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综合水产养殖的生态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综合水产养殖的生态学基础
  • 董双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065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41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水产养殖-生态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综合水产养殖的生态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综合水产养殖的历史沿革与原理1

1.1中国综合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历史沿革1

1.1.1综合水产养殖的定义1

1.1.2中国综合水产养殖的历史沿革2

1.2综合水产养殖的基本原理4

1.2.1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4

1.2.2通过互补机制稳定改善水质5

1.2.3养殖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7

1.2.4生态防病9

1.2.5其他原理9

1.3综合水产养殖中的辩证思维10

第2章 综合水产养殖系统的分类12

2.1水产养殖系统的分类12

2.1.1水产养殖系统的传统分类12

2.1.2基于系统能量来源的分类13

2.1.3基于系统代谢特征的分类15

2.1.4基于生态限制因子的分类15

2.2综合水产养殖系统的分类20

2.2.1化学功能互补综合型20

2.2.2养殖种类综合型22

2.2.3系统综合型24

第3章 主养动物——对虾养殖生态学27

3.1对虾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28

3.1.1对虾对温度的适应性28

3.1.2对虾对盐度的适应性33

3.1.3对虾对水环境中主要阳离子的适应性35

3.1.4对虾对光的适应性45

3.1.5去眼柄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的影响50

3.2环境因子周期性波动对养殖对虾的影响51

3.2.1温度周期性波动对中国明对虾的影响52

3.2.2盐度周期性波动对中国明对虾的影响58

3.2.3水环境中Ca 2+浓度波动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61

3.2.4水环境pH波动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64

3.2.5光照周期性波动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66

3.3中国明对虾摄食生态学70

3.3.1半精养系统中天然饵料与人工饲料在对虾生长中的贡献70

3.3.2中国明对虾对饵料的选择性和利用71

3.3.3不同饵料对中国明对虾能量收支和身体生化组成的影响73

3.3.4摄食水平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和蜕壳的影响74

3.3.5中国明对虾的表观特殊动力作用76

3.3.6中国明对虾能量代谢与生长的关系76

3.3.7饵料种类和摄食水平对中国明对虾蜕壳的影响80

3.4中国明对虾继饥饿之后的补偿生长82

3.4.1饥饿时间对中国明对虾补偿生长的影响84

3.4.2限食水平对中国明对虾补偿生长的影响87

3.4.3温度对中国明对虾补偿生长的影响88

3.4.4投喂周期对中国明对虾补偿生长的影响89

3.4.5蛋白质限制对中国明对虾补偿生长的影响91

第4章 工具生物之一——大型海藻养殖生态学94

4.1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操纵94

4.2光照、温度和盐度对大型海藻的影响96

4.2.1光照对大型海藻的影响96

4.2.2温度对大型海藻的影响102

4.2.3光照和温度对海藻影响中的相互作用104

4.2.4盐度和温度对海藻影响中的相互作用108

4.3大型海藻营养吸收动力学110

4.3.1大型海藻的营养需求110

4.3.2铁限制对大型海藻的影响111

4.3.3大型海藻对氮的吸收动力学115

4.3.4大型海藻对磷的吸收动力学122

4.4大型海藻对环境因子节律性变动的响应126

4.4.1温度日节律波动对海藻生长的影响127

4.4.2盐度日节律波动对大型海藻生长的影响129

4.4.3节律性干出对海藻生长的影响129

4.4.4光照日节律波动对孔石莼生长的影响131

4.5大型海藻与微藻的相互作用134

4.5.1大型海藻与微藻的营养竞争134

4.5.2大型海藻对微藻的克生作用138

第5章 工具生物之二——滤食性鱼类养殖生态学144

5.1滤食性鱼类的摄食能力144

5.1.1几种养殖的滤食性鱼类简介145

5.1.2滤食性鱼类摄食的数学表达146

5.1.3滤食性鱼类吸水量和对食粒的滤取效率146

5.1.4浮游动物对鱼类摄食的逃避147

5.1.5滤食性鱼类的摄食能力148

5.1.6滤食性鱼类的摄食节律149

5.1.7鲢、鳙对食粒的选择性149

5.1.8水体饵料组成对鲢、鳙食性的影响150

5.1.9水体中泥沙等微粒对鲢、鳙食性的影响150

5.2滤食性鲢呼吸与摄食的关系152

5.2.1低溶氧水平下鲢摄食与呼吸的关系152

5.2.2浮游植物密度对鲢呼吸与摄食的影响157

5.2.3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对鲢摄食和呼吸的影响161

5.2.4饥饿对鲢摄食和呼吸的影响162

5.3滤食性鱼类放养对水质的影响165

5.3.1放养滤食性鱼类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165

5.3.2滤食性动物对养殖水体浮游细菌的影响171

5.3.3放养鲢对水体营养盐分布和物质循环格局的影响172

5.4养殖水体鲢、鳙群体生产量的估计173

5.4.1鲢、鳙的生长173

5.4.2放养水体鲢、鳙生产量的估算174

