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互设计 超越人机交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互设计 超越人机交互
  • (美)Jennifer Preece等著;刘晓晖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8269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软件设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交互设计 超越人机交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引言1

目录1

10.3.2测试过程 231

第1章 交互设计简介1

1.2好的与不好的设计2

1.2.1设计什么3

1.3交互设计是什么4

1.3.1交互设计的组成5

1.3.2跨学科小组协作7

1.3.3商业中的交互设计8

1.4交互设计过程涉及的内容9

1.5交互设计的目标10

1.5.1可用性目标10

1.5.2用户体验目标13

1.6再论可用性:设计与可用性原则15

1.6.1启发式原则和可用性原则19

作业20

小结21

阅读材料22

2.1 引言26

2.2理解问题空间26

第2章 理解与概念化交互26

2.3概念模型29

2.3.1基于活动的概念模型30

2.3.2基于对象的概念模型37

2.3.3概念模型的混合搭配39

2.4界面比拟39

2.5交互范型43

2.6从概念模型到实际设计46

作业48

小结49

阅读材料49

3.2认知是什么52

3.1引言52

第3章 理解用户52

3.3把物理世界中的知识应用到数字世界中64

3.4.1 思维模型65

3.4认知的概念框架65

3.4.2信息处理68

3.4.3外部认知70

3.5指导设计:从理论到实践72

作业73

小结74

阅读材料74

第4章 设计协作与通信75

4.1 引言75

4.2协作和通信中的社会机制75

4.2.1对话机制76

4.2.2设计支持对话的协作技术78

4.2.3协调机制84

4.2.4设计支持协调的协作技术86

4.2.5感知机制88

4.2.6设计支持感知的协作技术89

4.3协作和通信的现场研究91

4.4概念框架91

4.4.1言语/动作框架92

4.4.2分布式认知94

作业96

小结97

阅读材料97

第5章 理解界面如何影响用户100

5.1引言100

5.2情感因素是什么100

5.3富有表现力的界面101

5.4用户的挫折感104

5.4.1用户挫折感的处理方法108

5.5讨论:“拟人化”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108

5.6.1代理的种类111

5.6虚拟人物:代理111

5.6.2一般设计问题113

作业114

小结115

阅读材料115

第6章 交互设计的过程117

6.1 引言117

6.2交互设计的内容117

6.2.1交互设计的4个基本活动119

6.2.2交互设计过程的3个关键特征120

6.3若干实践问题120

6.3.1谁是用户121

6.3.2什么是“需要”122

6.3.3如何提出候选设计方案122

6.3.4如何选择候选设计方案127

6.4生命周期模型: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129

6.4.1交互设计的简单生命周期模型131

6.4.2软件工程中的生命周期模型132

6.4.3 HCI中的生命周期模型136

作业139

小结140

阅读材料140

第7章标识需要和建立需求143

7.1 引言143

7.2什么、如何、为什么143

7.2.1需求活动的目标143

7.2.2如何达到目标144

7.2.3需求的重要性144

7.2.4为什么要建立需求144

7.3需求是什么145

7.3.1需求的不同类型145

7.4数据搜集148

7.4.1数据搜集技术149

7.4.2数据搜集技术的选用151

7.4.3基本的数据搜集指南153

7.5数据的解释与分析154

7.6.1场景157

7.6任务描述157

7.6.2用例159

7.6.3基本用例162

7.7任务分析163

7.7.1层次化任务分析163

作业165

小结166

阅读材料166

第8章 设计、制作原型和构建170

8.1引言170

8.2制作原型和构建171

8.2.1 泉型是什么171

8.2.2为什么要制作原型171

8.2.3低保真原型172

8.2.4 高保真原型174

8.2.5原型的折衷175

8.2.6构建:由设计到实现176

8.3概念设计:从需求至初步设计177

8.3.1开发概念模型的3个问题179

8.3.2扩充概念模型182

8.3.3在概念设计中使用场景183

8.3.4在概念设计中使用原型185

