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476463.jpg)
- 唐良瑞,吴润泽,孙毅,李彬编著;苏菲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6990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智能控制-电力通信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现代电网概述1
1.1.1 电网发展现状1
1.1.2 智能电网的提出2
1.1.3 我国智能电网研究现状4
1.2 现代通信技术概述5
1.2.1 现代通信的主要技术5
1.2.2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5
1.3 智能电网与信息通信6
1.3.1 智能电网下的电力通信6
1.3.2 电力系统的通信方式6
1.3.3 电力通信标准体系8
1.3.4 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分析8
1.4 ICT支撑智能电网发展9
第2章 智能电网11
2.1 智能电网定义11
2.1.1 目前电网面临的挑战11
2.1.2 智能电网的基本定义12
2.2 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14
2.2.1 美国智能电网发展14
2.2.2 欧洲智能电网发展15
2.2.3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16
2.3 智能电网特性17
2.3.1 美国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特性17
2.3.2 欧洲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特性18
2.3.3 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主要特性18
2.4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18
2.4.1 传感与量测技术18
2.4.2 先进的控制方法22
2.4.3 电力电子技术23
2.4.4 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25
2.5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27
2.5.1 无线通信技术27
2.5.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28
2.5.3 光纤通信技术29
2.5.4 IP接入网技术31
2.5.5 物联网技术32
第3章 智能电网信息技术34
3.1 空间信息技术34
3.1.1 地理信息系统34
3.1.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36
3.1.3 遥感技术37
3.2 流媒体技术39
3.2.1 流媒体协议39
3.2.2 流传输方式40
3.2.3 流媒体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40
3.3 信息智能处理技术41
3.3.1 专家系统41
3.3.2 模糊理论41
3.3.3 神经网络理论42
3.3.4 遗传算法42
3.3.5 Petri网络43
3.3.6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应用43
3.4 信息融合技术44
3.4.1 信息融合技术简介44
3.4.2 信息融合的处理过程44
3.5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45
3.5.1 网格计算的概念45
3.5.2 网格的应用领域45
3.5.3 网格的特点46
3.6 云计算47
3.6.1 云计算定义47
3.6.2 交付模式47
3.6.3 云计算体系结构48
3.7 信息安全51
3.7.1 信息安全的定义51
3.7.2 信息安全技术52
3.7.3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需求52
第4章 电力通信网54
4.1 电力通信网络54
4.1.1 电力通信网现状分析54
4.1.2 电力通信网体系结构56
4.2 传输网58
4.2.1 电力传输网的发展58
4.2.2 电力光纤传输网技术59
4.2.3 电力传输网的网络结构62
4.3 业务网64
4.3.1 交换网64
4.3.2 数据网65
4.4 支撑网66
4.4.1 信令系统66
4.4.2 网管系统67
4.4.3 同步网68
4.5 电力业务分析69
4.5.1 传统电力业务69
4.5.2 智能用电新型业务72
4.6 电力通信网新型体系结构74
第5章 通信网技术与发展76
5.1 光纤通信新技术76
5.1.1 光交换技术76
5.1.2 光孤子通信77
5.1.3 相干光通信78
5.1.4 自动交换光网络79
5.2 下一代网络技术NGN81
5.2.1 软交换技术82
5.2.2 IMS技术82
5.2.3 光传输技术83
5.2.4 宽带接入技术83
5.3 无线通信技术83
5.4 电力线载波技术85
5.4.1 电力线载波通信概述与特点85
5.4.2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85
5.4.3 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与转接方式86
5.4.4 PLC技术应用展望88
5.5 IP技术88
5.5.1 IP层协议89
5.5.2 传输层协议89
5.5.3 TCP/IP高层应用和协议89
5.5.4 多媒体通信协议90
5.5.5 IPv691
第6章 电力通信骨干网92
6.1 光纤与光缆技术92
6.1.1 电力特种光纤技术92
6.1.2 光纤组网技术95
6.2 电力光纤传输网97
6.2.1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97
6.2.2 分组传送网技术103
6.2.3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108
6.2.4 自动交换光网络112
6.2.5 光传送网116
6.3 传输网生存性118
6.4 同步网120
第7章 智能配用电通信技术125
7.1 xPON技术及应用125
7.1.1 下一代无源光网络(xPON)系统模型及关键技术125
7.1.2 xPON技术的分类128
7.1.3 xPON系统的应用136
7.1.4 xPON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138
7.2 工业以太网及其应用140
7.2.1 工业以太网技术简介及关键技术140
7.2.2 工业以太网应用142
7.2.3 工业以太网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143
7.3 电力线宽带技术及应用144
7.3.1 中压电力线通信144
7.3.2 低压宽带电力线通信146
7.4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150
7.4.1 LTE技术150
7.4.2 3G/4G技术153
7.4.3 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160
7.5 卫星通信166
7.5.1 卫星通信概述166
7.5.2 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169
7.5.3 VSAT卫星通信技术171
7.5.4 卫星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173
7.6 用户感知互动技术174
7.6.1 用户感知双向互动服务174
7.6.2 用户感知双向互动支撑技术175
7.6.3 用户感知双向互动实现178
7.7 应用方案分析179
7.7.1 中压PLC组网应用方案179
7.7.2 McWiLL电力系统应用方案180
第8章 电力数据网183
8.1 综合数据网183
8.1.1 综合数据网概述183
8.1.2 网络拓扑与互联通道分析185
8.1.3 路由选择185
8.1.4 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局域网组网186
8.1.5 可靠性保证186
8.1.6 电力综合业务平台187
8.2 调度数据网189
8.2.1 调度数据网概述189
8.2.2 调度数据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89
8.2.3 技术体制特点196
8.2.4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197
8.2.5 跨域MPLS VPN202
8.2.6 网络拓扑结构204
8.2.7 组建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基本要求204
8.2.8 典型网络架构204
8.3 智能电网数据业务206
8.3.1 电动汽车206
8.3.2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209
8.3.3 电力视频监控212
8.3.4 电力应急视频系统213
8.4 网络建设要求213
第9章 物联网技术214
9.1 物联网214
9.1.1 物联网概念214
9.1.2 物联网体系结构215
9.1.3 物联网关键技术215
9.1.4 物联网的现状与未来216
9.2 我国“电网物联”的研究和发展现状217
9.2.1 我国“电网物联”的研究217
9.2.2 我国“电网物联”的发展现状217
9.3 RFID技术原理218
9.3.1 RFID系统构成218
9.3.2 RFID关键技术221
9.3.3 RFID应用及未来发展222
9.4 传感器网络技术223
9.4.1 传感器网络综述223
9.4.2 传感器网络标准225
9.4.3 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225
9.4.4 WSN未来发展趋势227
9.5 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分层架构228
9.6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229
9.6.1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框架229
9.6.2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模型231
9.6.3 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解决方案233
参考文献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