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学原理
  • Stephen L.Yelon著;单文经等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3447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教育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本章概述1

优良教师的四项共同特质2

十个有效的教学原则3

教学原则与教学流程的争议4

阅读此书的注意事项6

活动7

第二章 意义性8

本章概述8

纲领一:使用四个步骤帮助学生做系统而有意义的连结12

评估学生的动机12

找出主题与学生动机之间的关联17

帮助学生连结主题与动机19

进行连结并检查结果19

纲领二:持续帮助学生做意义的连结19

教学前做意义的连结19

教学初做意义的连结20

教学中做意义的连结36

教学末做意义的连结37

教学后做意义的连结38

章后语38

活动39

第三章 先备条件41

本章概述41

描述课业45

纲领一:分析课业所需要的先备条件45

分析课业内容51

决定精要的先备条件56

进一步分析精要的先备条件56

纲领二:评估学生现有的知识57

衡量不进行预试的风险58

衡量进行预试的风险59

安全而有效地进行预试61

纲领三:依据分析过的先备条件与学生的知识调整教学64

选择适当的策略因应学生之间的差异65

因应学生差异的六项策略67

章后语70

活动71

第四章 开放沟通73

本章概述73

纲领一:导入74

提供目标74

举例说明考试题目79

举例说明教学的成果81

说明概要83

提供课业清单85

提供套装教材87

纲领二:提供学生回馈88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回应89

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回应93

对学生的态度给予回应94

纲领三:对学生的回馈给予回应96

决定你所要的资讯97

决定搜集资料的方式并写下问题97

在适当的单元完成后搜集资讯99

记录排比资讯99

进行改正的决定100

让学生了解改正的决定101

进行修正101

章后语102

活动103

第五章 编选与组织精要的内容105

本章概述105

从课业说明中萃取精要的内容107

纲领一:萃取精要的内容107

依必要的事实、概念、原则与技巧选取精要的内容109

选取精要的实例112

纲领二:编选与组织精要的内容120

组织课程内容121

组织单元及课文内容122

组织内容123

纲领三:以有组织的方式呈现精要的内容124

呈现课程纲要125

在架构中单元的转换126

以有组织、简易的方式来呈现上课内容127

章后语128

活动129

本章概述131

第六章 教具131

纲领一:选择教具134

纲领二:运用教具138

把教具视为主要的教学工具139

把教具视为部分但重要的教学工具141

把教具视为唯一的教学方式142

纲领三:预先察觉教具的问题143

教具的运用让学生觉得学习过于简单144

没有学习辅助器材,学生可能无法表现问题144

章后语146

活动146

本章概述148

第七章 新奇148

纲领一:吸引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149

变化教学方式149

变化教学程序153

变化教学技巧153

有创意的教学154

运用幽默、悬疑、震撼与惊讶157

教导学生如何专心158

纲领二:引导学生的注意力159

运用媒体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159

强调重点160

纲领三:激发好奇心161

提问161

运用困惑的事件并进行演示162

章后语164

活动164

第八章 示范166

本章概述166

纲领一:使用四项步骤的策略来示范学习内容168

让学生知道教师示范的内容将是他们要学习的168

示范之前,将教师示范的重点告诉学生169

说出每一个步骤再示范171

要求学生在练习前要牢记每个步骤172

纲领二:使用四项步骤的策略来示范思考技巧175

让学生知道教师示范的思考技巧将是他们要学习的176

示范之前,将教师示范的重点告诉学生177

说出每个步骤再示范,大声说出正应用在具体案例的方式178

要求学生在练习前将思考步骤牢记182

纲领三:使用四项步骤的策略来示范学习态度182

让学生知道态度是行为的一部分183

在示范前,让学生知道所要观察的态度指标183

说出每个态度指标再进行示范184

要求学生在练习前牢记态度指标184

纲领四:表现教师的专业态度185

表现成熟而有道德的专业风范185

表现出对科目、学生的学习与教学的关心185

表现出工作热忱与乐趣186

章后语187

活动187

本章概述189

第九章 积极而适切的练习机会189

纲领一:提供个别练习的机会192

在每个教学情境中提供个别练习的机会193

尽量给予个别练习的机会196

纲领二:提供适切而真实的练习机会199

设计练习情境和行为以使其能真实的运作201

设计练习以符合知识形式的测验201

要求学生记载思考技巧的练习203

有系统地判断哪些练习应该在教学情境之内或教学情境之外进行203

提升到自动化的境界205

鼓励弹性205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205

纲领三:调整练习至最佳状态205

变化练习206

提供独立的练习206

清楚地说明并指导练习206

分散练习206

提供进阶的练习206

激励学生练习207

教导在心里练习207

使用检核表来监控练习并节省时间208

让学生自负练习之责208

纲领四:有目的地运用学生的学习活动209

有意地选择五种学生的学习活动209

谨慎地实施学生的学习活动213

章后语215

活动216

第十章 愉悦的情境与后果219

本章概述219

纲领一:让愉悦的情境与学习产生关联222

在教学前提供愉悦的情境223

在教学时提供愉悦的情境223

纲领二:提供愉悦的后果227

运用有价值的自然后果的教学228

使用回馈与赞赏作为酬赏231

使用系统化的策略来奖赏期望的行为233

迅速回应学生不当的行为235

借由掌握可能的状况、行为与后果来预防不当的行为238

活动241

章后语241

第十一章 一致性243

本章概述243

纲领一:建立一致的教学要素244

让真实世界的表现目的与教学目标产生关联244

让内容与目标产生关联245

让教学方法与目标产生关联246

让测验与所有其他要素产生关联247

察觉不一致的地方251

活动251

纲领二:建立教学与真实世界之间的一致性252

促成学习迁移使其能应用到教学情境之外252

运用MASS模式来促成学习迁移253

章后语257

本章概述259

第十二章 结论259

有效的教学原则260

教学原则的效用261

原则的运用262

运用原则来建立新的教学流程262

运用原则来证明教学流程263

运用原则来评量教学264

借由采用或调适现有教学流程的原则之运用来改善教学265

实施解说式功课的策略266

导论266

核心部分267

运用其他教师的教学流程268

结论部分268

强化教学能力278

精炼学科知识并强化教学信念279

加强对学生的了解280

增进自我了解280

精炼教学技巧281

章后语281

活动283

附录A 10项原理的检核表285

附录B 教学要素视知识形式的不同而有差异293

附录C 吸引注意力的17项技术294

参考书目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