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州通史简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福州通史简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524302.jpg)
- 卢美松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7782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809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852页
- 主题词:福州-地方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福州通史简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史前至商周时期1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1
一、自然地理状况1
二、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面貌3
三、社会经济与生活方式7
四、社会形态与原始艺术10
第二节青铜时代的闽方国13
一、黄土仑文化13
二、古籍中关于闽蛮的记载15
三、闽族的社会经济19
第三节闽族先民外迁与南岛语族起源20
第二章战国秦汉时期24
第一节闽越族形成25
第二节闽中郡设立与无诸反秦战争27
第三节闽越国的兴衰29
一、立国建都于冶地29
二、政治关系的变化33
三、闽越国的灭亡37
第四节闽越国社会经济40
一、铁器的使用40
二、农业和渔猎经济41
三、手工业的进步42
四、城池和宫殿建筑44
第五节闽越国文化艺术44
一、蛇图腾崇拜与鬼神信仰45
二、姓氏与文字46
三、造型与装饰艺术47
第六节冶县、候官与东冶港49
第三章三国至南朝52
第一节晋安郡设立前后的政区变化53
一、孙吴时期闽东的郡县设置53
二、晋安郡的设立55
三、晋安郡属县的调整57
第二节政治与军事63
一、孙吴军队入闽63
二、严高建筑子城66
三、卢循所部在福州沿海活动67
四、南朝后期豪强崛起68
五、社会变迁70
第三节社会经济72
一、人口状况72
二、水陆交通75
三、农业77
四、手工业和商业79
五、海上交通与贸易81
第四节文化艺术84
一、文学与教育85
二、艺术88
三、文化影响91
第五节宗教与民间信仰94
一、道教传入94
二、佛教传入96
三、巫俗传统99
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102
第一节建置沿革102
一、行政区划变迁103
二、威武军的设立105
三、闽国的建立106
第二节政治与军事107
一、隋朝在福州的统治108
二、隋末农民军占领建安郡108
三、唐代福州社会政治109
四、黄巢军队进入福州114
五、王潮、王审知治闽116
六、闽国政权的衰亡121
第三节社会经济127
一、人口增长127
二、城市拓建131
三、农业开发134
四、土地关系和赋税制度142
五、土贡和进奉148
六、手工业生产150
七、商品经济发展157
八、海外交通贸易发展161
第四节文化168
一、唐代官私学校兴办169
二、五代教育发展171
三、唐代福州科举172
四、五代福州科举177
五、唐五代福州文学178
六、史学与哲学184
七、对外文化交流186
第五节宗教与民间信仰187
一、佛教兴盛188
二、道教的发展201
三、民间信仰盛行205
第五章宋元时期212
第一节建置沿革212
一、“八闽”形成与福州辖县213
二、扩建福州外城和子城220
三、宋端宗设置行都222
四、元朝设立行省223
第二节政治与军事224
一、地方政权更迭224
二、驻军与战事225
三、沿海设防229
第三节经济232
一、人口的增长与外流233
二、城市扩展,里坊完善237
三、港口与码头245
四、农业247
五、商贸繁荣256
六、手工业257
七、对外贸易265
第四节文化268
一、教育发展268
二、科举兴盛277
三、文学繁荣280
四、学术著作287
五、戏曲歌舞296
六、民俗活动298
七、刻书业及对外文化交流301
第五节宗教与民间信仰302
一、佛教303
二、道教309
三、伊斯兰教314
四、摩尼教316
五、民间信仰319
第六章明代325
第一节建置沿革325
一、福州府属各县325
二、府县城池公署建设328
三、隆武帝设天兴府333
第二节政治与军事335
一、府县行政管理335
二、海禁与沿海驻防338
三、郑和下西洋与福州342
四、抗倭斗争344
五、册封琉球347
六、隆武政权的兴亡353
第三节经济356
一、人口与户籍356
二、农业360
三、渔盐业364
四、手工业367
五、商业372
六、海外交通与贸易376
第四节文化380
一、教育381
二、科举386
三、文学389
四、史学与方志399
五、学术与藏书404
六、戏曲与工艺美术407
七、对外文化交流413
第五节宗教与民间信仰416
一、佛教416
二、道教420
三、天主教423
四、摩尼教427
五、伊斯兰教428
六、民间信仰428
第七章清代435
第一节建置沿革435
一、行政建置435
二、城池府署436
第二节政治440
一、政治变迁440
二、海禁与迁界445
三、中琉朝贡贸易447
四、禁烟运动449
五、反抗洋人欺压452
六、民族危机与福州人的反抗斗争457
七、维新思潮兴起与近代启蒙思想的传播460
第三节军事463
一、清初的高压统治与反清斗争463
二、驻军与布防467
三、晚清军制变化471
四、榕台军事联系475
五、甲申马江海战478
六、辛亥福州光复482
第四节经济485
一、人口与移民485
二、农业和种植业488
三、手工业493
四、渔盐业495
五、商业发展497
六、金融财政501
七、福建船政与民族工业506
八、对外贸易512
第五节文化518
一、传统教育519
二、科举527
三、文学528
四、史学和方志537
五、学术540
六、出版与藏书543
七、戏曲与手工艺547
八、新式教育551
九、畲族文化560
十、对外文化交流561
第六节宗教与民间信仰570
一、佛教571
二、道教576
三、基督宗教578
四、伊斯兰教582
五、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583
第八章 民国时期590
第一节建置沿革591
一、设置闽海道591
二、行政区划592
三、福州设市594
四、地方行政制度演变594
第二节 政治599
一、民国初年政治生态599
二、北洋政府统治603
三、国民政府时期政治623
第三节经济663
一、人口663
二、农业生产667
三、渔业林业生产681
四、工业686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700
六、商业和外贸708
七、财政金融业713
八、市政建设721
第四节文化723
一、教育723
二、文学艺术731
三、学术744
四、新闻出版762
第五节社会生活773
一、生活习俗变革773
二、社会团体出现776
三、破除陋习778
四、医疗卫生782
五、社会救济785
六、宗教信仰792
七、民间信仰798
主要参考书目800
后记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