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
  • 张林雨,张志永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三晋出版社
  • ISBN:754571057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79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源流1

一 漠南的古代乐舞1

二 散乐对漠南文化的影响6

三 漠南文化对北曲形成的贡献10

四 内地艺术大量流入漠南15

(一)秧歌、赛戏、道情等小戏的传入15

(二)弦子腔、罗罗腔、耍孩儿、二人台等剧种的传入19

五 蔚县秧歌的源流沿革22

(一)发展历程22

1.清咸丰以前的蔚县秧歌22

2.清咸丰以后的蔚县秧歌24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蔚县秧歌36

(二)艺术特征38

六 塞外的昆弋传入及乱弹勃兴43

(一)昆弋乱弹的传入43

(二)山陕梆子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44

1.山陕梆子的形成44

2.山陕梆子的代表人物——侯俊山、郭宝臣、刘德荣48

(三)中路梆子的形成76

(四)北路梆子的形成78

戏史80

1.写桌子85

2.写戏会87

一 清光绪年间的塞外中北路梆子101

(一)演出场所多、场次多101

1.戏园101

2.乐楼103

3.庙戏106

4.行会戏117

(二)戏班多、名伶多、箱场底包多127

1.戏班与名伶127

2.箱场底包包一半171

(三)演艺精彩,绝招惊人187

1.手187

2.眼190

3.身194

4.法221

5.步222

6.七哀八哭二十六笑226

7.园馆班与草台班的表演艺术234

(四)科班多,后继有人248

1.东口的小班248

2.西口的打娃娃班256

(五)票房多,票友多258

1.东口的票友258

2.西口的票友290

(六)山陕梆子的重大改革变化291

二 清末至民国前期的塞外中北路梆子293

(一)东口293

1.晋中籍“下路调”伶人大量涌入东口,并逐渐占领剧坛293

2.第一代中路梆子坤伶在东口诞生313

3.本地籍乾伶大量涌现321

4.本地科班遍地建立323

(二)西口356

1.晋北二州五县、雁北大同地区唱“上路调”的伶人大量涌入西口356

2.本地籍伶人逐渐成长起来367

3.“上路调”坤伶出现382

4.东口的“下路调”打入西口地盘395

5.出现了中路梆子四大名旦及其流派397

三 民国后期的塞外中北路梆子490

(一)抗日战争时期塞外中北路梆子艺人的苦难与抗争490

1.东口490

2.西口493

(二)张家口首次解放时期的戏剧495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塞外中路梆子502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塞外中北路梆子517

(一)新中国成立初17年的辉煌517

1.戏曲工作者进行“三改”518

2.中路梆子人才的涌现及接班人的培养531

3.中路梆子器乐的发展533

4.北路梆子的恢复536

(二)“文化大革命”的祸害538

1.否定17年538

2.一花独放539

(三)新时期以来的奋斗540

1.中路梆子的剧团恢复及繁荣景象540

2.北路梆子的再次恢复564

结语565

后记5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