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异杂物污染的防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皮里斯奥著,许学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19664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食品污染-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食品异杂物污染的防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阻止异杂物对食品污染的重要性1
1.1 引言1
1.2 食品加工者角色转变历程1
1.3 异杂物定义2
1.3.1 异杂污染物分类及风险评价3
1.4 界定市场异杂物问题范围—消费者投诉和召回8
1.4.1 七年半食品异杂物召回原因分析的结果汇总8
1.5 为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异杂物控制规划11
1.5.1 伦理原因11
1.5.2 不合格食品的法律后果11
1.5.3 企业的效益问题12
参考文献13
2 异杂物处理的主动管理策略15
2.1 引言15
2.2 第一步—学会认识与摆脱紧急事件及其连续危机管理15
2.3 第二步—审视现有体系设施加强薄弱环节16
2.4 第三步—应用源控制策略16
2.4.1 源控制1A—应用有关GAP来处理原料农产品17
2.4.2 源控制1B—应用相关良好农业操作方式处理活生产品22
2.4.3 源控制2—供应者管理措施24
2.5 异杂物的内部加工管理系统28
2.5.1 利用HACCP和QACCP对潜在事故进行评估28
2.6 提供可靠结果的防错系统33
2.7 产品安全性的快速讨论34
2.8 用于保护品牌的产品配送监控技术34
2.8.1 消费者的声音34
2.8.2 通过市场观察实际产品34
2.8.3 注意大众媒体和互联网35
参考文献36
3 控制异杂物污染的物理分离技术37
3.1 产品与异杂物在物理特征上有何差异37
3.2 自由流动干制品的筛分37
3.2.1 筛分器材料与尺寸38
3.2.2 加工过程中的筛子位置38
3.2.3 可用于干制品的现有筛子类型38
3.3 重力分离器应用于干制品40
3.4 空气分级器41
3.4.1 重力空气分级器41
3.4.2 旋风分离器41
3.4.3 淘洗-涡旋联合分离器42
3.5 湿产品物流的污染物分离43
3.5.1 湿产品的粗筛43
3.5.2 冲孔板(针式输料器)44
3.5.3 湿产品物流过滤46
3.5.4 食品的清洗和物理搅拌46
3.5.5 与产品污染物密度相关的浮选46
3.6 应用物理分离技术清除包装材料污染物46
3.6.1 倒洗&47
3.6.2 连续卷筒包装膜异杂物的分离47
3.7 物理分离过程的监控47
3.8 分离过程与HACCP计划结合48
3.9 导致分离过程失败的因素49
参考文献50
4 应用磁分离防止异杂物污染食品成品51
4.1 引言51
4.2 磁性原理及永久磁铁材料52
4.2.1 从原子水平解释磁的原理52
4.2.2 宏观领域的磁化53
4.3 为何有时磁分离会对不锈钢起作用54
4.3.1 什么是不锈钢54
4.4 用于磁性质分类的一般术语56
4.5 食品工业中永久磁铁的组成与使用历史57
4.6 用于食品工业的永久磁铁的类型58
4.6.1 板式磁分离器58
4.6.2 棒磁和其他圆柱状磁铁器60
4.6.3 液体捕集器60
4.6.4 磁性皮带轮60
4.6.5 磁鼓分离器61
4.7 将磁分离器结合到现有的HACCP和QA系统中62
4.7.1 磁分离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校准63
4.7.2 磁分离器污染的在线检查63
4.7.3 磁分离器检查的记录方式和根据明确标准给出具体结果报告63
4.7.4 磁分离器的适当清理64
4.8 选择磁分离方法要考虑的因素64
参考文献66
5 利用金属探测器分离食品中金属异杂物的原理与策略67
5.1 引言67
5.2 金属探测—食品工业中的一项常规CCP&67
5.3 食品工业使用金属探测器的类型68
5.3.1 三线圈型—典型的结构与操作原理69
5.3.2 铁丝圈型金属探测器76
5.4 金属探测器的剔除物处理77
5.5 日常记录78
参考文献78
6 机械视觉及其在食品异杂物防范中的应用80
6.1 机械视觉介绍80
6.2 机械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80
6.2.1 电磁波谱与可见光81
6.2.2 什么是视线82
6.2.3 光源83
6.2.4 机械视觉系统的感光元件85
6.3 帧捕获器及其他外部设备(如光眼和PLC信号器)92
