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临床医学免疫学检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临床医学免疫学检验技术
  • 李天星,陈建明,蒲晓允,赵树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45610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840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870页
  • 主题词:免疫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临床医学免疫学检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化学发光免疫分析1

第一节 概况1

第二节 现代化学发光分类2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2

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2

三、化学发光酶标免疫分析(CLEIA)3

第三节 现代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反应机制4

第四节 化学发光剂机制5

一、吖啶酯5

二、氨基苯二酰肼类10

三、咪唑类12

四、苯酚类化合物12

第五节 化学发光免疫标记技术应用14

一、发光标记方法的分类14

二、几种标记方法15

第六节 几种异-CL物质的性能18

一、鲁米诺(lumind)、异鲁米诺(isoluminol)及其衍生物18

二、金刚烷-1,2-二氧乙烷及其衍生物19

三、吖啶类化合物20

第二章 现代标记免疫学技术应用23

第一节 概况23

一、标记免疫学23

二、标记免疫技术与医学研究23

第二节 现代标记免疫技术分类24

一、按标记化合物标记位分类24

二、按反应系统的物理状态分类24

三、按标记技术分类25

第三节 现代标记免疫试剂基因分类25

一、抗原26

二、抗体或结合物26

三、标记物26

四、分离技术26

五、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对标记免疫分析的影响27

第四节 几类标记技术特点28

第五节 CL标记应用29

一、发光标记的影响因素(CL)29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应用31

三、实验应用(免疫血清)31

第六节 化学发光定量分析仪的程序控制34

一、主程序F系统编排34

二、F分控编排35

三、F系样本测试程序编排35

四、试验结果F程序编排36

五、试验F程序编排36

六、F8打印程序编排37

七、批量样本测定程序编排操作37

八、标准曲线操作程序编排操作38

九、定标程序和质控编排操作40

十、编排质控操作42

第七节 全自动CLIA仪操作与保养43

一、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结构(CLIA、EcLIA、CLEIA三类型)43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工作原理43

