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高僧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高僧传 上
  •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8418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高僧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点校略例1

上册1

进高僧传表1

大宋高僧传序1

大宋高僧传卷第一1

译经篇第一之一正传三人 附见一人1

唐京兆大荐福寺义净传一1

唐洛阳广福寺金刚智传二4

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三慧朗6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15

译经篇第一之二正传十五人 附见八人15

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传一达摩掬多15

唐洛京智慧传二20

唐玉华寺玄觉传三22

唐益州多宝寺道因传四嵩公宝暹22

唐波凌国智贤传五会宁24

唐洛京白马寺觉救传六24

唐五台山佛陀波利传七顺贞25

唐尊法传八27

唐西京慧日寺无极高传九阿难律木叉师 迦叶师27

唐广州制止寺极量传十28

唐洛京大遍空寺实叉难陀传十一28

周西京广福寺日照传十二29

周洛京魏国东寺天智传十三30

周洛京佛授记寺慧智传十四明全30

周洛京寂友传十五31

大宋高僧传卷第三36

译经篇第一之三正传十四人 附见三人36

唐京师总持寺智通传一36

唐京师奉恩寺智严传二36

唐洛京天竺寺宝思惟传三37

唐洛京长寿寺菩提流志传四38

唐罗浮山石楼寺怀迪传五般若力善部末摩39

唐京兆慈恩寺寂默传六40

唐丘慈国莲华寺莲华精进传七40

唐北庭龙兴寺戒法传八41

唐莲华传九41

唐大圣千福寺飞锡传十42

唐京师大安国寺子邻传十一43

唐醴泉寺般若传十二44

唐上都章敬寺悟空传十三44

唐京师满月传十四智慧轮46

大宋高僧传卷第四56

义解篇第二之一正传二十人 附见七人56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一56

唐京师西明寺道世传二59

唐京兆大慈恩寺普光传三60

唐京兆大慈恩寺法宝传四胜庄61

唐京师西明寺圆测传五薄尘 灵辩62

唐京师安国寺元康传六62

唐简州福聚寺靖迈传七63

唐新罗国顺璟传八64

唐京兆大慈恩寺嘉尚传九65

唐淄州慧沼传十大愿 尘外66

唐京兆大慈恩寺彦悰传十一66

唐新罗国义湘传十二67

唐京兆大慈恩寺义忠传十三69

唐新罗国黄龙寺元晓传十四大安70

周京兆崇福寺神楷传十五明恂72

周京兆广福寺会隐传十六73

周虎丘山寺僧瑗传十七73

唐会稽山妙喜寺印宗传十八74

唐太原府崇福寺宗哲传十九75

唐洛京佛授记寺德感传二十75

唐太原崇福寺浮丘传二十一76

大宋高僧传卷第五80

义解篇第二之二正传十四人 附见五人80

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一大仪80

唐荆州玉泉寺恒景传二81

唐中岳嵩阳寺一行传三82

唐京兆西崇福寺智升传四85

唐中大云寺圆晖传五怀远崇廙86

唐京兆华严寺玄逸传六86

唐长安青龙寺道氤传七87

唐京师安国寺良贲传八89

唐越州礼宗传九91

唐钱塘天竺寺法诜传十92

唐京师兴善寺潜真传十一道超93

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十二95

唐京师西明寺良秀传十三谈筵97

唐京师西明寺慧琳传十四98

大宋高僧传卷第六102

