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线电缆手册 第1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春江主编;《电线电缆手册》编委会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2414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182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1203页
- 主题词:电线电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线电缆手册 第1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1篇 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6
第1章 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的分类和裸绞线的结构计算6
1.1 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的分类6
1.1.1 裸单线6
1.1.2 裸绞线6
1.1.3 型线及型材6
1.2 裸绞线的结构计算6
1.2.1 裸绞线的系列截面6
1.2.2 简单绞线的结构计算6
1.2.3 组合绞线的结构计算6
第2章 裸电线与裸导体制品的品种规格及主要技术指标8
2.1 裸单线8
2.1.1 圆铜线8
2.1.2 圆铝线9
2.1.4 铝包钢线10
2.1.3 铝合金圆线10
2.1.5 铜包钢线11
2.1.6 镀层圆铜线12
2.1.7 铜、铝扁线12
2.1.8 圆单线规格重量17
2.2 架空导线用裸绞线22
2.2.1 铝绞线22
2.2.2 铝合金绞线22
2.2.3 硬铜绞线24
2.2.4 铝包钢绞线25
2.2.5 钢芯铝绞线25
2.2.6 钢芯铝合金绞线31
2.2.7 钢芯铝包钢绞线34
2.2.8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34
2.3.2 扩径空心导线57
2.3 特种架空导线57
2.3.1 扩径钢芯铝绞线57
2.3.3 自阻尼导线59
2.3.4 防冰雪导线59
2.3.5 钢芯软铝绞线59
2.3.6 间隙式导线60
2.3.7 倍容量导线61
2.3.8 压缩型导线61
2.3.9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62
2.4 软接线64
2.4.1 软铜绞线64
2.4.2 软铜天线68
2.4.3 铜电刷线68
2.4.4 铜编织线70
2.5 型线73
2.5.1 圆铜杆74
2.5.2 圆铝杆75
2.5.3 铜接触线76
2.5.4 钢、铝复合接触线77
2.5.5 钢、铝及铝合金复合接触线79
2.5.6 铝合金接触线80
2.5.7 铜母线80
2.5.8 铝母线83
2.5.9 梯形铜排及铜合金排84
2.5.10 七边型铜排85
2.5.11 凹型排86
2.5.12 哑铃形铜排86
2.5.13 空心铜导线87
2.5.14 铜带88
3.1 常规试验90
3.1.1 尺寸测量90
第3章 裸电线的性能试验及有关计算90
3.1.2 抗拉强度及伸长率91
3.1.3 扭转试验92
3.1.4 弯曲试验92
3.1.5 单向弯曲试验93
3.1.6 卷绕试验94
3.1.7 伸长1%时的应力试验94
3.1.8 硬度测量95
3.1.9 电阻率测量96
3.1.10 镀层连续性试验97
3.1.11 镀层附着性试验98
3.1.12 绞线重量及直流电阻的计算98
3.2 型式试验99
3.2.1 拉断力试验100
3.2.2 应力-应变试验100
3.2.3 弹性模量测量101
3.2.4 线胀系数的测量102
3.2.5 耐振试验102
3.2.6 蠕变试验104
3.2.7 交流电阻的测量105
3.2.8 载流量试验及计算105
3.2.9 电晕试验107
3.2.10 疲劳试验108
3.2.11 腐蚀试验109
3.2.12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型式试验110
第4章 产品的包装及标志114
4.1 包装114
4.2 标志115
第2篇 绕组线118
第1章 漆包线118
1.1 漆包线的品种、规格、特点和用途118
1.2.1 130级聚酯漆包圆铜线121
1.2 各种漆包线及性能121
1.2.2 155级改性聚酯漆包圆铜线126
1.2.3 热粘合或溶剂粘合聚酯漆包圆铜线127
1.2.4 120级缩醛漆包圆铜线130
1.2.5 130级直焊性聚氨酯漆包圆铜线131
1.2.6 热粘合或溶剂粘合直焊性聚氨酯漆包圆铜线132
1.2.7 180级聚酯亚胺漆包圆铜线133
1.2.8 220级聚酯亚胺漆包圆铜线134
1.2.9 180级聚酯亚胺/聚酰胺复合漆包圆铜线135
1.2.10 200级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漆包圆铜线136
1.2.11 油性漆包线137
1.2.12 无磁性聚氨酯漆包圆铜线139
1.2.13 130级聚酯漆包扁铜线140
1.2.14 120级缩醛漆包扁铜线145
1.2.15 155级改性聚酯漆包扁铜线145
1.2.18 200级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漆包扁铜线146
1.2.17 220级聚酰亚胺漆包扁铜线146
1.2.16 180级聚酯亚胺漆包扁铜线146
第2章 绕包线147
2.1 绕包线的品种、规格、特点和用途147
2.2 各种绕包线及性能150
2.2.1 纸包圆线150
2.2.2 纸包扁线152
