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396424.jpg)
- 林毅夫等著 著
- 出版社: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ISBN:957082066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经济体制改革(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经济发展(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台湾版序1
目次1
第一章 绪论1
1.1 改革以来的增长与下个世纪的展望3
图表目次4
图1.1 中国、世界和其他类型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4
表1.1 东欧、波罗的海和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6
表1.2 东欧、波罗的海和独联体国家的通货膨胀7
表1.3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12
表1.4 世界上经济总规模最大的10个国家13
1.2 长期增长?面临的政策障碍19
1.3 本书?要回答的几个问题22
增订版序27
第二章 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27
2.1 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28
2.2 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35
2.3 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38
表2.1 统一汇率前后的汇率调整41
图2.1 中国大陆改革前的工资水平42
表2.2 改革前消费品价格指数比较44
2.4 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44
表2.3 实行统购统销前主要农产品产量和销售量指数50
2.5 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微观经营机制51
图2.2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57
2.6 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国际比较57
表2.4 实行不同发展战略的可贷资金率比较64
表2.5 实行不同发展战略的收入分配状况65
第三章 经济绩效与发展战略67
3.1 改革以前的经济增长68
表3.1 1952-1978年经济增长基本指标69
3.2 传统战略下的畸形结构72
表3.2 1952-1978年投资结构的变化73
表3.3 1952-1978年各部门占国民收入份额的变化74
表3.4 1952-1978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75
图3.1 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结构76
图3.2 发展战略与生产效率77
表3.5 不同收入(GNP)水平上城市化预测值80
表3.6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81
3.3 缺乏激励和效率低下82
表3.7 1952-1978年对外贸易变动82
图3.3 两种计算价格下的生产83
表3.8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材料消耗率的国际比较(1980年美元)87
表3.9 流动资金占资产总量份额的国际比较(%)87
表3.10 总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国际比较88
3.4 步履艰难的赶超:国际透视89
表3.12 中印两国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指数(1950-1951为100) 95
表3.11 中印两国产值结构(%)95
表3.13 1980年中印两国的就业结构(%)96
第四章 比较优势战略101
4.1 对「东亚奇迹」的不同解释102
4.2 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106
表4.1 日本和四小龙的关键产业与发展阶段108
4.3 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114
4.4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19
4.5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127
第五章 经济改革的历程137
5.1 1979年前后改革的不同点138
表5.1 中国改革以前分权、收权周期139
5.2 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140
5.3 资源计划配置制度改革156
表5.2 国债发行规模及占政府财政支出的份额166
表5.3 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股票市场发展情况167
5.4 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169
表5.4 价格控制方式的变化170
5.5 「摸著石头过河」的经济逻辑175
第六章 经济改革的成就181
6.1 激励机制与经济效率的改进182
表6.1 产出增长率和总要素生产率184
表6.2 工业产值结构的变化185
表6.3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结构的变化185
图6.1 国有工业、商业的年增长率和占总产值、总零售额份额的变化186
6.2 产业结构扭曲得以矫正188
图6.2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189
表6.4 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192
表6.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的变化193
表6.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194
6.3 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194
表6.7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分析196
第七章 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和难点201
7.1 改革和发展的周期性202
图7.1 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周期性与通货膨胀202
7.2 寻租活动与腐败现象209
图7.2 价格管制与寻租210
7.3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213
7.4 呆帐、坏帐与金融体制弊端219
7.5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重222
表7.1 城市、农村人均收入与消费基尼系数变化225
表7.2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及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贡献率226
表7.3 城镇、农村内部及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贡献率227
表7.4 利用1992年分县资料计算的基尼系数229
7.6 粮食供给潜力问题230
表7.5 人均每日营养水平及来源231
表7.6 不同价格形成机制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的比重233
第八章 经济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235
8.1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整体配套性236
图8.1 内生型通货膨胀机制240
图8.2 供给弹性与价格效应244
8.2 深化改革与防范金融危机250
8.3 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增长253
第九章 中国改革的道路与经验259
9.1 改革的起步环节和部门推进260
9.2 经济改革的方式及其特征266
图9.1 激进式改革的效应270
图9.2 渐进式改革的效应271
9.3 中国改革道路的普遍意义276
图9.3 改革主张的投票模型285
第十章 全书总结287
参考文献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