5.4.3放养水体鲢、鳙群体最大持续渔获量177

第6章 工具生物之三——滤食性贝类养殖生态学178

6.1滤食性贝类的摄食178

6.1.1滤食性贝类滤食器官及滤食的数学表达178

6.1.2滤食性贝类的摄食181

6.2滤食性贝类的呼吸和排泄186

6.2.1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呼吸与排泄186

6.2.2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的呼吸与排泄188

6.2.3温度和规格对缢蛏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189

6.3滤食性贝类对水质和底质的影响189

6.3.1太平洋牡蛎对养虾池塘水化学状况的影响189

6.3.2太平洋牡蛎对养虾池塘底质的影响191

6.3.3海湾扇贝对海水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193

6.3.4菲律宾蛤仔对海水池塘水质的影响194

6.3.5海湾扇贝、缢蛏、罗非鱼对养虾池塘浮游生物影响的比较195

6.4滤食性贝类代谢对浮游植物的增殖作用197

第7章 工具生物之四——刺参养殖生态学200

7.1刺参养殖池塘的环境状况201

7.1.1刺参养殖池塘的理化状况201

7.1.2刺参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202

7.1.3刺参养殖池塘中的沉降作用204

7.1.4刺参粗养池塘底泥-水界面营养盐与有机碳通量206

7.1.5温度和溶解氧对池塘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的影响208

7.1.6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209

7.2刺参养殖对池塘底质的影响210

7.3温度、盐度和光照对刺参的影响211

7.3.1温度对刺参的影响212

7.3.2盐度对刺参的影响217

7.3.3光照对刺参的影响219

7.4刺参对不同参礁的趋向性232

7.4.1不同材料的人工参礁对刺参聚集行为的影响233

7.4.2不同颜色的人工参礁对刺参聚集行为和生长的影响233

7.4.3在水中培养不同时间的参礁对刺参聚集行为的影响234

7.5刺参生长的个体变异235

7.5.1密度和规格对刺参个体生长变异的影响235

7.5.2单个体饲养条件下刺参的个体生长变异239

7.5.3物理接触对刺参个体生长变异的影响241

7.5.4密度胁迫对刺参内分泌的影响243

7.5.5限定食物资源下密度对刺参个体生长的影响245

7.6环保型刺参饲料研究248

7.6.1黄土替代海泥的效果248

7.6.2鲜活硅藻替代鼠尾藻粉的效果250

7.6.3光照强度和浓缩方法对硅藻饵料效果的影响253

7.6.4投喂鲜活硅藻对池塘水质和刺参生长的影响257

7.6.5投喂鲜活硅藻对池塘物质收支的影响262

第8章 综合水产养殖结构的优化269

8.1综合水产养殖结构优化的原理和方法269

8.1.1综合水产养殖结构优化的原理269

8.1.2综合水产养殖结构优化的方法271

8.2水库综合养殖结构的优化273

8.3淡水池塘综合养殖结构的优化275

8.3.1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综合养殖结构优化275

8.3.2草鱼、鲢和鲤综合养殖结构优化278

8.4海水池塘对虾综合养殖结构的优化282

8.4.1海水池塘中国明对虾综合养殖结构的优化282

8.4.2海水池塘凡纳滨对虾综合养殖结构的优化284

8.4.3海水池塘对虾综合养殖的结构与效益比较286

8.5刺参池塘综合养殖结构优化287

8.5.1刺参与中国明对虾混养效果287

8.5.2刺参与栉孔扇贝混养的效果288

8.5.3刺参综合养殖的环境效应288

8.6池塘内环联养殖模式290

8.6.1同池混养模式与分池环联养殖模式的比较290

8.6.2对虾与罗非鱼池塘内环联养殖模式292

8.6.3内环联养殖模式中罗非鱼与对虾的结构优化293

8.6.4内环联养殖模式中罗非鱼对浮游生物的影响295

第9章 综合养殖水体的生产力与养殖容量300

9.1养殖水域生产力和养殖容量及其影响因素300

9.1.1养殖水域的生产力301

9.1.2养殖水域的养殖容量302

9.2综合养殖池塘的生产力303

9.3综合养殖水域的养殖容量307

9.3.1水库对投饲网箱养鲤的养殖容量308

9.3.2海水池塘对虾养殖的养殖容量310

第10章 综合水产养殖的现实意义314

10.1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趋势与面临的挑战315

10.1.1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15

10.1.2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7

10.2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功能定位318

10.2.1水产养殖系统的基本功能318

10.2.2从国际粮食恐慌看水产养殖业的基本定位319

10.2.3水产养殖业中的“耗粮黑洞”320

10.3水产养殖集约化发展的生态经济学思考321

10.3.1水产养殖集约化是一把双刃剑321

10.3.2不同生物养殖系统的能值分析322

10.3.3刺参的不同养殖模式可持续性评估323

10.3.4不同刺参养殖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325

10.4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路径329

10.5综合养殖理念的现实意义329

10.5.1中西方对规模化生产活动的认识比较329

10.5.2陆基阳光工厂化养殖331

10.5.3开放海域的碳汇渔业与综合养殖332

10.6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333

10.6.1发展理念和惯性思维的转变333

10.6.2管理体制保障334

10.6.3学科保障335

10.6.4法律保障335

主要参考文献336

索引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