2.2.3 芳香聚酰胺纤维纸绕包圆(扁)铜线153
2.2.4 双玻璃丝包圆铜线153
2.2.5 单玻璃丝包漆包圆线155
2.2.6 双玻璃丝包扁线155
2.2.7 玻璃丝包漆包扁线156
2.2.8 玻璃丝包薄膜绕包扁线157
2.2.9 200级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绕包圆铜线158
2.2.10 200级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绕包扁铜线159
2.2.11 丝包漆包圆铜线160
2.2.12 丝包漆包铜束线162
第3章 特种绕组线166
3.1 特种绕组线的品种、规格、特点和用途166
3.2 各种特种绕组线及性能167
3.2.1 纸绝缘漆包换位导线167
3.2.2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乙烯绝缘尼龙护套耐水绕组线169
3.2.3 额定电压600/100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耐水绕组线171
3.2.4 额定电压600/1000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尼龙护套耐水绕组线174
3.2.5 300MW发电机组用绝缘空心扁铜线176
第4章 无机绝缘绕组线177
4.1 无机绝缘绕组线的品种、规格、特点和用途177
4.2 各种无机绝缘绕组线及性能178
4.2.1 氧化膜铝线(带、箔)178
4.2.2 陶瓷绝缘绕组成180
4.2.3 玻璃膜绝缘微细绕组线180
5.1.3 外形尺寸测量181
5.1.2 量具181
5.1.4 导体尺寸测量181
5.1 尺寸测量181
5.1.1 测试目的181
第5章 绕组线性能的测试181
5.1.5 圆线的导体圆度测量182
5.1.6 绝缘厚度测量182
5.1.7 扁线圆角测量182
5.2 力学性能试验182
5.2.1 试验目的182
5.2.2 伸长率试验182
5.2.3 回弹性试验182
5.2.4 柔韧性和附着性试验184
5.2.5 刮漆试验187
5.2.6 热粘合和溶剂粘合试验188
5.3.3 耐冷冻剂试验(适合于漆包圆线)189
5.3.2 耐溶剂试验189
5.3 化学性能试验189
5.3.1 测试目的189
5.3.4 焊锡试验(适用于漆包圆线和束线)191
5.3.5 耐变压器油试验191
5.4 电性能试验192
5.4.1 试验目的192
5.4.2 直流电阻试验192
5.4.3 击穿电压试验192
5.4.4 绝缘连续性试验(适用于漆包圆线)195
5.4.5 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试验(适用于漆包圆线和束线)197
5.5 热性能试验198
5.5.1 试验目的198
5.5.2 热冲击试验(适用于漆包线、薄膜绕包线和粘结性线)198
5.5.3 软化击穿试验198
5.5.5 高温失效试验200
5.5.4 热失重试验(适用于漆包圆线)200
5.6 预期寿命评定201
5.6.1 用常规法评定漆包线的温度指数201
5.6.2 热分析(快速热寿命评定)204
5.6.3 密封管试验(相容性试验)205
5.6.4 耐水线的常压工频加速寿命试验206
5.7 玻璃膜绝缘微细线的性能测试207
5.7.1 玻璃膜绝缘微细线线径和线芯的测量207
5.7.2 玻璃膜绝缘微细线的电性能测试208
5.7.3 玻璃膜绝缘微细线的力学性能测试209
5.7.4 玻璃膜绝缘的针孔试验(玻璃膜绝缘的连续性)211
5.8 无磁性漆包线密度磁化率的测定211
5.8.1 试验目的211
5.8.2 试验方法211
6.1 合理选用绕组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3
第6章 有关绕组线合理选用的若干问题213
6.2 常用漆包线主要性能的比较214
6.3 绕包线的一些特性216
6.4 高温绕组线导体保护层的一些特性217
6.5 电工产品选用绕组线举例217
6.6 漆包线与浸渍漆的相容性试验218
6.7 使用漆包线时应注意的事项219
6.7.1 漆膜去除方法219
6.7.2 加热处理219
6.7.3 浸渍处理219
6.7.4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20
6.8 几种主要绕组线性能的研讨和应用220
6.8.1 复合涂层漆包线220
6.8.2 密封电机用漆包线的选择221
6.8.3 自粘性漆包线的性能及应用222
6.8.5 芳香聚酰胺纤维绕组线在H级干式变压器中的应用224
6.8.4 C级复合薄膜及单玻璃丝包扁铜线的生产与应用224
第3篇 电力电缆228
第1章 电力电缆品种、结构和性能228
1.1 电力电缆品种228
1.2 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228
1.2.1 结构特征228
1.2.2 品种及规格229
1.2.3 产品结构239
1.2.4 技术指标246
1.3 塑料绝缘电缆248
1.3.1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248
1.3.2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255
1.4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265
1.4.1 品种规格265
1.4.2 产品结构268
1.4.3 技术指标269
1.5 自容式充油电缆271
1.5.1 品种规格271
1.5.2 产品结构272
1.5.3 技术指标278
1.6 钢管充油电缆281
1.7 直流电缆281
1.8 压缩气体绝缘电缆282
1.9 低温电缆282