义解篇第二之三正传十四人 附见六人102

唐京师崇福寺惟悫传一慧震弘沇102

唐京师千福寺怀感传二103

唐吴兴法海传三103

唐洛京佛授记寺慧苑传四104

唐处州法华寺智威传五慧威104

唐台州国清寺湛然传六105

唐苏州开元寺元浩传七107

唐越州暨阳杭乌山智藏传八109

唐梓州慧义寺神清传九义将109

唐京师大安国寺端甫传十111

唐圭峰草堂寺宗密传十一圆禅师照禅师113

唐京师西明寺乘恩传十二116

唐彭州丹景山知玄传十三117

唐京兆大安国寺僧彻传十四121

大宋高僧传卷第七126

义解篇第二之四正传二十三人 附见四人126

唐五台山华严寺志远传一元堪126

唐越州应天山寺希圆传二127

唐绛州龙兴寺木塔院玄约传三128

梁滑州明福寺彦晖传四129

梁今〔一〕东京相国寺归屿传五130

后唐洛阳长水令諲传六131

后唐定州开元寺贞辩传七131

后唐会稽郡大善寺虚受传八132

后唐杭州龙兴寺可周传九133

后唐东京相国寺贞诲传十134

后唐洛京长寿寺可止传十一135

汉太原崇福寺巨岷传十二137

汉棣州开元寺恒超传十三138

汉洛京法林院僧照传十四139

汉洛阳天宫寺从隐传十五梦江140

汉杭州龙兴寺宗季传十六141

周魏府观音院智全传十七142

大宋秀州灵光寺皓端传十八143

大宋东京天清寺傅章传十九143

大宋并州崇福寺佛山院继伦传二十144

大宋齐州开元寺义楚传二十一修进 省伦145

大宋杭州慈光院晤恩传二十二146

大宋天台山螺溪道场〔二〕义寂传二十三147

大宋高僧传卷第八156

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五人 附见三人156

唐蕲州东山弘忍传一156

唐韶州今南华寺慧能传二158

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神秀传三161

唐袁州蒙山慧明传四163

唐洛京荷泽寺神会传五164

唐润州竹林寺昙璀传六165

唐金陵延祚寺法持传七167

唐越州云门寺道亮传八167

唐荆州碧涧寺道俊〔三〕传九168

唐温州龙兴寺玄觉传十168

唐金陵天保寺智威传十一本净170

唐睦州龙兴寺慧朗传十二?公171

唐郓州安国院巨方传十三智封172

唐郢州大佛山香育传十四174

唐兖州泰山〔三〕降魔藏师传十五174

大宋高僧传卷第九180

习禅篇第三之二正传十四人 附见四人180

唐京兆慈恩寺义福传一行思180

唐京师兴唐寺普寂传二181

唐南岳观音台怀让传三182

唐京师大安国寺楞伽院灵著传四法翫183

唐润州幽栖寺玄素传五184

唐均州武当山慧忠传六186

唐太原甘泉寺志贤传七189

唐黄龙山惟忠传八190

唐南岳石头山希迁传九190

唐成都府净众寺神会传十192

唐杭州径山法钦传十一192

唐寿春三峰山道树传十二194

唐陕州回銮寺慧空传十三元观195

唐洛京龙兴寺崇珪传十四全植196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202

习禅篇第三之三正传十六人 附见八人202

唐洪州开元寺道一传一智藏202

唐宣州灵汤泉兰若志满传二204

唐沂州宝真院光瑶传三道坚204

唐扬州华林寺灵坦传四205

唐唐州紫玉山道通传五206

唐雍京章敬寺怀晖传六207

唐京兆兴善寺惟宽传七宝修208

唐天台山佛窟岩遗则传八209

唐婺州五泄山灵默传九志闲210

唐荆州天皇寺道悟传十崇信211

唐邺都圆寂传十一掘多215

唐袁州阳歧山甄叔传十二216

唐新吴百丈山怀海传十三216

唐潭州翠微院恒月传十四真亮218

唐襄州夹石山思公传十五昙真218

唐定州大像山〔五〕石藏传十六219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一224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二十一人 附见四人224

