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宁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宁夏
  • 《当代中国的宁夏》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88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787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宁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闻名全国的“塞上江南”1

第一节 一般概况1

一、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1

二、全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3

三、全国人口较少的省份之一4

第二节 自然环境6

一、地理环境7

二、自然资源10

第三节 名优特产11

一、久负盛名的宁夏“五宝”12

二、品质优良的农副土特产品13

三、全国知名的名牌工矿产品16

第四节 名胜古迹18

一、历史文化遗址18

二、古墓葬、古建筑21

三、自然风景名胜25

第五节 悠久的历史26

一、古代历史变迁26

二、近现代革命史31

第六节 落后的基础39

一、日趋衰落的农业39

二、极端落后的工业40

三、严重闭塞的交通42

四、十分贫困的人民生活和异常落后的文教事业43

第一编 曲折前进的三十六年第一章 建立政权 开始建设47

第一节 稳定社会和土地改革47

一、军事接管和人民政权的建立47

二、清剿土匪和镇压反革命运动52

三、土地改革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消灭56

第二节 恢复经济和三大改造63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63

二、修整水利工程,开展生产建设64

三、实行财经统一,调整工商业67

四、掀起抗美援朝热潮,开展“三反”“五反”运动69

五、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71

第二章 迅速发展 严重挫折78

第一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78

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筹备工作78

二、宁夏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80

第二节 经济发展和暂时困难82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后的经济发展82

二、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84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88

四、一九五九年的继续“跃进”90

五、一九六○年的经济困难和“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斗争、“反对坏人坏事”运动94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99

一、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的调整措施100

二、一九六三年以后的继续调整106

三、政治运动的开展对经济工作的影响116

第三章 “文革”灾难波及各业119

第一节 全面动乱的严重破坏119

一、“三五”计划开始执行时面临的形势119

二、从破“四旧”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经济工作的干扰121

三、全面内战高潮中经济建设遭到的严重破坏123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127

一、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及国民经济的缓慢回升127

二、极左路线全面推行及其对各方面的影响130

三、全面整顿后出现的好势头及“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破坏133

四、国民经济曲折发展的基本原因及问题所在135

第四章 重点转移 全面改革141

第一节 拨乱反正和两年徘徊141

一、由乱到治,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开始出现141

二、加强农业,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144

三、在“左”的影响下,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出现新的失误148

第二节 历史转折中新的调整150

一、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150

二、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年对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154

三、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对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157

四、逐步深入进行农村改革160

第三节 开创经济建设新局面165

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66

二、工业生产生机勃勃172

三、外引内联初见成效177

第四节 全面开展体制改革180

一、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企业活力180

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83

三、改革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186

第五节 三十六年的巨大变化189

一、工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增长189

二、经济结构和布局明显改善,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192

三、城镇就业人口大量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93

四、文教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196

第二编 迅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第五章 农业生产201

第一节 水利建设201

一、水利历史悠久201

二、农田水利建设201

三、河洪山洪防治205

四、水土保持和人畜饮水206

五、水利管理工作208

六、农田基本建设209

七、水利科学试验210

八、勘测设计施工211

九、水文工作211

第二节 种植业212

一、宁夏种植业的特点213

二、种植业的发展历程214

三、种植业的主要成就221

第三节 林业224

一、曲折发展阶段(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七年)225

二、突破性发展阶段(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五年)228

第四节 畜牧业、水产业232

一、畜牧业的发展与成就232

二、曲折的发展过程233

三、培育畜禽优良品种235

四、种畜禽场建设237

五、发展中的水产业238

第五节 农垦事业239

一、农垦事业的兴起和发展240

二、农垦事业的地位和作用244

第六节 乡镇企业245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概况245

二、乡镇企业的主要行业和主要产品247

三、乡镇企业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248

第七节 气象事业249

一、发展历程249

二、可喜成就251

第六章 工业建设257

第一节 煤炭工业、石油工业257

一、宁夏煤炭工业的概况257

二、煤炭开发的历史258

三、煤炭工业、石油工业的成就262

第二节 电力工业264

一、宁夏电力工业的概况264

二、电力工业的开发建设265

三、电力工业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教训267

第三节 机械工业271

一、发展历史271

二、主要行业273

三、基本现状275

第四节 化学工业277

一、创建起步阶段(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277

二、大步前进阶段(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五年)278

三、迅速发展阶段(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八年)279

四、稳步提高阶段(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五年)281

第五节 冶金工业284

一、冶金工业开始起步(一九五七至一九六○年)285

二、冶金工业在调整中发展(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五年)285

三、冶金工业在曲折中前进(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287

四、改革给冶金工业带来了生机(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五年)288

第六节 食品工业290

一、食品工业发展的历程290

二、食品工业的主要门类293

三、食品工业的基本经验教训296

第七节 轻工业297

一、毛皮、皮革工业297

二、日用陶瓷制造业299

三、造纸工业300

四、家具工业301

五、服装行业301

第八节 纺织工业303

一、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303

二、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毛麻纺织工业305

三、合理调整产品结构,配套发展棉纺织、针织和化纤工业307

第九节 建材工业309

一、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五年)309

二、曲折前进阶段(一九六六至一九八○年)310

三、兴盛发展阶段(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311

第七章 交通邮电313

第一节 铁路运输313

一、宁夏铁路建设发展概况313

二、铁路设备的扩建和技术更新315

三、宁夏铁路运输状况316

第二节 公路交通318

一、发展概况318

二、公路建设321

三、公路桥梁322

四、公路运输323

第三节 民用航空324

一、宁夏解放前的民用航空324

二、航空事业的发展变化325

第四节 邮电通信326

一、恢复生产和调整通信组织(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327

二、自治区成立以后的发展(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五年)327

三、在十年内乱中曲折前进(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329

四、开创邮电通信工作新局面(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五年)329

第八章 财金贸易332

第一节 财政工作332

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332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335

