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4317840.jpg)
- 曾祖荫著 著
- 出版社: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ISBN:10255009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6
一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6
(一)重理时期6
目录6
目录6
第一章情理论6
第一章情理论6
前言6
一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6
(一)重理时期6
(二)情理平衡时期17
(二)情理平衡时期17
(三)重情时期36
(三)重情时期36
二情理论的美学特征53
(一)情和理的统一53
二情理论的美学特征53
(一)情和理的统一53
(二)真情与愤书60
(二)真情与愤书60
(三)理趣与理障67
(三)理趣与理障67
第二章形神论74
(一)哲学上的形神之辨与绘画理论74
一形神论的形成和发展74
第二章形神论74
(一)哲学上的形神之辨与绘画理论74
一形神论的形成和发展74
(二)绘画形神理论的发展与诗文形神理论的勃兴84
(二)绘画形神理论的发展与诗文形神理论的勃兴84
(三)形神理论在艺术中的广泛运用93
(三)形神理论在艺术中的广泛运用93
二形神论的美学特征106
(一)形神兼备106
(一)形神兼备106
二形神论的美学特征106
(二)形真而圆117
(二)形真而圆117
(三)神和而全127
(三)神和而全127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关于虚实理论的哲学探讨134
一虚实论的形成和发展134
第三章虚实论134
第三章虚实论134
一虚实论的形成和发展134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关于虚实理论的哲学探讨134
(二)隋唐至宋代艺术领域里虚实理论的形成142
(二)隋唐至宋代艺术领域里虚实理论的形成142
(三)明清时期虚实理论的全面发展149
(三)明清时期虚实理论的全面发展149
二虚实论的美学特征163
二虚实论的美学特征163
(一)化实为虚163
(一)化实为虚163
(二)化虚为实168
(二)化虚为实168
(三)虚实相生174
(三)虚实相生174
(四)空间之美181
(四)空间之美181
第四章言意论190
一言意论的形成和发展190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190
——哲学上的言意之辨向美学范畴的转化190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190
第四章言意论190
一言意论的形成和发展190
——哲学上的言意之辨向美学范畴的转化190
——言意理论的发展时期202
(二)唐宋202
——言意理论的发展时期202
(二)唐宋202
——言意理论的广泛运用时期214
——言意理论的广泛运用时期214
(三)明清214
(三)明清214
二言意论的美学特征220
(一)言近旨丰220
二言意论的美学特征220
(一)言近旨丰220
(二)言外之意233
(二)言外之意233
(三)以意为主243
(三)以意为主243
一意境论的形成和发展253
第五章意境论253
一意境论的形成和发展253
第五章意境论253
(一)意境的孕育期254
(一)意境的孕育期254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254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254
——唐宋256
(二)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期256
——唐宋256
(二)意境的提出和形成期256
(三)意境的深入发展期269
明清至近代269
明清至近代269
(三)意境的深入发展期269
二意境论的美学特征282
二意境论的美学特征282
(一)意与境浑283
(一)意与境浑283
(二)境生象外291
(二)境生象外291
(三)自然之美300
(三)自然之美300
第六章体性论309
第六章体性论309
一体性论的形成和发展310
(一)体性理论的建立310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310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310
(一)体性理论的建立310
一体性论的形成和发展310
(二)体性理论的发展321
——隋唐至明中叶321
——隋唐至明中叶321
(二)体性理论的发展321
(三)体性理论的个性美331
明清至近代331
(三)体性理论的个性美331
明清至近代331
二体性论的美学特征340
(一)文如其人340
(一)文如其人340
二体性论的美学特征340
(二)不主一格349
(二)不主一格349
(三)刚柔相济356
(三)刚柔相济356
(四)务盈守气361
(四)务盈守气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