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一一钵和尚南印224

唐汾州开元寺无业传二226

唐长沙东寺如会传三228

唐南阳丹霞山天然传四229

唐常州芙蓉山太毓传五230

唐南岳西园兰若昙藏传六灵象超岸231

唐鄂州大寂院无等传七232

唐天目山千顷院明觉传八232

唐杭州秦望山圆脩传九233

唐池州南泉院普愿传十234

唐澧阳云岩寺昙晟传十一235

唐荆州福寿寺甄公传十二236

唐赵州东院从谂传十三236

唐京兆华严寺智藏传十四237

唐潭州道吾山圆智传十五237

唐明州大梅山法常传十六238

唐扬州慧照寺崇演传十七239

唐盐官镇国海昌院〔六〕齐安传十八239

唐京兆〔七〕圣寿寺恒政传十九241

唐大沩山灵祐传二十242

唐黄州九井山玄策传二十一243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二249

习禅篇第三之五正传二十人 附见四人249

唐杭州大慈山寰中传一249

唐洛阳韶山寰普传二250

唐衡山昂头峰日照传三250

唐朗州德山院宣鉴传四251

唐明州栖心寺藏奂传五251

唐真定府临济院义玄传六253

唐洛京广爱寺从谏传七鉴宗253

唐洪州洞山良价传八255

唐苏州藏廙传九256

唐福州怡山院大安传十257

唐长沙石霜山庆诸传十一洪諲令达258

唐洪州云居山道膺传十二259

唐缙云连云院有缘传十三260

唐福州雪峰广福院义存传十四261

唐澧州苏溪元安传十五264

唐明州雪窦院恒通传十六招贤岑师264

唐袁州仰山慧寂传十七265

唐天台紫凝山慧恭传十八266

唐杭州龙泉院文喜传十九267

唐明州伏龙山惟靖传二十268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三274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 附见六人274

唐今东京封禅寺圆绍传一274

唐蕲州黄岗山法普传二休静275

梁邓州香严山智闲传三大同276

梁抚州踈山光仁传四本仁 居遁277

梁福州玄沙院师备传五278

梁河中府栖岩山存寿传六279

梁台州瑞岩院师彦传七279

梁抚州曹山本寂传八280

后唐漳州罗汉院桂琛传九281

后唐福州长庆院慧棱传十282

后唐杭州龙册寺道怤传十一282

晋会稽清化院全付传十二283

晋永兴永安院善静传十三灵照284

周金陵清凉院文益传十四285

周庐山佛手岩行因传十五道潜286

大宋庐山圆通院缘德传十六288

大宋天台山德韶传十七289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四297

明律篇第四之一正传二十人附见五人297

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一大慈297

唐京兆恒济寺道成传二300

唐京师崇圣寺文纲传三名恪301

唐京师恒济寺怀素传四宾律师303

唐光州道岸传五305

唐百济国金山寺真表传六307

唐安州十力寺秀律师传七310

唐京师崇圣寺灵?传八310

唐京兆崇福寺满意传九311

唐京兆西明寺崇业传十311

唐越州法华山寺玄俨传十一融济311

唐杭州灵智寺德秀传十二314

唐开业寺爱同传十三玄通314

唐五台山诠律师传十四315

唐杨州龙兴寺法慎传十五315

唐杭州华严寺道光传十六317

唐杨州大云寺鉴真传十七317

唐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守直传十八319

唐洪州大明寺严峻传十九320

唐会稽开元寺昙一传二十320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五327

明律篇第四之二正传十九人 附见三人327

唐余杭宜丰寺灵一传一327

唐吴郡东虎丘寺齐翰传二328

唐润州招隐寺朗然传三329

唐越州称心寺大义传四330

唐常州兴宁寺义宣传五331

唐苏州开元寺辩秀传六332

唐京师安国寺如净传七333

唐汉州开照寺鉴源传八慧观333

唐吴郡双林寺志鸿传九334

唐京兆安国寺乘如传十335

唐襄州辩觉寺清江传十一335

唐会稽云门寺灵澈传十二336

唐扬州慧照寺省躬传十三337

唐吴郡包山神皓传十四维亮338

唐京师安国寺藏用传十五339

唐湖州八圣道寺真乘传十六340

唐杭州灵隐山道标传十七341

唐衡岳寺昙清传十八343

唐京兆〔八〕西明寺圆照传十九利言343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六353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 附见二人353

