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结核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结核病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335575.jpg)
- 彭卫生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728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37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662页
- 主题词:结核病-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结核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呼吸系统的结构1
第一节气管1
一、气管的位置与结构1
二、气管的分段和毗邻1
三、气管的血管、淋巴及神经2
第二节支气管2
一、右主支气管及分支3
二、左主支气管及分支4
三、气管、支气管的组织结构5
第三节肺8
一、肺的位置和形状8
二、肺门与肺根9
三、支气管肺段与肺小叶10
四、肺泡的组织结构13
六、肺内血管系统16
五、肺的侧支通气16
七、肺内淋巴系统17
八、肺内神经系统19
第四节胸膜与纵隔20
一、胸膜的组织结构20
二、胸液产生的机制20
三、纵隔的结构21
第一节肺容量22
第二章呼吸生理和呼吸功能22
第二节肺的通气功能23
第三节肺的换气功能25
第四节肺功能的临床应用28
第五节血气分析与临床应用29
一、检测项目及正常值29
二、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30
第三章呼吸系统病理生理31
第一节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31
一、通气功能障碍31
二、换气功能障碍35
三、呼吸功能障碍的评价标准37
第二节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理生理37
一、缺氧的病理生理37
二、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理生理38
第三节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38
一、急性呼吸性酸中毒38
六、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39
五、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39
四、慢性呼吸性碱中毒39
三、急性呼吸性碱中毒39
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39
七、代谢性酸中毒40
八、代谢性碱中毒40
九、三重酸碱紊乱的判断40
十、原发性或继发性、单纯性或混合性酸碱紊乱的区别41
十一、酸碱失衡的诊断41
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43
第四章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43
第二节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和生长46
一、结核分枝杆菌的营养要求和培养基46
二、结核分枝杆菌试管内生长47
三、结核分枝杆菌体内生长48
第三节短程化疗的细菌学基础49
第四节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结构50
第五节结核分枝杆菌蛋白51
一、分泌蛋白51
二、胞壁蛋白52
三、胞浆蛋白52
第六节结核分枝杆菌代谢53
一、细胞壁和质膜的通透性53
二、糖代谢54
三、氮代谢55
四、铁代谢55
五、胞壁代谢55
一、毒力因子56
第七节结核分枝杆菌毒力56
二、毒力因子与免疫58
第八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58
第九节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61
一、基因组61
二、rRNA和16SrRNA63
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63
四、分枝杆菌中的转位和插入序列63
五、质粒66
六、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破译67
第五章结核病免疫学72
第一节吞噬、抗原加工和提呈72
一、吞噬细胞72
二、吞噬过程73
三、抗原加工和提呈78
第二节 巨噬细胞活化调控79
一、Bcg基因79
三、单个核吞噬细胞凋亡80
二、巨噬细胞活化和调控80
第三节保护性免疫83
一、T细胞活化83
二、保护性T细胞85
三、参与保护性免疫的细胞因子89
四、肉芽肿92
第四节结核分枝杆菌抗原93
第五节实验动物和人的保护性免疫94
一、动物模型94
二、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细胞免疫97
第六节毒力与免疫反应99
第七节免疫病原学反应100
一、郭霍现象100
二、组织坏死——结核病免疫病原学101
三、保护性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的关系102
第六章结核病发生学105
第一节病因学说105
第二节结核病发生学的研究进展106
一、结核菌的传播107
第三节结核菌的播散与感染107
二、体内结核菌的演变108
三、感染后的全身播散108
第四节细胞介导免疫(CMI)、迟发超敏反应(DTH)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110
第五节结核病进展的各个阶段111
一、初期结核病、原发结核病111
二、肿大淋巴结病变进展111
三、特发性胸膜炎112
四、肺外结核112
第六节初感染结核病114
第七节继发性结核病117
一、内源性复燃117
二、外源性再感染119
第八节结核病发生学是现代结核病防治的理论基础120
第一节结核病的病理变化121
一、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121
第七章结核病的病理与病理诊断121
二、结核病基本病变的转归123
三、不同性质结核病灶中结核菌的分布情况123