三、测试原理44

四、CL-仪操作及保养程序44

五、删除旧工作表44

六、编新工作表44

七、定义定标45

八、定义标准曲线45

九、编定标程序45

十、编质控程序46

十一、特殊情况编排程序46

十二、每日保养46

十三、每周保养47

十四、每月保养48

十五、常见故障及处理48

第八节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应用49

一、国外传统化学发光标记内容49

二、对生物化学发光标记研究应用53

三、CL超微分析应用54

第三章 核素标记免疫分析55

第一节 概况55

第二节 放射免疫(RIA)56

基本原理56

第三节 免疫放射分析(IRMA)57

一、基本原理57

二、IRMA分类58

三、RIA和IRMA的标准曲线59

四、RIA和IRMA质控59

五、放射性碘(125I、131I)标记62

六、应用概况63

第四章 酶标免疫分析66

第一节 概况66

第二节 免疫标记示踪酶67

第三节 ELISA技术68

第四节 捕获法(capture ELISA)69

一、捕获法反应原理及特点69

二、间接法(ELISA)反应原理及特点69

第五节 免疫酶标原位杂交技术70

第六节 酶标免疫传感技术与应用70

一、免疫酶标技术应用70

二、酶免疫分析的非均相与均相EIA分析方法72

三、抗体和固相抗体75

四、酶78

五、酶结合物82

第五章 胶体金标记免疫检测与临床83

第一节 概况83

第二节 胶体金标记原理84

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的原理及基本结构84

第三节 胶体金的制备技术85

胶体的基础知识85

第四节 胶体金标记蛋白质86

一、胶体金结合蛋白的原理86

二、对蛋白质的要求86

三、标记pH选择87

四、反应温度87

五、胶体金的稳定性88

六、电解质的聚沉效应88

七、标记蛋白最适稳定量的选择89

八、蛋白质的胶体金标记89

九、胶体金标记蛋白质的纯化89

十、凝胶过滤法90

第五节 硝酸膜(NC膜)包被蛋白质90

一、蛋白与膜的结合原理90

二、硝酸膜的特性91

第六节 反应膜式设计91

一、夹心法91

二、竞争法92

三、间接法与捕获法93

四、反流免疫层析法93

五、饱和层析法测小分子94

第七节 金标记应用相关技术95

一、液相免疫测定95

二、银增强显色技术95

第八节 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检测与临床96

一、现代胶体金免疫标记多项定量分析96

二、多项检测97

三、传统金标法应用98

第六章 荧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100

第一节 概况100

一、传统免疫荧光技术100

二、现代免疫荧光技术100

三、几种常用的荧光素100

四、镧系螯合物101

五、荧光标记抗体101

六、标记抗体的纯化102

七、标记抗体的鉴定102

八、荧光检测相关附录103

九、临床检测应用104

第二节 免疫荧光和时间分辨荧光104

一、免疫荧光原理104

二、时间分辨荧光原理105

三、发光原理105

四、检测原理105

五、检测应用106

第三节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106

一、镧系元素荧光免疫标记106

二、DELFIA免疫反应原理108

三、DELFIA荧光增强液的作用原理109

四、TRFIA研究状况110

第七章 单克隆抗体和免疫抗原抗体115

第一节 概况115

一、单克隆抗体(McAb)115

二、多克隆抗体(PcAb)116

第二节 McAb杂交瘤116

一、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116

二、McAb制备的实验流程119

三、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123

四、McAb的产生126

五、McAb的纯化128

六、McAb特性的鉴定128

七、McAb的应用128

八、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129

九、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与T、B细胞McAb130

十、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133

十一、自体处理骨髓应用134

十二、体外用McAb研究135

十三、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的其他方面设想136

第三节 免疫抗原反应137

一、抗原的特异免疫反应137

二、抗原的分类138

第四节 γ球蛋白与免疫实验分析140

一、基本概况140