唐朔方龙兴寺辩才传一353

唐京师章信寺道澄传二354

唐钟陵龙兴寺清彻传三355

唐抚州景云寺上恒传四355

唐钱塘永福寺慧琳传五356

唐江州兴果寺神凑传六357

唐京兆圣寿寺慧灵传七358

唐吴郡破山寺常达传八358

唐越州开元寺丹甫传九359

唐吴郡嘉禾灵光寺法相传十360

唐天台山国清寺文举传十一361

唐会稽开元寺允文传十二361

梁京兆西明寺慧则传十三元表363

梁吴郡〔九〕破山兴福寺彦偁传十四寿阇梨364

后唐天台山福田寺从礼传十五365

后唐杭州真身宝塔寺景霄传十六366

后唐东京相国寺贞峻传十七366

汉钱塘千佛寺希觉传十八367

周东京相国寺澄楚传十九368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七376

护法篇第五正传十八人 附见一人376

唐京师大庄严寺威秀传一376

唐京兆大兴善寺复礼传二377

唐京兆魏国寺惠立传三378

唐洛京佛授记寺玄嶷传四379

唐江陵府法明传五379

唐润州石圮山神悟传六381

唐金陵钟山元崇传七璇禅师382

唐京兆大〔一○〕安国寺利涉传八384

唐越州焦山大历寺神邕传九385

唐朗州药山惟俨传十387

唐京师章信寺崇惠传十一389

唐洛阳同德寺无名传十二390

唐庐山归宗寺智常传十三391

唐杭州千顷山楚南传十四392

唐南岳七宝台寺玄泰传十五393

唐京兆福寿寺玄畅传十六394

后唐南岳般舟道场惟劲传十七395

周洛京福先寺道丕传十八396

下册405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八405

感通篇第六之一正传十五人 附见三人405

后魏西凉府檀特师传一405

后魏晋阳河秃师传二406

陈新罗国玄光传三406

隋江都宫法喜传四408

隋洺州钦师传五409

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传六木叉慧俨 慧岸410

唐嵩岳少林寺慧安传七414

唐虢州阌乡万回传八415

唐齐州灵岩寺道鉴传九418

唐武陵开元寺慧昭传十421

唐岸禅师传十一423

唐会稽永欣寺后僧会传十二424

唐京兆法海寺道英传十三425

唐京兆法秀传十四426

唐滑州龙兴寺普明传十五428

大宋高僧传卷第十九432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 附见八人432

唐嵩岳破竃堕传一432

唐嵩岳闲居寺元珪传二432

唐庐江灊山天柱寺惠符传三435

唐长安西明寺惠安传四436

唐西域安静传五徐果师437

唐福州钟山如一传六438

唐西域亡名传七438

唐京兆抱玉传八439

唐虢州阌乡阿足师传九440

唐天台山封干师传十木?师 寒山子拾得441

唐成都净众寺无相传十一智诜禅师444

唐扬州西灵塔寺怀信传十二446

唐陕府辛七师传十三447

唐京师大安国寺和和传十四448

唐杨州孝感寺广陵大师传十五448

唐南岳山明瓒传十六449

唐简州慈云寺待驾传十七怀一451

唐福州爱同寺怀道传十八智恒451

唐升州庄严寺惠忠传十九圆寂452

唐洛京天宫寺惠秀传二十454

唐成都郫县法定寺惟忠传二十一455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462

感通篇第六之三正传二十二人 附见四人462

唐资州山北兰若处寂传一462

唐代州五台山华严寺无著传二463

唐真定府普化传三465

唐汉州栖贤寺大川传四法炯466

唐西域难陀传五467

唐寿州紫金山玄宗传六468

唐袁州阳歧山广敷传七468

唐邓州乌牙山圆震传八469

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九470

唐婺州金华山神暄传十471

唐澧州开元寺道行传十一472

唐徐州安丰山怀空传十二472

唐洛京慧林寺圆观传十三472

唐江州庐山五老峰法藏传十四474

唐洛阳香山寺鉴空传十五475

唐广州罗浮山道行传十六477

唐潞州普满传十七477

唐江陵府些些传十八食油师478

唐吴郡义师传十九证智 荐福寺老僧479

唐唐州云秀山神鉴传二十480

唐天台山国清寺清观传二十一物外480

唐洪州黄蘗山希运传二十二481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488

感通篇第六之四正传十八人 附见三人488

唐五台山法华院神英传一488

唐五台山华严寺牛云传二489

唐五台山清凉寺道义传三490

