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媒体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小平,刘玉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7431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多媒体-计算机通信-通信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媒体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多媒体压缩引论1
1.1 多媒体的概念1
1.1.1 声音、听觉器官与话音波形的特性1
目录1
1.1.2 视觉系统对颜色的感知与图像的颜色模型2
1.2 多媒体通信的特点4
1.2.1 集成性4
1.2.2 交互性4
1.2.3 同步性4
1.3.1 数据压缩5
1.3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5
1.3.2 多媒体网络9
1.4 语音质量及清晰度12
1.4.1 引言12
1.4.2 语音编码器评估的阶段12
1.4.3 非正式测试12
1.4.4 正式测试14
1.4.5 重要因素16
习题16
2.1.1 采样17
2.1 采样和量化17
第2章 多媒体数字编码技术17
2.1.2 量化18
2.2 无损编码21
2.2.1 可唯一译码性21
2.2.2 熵21
2.2.3 Huffman编码22
2.2.4 算术编码23
2.2.5 RLC编码25
2.2.6 3类和4类传真标准25
2.2.7 词典编码30
2.3 有损编码31
2.3.1 预测编码31
2.3.2 变换编码40
2.3.3 极低码率图像编码47
习题50
第3章 视频51
3.1 JPEG51
3.1.1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编码51
3.1.2 累进编码55
3.1.3 锥形编码55
3.1.5 JPEG200056
3.1.4 JPEG的性能56
3.2 MPEG视频57
3.2.1 MPEG-158
3.2.2 MPEG-266
3.2.3 MPEG-470
3.3 分形84
3.3.1 分形基础84
3.3.2 深入分形88
3.3.3 分形压缩90
3.4.1 小波分析定义91
3.4 小波分析91
3.4.2 连续小波分析92
3.4.3 离散小波分析和Mallat算法93
3.4.4 小波重构和正交镜像滤波器95
3.4.5 哈尔小波变换96
3.5 H.261和H.263101
3.5.1 H.261标准101
3.5.2 H.263标准104
习题106
4.1 音频概述107
4.1.1 声音的类型107
第4章 多媒体音频编码技术107
4.1.2 声音的质量108
4.1.3 声音信号的基本参数108
4.1.4 话音基础108
4.2 话音编码110
4.2.1 子带编码(SBC)110
4.2.2 语音子带编码112
4.3 MPEG音频114
4.3.1 听觉系统的感知特性114
4.3.2 MPEG Audio与感知特性117
4.3.3 MPEG-1Audio118
4.3.4 MPEG 2Audio125
4.3.5 MPEG-2AAC126
4.3.6 MPEG-4Audio129
4.4 杜比数字AC-3(Dolby Digital AC-3)132
4.4.1 概述132
4.4.2 杜比AC-3系统的优点133
4.4.3 AC-3编码和解码134
4.5音频编码技术138
4.5.1 G.711138
4.5.2 G.721/G.723/G.726139
4.5.3 G.722141
4.5.4 G.723.1143
4.5.5 G.728145
4.5.6 G.729145
4.6 无线接入技术147
4.6.1 GSM147
4.6.2 CDMA153
习题155
第5章 多媒体网络通信157
5.1 基本术语与概念157
5.1.1 基本术语157
5.1.2 基本概念159
5.2 IPv6协议161
5.2.1 IPv6的地址分类161
5.2.2 IPv6帧格式162
5.2.3 IPv6的安全机制163
5.2.4 IPv4向IPv6过渡164
5.3 局域网(LAN)技术165
5.3.1 局域网概述165
5.3.2 IEEE802标准168
5.3.3 以太网技术169
5.4.1 多媒体与宽带IP网络174
5.4 宽带IP网络174
5.4.2 IP OverOptical技术175
5.4.3 IP Over ATM技术176
5.4.4 ATM与IP技术结合180
5.4.5 IP Over SDH技术188
5.4.6 IP网络相关协议193
5.4.7 多点链路汇聚(MPLA)技术197
5.4.8 动态IP光纤传输技术(DTP)198
5.5 多媒体网络接入技术200
5.5.1 多媒体终端200
5.5.2 接入网基础202
5.5.3 铜线接入技术206
5.5.4 光纤接入技术216
5.5.5 HFC接入技术222
5.5.6 ISDN网络224
5.5.7 有线电视网络227
习题233
第6章 电视会议和IP电话234
6.1 多媒体通信系统概述234
6.1.1 多媒体通信系统体系结构234
6.1.2 多媒体通信系统关键部件235
6.2.1 电视会议系统概述239
6.2 H.323电视会议系统239
6.2.2 H.323电视会议系统体系结构243
6.2.3 H.323电视会议系统主要部件244
6.2.4 H.323多点电视会议248
6.2.5 H.323协议堆249
6.3 IP电话250
6.3.1 IP电话概述250
6.3.2 IP电话的通话方式251
习题252
6.3.3 IP电话标准252
第7章 流媒体技术253
7.1 流媒体概述253
7.1.1 流媒体的概念253
7.1.2 流媒体的文件格式253
7.1.3 流媒体的应用260
7.2 流媒体传输协议262
7.2.1 资源预留协议(RSVP协议)262
7.2.2 RTP协议266
7.2.3 RTCP协议267
7.2.4 RTSP协议270
7.3.1 单播(unicast)271
7.3 流媒体播放方式271
7.3.2 组播(multicast)272
7.3.3 点播(on-demond)与广播(broadcast)272
7.3.4 智能流技术272
7.4 流式媒体解决方案273
7.4.1 Windows Media流式媒体解决方案273
7.4.2 Real Networks流式媒体解决方案276
7.4.3 QuickTime流式媒体解决方案277
习题279
8.1.2 媒体控制接口MCI(Multimedia Control Interface)280
8.1.1 多媒体文件280
8.1 Windows的多媒体组成280
第8章 多媒体编程术280
8.1.3 DirectX概述281
8.2 使用MCI播放波形音频、MIDI音频和CD音频281
8.2.1 波形音频文件及播放281
8.2.2 MIDI文件及播放289
8.2.3 CD音频及播放299
8.3 使用MCI播放数字视频308
8.3.1 数字视频概述308
8.3.2 使用MCI播放数字视频309
习题315
参考文献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