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4342021.jpg)
- 镇江地区地理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100·123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1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三、地球仪2
四、经线、经度和东、西半球3
五、纬线、纬度和南、北半球4
六、经纬网6
第二章 地球的自转运动以及时区和日界线8
一、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8
二、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10
三、地方时和地方时的计算11
四、时区的划分和区时12
五、区时的计算14
六、国际日期变更线17
第三章 地球公转运动以及四季变化20
一、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20
二、回归线和极圈21
三、地球上的五带21
四、四季变化23
第四章 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28
一、地球的内部构造28
二、地表形态29
三、地表形态的成因30
四、褶皱和断层30
五、地震31
六、有关地壳运动的几种假说34
第五章 气候要素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6
一、天气与气候36
二、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内容36
三、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39
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43
第六章 陆地水文知识49
一、地球上的水体和水分循环49
二、河流的基本概念50
三、河水补给来源52
四、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52
五、湖泊的成因和分类54
第七章 植被和土壤56
一、植被的基本概念56
二、主要植被类型57
三、影响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59
四、土壤60
第八章 自然地理环境63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63
二、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之间的关系64
三、大陆自然带65
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68
第九章 地图知识69
一、地图的概念和地图的用途69
二、地图上的方向69
三、地图上的比例尺71
四、图例和注记72
五、地图上的高度73
六、读图的一般方法75
一、地理特征的基本内容80
第十章 答题和审题80
二、常见的地理试题类型的分析82
第二部分 中国地理91
第十一章 疆域和行政区划91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91
二、辽阔的领土91
三、海陆疆界和邻国93
四、濒临的海洋93
五、行政区划95
第十二章 人口和民族97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97
二、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98
一、我国地形的特征99
第十三章 地形99
二、主要山脉的走向及成因102
三、四大高原103
四、四大盆地104
五、三大平原105
六、主要丘陵105
第十四章 气候107
一、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07
二、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112
三、积温和温度带的划分115
四、降水和干湿地区117
五、寒潮、梅雨、台风121
六、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22
七、我国气候的优缺点123
一、河流概况126
第十五章 河流和湖泊126
二、我国第一大河—长江129
三、我国第二大河—黄河132
四、华北的长河—海河134
五、重要的自然界河—淮河136
六、浙江最大的河流—钱塘江137
七、华南的长河—珠江138
八、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139
九、我国主要湖泊140
十、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40
第十六章 农业144
一、我国的农业生产144
二、我国的土地资源145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46
四、三类不同特色的农业区147
五、主要农作物的分布150
六、森林资源和造林绿化151
七、主要牧区、渔场和盐场153
第十七章 工业155
一、丰富多采的矿产资源155
二、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分布158
三、六大区的工业和经济特征162
第十八章 交通166
一、新中国铁路网的发展166
二、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站166
三、沿海的主要港口168
第十九章 东北地区171
一、位置最东、纬度最高地区171
二、山河分布172
三、冬长夏暖的气候和农业生产174
五、开发水利、消除水害175
四、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75
六、我国最大的林区和最大的防护林带176
七、工业发达、形成体系176
八、我国铁路分布最稠密的地区178
第二十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180
一、范围和位置180
二、太行西东、高原平原180
三、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农业生产182
四、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83
五、矿产资源和主要工业分布183
六、铁路交通和重要海港184
七、首都北京和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天津186
二、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187
一、范围和位置187
第二十一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187
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农业生产189
四、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迅速发展的工业191
五、水陆交通和主要城市192
第二十二章 南部沿海地区195
一、纬度最低、海岸线最长的地区195
二、丘陵山地分布很广的地形195
三、高温多雨的气候和丰富多样的农产197
四、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特色198
五、流量大、汛期长的珠江、闽江水系198
六、海港、城市和铁路199
七、宝岛台湾200
一、范围和地理位置204
二、显明的地形、气候、河流的过渡地带204
第二十三章 西南地区204
三、“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205
四、云贵高原的地形和气候206
五、山河相间的横断山区207
六、滇南热带风光和西双版纳密林207
七、丰富的矿产、水力和森林资源208
八、交通面貌的巨变和主要城市的分布210
第二十四章 青藏地区213
一、海拔最高的地区213
二、青藏高原的地形特点213
三、独特的高原气候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215
四、农牧业生产的特点和主要农牧区的分布215
五、丰富的地热和水力资源216
七、发展中的交通运输和城市217
六、祖国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217
第二十五章 新疆地区219
一、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219
二、“三山夹两盆”的地形轮廓220
三、绿洲农业和畜牧业基地222
四、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分布223
第二十六章 北部内陆地区225
一、我国北部内陆地区225
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226
三、著名的灌溉农业区226
四、重要的畜牧业…………………………………………(228 )五、主要沙漠及其治理229
六、铁路干线和主要城市229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234
第二十七章 大洲和大洋234
一、海陆面积234
二、陆地轮廓和七大洲235
三、海洋的分类及四大洋237
四、海陆分布的基本特征238
第二十八章 世界的海洋240
一、海水的温度和盐度240
二、世界洋流的分布242
三、富饶的海洋资源244
四、海洋渔场的分布246
五、世界主要海峡、港口和航线247
六、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征250
第二十九章 世界的气候253
一、世界各地的气候是复杂多样的253
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255
三、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图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257
四、运用地图分析判断气候类型264
一、世界的居民271
第三十章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271
二、世界的人种272
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272
第三十一章 亚洲274
一、世界最大的一洲274
二、自然经济各具特色的东亚三国279
三、物产非常富饶的东南亚285
四、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位的南亚291
五、“五海三洲之地”、“世界石油宝库”的西亚296
第三十二章 非洲305
一、世界第二大洲305
二、地处两大洋航运要冲的北部非洲312
三、重要矿藏比较集中的西部非洲315
四、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差异很大的中部非洲316
五、号称“非洲屋脊”的东部非洲317
六、矿产资源丰富的南部非洲319
第三十三章 欧洲322
一、亚欧大陆的半岛322
二、处在国际交通要道的南欧328
三、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333
四、以本国资源建立了发达工业的北欧337
五、处在欧洲水陆交通要冲的中欧338
六、苏联欧洲部分—东欧342
第三十四章 北美洲348
一、世界第三大洲348
二、地广人稀的大国—加拿大356
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美国357
四、以农矿业为主的高原国—墨西哥361
五、南北美洲的纽带—中美洲362
六、农矿资源丰富的西印度群岛363
第三十五章 南美洲366
一、气候比较暖湿的一洲366
二、南美洲地广人多的大国—巴西372
三、世界上最狭长国—智利373
四、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阿根廷374
第三十六章 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377
一、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377
二、四面海洋的南半球大国—澳大利亚379
三、南太平洋上多山的岛国—新西兰382
第三十七章 南极洲383
一、四周大洋环绕的大陆383
二、冰雪覆盖的大陆384
三、酷寒、烈风、暴雪的气候385
四、自然资源丰富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