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权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权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363262.jpg)
- 周训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4684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权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权概说1
第一节 由法国《环境宪章》得到的启示2
第二节 环境权理论面临的困境与出路8
一、环境权理论研究与法律实践的困境9
二、环境权的出路:厘清环境权关系中的两类人与自然的关系12
三、走环境权宪法化、具体化和公民权化的道路16
第二章 中国的环境权理论研究与法律实践18
第一节 近二十年来中国法学界环境权理论研究概况19
第二节 蔡守秋先生的环境权理论26
一、基本学术立场26
二、环境权的概念与含义32
三、环境权的法律特征34
四、环境权的种类和内容38
五、关于我国的环境权法律实践41
第三节 吕忠梅的环境权私权化理论44
一、基本学术立场44
二、环境权的概念、起源与历史发展47
三、环境权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49
四、环境权的性质与具体内容51
五、环境权私权化方案和环境权的实现方式53
第四节 陈泉生的环境权理论57
一、基本学术立场57
二、环境权的概念与性质59
三、环境权的种类61
四、我国环境权的立法完善62
第五节 其他学者的环境权理论研究63
一、王明远教授强调程序意义上的环境权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64
二、郑少华博士构建的“生态主义”的环境权理论65
第六节 中国的环境权法律实践67
第三章 国外的环境权理论研究与法律实践74
第一节 国外环境权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概况75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80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发展与贯彻80
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83
第三节 人权理论85
一、欧洲学者在环境权研究中的人权研究方法86
二、日本学者的宪法解释方法91
第四节 代际公平理论93
第五节 公共信托理论97
第六节 动物权利论101
第七节 环境权法律实践105
第四章 环境权的概念、范围与特征115
第一节 环境权缺乏可操作性的原因116
第二节 环境权的范围123
第三节 环境权的定义方式问题130
第四节 如何理解“环境”137
第五节 如何理解“权利”146
第六节 环境权的特征152
第五章 “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环境权的两种形态160
第一节 环境权的两种表现形态:公民环境权和人类环境权161
第二节 以环境科学为基础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权170
第三节 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中心主义”环境权之不可行174
第六章 良好环境权183
第一节 良好环境权的概念与特征184
一、良好环境权的主体问题184
二、良好环境权的客体问题193
三、良好环境权的内容与特征197
第二节 环境标准制度与良好环境权199
一、环境标准制度的概念和性质199
二、环境标准的类别与公民良好环境权的幅度范围202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与我国建立宏观环境影响评价的可能性205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良好环境权205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与内容207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208
第四节 清洁生产制度与良好环境权209
一、清洁生产制度的概念和目的210
二、清洁生产制度的内容211
第五节 区域环境保护与良好环境权214
一、区域环境和区域环境保护215
二、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219
三、风景名胜区法律制度222
四、森林公园法律制度224
五、历史文化区法律制度225
六、其他区域环境法律制度227
第七章 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229
第一节 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的概念与特征230
第二节 农地使用权与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236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与公民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237
二、《森林法》与公民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241
三、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246
四、林地与耕地之间的相邻关系与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248
第三节 土著民的生活方式与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253
一、文化多样性与土著民族的生活方式253
二、从濒危物种保护看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冲突257
第八章 中国环境权法律体系构想262
第一节 构建环境权法律体系的步骤263
一、构建环境权体系263
二、完成环境法法典化265
第二节 环境权的宪法化和公民权化267
一、国外宪法对环境权的三种设计方式267
二、我国宪法对环境权的设计271
第三节 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权的设计274
一、国外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权的设计274
二、我国综合性环境法对环境权的设计278
第四节 单行环境资源法律对环境权的设计281
一、六部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对环境权的设计281
二、以《土地管理法》为龙头的资源法律对环境权的设计285
第五节 结束语295
主要参考文献299
后记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