二、5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140

三、Ig提取常用的几种方法142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检测143

一、IgG的放射免疫分析(RIA)143

二、IgG ELISA法145

三、IgG的化学发光分析147

四、免疫扩散法测IgG、IgA、IgM、IgD148

五、血清SIgA RIA法149

六、SIgA双抗夹心法ELISA法151

七、总IgE酶联免疫生物素法测试152

八、白蛋白测定153

九、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155

十、α1-微球蛋白放射免疫分析156

十一、β2-微球蛋白(β2-MG)RIA测定157

十二、血清、尿TH糖蛋白放射免疫分析159

十三、精子抗体酶标法检测160

十四、荧光免疫法检测精子抗体161

十五、抗精子抗体161

十六、结核抗体色谱法检测162

十七、抗支原体疱疹病毒抗体IgG、IgA、IgM测定163

十八、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IgM抗体ELISA165

十九、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IgM抗体ELISA166

二十、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IgG抗体ELISA167

二十一、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IgG抗体ELISA168

二十二、抗风疹病毒IgG抗体ELISA169

二十三、抗风疹病毒IgM ELISA检测170

二十四、抗弓形虫IgG抗体ELISA检测171

二十五、抗弓形虫IgA抗体ELISA检测172

二十六、弓形虫循环抗原ELISA检测172

二十七、抗弓形虫IgM抗体KLISA检测173

二十八、巨细胞病毒IgG抗体检测174

二十九、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175

第八章 干细胞,T、B淋巴细胞及免疫因子176

第一节 概况176

一、干细胞的研究176

二、肿瘤干细胞与正常成体干细胞的相似点176

三、肿瘤干细胞学说的理论依据177

四、肿瘤干细胞的分离方法177

第二节 干细胞研究应用178

第三节 细胞因子181

一、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不同分类182

二、根据细胞因子的功能分类182

三、白细胞介素(IL)种类183

第四节 细胞的凋亡184

一、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184

二、T、B细胞凋亡185

第五节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187

一、S-P法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187

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190

第六节 白细胞介素(IL)系统193

一、白细胞介素-1-β的测定193

二、IL-2放射免疫分析(RIA)194

三、IL-6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195

四、IL-6放射免疫分析(RIA)196

五、IL-8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198

六、IL-8放射免疫测定的临床意义199

第七节 白细胞介素(IL)系统作用机制201

一、IL-1202

二、IL-2205

三、IL-3208

四、IL-4209

五、IL-5210

六、IL-6211

七、IL-7214

八、IL-8215

九、IL-9215

十、IL-10216

十一、IL-11217

十二、IL-12218

十三、IL-13220

十四、IL-14220

十五、IL-15220

第八节 细胞代谢生长因子221

一、125I-表皮生长因子(EGF)测定221

二、纯化重组人α2α干扰素(rHuIFN-α2α)的单克隆抗体(McAb)亲和层析性222

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23

四、淀粉样蛋白β(β-AP)225

五、转化生长因子-α226

第九节 淋巴细胞化学发光测定(Ly-CL)227

第十节 多形核白细胞化学发光测定(PMN-CL)230

第十一节 IL-2 ELISA分析231

第十二节 IL-10 ELISA分析233

第十三节 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检测分析235

