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类型学视野下汉语趋向范畴的跨方言比较 基于“起”组趋向词的专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类型学视野下汉语趋向范畴的跨方言比较 基于“起”组趋向词的专题研究
  • 蔡瑱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54860732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类型学视野下汉语趋向范畴的跨方言比较 基于“起”组趋向词的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汉语趋向范畴的概念与界定1

第二节 趋向范畴的隐喻扩展与概念转移14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价值16

第四节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7

第五节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25

第六节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32

专题一 以方言为本的“起”的多功能性及语义图35

前言36

第一章 普通话“起”的语义分化与语法化模式42

第一节 现代汉语“起”的功能界定42

第二节 普通话“起”的语义分化与语法功能43

第三节 基于普通话“起”的语法化与主观化50

第二章 方言里“起”有别于普通话的语法功能54

第一节 表持续态的“起”55

第二节 作为动相补语或完成体标记的“起”64

第三节 作为状态补语标记的“起”75

第四节 作为趋向补语标记的“起”81

第五节 作为比较标记的“起”83

第六节 作为终点介词的“起”86

第七节 作为先行体标记的“起”88

第八节 小结91

第三章 “起”的语义关联与语义图构建92

第一节 “起”的多功能性与语义关联92

第二节 “起”的概念空间94

第三节 成都话和长沙话“起”的语义图96

第四节 东莞粤语“起”的语义图100

第五节 温州话“起”的语义图104

第六节 济南话“起”的语义图107

第七节 基于汉语方言的“起”的语义图108

专题结语110

专题二 “起来”专题研究115

前言116

第四章 “V起来”与“V出来”语义分合的跨方言分析119

引言119

第一节 崇明、海门话里的“V出来”121

第二节 “V起来”的语义分化和语法化途径推测132

第三节 其他方言“V起来”、“V出来”义项的合流与分化140

第四节 各地方言“V起来”、“V出来”结果义项的分合149

第五节 方言类型学视野下“V起来/出来”的语法化模式152

第五章 宁波话表先行体貌义的“V+带+起来”构式156

引言156

第一节 “V+带+起来”构式义158

第二节 话语功能的表达形式165

第三节 构式成因及认知解释170

第四节 小结175

专题结语176

专题三 “V起去”的跨方言比较177

前言178

第六章 “V起来”、“V起去”的语义分化与不对称179

第一节 成都话的“V起来”与“V起去”179

第二节 湘语里的“V起来”与“V起去”183

第三节 陕西话的“V起来”与“V起去”186

第四节 闽南话的“V起来”与“V起去”189

第五节 其他方言里“V起来”与“V起去”195

第六节 小结196

第七章 “起来/起去”的句法分布及“起去”的存废198

第一节 “起来/起去”与其他成分共现的语序198

第二节 “起来/起去”句法位置上的对称与不对称203

第三节 “V起去”结构杂糅与“起去”的消隐203

第四节 “来、去”立足点与“起去”在方言中的存废206

专题结语211

专题四 方言里趋向相关构式的语法化研究213

前言214

第八章 方言里趋向相关的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216

第一节 方言里浮现量性特征的趋向构式216

第二节 方言里修辞构式的判定217

第三节 方言里处于语法化连续统的趋向构式222

第四节 趋向构式隐喻投射而得的俗语223

第五节 语法形式规约、不可推导义已逐步固化的构式228

第六节 不可推导义需临场推敲、语法化程度较低的构式231

第七节 小结234

第九章 方言里趋向相关构式的语法化与内在认知机制235

第一节 语法与修辞的一体两面性235

第二节 原型构式与虚化236

第三节 语义扩展与构式整合250

专题结语259

结语262

第一节 基本观点与结论262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266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267

第四节 后续思考267

参考文献270

后记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