四、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结核病变的影响124
五、结核病病理变化的现代概念125
第二节各型结核病的病理改变126
一、原发性肺结核126
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27
三、继发性肺结核128
五、其他肺外结核的病理与病理诊断129
四、结核性胸膜炎129
第三节结核病合并艾滋病的病理改变130
第四节结核病的免疫病理学130
第八章结核病的诊断131
第一节结核病的病历搜集132
一、既往史132
二、现病史132
二、体征135
四、不典型的临床表现135
第二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136
一、各种X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评价139
第三节肺结核的X线诊断139
二、正常胸部X线读片法142
三、胸部异常X线读片法144
四、免疫损害患者(ICH)并发肺结核的X线特点149
五、胸部疾病的X线鉴别诊断149
一、CT片的阅读154
二、胸部疾病CT影像模式154
第四节肺结核的CT诊断154
三、肺结核的CT诊断155
四、常见胸部其他疾病的CT所见158
五、CT定位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161
第五节超声断层显像诊断162
第六节结核病细菌学诊断方法评价162
第七节结核病体液免疫检测169
一、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169
二、体液免疫检测常用的抗原和抗体171
三、体液免疫检测种类173
四、结核病体液免疫检测的临床应用174
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79
第八节内镜介入诊断181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81
二、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183
第九节组织活检183
第十节特殊人群和不典型肺结核的误诊及防止对策183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性肺结核诊断标准(2001-2002修订)190
二、X线发现后192
三、结核病疫情下降后192
第九章结核病的分类192
一、X线发现前192
第一节结核病分类法的沿革192
第二节原苏联结核病临床分类法193
一、1948年原苏联结核病分类法193
二、1989年新制订的分类法194
二、1990年美国胸科学会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修改的分类法195
第三节美国结核病分类法195
一、NTA分类法195
第四节我国1978年制订的肺结核分类法196
第五节中国结核病新分类法(1998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订)197
第十章中国结核病五大类型200
第一节原发性肺结核(代号:Ⅰ型)200
第二节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代号:Ⅱ型)203
一、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3
二、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6
三、急性无反应性粟粒肺结核207
第三节继发性肺结核(代号:Ⅲ型)207
一、浸润性肺结核207
二、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213
第四节结核性胸膜炎(代号:Ⅳ型)215
第五节肺外结核(代号:Ⅴ型)223
第六节结核性脓胸223
第一节气管-支气管结核226
第十一章胸部其他结核病226
第二节胸壁结核230
第三节乳房结核231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234
第一节流行病学234
第二节感染途径与发病机制234
第三节病理改变235
一、脑膜病变235
五、脊髓和脊膜病变236
六、脑结核瘤的形成236
二、脑实质病变236
四、脑脊液通路阻塞及脑积水236
三、脑血管病变236
第四节临床表现237
一、临床症状与体征237
二、临床分型238
二、脑脊液检查239
一、血液检查239
三、临床分期239
第五节实验室及辅助检查239
第六节影像学检查241
一、CT扫描241
五、脑电图检查242
一、诊断242
第七节诊断与鉴别诊断242
四、脑超声波检查242
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242
二、磁共振影像(MRI)242
二、鉴别诊断243
第八节治疗244
一、抗结核药物治疗244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结脑治疗中的应用244
三、抗脑水肿治疗245
四、脑代谢活化剂治疗246
第九节预后与转归247
五、外科手术247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结核病248
第一节脑垂体结核248
第二节肾上腺结核250
第三节甲状腺结核252
第四节糖尿病与结核病253
第十四章循环系统结核病257
第一节心包结核257
第二节动脉结核263
一、多发性大动脉炎263
二、白塞病264
三、结核性动脉瘤和动脉炎264
第十五章骨关节结核病265
第一节总论265
一、病因265
二、病理及分型265
三、临床表现266
五、影像学检查的基本知识267
四、实验室检查267
六、治疗269
七、痊愈的标准270
第二节各论271
一、脊椎结核271
二、脊椎结核并发截瘫272
三、胸椎结核椎旁脓肿穿入肺脏273
四、胸椎结核椎旁脓肿穿入胸腔275
五、骶髂关节结核275
六、髋关节结核275
七、膝关节结核276
八、踝关节结核277
九、跗骨与跗骨间关节结核277
十、肩关节结核278
十一、肘关节结核278
十四、短骨的骨干结核279
十五、儿童脊椎结核后凸畸形279
十三、骨干结核279
十二、腕关节结核279
第十六章消化系统结核病282
第一节口腔结核282
第二节食管结核283
第三节胃结核284
第四节肠结核285
第五节肠系膜淋巴结结核290
第六节结核性腹膜炎291
第七节肝结核296
第八节脾结核297