6.4 机械视觉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和剔除输出92
6.4.1 机械视觉系统的软件组成93
6.4.2 确保机械视觉系统计算机专用性93
6.5 剔除机械93
6.6 异杂物识别用的典型机械视觉系统94
6.6.1 256灰度阈值化例子94
6.6.2 RGB成像和阈值法97
6.6.3 超阈值化—编制像素成像98
6.7 目前应用于食品异杂物识别的机械视觉系统99
6.8 包装材料异杂物的识别99
参考文献100
7 X射线用于食品异杂物检测101
7.1 X射线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简介101
7.2 X射线发现及其他相关物理原理102
7.3 X射线如何产生,为什么它们能穿过各种密度的材料102
7.3.1 X射线的衰减104
7.4 X射线如何生成图像106
7.4.1 图像强化器系统106
7.4.2 光电二极管阵列107
7.5 应用于食品工业的X射线及其系统组成107
7.5.1 静态或旋转图像连续相装置系统108
7.5.2 离线或缓慢在线连续相系统109
7.5.3 脉冲和连续在线图像识别X射线系统109
7.5.4 不带图像增强器的线扫描CCD和线性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系统111
7.5.5 多角检视系统112
7.5.6 双能量图像系统112
7.6 X射线分析的自动化112
7.7 系统选择需要注意的要点113
7.7.1 确定识别系统应用的场所,确定需要检测的污染物的类型113
7.7.2 确定用X射线系统检测的产品与包装的组合113
7.7.3供应商的服务、信誉、备件及日常维护114
参考文献115
8 分离和检测设备适当的有效性初始确认、日常验证及其控制改变116
8.1 引言116
8.2 验证的重要性及其验证方法116
8.3 谁负责验证过程,它只是质量保障事务吗?117
8.3.1 验证—第一步:确定范围117
8.3.2 设备选择,供应商选择,接受性试验118
8.3.3 对供货方进行接受性试验119
8.3.4 安装合格化(IQ)120
8.3.5 操作合格化(OQ)120
8.4 设备有效性的持续验证121
8.4.1 生产和处理试样及测试卡122
8.4.2 检测设备操作的验核123
8.5 改变过程的结构管理124
8.6 针对设备故障和其他紧急情形的预备计划125
参考文献125
9 恰当使用接受性抽样和统计学过程控制完善可疑异杂物控制方案126
9.1 引言126
9.2 检测或过程监控中可收集的数据类型127
9.3 统计学抽样计划与经验操作128
9.4 统计学有效接受性抽样计划的构成130
9.4.1 现成的接受性抽样计划131
9.4.2 适当使用抽样计划来区分良、差和坏—Mil-Std-105-E概述131
9.4.3 活性汤料公司使用Mil-Std-105-E的实例133
9.5 牢记β及其他接受抽样的陷阱140
9.6 随机抽样的真实性141
9.7 利用统计过程管制(SPC)监控潜在异杂污染物暴发142
9.8 由被动变主动143
9.9 其他应用属性SPC防止食品异杂污染物的例子147
9.9.1 跟踪磁性物148
9.9.2 从自动检测设备上剔除(合格与不合格)149
9.9.3 产品的显微分析结果150
9.9.4 敏感区域的GMP违规操作150
9.9.5 追踪消费者反馈信息151
参考文献151
10 危机情形的风险管理与沟通153
10.1 引言153
10.2 虚拟案例:幸运麦片,强化铁早餐谷物153
10.3 主动风险管理结构的开发156
10.3.1 哪些因素决定危机情形要求高水平风险管理156
10.3.2 确定谁与之直接相关157
10.3.3 确定其他相关人员以保持企业操作的连续性157
10.3.4 建立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明确的沟通渠道157
10.3.5 确保库存得以追踪、控制和处置158
10.3.6 预备、模拟和保持160
10.3.7 确定处理产品决策的各级层次161
10.4 启动产品召回,保护公共健康或品牌声誉161
10.4.1 了解有关联邦管理机构召回条款161
10.4.2 市场撤出—一种分离事件162
10.4.3 代表召回或封存产品的授权机构162
10.4.4 对召回状态和公告进行再归类的授权机构163
10.4.5 形成并宣传成功的共识164
10.4.6 内部沟通策略164
10.4.7 外部沟通165
10.4.8 主动及时向管理机构进行信息反馈166
10.4.9 执行经营连续性计划166
10.4.10 召回成本的财务预算167
10.4.11 对退回产品的处置167
10.4.12 举行一次吸取经验教训的会议168
参考文献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