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他物权善意取得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他物权善意取得研究
  • 张庆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994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他物权善意取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研究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方法2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一 关于不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争议2

二 关于他物权善意取得的争议5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6

一 研究的意义6

二 研究方法8

第二章 核心概念10

第一节 物权10

一 物权的立法定义10

二 物权的学理定义10

三 他物权13

第二节 善意取得14

一 方式或结果14

二 公示的结果15

上编 他物权善意取得总论19

第三章 他物权概述19

第一节 他物权的概念和特征19

一 他物权的概念19

二 他物权的特征19

第二节 他物权的类型和性质21

一 用益物权21

二 担保物权22

第三节 他物权制度的社会作用30

一 用益物权制度的社会作用30

二 担保物权制度的社会作用31

第四章 他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沿革33

第一节 传统善意取得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3

一 传统善意取得制度的产生33

二 传统善意取得制度的发展35

第二节 他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产生和发展42

一 动产他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产生和发展42

二 不动产他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产生和发展45

第五章 他物权善意取得概述47

第一节 保护交易安全的基本法律方法47

一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47

二 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制度47

第二节 他物权善意取得的定义51

一 定义的理论前提51

二 定义的两层含义55

第六章 他物权善意取得的构造机理56

第一节 他物权善意取得的立法体例56

一 学界有关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观点56

二 我国他物权善意取得制度体系的立法演变58

三 我国他物权善意取得制度体系的理性状态59

第二节 他物权善意取得的价值取向59

一 动产他物权善意取得的价值取向60

二 不动产及权利他物权善意取得的价值取向63

第三节 他物权善意取得的理论前提80

一 动产他物权善意取得的理论前提80

二 不动产及权利他物权善意取得的理论前提83

第四节 他物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84

一 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启示85

二 不动产所有权登记公信力制度的启示88

三 不动产及权利他物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93

四 动产他物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09

第五节 他物权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118

一 对第三人的法律效力118

二 对原权利人的法律效力120

三 对无处分权人的法律效力123

四 善意取得他物权的终局性问题124

五 关于回首取得问题127

下编 他物权善意取得分论131

第七章 用益物权的善意取得131

第一节 用益物权善意取得的可行性131

一 用益物权客体的应然状态131

二 用益物权变动模式的应然状态133

三 用益物权善意取得的可行性分析135

第二节 用益物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39

一 须存在权属登记错误139

二 须存在登记名义人处分他人不动产权利的行为140

三 须第三人主观为善意140

四 须完成用益物权变动登记140

第三节 用益物权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141

一 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141

二 对原权利人的效力141

三 对无处分权人的效力141

第四节 准用益物权的善意取得142

一 准用益物权的由来142

二 准用益物权的设立143

三 准用益物权善意取得的可行性147

第八章 抵押权的善意取得149

第一节 抵押权善意取得概述149

一 抵押权的概念149

二 抵押权的类型149

第二节 抵押权善意取得的立法现状151

一 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的立法现状151

二 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的立法现状152

第三节 抵押权善意取得的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154

一 抵押权善意取得的价值取向154

二 抵押权善意取得的法理基础155

第四节 无权抵押行为157

一 无权抵押行为的内涵及法律特征157

二 无权抵押行为的法律效力158

第五节 抵押权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164

一 不动产及其权利抵押权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165

二 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168

第六节 抵押权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172

一 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172

二 对原权利人的效力174

三 对抵押物善意取得人的效力176

四 对无处分权人的效力178

第九章 质权的善意取得179

第一节 质押权善意取得概述179

一 质押合同的生效179

二 质权的客体范围180

三 质权善意取得的类型187

四 质权善意取得的立法例188

第二节 质权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189

一 货币质权善意取得可行性分析190

二 非登记型权利质权善意取得可行性分析191

三 登记型权利质权善意取得可行性分析193

四 质权善意取得与责任转质的区别194

第三节 质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97

一 非登记型质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97

二 登记型质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200

第四节 质权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204

一 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204

二 对原权利人的效力205

三 对无处分权人的效力207

四 关于先质后抵的问题208

五 关于先抵后质的问题208

第十章 留置权的善意取得210

第一节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理论与立法现状210

一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理论观点210

二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立法现状212

第二节 占有委托物留置权善意取得的可行性分析214

一 基于社会效益的分析214

二 基于无权处分的分析214

三 基于留置权设定目的的分析215

四 基于债权人主观心理状态的分析215

第三节 占有脱离物留置权善意取得的可行性分析216

一 基于无权处分的分析216

二 基于债权人主观心理状态的分析216

三 基于社会效益的分析217

四 对占有脱离物留置权成立要件说的质疑217

第四节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219

一 留置物须为占有脱离物219

二 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须存在债的关系220

三 留置物与债须存在牵连关系220

四 留置物已经现实地交付给了债权人220

五 债权人主观为善意221

第五节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效力221

一 对债权人的效力221

二 对原权利人的效力222

三 其他担保物权人享有涤除权224

参考文献226

一 海峡两岸学者民法学著作226

二 国外学者民法学著作229

三 海峡两岸学者民法学论文230

四 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231

后记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