第十七章五官系统结核病300
第一节眼结核300
第二节耳鼻咽喉结核病304
一、鼻结核305
二、咽结核305
三、喉结核307
四、耳结核307
第十八章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309
第一节肾结核309
第二节男性生殖系统结核315
一、前列腺、精囊结核316
二、附睾、睾丸结核316
第三节女性生殖系统结核317
第四节妊娠合并肺结核321
第五节宫内感染结核病322
第十九章皮肤结核病323
第一节皮肤结核病的病因及感染途径323
第二节皮肤结核病的临床类型323
一、限局型323
二、播散型325
第三节皮肤结核病的局部治疗327
第四节皮肤结核病的全身治疗327
第二十章周围淋巴结结核328
第一节颈部淋巴结局部解剖328
第二节感染途径与好发部位329
第三节临床症状及类型330
第四节诊断及鉴别诊断331
第五节治疗333
第二十一章儿童结核病334
第一节儿童结核病的现状334
第二节儿童结核病的特点334
第三节儿童结核中毒症337
一、急性结核中毒症337
二、慢性结核中毒症337
第四节结核菌素试验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特殊作用338
三、胸腺339
四、肺门339
第五节儿童胸部X线影像特点339
二、纵隔339
一、胸部339
第六节常见的儿童结核病类型341
一、隐匿性原发性肺结核341
二、经典的原发性肺结核(Ⅰ型)341
三、急性粟粒性肺结核346
五、结核性脑膜炎347
四、结核性胸膜炎347
第七节宫内感染结核病348
第二十二章老年肺结核病350
第一节流行情况及意义350
第二节病因350
第三节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351
第四节并发症352
第五节X线特点352
第七节治疗特点353
第六节诊断及鉴别诊断353
第八节预防354
第二十三章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355
第一节流行病学355
第二节分类356
第三节传染与传播途径357
第四节病理改变357
第五节诊断及鉴别诊断358
第六节治疗360
第七节预后361
第八节各型NTM肺病的特点362
第二十四章痰菌阴结核病364
第一节痰菌阴性肺结核概论364
第二节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366
第三节结核菌L型在痰菌阴结核诊断与流行病学中的意义369
第四节痰菌阴性结核的治疗371
第五节痰菌阴性结核的流行病学371
第一节无反应性结核病372
第二十五章免疫缺陷相关性结核病372
第二节类固醇相关结核病375
第三节结核免疫反应综合征376
第二十六章肺结核与肺癌380
第一节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相关资料380
第二节肺结核与肺癌二者之间的并存关系381
一、肺结核与肺癌有关论381
二、肺结核与肺癌无关论382
三、肺结核与肺癌具有对抗性382
一、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诊断383
第三节诊断与鉴别诊断383
二、鉴别诊断384
第四节肺结核及肺癌并存时的治疗384
一、小细胞肺癌385
二、非小细胞肺癌385
第二十七章肺结核病的鉴别诊断386
第一节肺部球形病变的鉴别诊断386
第二节肺部孤立浸润病变的鉴别诊断388
第三节肺部空洞病变的鉴别诊断390
第四节肺市部粟粒病变的鉴别诊断391
第五节肺门纵隔病变的鉴别诊断393
第六节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394
第七节肺内钙化病灶的鉴别诊断395
第二十八章肺结核的合并病、继发病与并发症397
第一节肺结核合并尘肺397
第二节艾滋病合并结核病402
第三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07
第四节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407
第五节肺结核继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11
第六节结核病继发血液系统改变418
第七节肺结核并发肺不张419
第八节肺结核并发支气管扩张420
第二十九章肺结核病急症422
第一节咯血422
一、定义、病因和分类422
二、肺结核咯血的原因及机制423
三、咯血的鉴别423
四、咯血的现代治疗424
五、各类咯血的处理原则427
六、咯血的介入治疗(多用于大咯血)427
七、并发症及处理428
八、护理要点429
第二节自发性气胸429
一、定义429
二、类型429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430
三、发病机制430
五、鉴别诊断432
六、治疗432
第三节继发肺部感染435
一、肺结核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435
二、病原学诊断435
三、继发感染的治疗药物436
第四节多脏器功能衰竭438
一、定义43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438
三、诊断439
四、预防与治疗原则439
第五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40
一、定义440
二、ARDS诊断标准440
三、治疗原则441
二、DIC的诊断441
一、定义441
第六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41
三、治疗原则441
第七节呼吸衰竭442
一、病因442
二、分类442
三、病理生理442
四、临床表现443
五、诊断443
六、治疗444
第三十章结核病治疗447
第一节结核病治疗简史447
第二节抗结核药物448
一、抗结核药物种类448
二、抗结核病新药研究近况462
三、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监护及处理468
四、关于类赫氏反应473
一、细菌学方面的因素475
第三节抗结核药物化学疗法的生物学机制475
二、环境方面的因素476
三、药物方面的因素477
四、机体方面的因素477
第四节抗结核药物使用及管理方法的进展478
一、顿服疗法478
二、间歇疗法478
三、肺结核不住院化疗479
四、直接面视下的督导短程化疗481
第五节初治、复治、耐药与难治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483
