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草原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草原学
  • 甘肃农业大学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16144·1205
  • 出版时间:1961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草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再版序言1

绪论1

草原及草原学1

我国草原学发展概述1

我国草原的巨大生产潜力4

第一编 草原学基础7

第一章 草原发生与发展的诸因素7

第一节 自然因素——光照和温度7

第二节 土壤因素——水分和养料13

第三节 生物因素18

第四节 社会因素25

第二章 我国草原类型30

第一节 森林草原类31

第二节 湿润草原类33

第三节 干旱草原类35

第四节 半荒漠草原类37

第五节 荒漠草原类40

第六节 高山——干旱草原类41

第七节 山地草原类42

第三章 草原上主要饲用植物的一般特性46

第一节 禾本科草类46

第二节 豆科草类54

第三节 莎草科草类和杂类草56

第四章 我国草原的主要饲用植物59

第一节 禾本科牧草59

第二节 豆科牧草78

第三节 菊科牧草85

第四节 藜科牧草92

第五节 莎草科牧草95

第五章 有毒、有害植物103

第一节 概述103

第二节 主要的有毒、有害植物104

第二编 草原培育与人工饲料基地的建立119

第六章 草原培育119

第一节 草原培育的基本方向119

第二节 草原经济特性及草原登记120

第三节 草原土壤水分的调节124

第四节 施肥129

第五节 草原植被的改良140

第六节 不同草原类型的主要培育方案147

第一节 概述150

第七章 人工饲料基地的建立150

第二节 饲料轮作152

第三节 饲料轮作中的混合牧草155

第四节 人工饲料基地的利用157

第三编 放牧161

第八章 草原放牧利用的一般理论基础161

第一节 放牧的意义161

第二节 放牧对于草原的影响及放牧强度162

第三节 放牧时期166

第四节 放牧后牧草剩余高度171

第五节 牧场的季带划分172

第六节 放牧制度及其评价174

第九章 划区轮牧180

第一节 载牧量的估测180

第二节 划区轮牧的周期及频率189

第三节 轮牧分区及其布局192

第四节 各草原类型的划区轮牧规划199

第五节 牧场轮换208

第六节 轮牧分区障隔物的设立210

第七节 我国实行划区轮牧的概况以及应注意问题213

第十章 放牧家畜的畜群组织与管理217

第一节 畜群组织217

第二节 放牧队形及其控制220

第三节 放牧家畜的作息时间222

第四节 放牧家畜的补饲226

第五节 水源和饮水227

第六节 放牧家畜的荫蔽设置229

第七节 特殊放牧技术230

第十一章 干草234

第一节 干草的意义234

第四编 牧草的调制与保藏234

第二节 干草的收割235

第三节 干草在调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237

第四节 干草的干燥处理238

第五节 干草的贮藏241

第六节 干草品质的评定245

第七节 干草的估重245

第八节 特种干草的调制249

第十二章 青贮251

第一节 青贮的意义251

第二节 青贮原理253

第三节 青贮作物256

第四节 青贮塔与青贮窖258

第五节 青贮窖与青贮塔的装贮264

第六节 青贮料的品质鉴定与利用267

附录一 草原学实习项目(最低要求)271

附录二 草原调查提纲272

第一部分 草原土壤调查272

第一节 土壤调查准备工作272

第二节 土壤剖面的选择273

第三节 土壤剖面的观察274

第四节 土壤样本的采集279

第五节 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279

第二部分 草原植被的调查280

第一节 植被及其类型280

第二节 植被的认识282

第三节 草原植物种的调查和标本制作283

第四节 植被成分的调查284

第三部分 草原气候与物候学的观测287

第一节 气象台的规划及观测规范287

第二节 气象要素及物候学观测290

第四部分 草原植被图的测绘295

第一节 草原测量295

第二节 植被图的测绘297

第五部分 草原生产力的调查300

第一节 植物生长速度、强度及产量的测定300

第二节 草原植物适口性的调查302

第三节 载牧量的调查304

第六部分 家畜放牧情况的调查304

第一节 家畜作息时间的调查304

第二节 畜群前进速度的测定304

第三节 家畜采食及游走的距离和速度的测定305

第四节 家畜采食、卧息、游走和反刍时间及采食口数的观测306

第五节 采食率(或荒弃率)的测定308

第六节 放牧家畜的体重估测及畜产品质量的检查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