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四491

唐清凉山秘魔岩常遇传五495

唐成都府永安传六496

唐衢州灵石寺慧闻传七497

唐朔方灵武下院无漏传八497

唐杭州灵隐寺宝达传九499

唐代州北台山隐峰传十亡名鴙鸠和尚500

唐兴元府中梁山寺上座亡名传十一501

唐太原崇福寺文爽传十二502

唐福州保福寺本净传十三503

唐成都府法聚寺法江传十四兴善寺异僧503

唐彭州九陇茶笼山罗僧传十五504

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十六505

唐邺都开元寺智?传十七505

唐凤翔府宁师传十八507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513

感通篇第六之五正传十三人 附见五人513

后唐韶州灵树院如敏传一513

后唐天台山全宰传二514

晋巴东怀浚传三514

晋阆州光国院行遵传四515

晋襄州亡名传五516

汉洛阳告成县狂僧传六曹和尚517

周伪蜀净众寺僧缄传七大慈寺亡名518

周杭州湖光院师简传八520

大宋明州乾符寺王罗汉传九521

大宋潭州延寿院宗合传十道因521

大宋邛州〔一一〕大邑灵鹫山寺点点师传十一522

大宋天台山智者禅院行满传十二523

大宋魏府卯斋院法圆传十三矿师李通玄523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533

遗身篇第七正传二十二人 附见二人533

唐汾州僧藏传一533

唐汉东山光寺正寿传二慥禅师533

唐五台山善住阁院无染传三534

唐成都府福感寺定兰传四536

唐福州黄蘗山建福寺鸿休传五景先537

唐鄂州岩头山全豁传六538

唐吴郡嘉兴法空王寺元慧传七538

唐京兆菩提寺束草师传八539

唐南岳兰若行明传九540

晋太原永和三学院息尘传十541

晋天台山平田寺道育传十一542

晋江州庐山香积庵景超传十二543

晋凤翔府法门寺志通传十三544

晋朔方灵武永福寺道舟传十四545

汉洛京广爱寺洪真传十五546

周钱塘报恩寺惠明传十六547

周晋州慈云寺普静传十七547

大宋衡阳大圣寺守贤传十八548

大宋天台山般若寺师蕴传十九548

大宋杭州真身宝塔寺绍岩传二十549

大宋天台山文辇传二十一550

大宋临淮普照王寺怀德传二十二551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557

读诵篇第八之一正传二十一人 附见三人557

隋行坚传一557

隋天台山法智传二558

唐京兆禅定寺慧悟传三558

唐京兆大慈恩寺明慧传四559

周太原府崇福寺慧警传五559

唐太原府崇福寺崇政传六560

唐太原府崇福寺思睿传七560

唐上都青龙寺法朗传八561

唐河东僧衒传九启芳 圆果561

唐荆州白马寺玄奘传十562

唐成都府灵池〔一二〕兰若洪正传十一守贤563

唐沙门志玄传十二564

唐凤翔府开元寺元晈〔一三〕传十三564

唐京师千福寺楚金传十四565

唐台州涌泉寺怀玉传十五566

唐兖州泰岳大行传十六567

唐洛阳广爱寺亡名传十七567

唐成都府雄俊传十八568

唐吉州龙兴寺三刀法师传十九569

唐湖州法华寺大光传二十570

唐荆州天崇寺智灯传二十一572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576

读诵篇第八之二正传二十一人 附见五人576

唐并州石壁寺明度传一576

唐梓州慧义寺清虚传二576

唐睦州乌龙山〔一四〕少康传三578

唐江州开元寺法正传四会宗579

唐京兆大兴善寺守素传五580

唐幽州华严和尚传六581

唐河中府栢梯山文照传七582

唐陕府法照传八582

唐蕲州〔一五〕清著禅院慧普传九583

唐今〔一六〕东京客僧传十583

唐上都大温国寺灵幽传十一584

唐荆州法性寺惟恭传十二灵岿584

唐明州德润寺遂端传十三585

唐越州诸暨保寿院神智传十四586

梁扬州禅智寺从审传十五586

梁温州大云寺鸿楚传十六587

后唐温州小松山鸿莒传十七588

后唐凤翔府道贤传十八589

汉江州庐山若虚传十九亡名590

周会稽郡大善寺行瑫传二十590

大宋东京开宝寺守真传二十一 沙弥弥伽 道荫591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598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 附见二人598