一、现代化疗的原则483
二、初治化疗方案484
三、复治化疗方案485
四、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486
五、关于难治性肺结核488
六、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初治化疗方案489
一、化疗失败的原因、后果及防止对策490
二、耐药及耐多药结核菌490
第六节化疗失败、耐药、复发与慢性肺结核病人490
三、短化治疗后的复发493
四、慢性病人494
第七节化疗效果考核指标494
一、已贯彻DOTS战略地区的疗效考核495
二、未贯彻DOTS战略地区及痰菌阴性结核患者的疗效考核495
三、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地区化疗效果及化疗管理考核495
一、发展概况496
第九节肺结核的外科治疗496
第八节肺结核的介入治疗496
二、肺结核外科治疗原则497
三、肺结核外科治疗适应证498
四、肺结核外科常用手术499
五、有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500
附:肺结核手术适应证标准(试行方案)502
第十节辅助治疗503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503
二、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506
三、中医中药治疗508
第三十一章结核病中医中药的应用509
第一节中医药治疗结核病的理论依据509
第二节中医药治疗肺结核(肺痨)510
第三节中医药治疗颈淋巴结结核510
第四节中医药治疗骨与关节结核511
第三十二章结核病流行病学513
第一节结核病流行病学发展513
第三节结核病流行的基本生物学环节514
第二节结核病流行病学的定义514
一、传染源515
二、传播感染途径521
三、易感人群523
第四节结核病流行病学疫情指标523
第五节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526
一、调查方法的选择526
二、整群抽样的误差527
三、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528
一、结核病的流行与自然下降530
第六节结核病流行自然趋势530
二、影响自然下降的因素531
三、结核病流行自然下降的代价531
第七节化疗对结核病流行的影响532
一、化疗的流行病学效果533
二、化疗作为防治措施对人群的作用533
三、加速下降、使流行周期缩短533
第八节结核病流行的变化534
第九节集团感染与暴发流行535
一、构成集团感染的条件535
二、集团感染与暴发流行的诊断539
三、集团感染的处理541
第十节国内外结核病流行特点541
一、国内结核病的流行现况541
二、国外结核病流行现况544
三、全球结核病危机549
一、国内外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551
第十一节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551
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耐(多)药结核病的监测报告553
第十二节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流行病学558
第三十三章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559
第一节概述559
一、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产生的背景559
二、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发展560
三、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结核病流行病学的关系562
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563
一、生物标志563
二、暴露测量565
三、易感性和效应测量567
四、干预评价568
第三节主要研究方法568
一、选择测量指标568
二、标本的采集与储存568
四、资料处理和分析569
三、常用调查研究方法569
五、实验中的质量控制570
六、误差570
七、常用的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技术570
第四节DNA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应用571
第五节结核病分子流行病的其他相关技术576
第一节结核病控制策略578
一、WHO 21世纪结核病控制的目的与目标578
第三十四章结核病控制对策578
二、21世纪初我国结核病控制规划579
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582
第二节病人发现586
一、病人发现的目的586
二、用于筛查肺结核病人的检查方法586
三、病人发现方式589
四、病人发现的发展趋势595
第三节病人管理595
一、病人管理的发展、目的与重要性595
二、管理的实施597
三、新发现病人的管理602
四、治愈患者及接触者的管理605
第四节卡介苗接种606
第五节药物预防608
一、预防感染609
二、消灭感染609
三、预防发病609
四、方法610
第三十五章结核病监测工作613
第一节结核病监测的目的与定义613
第二节结核病监测工作概要614
第三节结核病监测的组织系统和任务614
第四节结核病流行病学监测指标615
第五节结核病防治措施的监测指标616
一、防痨组织是实施防治对策的基础619
三、我国防痨组织机构的几种形式619
二、建立防痨组织机构的原则619
第一节防痨组织619
第三十六章我国防痨组织与防痨宣教619
四、我国现行结核病防治网620
五、结核病防治组织系统图621
六、初级卫生保健组织的结核病管理622
第二节防痨宣教623
附录常用诊疗技术及操作626
一、氧疗626
二、雾化疗法627
三、排痰技术628
四、表浅淋巴结穿刺术630
五、胸腔穿刺术630
六、胸腔闭式引流术632
七、腰椎穿刺术633
八、环甲膜穿刺术634
九、胸膜穿刺活检术635
十、经皮肺穿刺活检术635
十一、经支气管肺活检术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