第九章 临床肿瘤与现代标记免疫技术检测238

第一节 概况238

一、肿瘤标志物与现代标记免疫技术分析238

二、肿瘤与临床238

第二节 AFP的检测与临床240

一、概况240

二、AFP-CL定量分析(CLIA、EcLIA、CLEIA技术)241

三、AFP放射免疫分析(RIA)244

四、AFP固相免疫放射分析(IRMA)246

五、AFP火箭电泳检测247

六、AFP酶标法检测(EIA和ELISA)248

七、AFP金标快速检测249

第三节 癌胚抗原CEA检测与抗原251

一、概况251

二、CEA化学发光定量分析251

三、CEA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与临床253

四、CEA固相免疫放射分析(IRMA)255

五、CEA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256

六、CEA金标记测定257

第四节 CA125检测与临床257

一、概况257

二、CA125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259

三、CA125酶标定量分析(CA125-EIA)263

四、酶联免疫法测CA125(ELISA)266

五、CA125放射免疫测定267

六、CA125免疫放射分析(IRMA)267

七、CA125放射免疫(RIA)测定269

第五节 CA153的检测与临床269

一、概况269

二、CA153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EcLIA、CLEIA)271

三、CA153酶标定量分析(CA153-EIA)272

四、CA153免疫放射分析(IRMA)275

五、CA153酶联免疫吸附分析(CA153-ELISA)276

第六节 CA199的检测与临床277

一、概况277

二、CA199化学发光定量分析278

三、CA199酶标免疫定量分析(EIA-CA199)279

四、CA199免疫放射分析(IRMA)282

五、CA199酶标免疫分析(ELISA)283

第七节 CA242的检测与临床284

一、CA242酶标测定(CA242-EIA)284

二、CA242免疫放射分析(IRMA)288

第八节 CA50的检测与临床289

一、CA50免疫放射测定(IRMA)289

二、CA50酶标免疫分析(CA50-EIA)290

三、CA50化学发光分析(CA50-EIA-CL)291

第九节 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与临床292

一、PSA是前列腺特异抗原292

二、PSA在肿瘤学的研究292

第十节 PSA系统的检测与临床293

一、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PSA2293

二、游离PSA的化学发光定量分析(F-PSA-CL)294

三、游离PSA酶标检测(F-PSA-EIA)295

四、游离PSA固相免疫放射分析(SP-IRMA)299

五、PSA酶标定量分析299

六、PSA-EIA分析303

七、PSA金标记分析305

八、PSA放射免疫分析(PSA-RIA)306

九、PSA的免疫放射分析(IRMA)308

第十一节 膀胱癌(UBC)ELISA分析308

第十二节 CYK18的ELISA分析与临床310

第十三节 组织多抗原TPAcyk ELISA检测与临床311

第十四节 鼻咽癌EB病毒抗原测定312

一、EB病毒壳抗原(EBV-VCA)IgG酶联ELISA测定312

二、EBV-VCA-IgA酶标分析315

三、EB病毒抗体酶标免疫分析316

四、EBV-VCA-IgM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316

第十五节 胃、肠癌抗原CCA测定与临床318

一、CCA酶标免疫分析(CCA-EIA)318

二、CCA酶联免疫吸附分析(CCA-ELISA)319

三、胃癌MG抗原免疫分析(MG-RIA)320

第十六节 肿瘤细胞因子321

一、肿瘤坏死因子TNF321

二、TNF酶联免疫吸附分析(TNF-ELISA)323

三、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uM测定324

四、肿瘤血清唾液酶SA测定325

五、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恶性肿瘤中的检测326

第十七节 小细胞肺癌(NSE)的检测与抗原328

第十八节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多项肿标团测329

第十章 激素332

第一节 概况332

一、激素的分类332

二、激素的分泌方式332

三、激素的作用332

第二节 雄激素333

一、睾酮的生物合成及其运输和降解333

