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
  • 胡阿祥,颜岸青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9940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史学-研究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历史学学术规范概述3

1.1历史学学术规范的界定3

1.1.1学术3

1.1.2规范4

1.1.3学术规范5

1.1.4学术共同体6

1.1.5研究范式7

1.2历史学学术规范的内容7

1.3历史学学术规范的目的8

1.3.1保障学术传承8

1.3.2促进学术交流9

1.3.3推动学术创新10

1.4历史学学术规范的作用10

1.4.1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学术生态圈11

1.4.2有利于提升学术研究水平11

1.4.3有利于提升中国历史学科的国际认可度12

第2章 历史学基本研究规范13

2.1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13

2.1.1历史13

2.1.2历史学15

2.1.3历史观17

2.2历史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优良传统19

2.2.1历史学的基础理论19

2.2.2历史学的优良传统21

2.3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23

2.3.1历史学学科体系23

2.3.2历史学科的核心要素24

2.3.3历史学的学科性质25

2.4历史学科的基本建制26

2.4.1历史学学术发展简史27

2.4.2历史学教育33

2.4.3历史学学术团体36

2.4.4历史学学术刊物37

2.5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操守40

2.5.1学术道德40

2.5.2学术自由41

2.5.3学术交流41

2.5.4学术平等41

2.5.5学术传承41

2.5.6学术创新42

第3章 历史学研究程序规范43

3.1基本概念43

3.1.1研究程序43

3.1.2历史学的研究程序43

3.2选题的基本要求44

3.2.1选题的常见问题44

3.2.2问题成因分析47

3.2.3选题的程序规范48

3.3文献调研与资料收集的基本要求54

3.3.1历史学科所包含的文献资料种类54

3.3.2文献资料调研的方法54

3.3.3文献资料检索的途径57

3.4研究设计的基本要求59

3.4.1历史学研究设计的基本格式59

3.4.2开题报告设计规范60

3.4.3开题报告举例60

3.4.4项目申报书设计规范65

3.4.5项目申报书《课题论证》举例66

第4章 历史学写作规范71

4.1标题的撰写要求71

4.1.1主标题撰写要求72

4.1.2副标题撰写要求72

4.1.3层次标题撰写要求73

4.2摘要的撰写标准76

4.2.1中文摘要的撰写标准76

4.2.2英文摘要撰写的一般要求78

4.3关键词的选用79

4.4责任者署名的要求80

4.4.1基本概念80

4.4.2历史学科责任者署名的基本规范81

4.5致谢注意事项85

4.5.1致谢的对象85

4.5.2致谢的内容86

4.6文献综述的写法要点87

4.6.1历史学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点87

4.6.2撰写历史学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88

4.7学术观点表达的要求89

4.7.1恰当性:理解与同情89

4.7.2简明性:切忌长篇大论89

4.7.3规范性:用“历史语言”阐释史学观点89

4.7.4准确性:用文献资料说话89

4.7.5完整性:论证要首尾兼顾90

4.8论证的基本要求90

4.8.1历史学科论证的一般规范90

4.8.2历史学科论证的注意事项92

4.9结语的写法要点92

4.9.1历史学科结语的类型93

4.9.2历史学科结语的写作规范93

4.9.3结语撰写的注意事项94

4.10章节的安排和格式要求95

4.10.1汉字数字标注要求96

4.10.2阿拉伯数字标注要求97

4.11行文的基本规范98

4.11.1文字表达规范98

4.11.2图表表达规范98

4.11.3数字表达规范101

第5章 历史学引文规范102

5.1基本概念102

5.1.1引文102

5.1.2注释103

5.1.3抄袭104

5.2引文的使用原则106

5.2.1引文常见误区106

5.2.2历史学科引文的使用原则107

5.3引文的著录与格式规范108

5.3.1基本信息的著录规范108

5.3.2注释的格式与著录规范109

5.3.3参考文献目录的著录规范111

5.3.4引文著录的注意事项114

第6章 历史学成果发表规范115

6.1期刊投稿的基本规范115

6.1.1历史学科涉及期刊的种类115

6.1.2投稿流程116

6.1.3期刊投稿注意事项119

6.2出版社投稿的基本规范119

6.2.1历史学常见专著类别119

6.2.2出版社种类与出版规范120

6.2.3作者投稿程序122

6.2.4出版社投稿的注意事项123

6.3网络发表的注意事项124

6.4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规范125

6.4.1历史学学术交流的形式125

6.4.2历史学学术合作的模式125

6.4.3历史学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注意事项126

第7章 历史学学术批评与学术评价规范128

7.1基本概念128

7.1.1学术批评的概念128

7.1.2学术评价的概念129

7.1.3学术批评与学术评价概念的异同129

7.1.4历史批评与史学批评的概念130

7.2有关原则131

7.2.1尊重历史研究的时代性与传承性131

7.2.2突出史学评价(批评)的学术性132

7.2.3确立评价(批评)主体之间的平等性133

7.2.4 坚持史学评价(批评)的客观性133

7.2.5推进史学批评(评价)的规范性133

7.3历史学学术评价的基本规范134

7.3.1历史学学术评价的类型134

7.3.2历史学学术成果评价的规范141

7.3.3同行评价专家的素质要求144

7.4历史学学术批评的基本规范146

7.4.1历史学学术批评的主要方式146

7.4.2历史学学术批评的要求148

7.5历史学书评的基本规范153

7.5.1历史学书评的分类153

7.5.2建立历史学书评制度的措施与要求158

第8章 历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59

8.1基本概念159

8.1.1方法与方法论的概念159

8.1.2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概念160

8.1.3史学理论的内容体系161

8.2历史学的研究方法162

8.2.1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著史、考史、评史、补史163

8.2.2新史学的理论方法:新历史考证学165

8.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主义、阶级观点、史论关系166

8.2.4新时期史学的研究方法:新视野、新史料、新方法的融合167

8.2.5新时期史学研究方法体系168

8.3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170

8.3.1史料学方法运用示例170

8.3.2分析方法运用示例172

8.3.3交叉学科方法运用示例174

第9章 历史学研究规范和学术创新176

9.1历史学学术创新的内涵176

9.1.1研究视角创新176

9.1.2理论方法创新178

9.1.3学科体系创新178

9.1.4学术观点创新179

9.2历史学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关系180

9.2.1学术规范是学术创新的前提与基础180

9.2.2学术规范是学术创新预测的工具180

9.2.3学术创新是学术规范进一步完善的动力180

9.3历史学学术创新的原则181

9.3.1传承性原则181

9.3.2学术性原则181

9.3.3整体性原则182

第10章 延伸阅读:史料与史识、理论与方法183

10.1中国历史:品味式的思考183

10.2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导引189

10.3隋唐五代史研究导引192

10.4理解与重视“老生常谈”的理论与学说196

10.5读常见书与用新资料:以六朝研究为例200

10.6用好传统史料,提高点校水平204

第11章 延伸阅读:学术批评与学术评价208

11.1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评介208

11.2周振鹤撰《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序》212

11.3《东晋南朝墓志研究·序》215

11.4《民国行政区划研究(1912—1949)》审读意见218

11.5《江苏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审读意见220

11.6《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六朝研究”专栏主持人语226

附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33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36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38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243

主要引用文献250

索引253

后记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