度支那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220
三、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223
四、非洲的独立浪潮和统一运动226
五、拉丁美洲的反美风暴229
六、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232
第二节 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与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步形成234
一、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主宰世界234
二、对奥和约的签订235
三、四国首脑会议237
四、苏联与西德建交238
五、赫鲁晓夫对苏美首脑会晤的追求与第二次柏林危机240
六、戴维营会谈241
七、从杜勒斯的“和平演变”策略到肯尼迪的“和平战略”242
八、维也纳交锋和“柏林墙”事件243
九、古巴导弹危机245
十、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247
十一、中东“六·五”战争与葛拉斯堡会议2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251
一、苏共二十大的冲击251
二、波匈事件252
三、中苏关系的破裂257
四、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259
第四节 西方阵营的分化262
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262
二、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263
三、西德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264
四、英国加入共同市场265
五、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266
第五节 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268
一、坚决反对美国侵华政策和中美大使级会谈268
二、发展同亚非拉各国的友好关系271
三、周恩来总理十四国之行与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的提出274
四、中法建交——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突破275
第六章 美苏争霸与世界开始走向多极化时期的国际关系(60年代末至1989年)277
第一节 旧国际格局的动摇与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277
一、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与美苏战略地位的变化277
二、尼克松主义的提出278
三、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281
四、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欧安会的召开283
五、从僵硬对抗到第二次缓和287
第二节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291
一、西欧独立自主倾向的日益加强291
二、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外交296
三、美元霸权地位的丧失与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299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反霸斗争301
一、第四次中东战争和石油武器的运用301
二、阿富汗抗苏民族战争305
三、柬埔寨人民抗击越南扩张主义者的斗争307
四、东南亚国家的中立和联合反霸斗争309
五、拉丁美洲的反霸斗争311
六、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313
七、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314
八、在联合国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316
九、第三世界国际关系中的困难与曲折318
第四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321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21
二、中美上海公报和中美关系正常化323
三、中日建交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327
四、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和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329
第七章 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关系(1989年至2000年)334
第一节 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其影响334
一、苏联内外政策的逐步“西化”334
二、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的基本瓦解335
三、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完全瓦解339
四、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的影响342
第二节 九十年代国际关系的几个特点345
一、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竞争日趋激烈345
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350
三、美国企图建立独霸世界的“单极世界”体系,但连遭挫折355
四、世界多极化在迂回曲折中发展360
第三节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和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72
一、世界需要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372
二、围绕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的斗争375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82
大事年表389
参考书目举要407
编后记413
增订版说明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