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学教育经纬 张奠宙自选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学教育经纬 张奠宙自选集
  • 张奠宙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753435265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4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66页
  • 主题词:数学课-教学研究-初中-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学教育经纬 张奠宙自选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部分 关注当代数学3

数学:从“幕后”走到“台前”3

数学思维的威力和魅力10

20世纪数学经纬16

20世纪世界数学中心的变迁19

中国现代数学百年史话24

现代纯粹数学的若干发展趋势29

“推测数学”是否允许存在43

展望数学的明天52

数学的统一性65

数学国际合作的曲折与进步——迎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81

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启示81

第二部分 数学教育视点89

可以说“东亚数学教育学派”吗89

华人地区数学教育的成功与不足97

数学高考能否出点应用题104

数学素质教育随想录109

数学教育争鸣十题136

论数学教学中的美学价值148

数学文化的一些新视角162

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谈“火热的思考”与“冰冷的美丽”162

“与时俱进”谈数学能力171

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六个层次178

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工程大纲185

创造教育:思考原始问题189

注意“数学模型”的教学——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些看法202

发展学科教育,使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202

中国数学教育的文化传统和未来走向211

清末考据学派与中国数学教育219

中小学数学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230

把革新的小学数学教育带进21世纪241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如何走向世界247

时代呼唤数学开放题251

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正在研究的15个课题262

建设更好的数学教学模式——“一元二次方程课堂教学设计”征稿小结276

数学进步:数学教育改革的动力276

第三部分 回顾“高研”十年289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十年回顾289

1992年高研班纪要: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要点(宁波)294

1993年高研班纪要:建构主义(扬州)307

1994年高研班纪要:数学教师培训(ICMI国际会议,上海)315

1995年高研班纪要:数学素质教育的涵义与评价(青岛)325

1996年高研班纪要:数学课堂教学(金华)331

1997年高研班纪要:国际视野(东亚国际会议,上海)335

1998年高研班纪要:数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青浦)338

1999年高研班纪要:2010年的中国数学教育(上海)344

2000年高研班纪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南京)351

2001年高研班纪要: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成都)360

2002年高研班纪要:数学教育技术和“数学双基”研究(苏州)368

第四部分 浏览国际视点385

参加数学教育国际活动记述385

我国数学教育应当走向世界——参加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有感397

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在加拿大举行397

中国数学教育正在走向世界——参加第八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报告407

数学教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在东京召开414

华人数学教育论坛纪实——记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的一项活动418

参加第十三届国际数学教育心理学会议散记418

河内纪行424

马德里归来428

记ICMI的一次执委会432

数学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化、信息化——第一届东亚数学教育会议在韩国举行439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记法国马赛的ICMI国际研讨会442

大学数学教育的若干新趋势——新加坡数学教育国际会议的报道447

香港纪行447

美国社会呼唤数学教育改革452

美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联想455

考试指挥棒在美国459

美国数学教育改革中争论的两个热点问题464

美国数学高考469

旅美散记:扬长避短,发展中国数学教育476

美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报告479

美国数学教育见闻491

美国“数学战争”又起497

美国数学教育考察纪事501

第五部分 序跋前言选录507

寄数学小读者507

数学中的“写意”与“工笔”508

数学教学模式面临突破510

千千万万数学教师肩负着国际声誉513

恰如一列火车开进山村516

“打进去”和“打出来”518

让“智能图谱”走进千家万户520

与时俱进谈题型522

学到手和创出来526

迟到的收获529

学习数学需要“才学识”兼备531

“数学建模”是一种基本数学素质533

香港是东西方文明交会的地方536

让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537

关注高职中的数学教学540

《国际展望:九十年代的数学教育》编译后记542

《数学教育学》前言544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前言548

《现代数学思想讲话》前言552

《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序言554

《中学数学问题集》前言557

《数学方法论稿》自序560

《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前言563

《数据与人生》前言569

《直观几何》译校记571

《集合与测度》前言575

《杨振宁文集》编后记578

《陈省身文集》编后记580

《算子代数与算子理论国际会议论文集》前言582

《数学的明天》前言585

《20世纪数学经纬》自序588

第六部分 编后漫笔集成593

久违了,数学应用题593

向平面几何的严格性挑战594

“卖韭菜”与形式化思维596

题型开放与思想开放597

考题年年出,今年见新意598

为“数学素质教育”做些实事600

制定一份“数学教师职业标准”,如何602

教“好”的数学604

“探索题”的探索605

减轻数学课业负担,研究先行606

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应当重视608

喜见数学高考应用题609

上海数学教师的新课题610

义务教育呼唤新的数学教学法612

三个和尚615

“学问”和“学答”——从高考“状元”谈起615

还是“百家争鸣”为好616

为上海高考改革叫好617

为计算器进入上海的课堂和考场叫好618

警惕“八股化”之为害619

盼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文章621

“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622

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624

数学教育的开放性趋势625

由“学生提问”想起626

要考试,不要“八股”627

中国式的问题解决教学628

一个“好案例”胜似一打“熟名言”629

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学631

高考命题理论正在起变化633

迎接新世纪的曙光635

数学教育的继承与发展637

百花齐放的高考数学题639

加一个“质疑和反思”的环节,如何640

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641

新世纪展望:计算机(器)带给数学教育的活力642

高考改革与“社会公平”643

“与时俱进”话“双基”645

创新就是超越自己——再谈“双基”传统648

开放式教学:数学教学的最近走向648

研究性学习和高考650

上通数学,下达课堂651

考试公平与八股化652

理性思维,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654

关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655

从美国四年级学生在做什么说起657

龙年说数学659

点燃学生的数学之光661

让数学“双基”插上翅膀662

第七部分 数学散文小品665

i=??665

中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课例668

检验码和代数式676

四维空间的4-立方体678

一例平凡而深刻的数学模型679

数学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吗681

现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仍然是太慢了683

思辨性数学一例686

门后的车687

球面距离和空中航线689

溜溜球名裂上海南京路690

信息量和以2为底的对数691

等差级数和加工资693

媒体信息中的数据欺诈和滥用695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701

谈“无限”706

谈“序”715

20世纪的化圆为方问题723

学习数学的境界734

跋:七十自述737

附录其他主要论著目录7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