二、睾酮的生理作用334

第三节 雌激素335

一、雌激素的生物合成336

二、雌激素的运输和代谢337

三、孕激素337

四、胎盘产生的雌激素338

五、雌激素的生理作用339

六、丘脑下部-垂体-卵巢激素的周期变化及其相互调节关系340

第四节 含氮激素340

一、临床内分泌激素类340

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激素关系341

三、与下丘脑相关的激素的临床意义343

四、与甲状腺相关的激素的临床意义345

五、与垂体胰岛等相关激素的临床意义352

六、与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的临床意义355

七、甲状腺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作用356

八、甲状腺激素代谢功能研究359

九、甲状腺激素359

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360

十一、甲状腺激素受体361

第十一章 甾体激素与含氮激素的检测与临床362

第一节 概况362

第二节 雄酮检测与临床362

一、睾酮的化学发光分析(CL系)362

二、睾酮放射免疫分析(T-RIA)364

三、睾酮酶标分析(T-EIA)365

四、双氢睾酮3H-DHT检测366

第三节 雌二醇检测与临床366

一、雌二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2-CLIA)366

二、雌二醇酶标免疫分析(E2-EIA)368

三、雌二醇的放射免疫分析(E2-RIA)368

第四节 孕酮的检测与临床370

一、孕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P-CL)370

二、孕酮放射免疫分析(P-RIA)372

三、孕酮酶标免疫分析(P-EIA)373

第五节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与临床374

一、β-HCG、T-HCG化学发光免疫检测374

二、β-HCG放射免疫分析(β-HCG-RIA)376

三、T-HCG放射免疫分析377

四、HCG金标免疫分析(β-HCG、T-HCG)379

第六节 雌三醇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381

一、雌三醇固相放射免疫分析(E3-P-RIA)381

二、雌三醇液相放射免疫分析(E3-L-RIA)382

第七节 催乳素(PRL)标记免疫检测384

一、PRL-化学发光免疫分析(PRL-CLIA)384

二、PRL放射免疫分析(PRL-RIA)385

三、PRL和HGH酶标免疫分析386

第八节 卵泡刺激激素(FSH)标记免疫检测与临床387

一、FSH化学发光免疫分析(FSH-CLIA系法)388

二、FSH放射免疫分析(FSH-RIA)389

第九节 黄体生成素(LH2)标记免疫分析391

一、LH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LH2-CLIA)391

二、LH放射免疫分析(LH2-RIA)393

第十节 醛固酮放射免疫分析(ALDO-RIA)394

第十一节 皮质醇(Cort)测定与临床396

一、皮质醇(Cort)化学发光免疫检测397

二、皮质醇的RIA测定(Cort-RIA)398

第十二节 人上皮细胞生长因子放射免疫分析399

第十三节 人血清胎盘催乳素RIA分析401

第十四节 生长激素(GH)放射免疫分析402

第十五节 3H标记11项甾体激素测试应用403

第十六节 甲状腺激素系统化学发光测试与临床(含氮激素)406

第十七节 T3标记免疫测定与临床410

一、T3化学发光测定410

二、T3放射免疫分析(T3-RIA)412

三、T3固相放射免疫分析(T3-P-RIA)414

四、rT3放射免疫分析(rT3-RIA)414

五、游离T3和T4化学发光定量分析(FT3FT4-CL系)416

第十八节 T4标记免疫分析417

一、T4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T4-CL系)417

二、T4放射免疫分析(T4-RIA)418

三、T3T4磁颗粒固相放射免疫分析(T3T4-P-RIA)419

四、T4固相微球放射免疫分析420

五、T4酶标免疫分析(T4-EIA)421

第十九节 TSH标记免疫分析422

一、TSH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TSH-CL系)422

二、TSH酶标免疫分析(TSH-EIA)423

三、TSH放射免疫分析425

第二十节 集团T3、FT3、T4、FT4、TSH、TG、aTPO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426