1.10 超导电缆283
第2章 电力电缆电性能参数及其计算284
2.1 设计电压284
2.2 导体电阻285
2.2.1 导体直流电阻285
2.2.2 导体交流电阻286
2.3.1 电缆电感的计算288
2.3 电感及电磁力288
2.3.2 电缆护套的电感290
2.3.3 电磁力的计算292
2.3.4 电缆的电抗、阻抗及电压降292
2.3.5 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及电流292
2.4 绝缘电阻299
2.4.1 绝缘电阻的计算方法299
2.4.2 几何因数计算300
2.5.1 电容的计算301
2.5 电缆的电容301
2.5.2 多芯电缆的工作电容303
2.5.3 电容充电电流的计算304
2.6 电缆的介质损耗304
2.6.1 介质损耗的概念304
2.6.2 介质损耗正切的计算305
2.6.3 油浸纸绝缘介质损耗角正切的特性306
2.7.2 交流电压下电缆绝缘的老化及寿命309
2.7 电缆绝缘的老化及寿命309
2.7.1 绝缘的老化及寿命概念309
2.7.3 多次冲击电压作用下油纸绝缘的老化311
2.7.4 直流电压下油纸绝缘的老化及寿命312
2.8 电缆的电场分布及其计算312
2.8.1 交流电工作状态的电缆312
2.8.2 直流电工作状态的电缆317
2.9 绝缘击穿强度的统计理论320
2.9.1 绝缘材料的寿命曲线320
2.9.2 电缆绝缘击穿强度与电缆几何尺寸的关系320
第3章 电缆的结构设计322
3.1 导体结构设计322
3.1.1 绞合形式分类322
3.1.2 绞合角和绞入率323
3.1.3 最小节距比、层数与单线根数的关系323
3.1.4 线芯的填充系数324
3.1.5 导体结构325
3.2 绝缘结构设计329
3.2.1 交流系统用的单芯、多芯电缆绝缘层中的电场分布329
3.2.2 绝缘的电气强度330
3.2.3 油浸纸绝缘电缆的绝缘设计330
3.2.4 塑料及橡皮绝缘电缆的绝缘设计334
3.2.5 直流单芯电缆绝缘设计336
3.3 屏蔽结构设计336
3.3.1 聚氯乙烯电缆屏蔽结构337
3.3.2 交联聚乙烯电缆屏蔽结构337
3.4 护层结构设计338
第4章 电力电缆的载流量339
4.1 长期允许载流量339
4.1.1 导线交流电阻计算340
4.1.2 介质损耗计算340
4.1.3 金属护套损耗系数计算341
4.1.5 电缆的热阻计算342
4.1.4 铠装损耗系数计算342
4.2 电缆周期负载载流量344
4.3 电缆短时过载载流量345
4.4 电缆的允许短路电流345
4.5 强迫冷却下的电缆截流量346
4.5.1 强迫冷却的方式346
4.5.2 介质损耗对载流量的影响及提高传输容量的途径346
4.5.3 强迫冷却时允许载流量的计算348
4.5.4 冷却管道中压力降落的计算350
第5章 电缆的热稳定性351
5.1 电缆的热稳定性条件351
5.2 电缆的发热曲线352
5.3 电缆的散热曲线353
6.1 油浸纸绝缘电缆354
6.1.1 直埋电缆线路354
第6章 电缆热力学性能设计354
6.1.2 敷设在竖井中的电缆线路356
6.2 挤塑绝缘电缆358
6.2.1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热应力358
6.2.2 改善绝缘热应力359
第7章 充油电缆供油系统设计359
7.1 供油箱的工作原理及型式359
7.1.1 重力供油箱359
7.1.2 压力供油箱360
7.1.3 平衡供油箱(恒压供油箱)362
7.2 供油箱的布置363
7.2.1 重力供油系统363
7.2.2 压力供油系统364
7.2.3 混合供油系统364
7.3 电缆系统的需油量364
7.5 暂态油压计算365
7.4 供油箱数量的确定365
7.6 供油长度的确定366
7.7 供油箱压力整定366
第8章 电力电缆的性能测试367
8.1 导体直流电阻的测试368
8.2 绝缘电阻的测试370
8.2.1 测试目的370
8.2.2 绝缘电阻与泄漏电流371
8.2.3 测试中电压与时间的选择371
8.2.4 测试方法选择372
8.2.5 测试绝缘电阻的直流比较法372
8.2.6 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373
8.3 电缆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试375
8.3.1 测试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值的意义375
8.3.2 测试电压的选择376
8.3.3 tgδ的测试方法376
8.3.4 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及防护措施379
8.3.5 测试实例的质量分析380
8.4 工频电压试验382
8.4.1 试验类型与目的382
8.4.2 交流耐压试验的方法383
8.5 直流耐压与泄漏电流的测试384
8.5.1 测试的目的与要求384
8.5.2 试验装置386
8.5.3 测试中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386
8.6 冲击电压试验387
8.6.1 试验目的387
8.6.2 试验装置及冲击电压的测量387
8.6.3 试验方法389
8.7 电缆的老化试验389
8.7.1 试验目的389
8.7.5 老化试验中的测量390
8.7.4 试验中的热条件390
8.7.2 试验线路390
8.7.3 试验中的电条件390
8.8 电缆绝缘局部放电的检测391
8.8.1 测试目的391
8.8.2 局部放电测试原理391
8.8.3 测试回路及测量仪器391
8.8.4 测试中的校正394
8.8.5 外部干扰396
8.8.6 局部放电测试方法397
8.9 载流量试验397