周京师法成传一598

唐五台山昭果寺业方传二598

唐上都青龙寺光仪传三599

唐镇州大悲寺自觉传四601

唐今东京相国寺慧云传五602

唐杭州华严寺玄览传六慧昶守如605

唐东阳清泰寺玄朗传七606

唐湖州佛川寺慧明传八608

唐湖州大云寺子瑀传九609

唐明州慈溪香山寺惟实传十610

唐朔方灵武龙兴寺增忍传十一611

唐京兆荷恩寺文瓒传十二612

唐太原府崇福寺怀玉传十三612

唐晋州大梵寺代病师传十四613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618

兴福篇第九之二正传二十一人 附见三人618

唐京师光宅寺僧竭传一618

唐成都福感寺定光传二618

唐吴郡嘉禾郡贞干传三619

唐苏州支硎山道遵传四620

唐京兆大兴善寺含光传五621

唐剡沃洲山禅院寂然传六622

唐天台山福田寺普岸传七全亮唯约623

唐京师奉慈寺惟则传八625

唐长安禅定寺明准传九625

唐洪州宝历寺幽玄传十626

唐五台山智頵传十一626

唐会稽吕后山文质传十二628

唐明州国宁寺宗亮传十三628

唐越州开元寺昙休传十四629

唐雅州开元寺智广传十五630

唐鄜州宝台寺法藏传十六631

唐五台山海云传十七守节631

唐五台山佛光寺法兴传十八632

唐五台山行严传十九632

唐五台山佛光寺愿诚传二十633

后唐五台山王子寺诚慧传二十一634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638

兴福篇第九之三正传十五人 附见一人638

后唐洛阳中滩浴院智晖传一638

晋五台山真容院光嗣传二639

晋今东京相国寺遵诲传三彦求640

晋曹州扈通院智朗传四641

汉东京天寿禅院师会传五642

周宋州广寿院智江传六643

周五台山真容院光屿传七644

大宋东京观音禅院岩俊传八645

大宋西京宝坛院从彦传九646

大宋东京普净院常觉传十647

大宋杭州报恩寺永安传十一648

大宋钱塘永明寺延寿传十二649

大宋西京天宫寺义庄传十三649

大宋西京广爱寺普胜传十四650

大宋东京开宝寺师律传十五651

大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656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正传二十六人 附见六人656

南宋钱塘灵隐寺智一传一656

元魏洛阳慧凝传二656

唐成都府法聚寺员相传三658

唐越州妙喜寺僧达传四658

唐京兆神鼎传五659

唐京兆泓师传六660

唐洛阳罔极寺慧日传七真法师661

唐越州大禹寺神迥传八662

唐京兆镇国寺纯陀传九662

唐天台山国清寺道邃传十663

唐怀安郡西隐山进平传十一664

唐宁州南山二圣院道隐传十二664

唐温州陶山道晤传十三665

唐京兆欢喜传十四无侧665

唐湖州杼山皎然传十五福琳666

唐安陆定安山怀空传十六668

唐澧州慧演传十七669

唐荆州国昌寺行觉传十八皓玉669

唐鄂州开元寺玄晏传十九670

唐南岳澄心传二十671

唐杭州天竺寺道齐传二十一法如671

唐金陵庄严寺慧涉传二十二672

唐京兆千福寺云邃传二十三清源673

唐京师保寿寺法真传二十四673

唐吕后山道场宁贲传二十五674

唐阆州长乐寺法融传二十六675

大宋高僧传卷第三十678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正传十九人附见六人678

唐上都大安国寺好直传一678

唐天台山禅林寺广脩传二高闲679

唐高丽国元表传三全清679

唐镇州龙兴寺头陀传四680

唐南岳山全玼传五681

唐越州明心院慧沐传六681

唐幽州南瓦窑亡名传七祝融峰禅者682

唐洪州开元寺栖隐传八宝安683

唐河东悬瓮寺金和尚传九684

梁四明山无作传十684

梁成都府东禅院贯休传十一处默昙域685

梁庐山双溪院国道者传十二686

梁泉州智宣传十三687

梁江陵府龙兴寺齐已传十四687

后唐灵州广福寺无迹传十五688

后唐明州国宁寺?光传十六689

晋宣州自新传十七690

汉杭州耳相院行脩传十八691

大宋宜阳柏阁山宗渊传十九691

后序6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