第二十一节 TGA TMA aTPO放射免疫分析431

第十二章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与临床433

第一节 CKMB化学发光免疫分析433

第二节 MYO化学发光检测与临床435

一、全自动测试435

二、MYO与测定的临床意义436

第三节 CTn-I化学发光检测与临床437

一、全自动CL技术437

二、肌钙蛋白I438

第四节 BNP脑钠肽化学发光检测与临床438

一、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程序439

二、BNP脑钠肽与检测意义440

第五节 金标免疫测定NT-pro BNP与临床440

第六节 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与临床442

一、化学发光-Hcy(Hcy-CL)检测与临床442

二、Hcy检测(酶法)444

第七节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与临床446

附传统法:C-反应蛋白(CRP)测定(胶乳凝集法)447

第八节 心损多项集团测应用(全自动定量)448

一、全自动程序方法(集团-单测试),程序输入定标条码后与单侧程序同用448

二、集团组输示结果449

第十三章 心脑胰肾胃功能与检测450

第一节 心脑血管功能实验分析450

一、心钠素放射免疫分析(ANP-RIA)450

二、血浆肾素活性放射免疫分析451

三、血管紧张素Ⅱ放射免疫分析(AⅡ-RIA)453

四、血栓素B2测定(TXB2-RIA)455

五、内皮素放射免疫分析456

六、6-酮-前列腺素Fla测定457

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RIA)459

八、地戈辛放射免疫分析(RIA)461

九、内源性类洋地黄素(EDLF)放射免疫分析462

十、神经肽Y放射免疫分析(125I NPY)464

十一、神经降压素放射免疫分析(NT-RIA)465

十二、化学发光测定血浆CKMB Cyo CTn-1及临床意义466

十三、肌钙蛋白-1(troponin I)快速检测方法468

第二节 胃、胰、骨代谢与检测470

一、胃动素放射免疫分析470

二、胃泌素放射免疫分析471

三、胃蛋白酶原(Ⅰ&Ⅱ)测定473

四、人胰高糖素放射免疫分析475

五、人血清C肽放射免疫分析(C肽-RIA)477

六、骨钙素(BGP)放射免疫分析478

七、人降钙素(CT)放射免疫分析480

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481

九、胰岛素(Ins)抗体酶联检测(Ins-Ab-ELISA)482

十、抗人胰岛素自身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抗-Ins-ELISA)485

十一、血液中胰岛细胞抗原自身抗体IsletestTM-ICA的酶标免疫检测(IsletestTM-ICA-EIA)488

十二、抗-GAD抗体酶标检测491

十三、谷氨酸脱羧酸(GAD)循环自身抗体酶联免疫定性检测492

十四、C肽酶标免疫分析496

十五、临床上常用的糖尿病胰岛分泌分子的名称499

十六、游离脱氧吡啶(DPD)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DPD-CLIA)501

第十四章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检测503

第一节 概况503

第二节 透明质酸放射免疫分析与临床意义504

第三节 层粘连蛋白放射免疫分析与临床意义506

第四节 人Ⅲ型前胶原测定与临床509

第五节 Ⅳ型胶原酶法测定及Ⅳ型胶原的研究进展512

第六节 Ⅳ型胶原放射免疫分析(Ⅳ-RIA)516

第七节 Ⅵ型胶原RIA分析517

第八节 血清脯肽酶检测(EIA)518

第九节 甘胆酸(CG)放射免疫分析(CG-RIA)519

第十节 临床应用检测HA、PCⅢ、LN分析520

第十一节 胶原与肝纤维化研究进展521

一、血清中的ECM成分探讨523

二、ECM非胶原性糖蛋白及其受体成分探讨525

三、ECM细胞来源及细胞的相互作用探讨526

四、血清Ⅳ型胶原和Ⅲ型胶原成分探讨527

第十二节 化学发光法(CLEIA)测肝纤维定量529

第十三节 化学发光HA定量531

第十五章 胰岛素C肽皮质醇及释放测定(CLIA)534

第一节 化学发光测胰岛素及释放试验(Ins-CLIA)534

第二节 C肽及释放化学发光分析(C肽-CLIA)536

第三节 皮质醇及释放试验化学发光分析(Cort-CLIA)538

第四节 胰岛素C肽皮质醇化学发光多项团测540

第五节 胰岛素(Ins)酶化学发光法测定544

第六节 Ins、C肽、Cor综合检测临床意义(综述)545

一、相互关联545

二、类固醇激素酶促反应合成547

三、临床意义探讨548

第十六章 自身免疫疾病与检测552

第一节 自身免疫疾病与实验进展552

一、自身免疫概念552

二、自身抗体的检测553

三、几种新技术及临床应用553

第二节 抗核抗体(ANA)的血清学检测技术558

一、生物薄片间接免疫荧光法558

二、抗核抗体(ANA)传统的荧光标记应用558

三、抗胃壁细胞抗体(PCA)荧光标记法561

四、甲状腺抗体562

五、抗心肌抗体荧光标记法563

六、抗肾小球和肺泡基底膜抗体564

七、抗中性白细胞胞浆自身抗体(ANCA)荧光标记检测564

第三节 自身抗体间接荧光法检测组合抗体(auto antibody,IFA)565

第四节 DNA标记免疫分析567

一、dsDNA放射免疫检测568

二、dsDNA金标免疫分析569

三、dsDNA酶标免疫分析569

四、脱氧核糖蛋白(DNP)免疫分析570

五、双链DNA(ds-DNA)抗体检测——金标免疫斑点法571