8.9.1 试验目的397
8.9.2 试验内容397
8.9.3 试验方法398
8.10 电缆结构检查与理化试验400
8.10.1 结构检查400
8.9.4 用探针法测量土壤的热阻系数400
8.10.2 力学性能试验401
8.10.3 理化性能试验402
附录A 1~35kV纸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403
附录B 1~35kV塑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407
附录C 橡皮、塑料绝缘电线、软线载流量表412
附录D 橡套电缆、塑料绝缘护套电缆载流量表414
附录E 自容式充油电缆载流量表417
附录F 不同敷设条件下载流量的校正系数420
第4篇 通信电缆和光缆423
第1章 通信电缆的品种规格及技术指标423
1.1 市内通信电缆425
1.1.1 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426
1.1.2 纸绝缘铅套市内通信电缆438
1.2.1 星绞低频通信电缆439
1.2 长途通信电缆439
1.2.2 低频综合长途通信电缆440
1.2.3 纸绳纸绝缘高频对称通信电缆442
1.2.4 铝护套高低频综合通信电缆442
1.2.5 1.2/4.4mm同轴综合通信电缆444
1.2.6 2.6/9.4mm同轴综合通信电缆444
1.3 电信设备装置用通信电缆447
1.3.1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程控交换局用电缆447
1.3.2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数字局用对称电缆448
1.3.3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低频通信局用电缆451
1.3.4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低频通信配线电缆454
1.4 数字通信对称电缆456
1.4.1 型号、规格457
1.4.2 结构458
1.4.3 电性能459
1.5 射频电缆460
1.5.2 电缆分配系统用同轴电缆461
1.5.1 实心聚乙烯绝缘射频电缆461
1.5.3 漏泄同轴电缆468
1.6 海底通信电缆470
1.6.1 浅海海底对称通信电缆471
1.6.2 浅海海底同轴通信电缆472
1.6.3 5.7/25、4/15型浅海干线同轴电缆472
1.7 通信线474
1.7.1 电话网用户铜芯室内线474
1.7.2 聚烯烃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行双芯铜包钢电话用户通信线475
1.7.3 电话软线475
第2章 通信电缆的电性能与设计计算477
2.1 通信电缆的基本概念477
2.1.1 电缆通信线路的传输概念477
2.1.2 通信电缆的等效电路477
2.2.1 有效电阻478
2.1.3 均匀电缆的基本方程式478
2.2 一次传输参数478
2.2.2 电感481
2.2.3 电容482
2.2.4 绝缘电导483
2.3 二次传输参数483
2.3.1 衰减常数483
2.3.2 相移常数483
2.3.3 波阻抗484
2.4 一次干扰参数485
2.4.1 对称电缆的电磁耦合485
2.4.2 同轴对的耦合阻抗487
2.5 二次干扰参数488
2.5.1 串音的概念488
2.5.2 对称电缆回路的串音489
2.5.3 同轴对间的串音491
2.6 波阻抗不均匀性493
2.6.1 波阻抗不均匀性的概念493
2.6.2 波阻抗不均匀性的种类和原因493
2.6.3 波阻抗不均匀性的表示方法493
2.6.4 反射波对输入阻抗的影响494
2.6.5 波阻抗偏差与结构上偏差的关系494
2.6.6 伴流通量495
2.7 屏蔽495
2.7.1 屏蔽的一般概念495
2.7.2 同轴对的屏蔽497
2.7.3 对称电缆的屏蔽498
2.7.4 电缆金属套的屏蔽作用499
2.8 通信电缆的设计计算499
2.8.1 对称电缆的设计计算499
2.8.2 同轴电缆的设计计算504
2.8.3 同轴射频电缆的设计计算505
2.8.4 对称射频电缆的设计计算514
2.8.5 介质损耗角正切和介电常数515
第3章 通信电缆电性能的测试516
3.1 市内通信电缆传输参数自动测试装置517
3.1.1 国外引进测试系统装置517
3.1.2 国产测试系统装置518
3.2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电气参数自动测试装置518
3.2.1 适用范围518
3.2.2 试验设备及测试系统519
3.3.1 适用范围520
3.3.3 试验中技术要求520
3.3.2 试验设备520
3.3 工作电容试验(电桥法)520
3.2.3 试验中技术要求520
3.3.4 试验结果及计算521
3.4 电容耦合及对地电容不平衡试验521
3.4.1 适用范围521
3.4.2 符号及其定义521
3.4.3 试验设备523
3.4.4 试验中技术要求523
3.4.5 试验结果及计算524
3.5 串音衰减试验(比较法)524
3.5.1 适用范围524
3.5.2 试验设备524
3.5.3 试验中技术要求527
3.5.4 试验结果及计算527
3.6.2 试验设备528
3.6.3 试验中技术要求528
3.6 衰减常数试验(开短路法)528
3.6.1 适用范围528
3.6.4 试验结果及计算529
3.7 同轴对端阻抗及内部阻抗不均匀性试验(脉冲法)530
3.7.1 适用范围530
3.7.2 符号及其定义530
3.7.3 试验设备531
3.7.4 试验中技术要求532
3.7.5 试验结果及计算532
3.8 同轴对特性阻抗实部平均值试验(谐振法)534
3.8.1 适用范围534
3.8.2 试验设备534
