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查干湖畔的辽帝春捺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查干湖畔的辽帝春捺钵](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441393.jpg)
- 李旭光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出版社
- ISBN:720608164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查干湖畔的辽帝春捺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考证篇1
辽帝春捺钵几个问题的再考2
一、关于春捺钵的概念2
二、关于春捺钵的主要活动内容4
(一)政治、军事、外交活动5
(二)财政金融活动6
(三)钩鱼猎雁8
三、关于春捺钵驻跸时间10
(一)延留时间10
(二)驻跸地内的迁徙11
(三)迁徙地的关系11
四、春捺钵所致,与松原市相关的次数13
(一)春季临幸春捺钵地13
1、辽帝临幸松原捺钵地次数、历时13
2、“辽代帝王春捺钵表”15
(二)非春季临幸春捺钵地次20
1、兴宗重熙九年,公元1040年,十月,《游幸表》中记载为“观鱼于混同江,飞放于韶阳军。”20
2、兴宗重熙十九年(1050年)四月,《本纪》:“夏四月丙寅,如鱼儿泺。壬申(从到鱼儿泺算起,六天之后),蒲卢毛朵部惕隐信笃来贡。甲申(八天后),高丽遣使来贡”。20
3、道宗大康六年十二月(1080年),《本纪》:“丁亥,豫行正旦礼。戊子(豫行正旦礼的第二天),如混同江”。20
4、道宗大安十年四月(1094年),《本纪》:“甲辰,驻跸春州北平淀。”21
五、春捺钵所至,与松原市相关的地点22
(一)辽帝莅松原捺钵地次统计表22
(二)关于长春州22
(三)关于江河泺淀名及相互关系25
1、挞鲁河与鸭子河25
2、挞鲁河与霍勒河27
3、挞鲁河、纳水河与鸭子河、查干湖29
4、霍勒河与牛鱼30
5、查干湖与鱼儿泺31
(四)与松原捺钵地有关的其他一些地名34
1、长春宫34
2、山榆淀35
3、双山36
4、东幸36
(五)小结37
六、关于“春捺钵”的性质38
(一)出于契丹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理解38
(二)“捺钵”是辽代的国家制度39
(三)捺钵的主体是中央机关,是皇帝、皇权39
(四)捺钵的时间、地点、营地构建都有规定,相对固定41
(五)捺钵代表辽代文化精髓41
七、与春捺钵地松原市相关的事件、人物43
八、“四时捺钵”的文化价值53
(一)“四时捺钵”是辽代开创的契丹族的中央政府和皇城的迁徙流动制度53
1、“四时捺钵”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文化53
2、相关的制度出处54
(二)“四时捺钵”以政治中心有序律流动为属性55
1、不变的是中央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与皇城保障需求55
2、处在流动和变换的是季节、地域,与上相关的资源和契丹民族55
(三)“四时捺钵”的主客观条件56
1、基于北方的经济地理条件和契丹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56
2、“澶渊之盟”的签订57
3、契丹的文化传统58
(四)独创性及影响59
九、研究捺钵文化的本质并转化为开发利用的实践61
(一)必须强化对春捺钵文化本质的认识61
(二)应重视考古发现和相关文物典籍的搜索整理62
(三)应盘活地方捺钵文化资源63
第二章 札记篇65
1、关于捺钵参与人数65
2、非春季临幸春捺钵地67
3、关于中会川69
4、关于长春宫72
5、关于东幸75
6、认定春捺钵地在松原查干湖畔的主要理由77
7、辽帝春捺钵在松原地的主要活动内容(附统计表)79
附一:辽帝春捺钵活动内容松原地统计表82
附二:春捺钵松原地的主要活动内容83
附三:辽帝于春捺钵松原地颁布的诏令94
附四:辽帝于春捺钵松原地任命的官员98
8、与混同江、长春州、鱼儿泺、长春河同时编组出现的春捺钵地(附表)103
9、春捺钵的东进序曲——浑河113
10、关于长春路中的“路”117
11、应该怎样解读辽帝春水之趋119
12、契丹人的姓氏125
13、契丹的后宫127
14、契丹在北方开发中的人口与地方政权整合(附统计表)139
附一:太祖太宗略地俘(掳)民明细表147
附二:军事斗争、政权建设、人口迁徙关系表149
附三:契丹王朝治下的民族构成表167
附四:辽代府州县(州)军城户数及地域分布表168
表五:辽代州县两级地方军政机构的地域构成及形成原因170
表六:辽代五君在地方政权建设方面贡献的定量分析170
15、辽末代君王执政腐败昏庸诸事171
第三章 散文篇175
查干湖之滨的皇城175
一、湖畔草原上游走的帝宫175
二、厚重的负载与鲜明的渔猎特色184
三、圣湖纳川,有容乃大194
四、长春州,永恒的历史坐标202
五、千载捺钵,百年帝都212
六、春水春水217
七、风起云涌春捺钵221
八、摧枯拉朽231
(一)金起兵序曲231
(二)誓师反辽232
(三)进军宁江州235
(四)鸭子河北(出河店)之役237
(五)克达鲁古城237
(六)松原会战238
九、风云扫过拂尘去,淘尽黄沙始到金241
十、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246
第四章 附文(图)篇249
附1、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宋德金老师的信249
附2、东北师范大学王德忠老师的邮件251
附3、东北师范大学傅佳欣老师的信252
附4、王迅先生就本文写给作者的信253
附5、就林宏所提七个问题的答复255
附6、关于春捺钵及其所在地258
附7、辽代“捺钵”的性质及其他262
附8、关于牛鱼266
附9、洮河防导计划书所附图(测量沤河泾县水准表、洮河下游形势图、洮河流域略图)268
附10、诸水系的关系272
附11、辽代古钱币、渔具、陶瓦片等相关列图表274
附12、辽代兵器略表284
附13、辽宣化墓壁画289
附14、乾安文物所提供图片293
参考文献295
后记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