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富集机理与勘探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富集机理与勘探技术
  • 郭旭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371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四川盆地-海相-油页岩-油气勘探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富集机理与勘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构造与沉积背景1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1

一、构造分区1

二、构造演化2

第二节 南方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与展布特征6

一、下寒武统富有机质泥页岩6

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8

三、泥盆系富有机质泥页岩9

四、石炭系富有机质泥页岩10

五、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和大隆组富有机质泥页岩10

六、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有机质泥页岩10

七、中下侏罗统富有机质泥页岩11

八、古近系富有机质泥页岩11

第三节 四川盆地及周缘构造与地层发育特征12

一、地层发育特征12

二、四川盆地盆山体系与变形特征22

第二章 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28

第一节 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重要进展28

一、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概况28

二、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概况29

第二节 涪陵页岩气田的勘探历程30

一、前期勘探概况30

二、页岩气选区与目标评价31

三、焦页1HF井取得勘探突破33

四、整体评价部署36

第三章 气田特征46

第一节 构造特征46

一、基本构造特征46

二、断裂展布特征49

三、焦石坝似箱状断背斜50

第二节 层序及沉积特征51

一、地层划分与对比51

二、层序地层格架60

三、沉积相特征64

第三节 页岩储层特征72

一、岩石类型及矿物组成72

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73

三、储集特征78

第四节 含气性特征98

一、总含气量特征98

二、吸附气量特征101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104

一、压裂品质104

二、埋深条件108

三、地面条件109

第六节 气藏特征110

一、气藏类型110

二、温压特征111

三、气体组分112

四、气藏产能112

五、气藏综合评价114

六、气藏高产、稳产主控因素115

第四章 气田形成富集机理119

第一节 天然气成因与赋存机理119

一、天然气来源119

二、天然气成因判别122

三、页岩气赋存机理125

第二节 页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136

一、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136

二、有机质孔隙发育控制因素139

三、孔隙演化141

第三节 深水陆棚优质页岩关键参数耦合规律及成因142

一、优质页岩“二高”耦合特征143

二、优质页岩高TOC成因144

三、优质页岩高硅质成因153

第四节 页岩气保存机理160

一、涪陵焦石坝区块良好保存条件与高异常压力形成机理160

二、页岩气保存及散失模型173

第五节 南方复杂构造区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176

一、深水陆棚优质页岩是海相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基础177

二、良好的保存条件、高压或超压是高产的关键178

第五章 海相页岩气勘探评价关键技术181

第一节 页岩气选区与目标评价技术181

一、国内外常用页岩气选区评价方法概述181

二、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技术183

第二节 实验测试分析技术185

一、岩石矿物测定技术186

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187

三、物性分析测试技术188

四、微观孔隙结构分析测试技术190

五、岩石力学测试技术194

六、含气性分析测试技术195

第三节 页岩现场含气量确定方法探讨195

一、解吸气与残余气测量196

二、多项式曲线法恢复损失气量197

第四节 测井综合评价技术203

一、测井资料预处理技术203

二、优质泥页岩快速识别技术205

三、页岩气储层评价参数测井建模210

四、测井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及测井系列230

第五节 地震勘探评价技术234

一、宽方位高覆盖三维地震采集技术235

二、地震资料成像处理关键技术237

三、页岩气储层解释与宏观预测244

四、页岩气“甜点”预测技术249

第六章 海相页岩气钻完井工程技术279

第一节 概述279

第二节 水平井钻完井工程技术281

一、面临的工程技术难点281

二、井身结构优化技术281

三、浅层安全钻井技术284

四、优快钻井技术287

五、油基钻井液技术292

六、水平井固井技术296

七、井漏预防与处理技术299

第三节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300

一、网络裂缝形成的条件300

二、网络裂缝优化压裂设计技术307

三、电缆射孔与桥塞压裂联作技术316

四、作业井口装置319

五、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施工步骤320

六、“3343”压裂模式322

七、应用实施效果实例323

结束语336

参考文献337

附录 主要科研成果报告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