3.8.3 试验中技术要求534
3.9.1 适用范围535
3.9.2 试验设备535
3.9 同轴对衰减常数频率特性试验(比较法)535
3.8.4 试验结果及计算535
3.9.3 试验中技术要求537
3.9.4 试验结果及计算540
3.10 同轴对展开长度测量(正弦波法)541
3.10.1 适用范围541
3.10.2 试验设备541
3.10.3 测试仪应满足的要求541
3.10.4 试验中技术要求542
3.10.5 试验结果及计算543
3.11 理想屏蔽系数试验(工频)544
3.11.1 适用范围544
3.11.2 试验设备544
3.11.3 试验中技术要求545
3.11.4 试验结果及计算545
4.2.1 适用范围546
4.2 射频电缆电容和电容不平衡试验546
4.1.3 试验中技术要求546
4.1.2 试验设备和仪表546
4.1.1 适用范围546
4.1 射频电缆电晕试验546
第4章 射频电缆电气性能测试546
4.2.2 电容测量547
4.2.3 具有总屏蔽的射频对称电缆电容不平衡的测量547
4.3 射频电缆特性阻抗测量方法548
4.3.1 适用范围及测量误差和对测量仪器的要求548
4.3.2 射频同轴电缆的测量548
4.3.3 射频对称电缆的测量548
4.4 射频电缆衰减常数测量方法549
4.4.1 适用范围549
4.4.2 带宽法549
4.4.3 谐振法550
4.4.4 电压比法551
4.4.5 功率反射法551
4.5 射频电缆阻抗均匀性测量方法554
4.5.1 适用范围554
4.5.2 频域法554
4.5.3 时域法555
4.5.4 回波损耗、驻波系数和反射系数换算556
4.6 射频同轴电缆屏蔽效率测量方法(转移阻抗法)557
4.6.1 适用范围557
4.6.2 测量设备和仪器557
4.6.3 系统连接557
4.6.4 测量步骤和结果计算558
4.7.3 试验条件和试样制备559
4.7.2 技术术语559
4.7.4 测量方法559
4.7.1 适用范围559
4.7 同轴电缆屏蔽衰减测量方法(吸收钳法)559
4.7.5 测量装置的校正561
4.7.6 测量结果的表达和要求561
4.7.7 测量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562
第5章 通信电缆力学物理性能测试方法563
5.1 市内通信电缆力学物理性能试验563
5.1.1 铜导线接头处的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试验564
5.1.2 绝缘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试验565
5.1.3 绝缘低温卷绕试验566
5.1.4 绝缘热收缩试验566
5.1.5 绝缘热老化后耐卷绕性能试验566
5.1.6 绝缘颜色与绝缘颜色迁移试验567
5.1.7 绝缘抗压试验567
5.1.9 粘结型铝塑综合护套的剥离强度试验568
5.1.8 铝带和铝带接头抗拉强度试验568
5.1.10 护套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试验569
5.1.11 护套热老化试验570
5.1.12 护套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570
5.1.13 成品电缆低温弯曲试验572
5.1.14 填充式电缆的滴流试验572
5.1.15 填充式电缆的渗水试验573
5.1.16 非填充式电缆护套完整性试验573
5.1.17 填充式电缆护套完整性试验574
5.1.18 自承式电缆吊线扭曲试验与拉断力试验574
5.1.19 非粘结型铝塑综合护套中护套与铝带间的附着力试验574
5.1.20 钢带纵包铠装电缆的扭转试验575
5.1.21 护套的碳黑含量试验575
5.2 市内通信电缆结构尺寸试验方法576
5.2.1 电缆最大外径、护套厚度、吊带尺寸测量576
5.3 射频电缆气候和机械耐久性试验577
5.2.4 电缆长度标志误差试验577
5.3.1 射频电缆电容稳定性试验577
5.2.3 纵包铝(钢)带重叠宽度测量577
5.2.2 线对绞合节距测量577
5.3.2 射频电缆衰减稳定性试验578
5.3.3 射频电缆高温试验578
5.3.4 射频电缆低温试验579
5.3.5 射频电缆流动性试验579
5.3.6 射频电缆尺寸稳定性试验580
第6章 光缆通信简述581
6.1 光缆通信的光波段581
6.2 光缆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582
6.3 数字通信系列582
6.4 波分复用技术583
6.5 光缆通信用图形符号583
6.6 相关的术语586
6.6.1 一般概念586
6.6.2 光纤结构和光学特性587
6.6.3 传播特性588
6.6.4 光缆590
6.6.5 光器件590
6.6.6 测量技术590
第7章 光纤591
7.1 光纤的分类591
7.1.1 A类——多模光纤591
7.1.2 B类——单模光纤592
7.2 光纤中光波传输原理593
7.2.1 光学中的反射、折射原理593
7.2.2 光纤导波形成的概念594
7.2.3 波动理论分析突变型光纤的传输模概念594
7.3 光纤的特性597
7.3.1 光纤的衰减特性597
7.3.2 光纤的色散特性598
7.3.3 光纤的传输带宽601
7.3.5 光纤的非线性603
7.3.4 光纤链路的衰减和带宽603
7.3.6 光纤的力学性能604
7.3.7 光纤的氢损问题606
7.4 光纤的制造607
7.4.1 光纤预制棒的制造607
7.4.2 光纤的拉制609
第8章 光缆610
8.1 光缆设计的基本原则610
8.2 光缆的分类612
8.3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615
8.3.1 型号的组成615
