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 立身处世的支撑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 立身处世的支撑点
  • 康志杰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3458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 立身处世的支撑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传统道德概说丛书总序1

一、传统道德的嬗变及特点1

二、正确对待传统道德遗产10

三、重新扬起道德的风帆16

上编 信伦理道德观念的流变1

一、信伦理道德观念的萌芽及确立1

1 信之界说1

2 信伦理道德观念之发轫8

3 信伦理道德观念之确立12

二、信伦理道德与先秦诸子百家16

1 儒家之信:仁学框架下的信道德观17

2 道家之信:排斥中的肯定30

3 法家之信:实用与功利的结合33

4 墨家之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8

5 杂家之信:博采众长说“贵信”39

6 史家之信:说人说事说理论41

7 纵横家之不信:先秦伦理之支流46

三、秦汉隋唐时期的信伦理道德观念50

1 神学化的信与世俗化的信:秦汉时期的信道德观念50

2 放浪不羁及其另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信道德观念57

3 经邦治国须用信:隋唐时期的信道德观念65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信伦理道德观念73

1 乱世之中论信道:五代谭峭谈信75

2 “诚信合一”之论说:理学家的信道德思想76

3 “经世致用”与信道:新学及功利学派的信道德观念82

4 两宋时期的其他文化人论信道德观念85

5 辐射与接收:金元时期的信道德观念91

6 复述与突破:明清时期的信道德观念94

五、近现代的信伦理道德思想102

1 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史上的最后一幕:湘军首领论信道102

2 亘古未有之变迁:维新派的信道德观念106

3 追求永恒: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论信道德观念115

中编 信伦理道德事例评析118

一、诚实之信118

1 天子无戏言118

2 孔子不偏听偏信119

3 小信与大信120

4 管仲不失信诸侯120

5 曾子以信教子121

6 季子赠剑122

7 晏婴信守婚约不弃老妻122

8 腹?恪守信约大义灭亲123

9 魏文侯罢酒会友124

10 吴起讲信125

11 商鞅立木树信125

12 彭越起义126

13 信士必不乖违127

14 公沙穆“不图人相欺,乃取贵值”128

15 梁鸿失火,佣作为偿129

16 卓恕为人笃信129

17 唐明皇守信不饮酒130

18 肖至忠冒雪候友130

19 一诺值千金130

20 史家吴兢以信写史131

21 范仲淹修信史,讲诚信132

22 司马光诚实守信133

23 刘庭式不负盲妻134

24 姚雄不因贫毁约135

25 赵师道与城共存亡135

26 “但知据实以言”136

27 王质克己守信137

28 晏殊诚实守信137

29 种世衡以信结羌族138

30 寇准不愿虚报年龄以欺君138

31 高绍钦修寺焚僧138

32 岳飞诚信139

33 许衡不吃无主梨139

34 胡大海言而有信140

35 彭教千里归失钏140

36 宁可受答,不能妄谀141

37 吴门贫妇141

38 赵良璧断案公正讲信义142

39 葛云飞不负所言142

40 曾国藩戒烟143

二、不欺不疑之信144

1 民无信不立145

2 鲍叔荐管仲145

3 以信用人,群臣立功146

4 齐威王用人不疑147

5 汉光武帝用人不疑147

6 孙休不听谗言148

7 隋文帝倚重高颎149

8 唐太宗以大信行天下149

9 武则天信重狄仁杰153

10 唐宣宗用人不疑154

11 宋璟诚信待人154

12 “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155

13 宋太祖推心置腹待降王155

14 忽必烈礼遇亡国之臣156

15 史丞相用人不疑157

三、信之遗憾:背信可耻,受骗沮丧158

1 幽王击鼓戏诸侯158

2 食言而肥159

3 失信丧生159

4 曾国藩受骗和张之洞上当买赝品160

5 “和氏之璧”的遗憾161

下编 余论163

一、浓缩在信伦理道德思想中的文化景观163

1 信与事、物163

2 信与人名168

3 信与地名169

4 神话传说中的信170

5 诗歌中的信道德思想171

6 戏曲中的信道德思想174

7 小说中的信道德思想175

8 宗教中的信道德思想177

9 职业道德中的信观念178

二、信伦理道德规范的若干特征181

1 贯穿于早期教育之中的信伦理道德思想182

2 独具特色的信思维方式184

3 曲折发展的运动轨迹及其特征186

4 与世界文明交汇的道德观念188

后记1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