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4317217.jpg)
- 郑杭生,李路路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5281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城市-社会结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问题、研究策略与分析框架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研究策略6
第三节 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与分层机制的讨论11
第四节 关于我国城市社会阶层的划分18
第五节 数据说明31
第二章 改革以来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32
第一节 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32
一、有关理论研究32
二、中国社会转型与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37
第二节 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轨迹41
一、国家政策的转变41
二、社会分层体系的更迭43
三、当前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51
第一节 工作转换与社会流动的三重结构转型背景60
第三章 城市居民的工作转换与社会流动60
第二节 城市居民的从职方式与动机分析65
一、择业动机:转向自身的工作兴趣与发展机会65
二、工作获得方式:从统包统分到自由择业67
第三节 城市居民的社会流动70
一、社会流动分析技术73
二、代内与代际流动:不同的流动形态76
三、相对开放与流动中的阶层封闭趋势83
四、讨论与总结85
第四章 城市居民的财产、收入与生活状况89
第一节 城市居民的财产、收入和生活的基本状况89
一、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89
二、城市各阶层耐用消费品的占有状况92
三、城市居民的医疗负担与养老保险93
四、阶层地位与生活状况的自我评价96
第二节 影响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因素98
一、变量与模型102
二、结果分析106
第五章 城市居民的社会心态116
第一节 城市居民道德价值观念的变迁116
一、当代中国道德价值观念变迁研究的简要回顾116
二、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叛逆与皈依119
三、影响道德价值观念的因素分析125
第二节 城市居民的相对剥夺感127
一、相对剥夺感研究综述127
二、相对剥夺感的调查结果分析131
三、产生相对剥夺感的原因分析136
第六章 私营企业主与社会分层机制的变迁141
第一节 理论背景141
第二节 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来源142
一、社会来源的基本结构142
二、社会来源结构的变化146
一、基本变量148
第三节 私营企业的成功与发展148
二、分析模型149
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机制的变迁156
一、“循环”与“再生产”并存156
二、教育的意义157
三、社会网的意义158
四、需求与交易成本159
五、转型社会与混合机制161
第七章 城市中间阶层(一)——生活机会与阶层意识164
第一节 中间阶层的形成与发展164
一、中间阶层的总体规模164
二、中间阶层兴起的结构意义169
三、中间阶层产生的背景171
四、中国中间阶层的基本特征174
第二节 中间阶层的生活机会179
一、中间阶层的资源拥有179
二、影响中间阶层生活机会的主要因素182
三、中间阶层的生活机会184
第三节 中间阶层的社会地位与阶层意识188
一、中间阶层的社会地位188
二、中间阶层的阶层意识193
第八章 城市中间阶层(二)——教育的分层作用196
第一节 教育社会分层的理论传统196
第二节 教育与阶层结构的划分199
第三节 向中间阶层的流动201
一、研究假设与研究策略201
二、模型与变量选择202
三、发现与解释203
第九章 城市中间阶层(三)——未来的发展趋势207
第一节 逐步走向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城市社会结构207
第二节 中间阶层的两种类型及其未来发展210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两类中间阶层群体的影响211
二、教育对两类中间阶层群体成长的意义213
第三节 政府在中间阶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214
第十章 城市工人阶层(一)——在岗职工218
第一节 从职业角度定义的工人阶层及其生活状况218
一、定义工人阶层的几种角度218
二、在岗工人的生活状况220
第二节 在岗职工内部结构的变化224
一、年龄结构的变化224
二、文化程度结构的变化225
三、就业单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226
四、政治面貌结构的变化227
五、用工合同结构的变化227
第三节 在岗职工的地位下降与相对剥夺感228
第四节 在岗职工工作单位内部的冲突及其原因分析232
一、工人与管理者冲突的主要表现232
二、工人与管理者冲突的具体原因分析235
第五节 工人阶层的权益保障与工会改革238
第一节 从企业改革到职工下岗243
第十一章 城市工人阶层(二)——下岗职工243
第二节 下岗职工的来源与构成247
第三节 下岗职工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251
一、下岗职工及其家庭的收入情况252
二、下岗职工的家庭财产254
三、下岗职工的主观感受256
四、下岗职工的社会支持257
第四节 “再就业工程”及其问题260
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及其成效261
二、再就业工程的客观制约263
三、继续完善再就业工程268
第五节 下岗转失业与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完善272
一、下岗转失业的新问题272
二、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274
三、完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276
第一节 现代化与非农化280
第十二章 城市社会中的农民(一)——非农化的过程分析280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281
第三节 人力资本与农民的职业转换289
第四节 个人经历对农民职业转换的影响299
一、职业与生活经历300
二、家庭背景305
第五节 非农化的趋势306
第十三章 城市社会中的农民(二)——社会地位与生存境遇308
第一节 城市社会中农民的阶层地位308
第二节 城市社会中农民阶层的职业313
第三节 城市社会中农民阶层的收入状况317
第四节 城市社会中农民阶层的政治地位322
第五节 城市中农民阶层的社会境遇和再流动324
第六节 城市社会的结构重组与社会整合328
附录:2000年10城市调查统一问卷334
参考文献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