8.3.2 型号的组成内容、代号及意义616
8.3.3 实例617
8.4 光缆的主要结构型式和适用范围617
8.4.1 通信用室外光缆617
8.4.2 室内光缆618
8.4.3 其他光缆621
8.5 光缆的技术要求622
8.5.1 光纤的特性参数622
8.5.2 光纤带的技术要求626
8.5.3 护层性能627
8.5.4 光缆的力学性能629
8.5.5 光缆的环境性能630
第9章 光纤光缆性能的试验方法632
9.1 光纤几何尺寸参数的测量632
9.1.1 折射近场法(A1A)633
9.1.2 横向干涉法(A1B)634
9.1.3 近场光分布法(A2)636
9.1.4 侧视光分布法(A3)638
9.1.5 直径测量的机械法(A4)640
9.1.6 传输和/或反射脉冲延迟法(A6)640
9.1.7 光纤伸长量的测量(A7)642
9.2 光纤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643
9.2.1 衰减644
9.2.2 模式基带响应651
9.2.3 微弯敏感性653
9.2.4 光学连续性654
9.2.5 波长色散656
9.2.6 数值孔径664
9.2.7 截止波长666
9.2.8 模场直径670
9.2.9 光透射率变化673
9.2.10 宏弯敏感性675
9.3 光纤力学性能的试验675
9.3.1 光纤筛选试验(B1)676
9.3.2 短长度光纤的抗拉强度试验(B2A)677
9.3.3 光纤涂覆层的可剥性试验(B6)677
9.3.4 应力腐蚀敏感性参数的确定679
9.4 光纤环境性能的试验687
9.4.1 温度循环(D1)687
9.4.2 核辐照(D3)688
9.5 光纤带相关性能的试验691
9.5.1 光纤带几何尺寸参数的测量691
9.5.2 光纤带力学性能试验692
9.5.3 光纤带环境性能试验693
9.5.4 光纤带宏弯衰减试验693
9.6 光缆力学性能试验693
9.6.1 拉伸(E1)694
9.6.2 磨损(E2)695
9.6.3 压扁(E3)697
9.6.4 冲击(E4)697
9.6.5 反复弯曲(E6)698
9.6.7 曲挠(E8)699
9.6.6 扭转(E7)699
9.6.8 钩挂(E9)700
9.6.9 弯折(E10)700
9.6.10 弯曲(E11)701
9.6.11 切入(E12)701
9.6.12 枪击(E13)702
9.6.13 套管弯折(E14)702
9.6.14 微风振动试验702
9.6.15 舞动试验703
9.6.16 过滑轮试验704
9.6.17 蠕变试验705
9.7 光缆环境性能试验705
9.7.1 温度循环(F1)705
9.7.2 护套完整性(F3)706
9.7.3 渗水试验(F5)706
9.7.5 光缆热老化试验707
9.7.4 填充复合物滴流试验(F8)707
9.7.6 光缆冰冻试验708
9.7.7 耐电痕试验708
第5篇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709
第1章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导电线芯结构及绝缘层和护层的设计原则709
1.1 导电线芯结构709
1.2 绝缘层的设计原则712
1.2.1 绝缘材料的选择原则712
1.2.2 绝缘厚度的确定713
1.3 护层的设计原则714
1.3.1 护层的结构类型714
1.3.2 橡皮、塑料护套厚度的确定715
第2章 电气装备用绝缘电线717
2.1 通用橡皮、塑料绝缘电线717
2.1.1 产品品种717
2.1.2 产品规格与结构尺寸717
2.1.3 性能指标725
2.2 通用橡皮、塑料绝缘软线732
2.2.1 产品品种732
2.1.4 试验要求和结构特点732
2.2.2 产品规格与结构尺寸734
2.2.3 性能指标741
2.2.4 使用要求与结构特点743
2.3 屏蔽绝缘电线743
2.3.1 产品品种744
2.3.2 产品规格与结构尺寸744
2.3.3 性能指标747
2.3.4 使用要求与结构特点748
2.4 公路车辆用绝缘电线748
2.4.1 产品品种748
2.4.2 产品规格与结构尺寸748
2.4.3 公路车辆用电线电缆的性能测试项目及试验方法750
2.5.2 产品规格与结构尺寸752
2.5 电机绕组引接软线752
2.5.1 产品品种和型号752
2.5.3 性能指标756
2.5.4 关于新、老标准中新、老产品型号的对照757
2.6 航空电线758
2.6.1 产品品种758
2.6.2 产品规格与结构尺寸759
2.6.3 性能要求794
2.6.4 航空电线交货长度804
2.6.5 航空电线载流量和短路特性805
2.6.6 我国航空电线用导电线芯规格与美国AWG线规的对照808
2.7 其他专用绝缘电线809
2.7.1 补偿导线809
2.7.2 不可重接插头线811
2.7.3 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811
2.7.4 控温加热电线813
2.8 绝缘电线的载流量814
2.8.1 空气敷设时的载流量814
2.8.2 穿管敷设时的载流量815
2.8.3 载流量校正系数817
第3章 电气装备用电缆817
3.1 橡套软电缆817
3.1.1 产品品种817
3.1.2 通用橡套软电缆817
3.1.3 电焊机用软电缆823
3.1.4 防水橡套电缆825
3.1.5 潜水泵用扁电缆826
3.1.6 无线电装置用电缆829
3.1.7 摄影光源软电缆832
3.2 矿用电缆833
3.2.1 产品品种834
3.2.2 产品规格与结构尺寸835
3.2.3 主要性能指标840
3.2.4 交货长度844
3.2.5 电缆线路电压降落与电缆电容参考值844
3.2.6 矿用电缆特殊试验方法844
3.3 船用电缆846
3.3.1 产品分类和命名847
3.3.2 产品品种和规格849
3.3.3 船用电力电缆866