六、抗dsDNA ANA组合荧光分析572

第五节 多肽抗体谱ENA免疫酶印迹技术应用574

第六节 ENA抗体免疫球蛋白酶免法检测(ELISA)579

一、ssA(Ro)IgG,A,M ELISA579

二、ssB(Lα)IgG,A,M ELISA581

三、Jo-1 IgG,A,M ELISA检测583

四、Sm IgG,A,M ELISA检测应用584

五、组蛋白(Histone)IgG,A,M ELISA检测586

六、自身抗体dsDNA IgG,A,M ELISA589

七、类风湿性因子(RF)IgM ELISA590

第七节 自身抗体ENA Profile IgG,IgA,IgM(Smith,Sm/RNP,Jo-1,Scl-70,SS-B,SS-A)ELISA592

第八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94

一、SLE研究概况594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细胞吞噬发光研究597

第九节 抗RA33抗体定量检测(ELISA)599

第十节 抗核抗体谱线性免疫分析法601

第十一节 ds-DNA-G酶免法(ELISA)603

第十二节 核小体酶免法(ELISA)607

第十三节 抗核抗体酶免法(ELISA)610

第十四节 MPO酶免试验(ELISA)613

第十五节 PR-3酶免法(ELISA)617

第十六节 β2糖蛋白筛查酶免法(ELISA)620

第十七节 心磷脂抗体酶免法(ELISA)623

第十八节 α-Fodrin-G酶免法(ELISA)627

第十九节 α-Fodrin-A酶免法(ELISA)630

第二十节 RA/CP酶免法(ELISA)634

第二十一节 类风湿因子抗体酶免法(ELISA)637

第十七章 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检测与临床641

第一节 凝血系统641

一、发色底物法在血栓与止血活性检测的应用641

二、发色底物测凝血与纤溶系统因子原理应用643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644

四、反映血小板数量与功能的实验室检查645

五、反映凝血因子异常的实验室检查645

六、反映纤溶活力增强的实验室检查646

七、国外对DIC相关检测情况646

八、国内对DIC的检测应用647

第二节 凝血机制测定647

一、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免疫浊度法)647

二、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凝固法)648

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测定(乳胶凝集法)650

四、FDP降解产物含量测定(ELISA)650

五、尿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测定(ELISA)652

六、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测定(ELISA)653

七、PAI-1含量测定(ELISA)654

八、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测定(ELISA)656

九、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含量测定(免疫浊度法)657

十、抗凝血酶Ⅲ含量测定(免疫浊度法)658

十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测定659

十二、凝血因子Ⅷ活性测定660

十三、凝血因子Ⅸ活性测定661

十四、凝血酶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662

十五、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含量测定(ELISA)663

十六、凝血酶原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665

十七、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666

十八、凝血酶时间(TT)测定667

十九、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668

第三节 纤溶酶原系统测定669

一、纤溶酶原含量测定(免疫浊度法)669

二、t-PA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670

三、纤溶酶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671

四、纤溶酶原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672

五、α2-PI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674

六、PAI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675

第四节 血小板相关抗体系统677

一、血小板相关抗体IgG含量测定(ELISA)677

二、血小板相关抗体IgA含量测定(ELISA)678

三、血小板相关抗体IgM含量测定(ELISA)679

四、血小板聚集试剂681

第十八章 病毒性肝炎684

第一节 分类型684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684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684

