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玉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玉雕](https://www.shukui.net/cover/6/30359746.jpg)
- 傅璇琮主编;陶卫东编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泰山出版社
- ISBN:978755190058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176页
- 主题词:玉器-中国-青年读物;玉器-中国-少年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玉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源远流长的玉器文明3
第一节 解码玉文化3
一、史前玉文化3
二、中国人对玉的崇拜4
三、中国玉器之最5
第二节 玉雕艺术对传统文化的承载6
一、玉与中国人的审美6
二、玉与中国人的宗教崇拜7
三、玉与君子8
四、玉与财富8
第二章 玉雕艺术概说12
第一节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艺术之一12
一、玉石的种类与产地13
二、古代玉器的种类24
第二节 玉雕的艺术流派36
一、古代玉雕的三大流派36
二、近代玉雕的四大流派37
三、当代玉雕的三大流派38
四、古代玉雕大师41
第三节 古代官作玉器与民作玉器46
一、官作玉器46
二、民作玉器47
三、官作与民作的判别48
第四节 玉雕的题材与造型49
一、玉雕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49
二、玉雕图案的寓意50
三、丰富多彩的玉雕题材55
四、玉雕的造型设计59
第三章 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7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的发展71
一、新石器时代:玉雕艺术萌芽期71
二、先秦:玉石工艺期71
三、汉唐:玉雕艺术装饰盛行期72
四、宋元:玉雕艺术飞跃发展期72
五、明清:玉雕艺术鼎盛期73
第二节 当代玉雕艺术的发展75
一、当代玉雕艺术的发展75
二、当代玉雕丰富的题材78
三、北玉四怪81
第四章 明清时期玉雕艺术的特色第一节 明清时期玉雕趣谈88
一、明清两代的玉雕风格88
二、明清玉雕器皿中的玉杯89
三、明清时期的仿古玉器90
四、明清时期玉雕摆件数量丰富90
五、子冈牌——古玉第一佩91
第二节 明清官廷玉器趣谈93
一、明代皇帝玉器比不过总兵93
二、国力飞跃满足乾隆爱好94
三、清代乾隆年间玉雕艺术高度发达96
第五章 玉雕工艺的流程与特点99
第一节 玉雕制品的工艺流程99
一、玉雕的工艺流程99
二、玉雕工艺的特点102
第二节 玉雕工具与特殊工艺106
一、玉雕工具与技法106
二、玉雕的特殊工艺107
第三节 古玉器的仿制工艺及辨别109
一、仿古玉器产生的背景110
二、古玉器的基本特征111
三、仿古玉器的作伪方法113
四、仿古玉器的制作114
五、仿古玉器的辨别方法117
第六章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艺术第一节 扬州玉雕122
一、传承的意义122
二、传承人123
第二节 岫岩玉雕126
一、传承的意义126
二、传承人128
第三节 阜新玛瑙雕128
一、传承的意义128
二、传承人130
第四节 北京玉雕131
一、传承的意义131
二、传承人132
第五节 苏州玉雕133
一、传承的意义133
二、传承人134
第六节 镇平玉雕——中国玉雕之乡135
一、传承的意义135
二、传承人135
第七节 广州玉雕136
一、传承的意义136
二、传承人137
第八节 阳美翡翠玉雕138
一、传承的意义138
二、传承人139
章七章 玉雕的鉴赏与收藏142
第一节 玉雕的评价与鉴赏142
一、玉雕作品的定义142
二、玉雕作品鉴赏具有特殊性143
三、玉雕鉴赏的切入点144
四、玉雕艺术品的价值体现146
第二节 仿古玉器的鉴定148
一、仿古玉器的类型与鉴别148
二、仿古玉器辨伪要点149
第三节 为收藏鉴赏玉雕支招151
一、玉雕收藏入门术语151
二、收藏鉴赏玉器六法152
三、玉雕收藏四兼顾153
四、十二字诀玩古玉156
第四节 养玉惜玉157
一、玉雕保养点滴157
二、养玉惜玉,这些术语弄清楚158
三、玉的保养功用159
第五节 和田玉备受藏家珍爱161
一、和田玉:历史积淀深厚,收藏潜力无限161
二、和田玉与中国“和”文化特征契合162
三、玉器拍卖市场现状:明清和田玉器走俏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