3.3.4 船用控制电缆900
3.3.5 船用通信电缆907
3.3.6 船用射频电缆910
3.3.7 船用电缆交货长度915
3.3.8 船用电缆特殊试验方法915
3.3.9 船用电缆载流量916
3.4.1 产品品种919
3.4 石油及地质勘探用电缆919
3.4.3 主要性能指标922
3.4.4 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922
3.4.2 产品规格与结构尺寸922
3.4.5 特殊试验方法930
3.5 电梯电缆931
3.5.1 橡皮绝缘橡皮护套电梯电缆931
3.5.2 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梯电缆934
3.6 控制、信号电缆935
3.6.1 产品品种935
3.6.2 产品规格与结构尺寸935
3.6.3 性能指标940
3.6.4 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954
3.7 直流高压软电缆957
3.7.1 产品品种957
3.7.2 规格、结构与性能指标958
3.8.1 千伏级架空绝缘电缆964
3.7.3 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964
3.8 其他电缆964
3.8.2 核电站用电缆967
3.8.3 单芯中频同轴电缆968
3.8.4 铝芯滤尘器用电缆969
3.8.5 机车车辆用电缆970
3.8.6 地下铁道用橡套电缆975
3.9 热带地区对电线电缆的技术要求977
3.9.1 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977
3.9.2 产品型号与技术要求977
3.9.3 气候对产品性能的要求977
第4章 性能测试978
4.1 性能与测试项目978
4.1.1 性能与测试项目的分类978
4.2.1 外径的测定982
4.1.2 工厂检测试验与研究性试验982
4.2 结构尺寸检查982
4.2.2 厚度、厚度偏差率及偏心度的测定986
4.2.3 节距的测定986
4.2.4 编织覆盖率的检测987
4.3 基本电性能试验989
4.3.1 导电线芯直流电阻试验989
4.3.2 浸水电压试验992
4.3.3 火花耐电压试验994
4.3.4 绝缘电阻测试998
4.4 特殊电性能试验1002
4.4.1 半导电屏蔽材料电阻率的测定1002
4.4.2 半导电线芯电阻稳定性试验1004
4.4.3 屏蔽效能试验1005
4.4.4 表面放电电压的测定1006
4.4.5 护套电晕开裂性能试验1007
4.4.6 耐表面电痕试验1008
4.4.7 抑制点火对无线电干扰性能试验1009
4.4.8 耐热、耐水、耐油试验后的电性能试验1010
4.5 力学性能试验1011
4.5.1 导电线芯弯曲试验1011
4.5.2 电缆弯曲试验1012
4.5.3 电缆扭转试验1014
4.5.4 耐磨耗试验1015
4.5.5 静态曲挠试验1015
4.5.6 电缆横向密封性试验1016
4.6 耐热性、耐寒性和耐臭氧试验1016
4.6.1 加速热老化试验1016
4.6.2 热寿命评定试验1020
4.6.3 热变形性能试验1025
4.6.4 耐寒性能试验1026
4.6.5 耐臭氧试验1029
4.7 耐油性试验1031
4.7.1 耐油性能概述1031
4.7.2 试验条件与参数1032
4.7.3 试验方法1033
4.7.4 试验实例1033
4.8 耐气候性能试验1034
4.8.1 耐湿热试验1035
4.8.2 防霉试验1037
4.8.3 光老化试验1039
1.1.1 电缆护层的分类1041
1.1.2 电缆护层的结构1041
1.1.3 电缆护层的型号1041
1.1 电缆护层的分类、结构和型号1041
第1章 电缆护层的分类、结构、型号、特性和用途1041
第6篇 电缆护层1041
1.2 电缆护层的特性1043
1.2.1 金属护层的特性1043
1.2.2 橡塑护层的特性1044
1.2.3 组合护层的特性1046
1.2.5 外护层的特性1047
1.2.4 特种护层的特性1047
1.3 电缆护层的用途1051
1.3.1 电缆护层对各种绝缘的适用性1051
1.3.2 电缆外护层对各种内护套的适用性1051
1.3.3 电缆护层的使用范围1052
第2章 电缆护层的设计与计算1055
2.1 电缆护层结构尺寸计算1055
2.1.1 假定直径的计算1055
2.1.2 护套厚度的设计计算1057
2.1.7 铠装层厚度的确定1059
2.1.6 带型内衬层和纤维外被层厚度的确定1059
2.1.3 复合铝带(或铅带)纵包重叠宽度的确定1059
2.1.4 皱纹金属套轧纹深度的确定1059
2.1.5 加强层厚度的设计计算1059
2.2 电缆护层的机械强度计算及校核1060
2.2.1 电缆护层的受力计算1060
2.2.2 电缆护层的应力计算1060
2.2.3 电缆护层的强度校核1066
2.3 电缆护层橡塑材料的透过性1066
2.3.1 橡塑材料的透过性1066
2.3.2 影响橡塑材料透过性的因素1066
2.3.3 透过量的计算1067
2.3.4 橡塑材料的透过系数1067
2.4.2 电缆护层结构的防蚀设计1069
2.4.3 防蚀层厚度的确定1069
2.4.1 电缆护层金属材料的腐蚀1069
2.4 电缆护层结构的防蚀设计计算1069
2.4.4 橡塑护套的化学稳定性1070
2.5 防雷护层的设计与计算1071
2.5.1 雷电对电缆的影响1071
2.5.2 电缆的防雷品质因数1071
2.5.3 电缆护层雷击点感应电压计算1071
2.5.4 防雷护层的结构设计1071
第3章 电缆护层的试验1072
3.1 电缆护层的试验项目1072
3.2 电缆护层的一般检查方法1072
3.2.1 外观检查1072
3.2.2 结构检查1072
3.2.3 尺寸检查1072
3.3.5 压缩试验1074
3.3.4 拉伸试验1074