三、在财政体制的改革中,民族财政管理体制初步形成338

第二节 金融事业340

一、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变迁340

二、曲折的发展历程341

三、在改革中阔步前进344

第三节 国营商业349

一、主要发展历程349

二、主要业务状况352

三、民族贸易的发展354

四、饮食服务业及商办工业355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356

一、供销社的发展概况356

二、主要工作及其成就360

第五节 国营粮油商业363

一、业务发展概况363

二、主要工作成就366

第六节 物资流通管理368

一、物资流通工作的发展历程368

二、物资流通的主要工作及其成就370

第七节 对外经济贸易373

一、间接对外贸易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九年)374

二、开展自营对外贸易时期(一九八○至一九八五年)375

第八节 工商行政管理377

一、初步发展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六年)378

二、曲折前进时期(一九五七至一九七八年)378

三、新的发展时期(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五年)380

第九章 基本建设384

第一节 城市建设384

一、发展历程384

二、城市规划387

三、住宅建设与房地产管理388

四、市政工程设施及公用事业389

五、园林绿化391

第二节 村镇建设392

一、曲折前进的历史(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八年)392

二、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五年)394

第三节 建筑业397

一、建筑业发展的历史397

二、施工队伍不断壮大399

三、勘察设计日益发展401

四、工业化程度逐步提高402

五、在改革中前进403

第四节 环境保护405

一、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405

二、自然环境保护408

三、工业污染防治409

四、建立环境管理体系411

第五节 地质勘探、测绘事业412

一、历史的回顾412

二、丰硕的成果417

第三编 科教事业和文化建设第十章 教育和科技事业421

第一节 普通教育421

一、新中国成立前宁夏教育的概况421

二、全日制学校教育421

三、各种类型教育事业的发展422

第二节 成人教育427

一、奠定基础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428

二、曲折发展时期(一九五八至一九七六年)429

三、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五年)429

第三节 自然科学433

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历程433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436

第四节 社会科学443

一、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443

二、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成就446

第十一章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450

第一节 文化艺术450

一、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450

二、壮大和曲折前进时期(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五年)452

三、动乱和畸形发展时期(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453

四、恢复和新的发展时期(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五年)454

第二节 新闻出版458

一、报纸工作458

二、广播电视事业462

三、出版事业466

第三节 医疗卫生469

一、初步发展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五年)469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470

三、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五年)471

第四节 体育事业474

一、体育事业发展概况474

二、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475

三、为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贡献479

第五节 计划生育481

一、宁夏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482

二、制定适合宁夏情况的人口政策484

第四编 政权建设和区域自治第十二章 民主和法制建设489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489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地区的全面推行489

二、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就和失误491

三、开创民族区域自治的新局面493

第二节 人民公安工作497

一、镇压反革命势力的破坏497

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498

三、治安行政管理500

四、消防工作501

五、人民武装警察和公安队伍建设503

第三节 检察、审判工作504

一、检察、审判机关的建立和初步发展504

二、检察、审判工作在曲折中前进506

三、检察、审判工作新的发展阶段508

第四节 司法行政工作512

一、法制宣传和干部教育513

二、劳动改造、劳动教养工作514

三、律师工作和公证工作516

四、人民调解工作518

第五节 社会福利事业519

一、社会福利院建设与城市社会救济519

二、对革命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的优待抚恤521

三、社会福利生产522

四、盲聋哑残人事业和流浪人员收容安置522

五、农村敬老院、“五保”户供养和农村救灾救济523

第十三章 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525

第一节 统一战线工作525

一、蓬勃发展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六年)525

二、曲折前进时期(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五年)528

三、严重破坏时期(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529

四、新的发展时期(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五年)529

第二节 民族、宗教工作533

一、民族工作533

二、宗教工作538

第五编 各具特色的城市、地区第十四章 西北名城——银川市547

第一节 基本情况547

一、名城历史547

二、自然环境548

三、行政区划与城市建设548

第二节 前进中的银川549

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550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552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561

四、主要经验教训563

五、发展前景565

第十五章 塞上煤都——石嘴山市567

第一节 基本情况567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568

一、工业的发展568

二、农业的发展571

三、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573

四、城市建设的成就574

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575

六、发展前景577

第十六章 灌区明珠——银南地区579

第一节 基本情况579

第二节 各项建设事业的主要成就580

一、起步发展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580

二、暂时困难时期(一九五八至一九六○年)581

三、经济调整时期(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五年)582

四、曲折徘徊时期(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八年)583

五、迅速发展时期(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五年)585

六、发展前景593

第十七章 回族聚居的固原地区594

第一节 基本情况594

第二节 三十六年的发展历程596

一、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596

二、暂时困难和经济调整时期(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五年)598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599

四、新的历史时期(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五年)599

五、发展前景605

结束语606

附录一 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事记627

附录二 宁夏历届党政主要领导人名单673

彩色插图目录682

后记6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