8.4物理设计:具体化187

8.4.1物理设计指南188

8.4.2不同类型的构件189

8.5支持工具194

作业196

小结196

阅读材料196

9.2用户参与设计的重要性198

9.1引言198

第9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198

9.2.1用户参与的不同形式199

9.3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202

9.4理解用户的工作:现场研究法203

9.4.1一致性方法207

9.4.2上下文相关设计209

9.5让用户参与设计:参与式设计216

9.5.1 PICTIVE217

9.5.2 CARD218

作业219

小结220

阅读材料221

第1 0章 评估入门224

10.1引言224

10.2.2为什么要评估225

10.2.1评估什么225

10.2关于评估225

10.2.3何时评估228

10.3案例研究:HutchWorld229

10.3.1早期设计构思229

10.3.3再测试235

10.3.4未来的评估236

作业237

10.4讨论237

小结238

阅读材料238

第11章 评估框架239

11.1引言239

11.2评估范型和技术239

11.2.1评估范型240

11.2.2评估技术243

11.3.3选择评估范型和技术245

11.3.2发掘问题245

1‘.3.1确定目标245

11.3评估框架:DECIDE245

11.3.4标识实际问题246

1 1.3.5处理道德问题247

11.3.6评估、解释并表示数据249

11.4小规模试验250

作业250

小结250

阅读材料251

第12章 观察用户252

12.1引言252

12.2目标、问题和范型252

12.2.1观察什么、何时观察253

12.2.2观察方法254

12.3如何观察255

12.3.1受控环境下的观察255

12.3.2实地观察258

12.3.3参与式观察和现场观察259

12.4数据搜集262

12.4.1笔记加照相262

12.4.2录音加照相262

12.4.3摄像262

12.5间接观察:追踪用户的活动264

12.5.1日志264

12.5.2交互记录264

12.6分析、解释和表示数据265

12.6.1定性分析:描述266

12.6.2定性分析:分类267

12.6.3定量分析268

12.6.4把结果反馈至设计269

作业269

小结269

阅读材料270

13.2询问用户:访谈273

第13章 询问用户和专家273

13.1引言273

13.2.1设计问题和计划访谈274

13.2.2非结构化访谈274

13.2.3结构化访谈276

13.2.4半结构化访谈276

13.2.5集体访谈278

13.2.6其他形式的访谈278

13.2.7数据分析与解释279

13.3询问用户:问卷调查279

13.3.1设计调查问卷279

13.3.2问题和回答格式280

13.3.3管理问卷调查283

13.3.4在线问卷调查284

13.4询问专家:检查286

13.4.1启发式评价286

13.3.5分析调查数据286

13.4.2如何进行启发式评价288

13.4.3网站设计的启发式评价289

13.4.4其他设备的启发式评价295

13.5询问专家:走查295

13.5.1认知走查296

13.5.2协作走查297

作业298

小结298

阅读材料299

第14章 用户测试与预测模型301

14.1引言301

14.2用户测试301

14.2.1测试MEDLINEplus303

14.3如何进行用户测试307

14.3.4标识实际问题:选择典型用户308

14.3.3标识实际问题:设计典型任务308

14.3.2选择范型和技术308

143.1明确目标、设计问题308

14.3.5标识实际问题:布置测试环境309

14.3.6标识实际问题:计划测试过程310

14.3.7处理道德问题310

14.3.8评估、分析及表示数据311

14.4实验311

14.4.1变量与实验情形311

14.4.2如何安排参与者312

14.4.3其他实际问题313

14.4.4数据搜集及分析313

14.5预测模型314

14.5.1 GOMS模型314

14.5.2击键层次模型315

14.5.3 GOMS的长处与局限318

14.5.4 Fitt定律318

小结319

作业319

阅读材料320

第15章 通信与咨询系统的设计与评估323

15.1引言323

15.2关键问题323

15.3设计移动通信设备324

15.3.1背景324

15.3.2诺基亚的开发方法325

15.3.3飞利浦的开发方法331

15.4大型交互式电话应答系统的重设计337

15.4.1背景338

15.4.2重设计338

小结341

阅读材料341

作者的话343

参考文献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