三、丙型肝炎检测研究686

四、丁型(D型)肝炎病毒(HDV)687

五、戊型肝炎检测应用688

第二节 甲型肝炎检测688

一、化学发光免疫标记检测甲型肝炎IgM688

二、甲型肝炎HAV-IgM固相放射免疫分析(RIA)691

三、HAV-IgM酶标免疫分析(EIA)693

第三节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系统检测693

一、HBsAg固相放射免疫分析693

二、HBsAg酶标免疫分析694

三、抗-HBs固相放射免疫分析695

四、抗-HBs固相酶标免疫分析696

五、HBsAg-IgM复合物放射免疫分析696

六、HBeAg固相放射免疫分析697

七、HBeAg酶标免疫分析698

八、抗-HBe固相放射免疫分析(RIA)698

九、抗-HBe酶标免疫分析699

十、抗-HBc-IgM放射免疫分析699

十一、HBcAg固相放射免疫分析701

十二、抗-HBc(总)酶标免疫分析(干包被板条、快速一步法)702

十三、抗-HBc(总)固相放射免疫分析702

十四、PHSA-R(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放射免疫分析703

十五、免疫套式HBV PCR(检测应用)703

第四节 丙型肝炎(HCV)705

一、HCV酶标免疫分析(EIA)705

二、HCV放射免疫分析706

第五节 丁型肝炎(HDV)706

第六节 戊型肝炎(HEV)707

第七节 庚型肝炎(HGV)708

一、抗-HGV酶联免疫吸附分析708

二、庚型肝炎病毒RNA RT-nPCR检测709

第十九章 移植免疫与DNA扩增711

第一节 移植排斥反应711

一、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711

二、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作用713

三、移植排斥反应分类713

四、特异免疫耐受和免疫增进714

第二节 淋巴细胞功能与亚群714

一、微量淋巴细胞毒配型技术714

二、淋巴细胞毒和组织相容性试验715

三、Ⅰ和Ⅱ型亲T-淋巴细胞病毒检测717

四、T淋巴细胞化学发光717

五、3H-TdR掺入淋巴细胞转化718

六、淋巴细胞交叉配合试验719

七、人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721

第三节 玫瑰花结试验722

一、活性E-玫瑰花形成试验(T细胞)722

二、EAC玫瑰花形成试验(B细胞)723

第四节 补体724

一、补体第一成分q(Clq)放射免疫检查724

二、血清总补体CH50725

三、血小板补体结合微量试验727

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728

五、T细胞受体和血细胞表面标志CD的研究应用729

第五节 PCR与DNA扩增731

一、什么是PCR731

二、核酸的杂交和DNA的复制731

三、PCR实验室的建立733

四、PCR实验与实验条件735

五、PCR反应737

六、PCR循环的函数模式739

七、PCR产物的检测741

八、PCR试剂类型746

九、其他类型753

第二十章 红细胞免疫757

第一节 红细胞免疫的进展757

一、红细胞免疫与染色体遗传基因757

二、红细胞C3b受体研究758

三、红细胞C3b受体的分离鉴定759

第二节 红细胞免疫实验技术759

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及免疫复合物花环759

二、红细胞SPA混合花环760

三、单克隆抗体Coomb试验761

四、血清中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活性测定761

五、红细胞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的简易形态法762

六、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能力的测定764

第三节 红细胞生成素测定764

第四节 红细胞膜C3b受体和血清CH50改变及其临床意义766

第二十一章 性传播疾病与检测(艾滋病、梅毒和淋病双球菌感染)769

第一节 艾滋病(AIDS)769

一、基本概况769

二、传染源与传播途径的探讨770

三、可能先天性遗传因素对发病有关772

四、艾滋病病毒一般生物学特性773

五、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775

六、艾滋病的一般预防介绍776

第二节 艾滋病病毒检测方法777

一、检测概况777

二、HIV-1血清抗体检测方法779

三、HIV(1+2)抗体酶联免疫检测780

四、抗HIV-1/2酶联免疫检测781

第三节 梅毒(Syphilis ELISA)783

一、梅毒的病原783

二、传染途径784

三、组织病理784

四、VDRL法检测梅毒785

五、USR检测梅毒785

六、TPHA血清梅毒检测786

七、FTA-ABS梅毒螺旋体检查788

第四节 梅毒实验诊断及临床意义789

一、梅毒螺旋体的检查789

二、梅毒血清试验790

三、梅毒血清试验的应用指征791

四、梅毒的免疫792

五、梅毒的临床792

六、梅毒的治疗796

第五节 淋病与检测796

一、感染途径797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797

三、淋病与免疫学检查798

第二十二章 经典附录801

一、人细胞CD分子和趋化因子亚族801

二、三个趋化因子亚族所包括的成员807

三、中英文免疫常用短语807

四、免疫球蛋白新旧单位换算815

五、蛋白质新旧单位换算816

六、激素新旧单位换算参考值816

七、激素甾体激素类化合物的英中文名对照817

八、125I放射性蜕变校正系数表823

九、半衰期及放射性衰变的计算824

十、放射性单位825

十一、放射性衰变计算表825

十二、常用医学法定计量单位表826

十三、计量单位国际通用名称及符号827

十四、相对离心力(G)换算尺829

十五、细胞培养液与组成830

十六、细胞融合有关培养液、试剂及细胞悬液配制831

十七、细胞融合实验833

十八、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推荐的基质、荧光二抗和血清稀释度834

十九、全书参考文献838

二十、《现代临床医学免疫学检验技术》作者名录8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