3.3.3 柔软性(挠性)试验1074
3.3.1 扩张试验1074
3.3 电缆护层力学性能试验方法1074
3.3.2 弯曲试验1074
3.3.6 内压试验1075
3.3.7 冲击试验1075
3.3.8 扭转试验1075
3.3.9 刮磨试验1075
3.3.10 振动试验1076
3.3.11 蠕变试验1076
3.4 电缆护层环境与老化性能试验方法1076
3.4.1 耐寒性试验1076
3.4.2 耐热性试验1076
3.4.4 光老化试验1077
3.4.5 厌氧性细菌腐蚀试验1077
3.4.3 耐油性试验1077
3.4.6 环烷酸铜含量测定1078
3.4.7 防霉试验1078
3.4.8 盐浴槽试验1078
3.4.9 腐蚀扩展试验1079
3.4.10 透潮性试验1079
3.4.11 耐药品性试验1080
3.4.12 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1081
3.5 燃烧试验方法1081
3.5.1 氧指数测定方法1081
3.5.2 温度指数测定方法1085
3.5.3 比光密度测定方法(NBS法)1085
3.5.4 氢卤酸含量测定方法1088
3.5.5 燃烧释出气体的酸度和电导率测定方法1090
3.5.6 毒性指数测定方法1091
3.5.7 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方法1091
3.5.8 单根电线电缆水平燃烧试验方法1096
3.5.9 单根电线电缆倾斜燃烧试验方法1098
3.5.10 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1099
3.5.11 电线电缆燃烧的烟密度试验方法1103
3.5.12 电线电缆冒烟试验方法1106
3.5.13 电线电缆耐火试验方法1107
3.6 电缆护层电性能试验方法1108
3.6.1 耐电压试验1108
3.6.2 火花试验1109
3.6.3 内衬层电阻测试1109
3.7 电缆护层特种性能试验方法1110
3.7.1 防白蚁试验方法1110
3.7.2 防老鼠试验方法1110
3.7.3 核电环境试验方法1110
1.1.2 双金属线1115
1.1.1 单一材料圆单线1115
1.1 圆单线1115
第1章 单根导体1115
第7篇 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1115
1.1.3 有镀层的圆单线1116
1.1.4 空心圆单线1116
1.2 扁线、带材及母线1117
1.2.1 矩形型线1117
1.2.2 梯形铜排1118
1.2.3 多边形铜排1118
1.3 实心扇形、弓形及Z形线芯1118
1.3.1 实心扇形线芯1118
1.3.2 弓形及Z形单线1119
1.4 双沟形接触线1119
1.4.1 单一材料双沟形接触线1119
1.4.2 钢铝接触线1120
2.1.2 绞入率、绞入系数及平均绞入系数1122
2.1.1 螺旋升角、节距、节圆直径与节径比1122
第2章 绞线1122
2.1 绞线计算中常用的几个基本参数1122
2.2 普通绞线及组合绞线1123
2.2.1 普通绞线1123
2.2.2 组合绞线1126
2.3 束线及复绞线1127
2.3.1 束线1127
2.3.2 复绞线1128
2.4 其他形式的圆形绞线1129
2.4.1 扩径绞线及空心线芯1129
2.4.2 压缩绞线及紧压线芯1131
2.4.3 电话软线的导电线芯1132
2.5 扇形和半圆形紧压线芯1133
2.5.1 扇形及半圆形紧压线芯的填充系数η1133
2.5.2 扇形及半圆形紧压线芯的结构尺寸1133
3.1.1 单根线芯的绝缘层1136
第3章 绝缘层1136
3.1 实体绝缘层1136
3.1.2 圆形绞合线芯的绝缘层1137
3.1.3 半圆形与扇形紧压线芯的绝缘层1140
3.1.4 多根平行线芯的绝缘层1141
3.2 绕包绝缘层1141
3.2.1 带状绝缘层1141
3.2.2 绳状绝缘层1142
3.2.3 线状绝缘层1142
3.2.4 绝缘浸渍材料的重量1146
3.3 其他形式绝缘层1146
第4章 电缆芯(成缆)1147
4.1 等圆绝缘线芯构成的电缆芯1147
4.1.1 圆形电缆芯1147
4.2.1 两大一小的电缆芯1149
4.2 不等圆绝缘线芯构成的电缆芯1149
4.1.3 三角形电缆芯1149
4.1.2 扁平形电缆芯1149
4.2.2 三大一小的电缆芯1150
4.2.3 三大三小的电缆芯1152
4.3 电力电缆和通信电缆的电缆芯1152
4.3.1 半圆形或扇形绝缘线芯构成的电力电缆电缆芯1152
4.3.2 通信电缆的电缆芯1153
4.4 电缆芯的重量1156
4.4.1 无填充物的电缆芯重量1156
4.4.2 有填充物和有垫芯的电缆芯重量1156
第5章 保护层1157
5.1 实体护层1157
5.1.1 单芯电线电缆的护层1157
5.1.2 2或3芯扁平形电线电缆的护层1157
5.1.3 多芯圆形电线电缆的护层1159
5.2.1 有涂料的纤维编织护层1160
5.2 编织护层1160
5.2.2 金属丝编织护层1162
5.3 铠装电缆外护层1162
5.3.1 铅护套电缆外护层结构形式1162
5.3.2 外护层外径及重量的计算1163
附录1166
附录A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1166
附录B 英美线规对照表1171
附录C 常用数学资料1172
C.1 常用数值表1172
C.2 双曲线函数和自然指数函数表1173
C.3 近似公式的误差1176
C.4 复数变换1176
C.5 常用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1177
C.6 双曲线函数公式1178
参考文献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