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307734.jpg)
- 秦伯强,胡维平,陈伟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408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太湖-水环境-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前言1
第一章 太湖水资源、水环境概况1
第一节 太湖及太湖流域地形与湖泊形成演变1
一、太湖及其流域形态特征1
目录1
二、太湖的形成与演变3
三、太湖形成演化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7
一、水系9
第二节 太湖流域水系特征与水资源9
二、水资源要素与水量平衡13
第三节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原因分析19
一、太湖及其河网地区水环境演化19
二、太湖流域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与入湖量分析21
三、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28
第四节 东太湖的沼泽化及其原因分析33
一、东太湖沼泽化现状34
二、东太湖沼泽化发展趋势及驱动因素43
参考文献51
第二章 太湖水-气系统辐射传输过程及其环境效应53
第一节 太湖地区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学计算53
一、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及特征分析53
二、太湖地区太阳紫外辐射56
三、太湖地区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及其气候学计算59
第二节 太湖水体光学特性和水下辐射传输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65
一、太湖水体光学特性65
二、太湖水下辐照度的分布特征71
三、太湖重要光学参数的特征与计算77
四、水下光辐射的生态环境效应82
第三节 太湖大气-水体系统辐射传输的模拟研究87
一、大气中辐射传输模式87
二、水中光照传输数值模式94
第四节 太湖水体的热力学特征及模拟97
一、太湖水体热力学特征的观测研究97
二、太湖热力状况模拟研究99
参考文献104
第一节 太湖波浪特征107
第三章 太湖水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107
一、太湖风场特征108
二、太湖波浪野外观测109
三、太湖波浪统计特征109
四、太湖波谱112
五、太湖风浪波高与风速关系113
第二节 太湖湖流的野外调查与特征分析115
一、太湖的湖流观测115
二、太湖湖流对水环境要素的影响117
一、太湖湖泊水动力学数值模拟回顾119
第三节 湖泊水动力学数值模拟119
二、太湖水运动数值模型与校验121
三、盛行风场作用下太湖流场136
四、马山围垦对湖泊水动力影响136
第四节 湖泊水动力过程对湖泊环境影响研究143
一、太湖风浪对底泥再悬浮的影响143
二、湖泊水动力过程对物质输移扩散及区域水环境的影响149
参考文献160
第一节 太湖沉积物的淤积历史及现状162
第四章 太湖水-沉积物界面物质交换及其环境效应162
一、太湖沉积物的历史沉积与沉积速率163
二、太湖沉积物分布特征166
第二节 太湖沉积物的理化特征170
一、太湖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成170
二、太湖沉积物含水率及容重171
三、太湖沉积物的pH和Eh性质173
四、沉积物和孔隙水中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分布177
五、沉积物中诸形态磷分布及磷活性控制因子184
第三节 太湖水-沉积物营养盐交换的实验研究187
一、实验室条件下营养物的释放速率与释放量187
二、拢动条件下沉积物-水界面磷的释放与吸附191
三、太湖沉积物磷吸附饱和度的试验研究195
第四节 太湖水-沉积物界面的营养盐释放模式197
一、风速对太湖梅梁湾水柱中营养盐浓度的影响197
二、太湖颗粒有机质的沉降与分解202
三、水动力过程与太湖内源动态释放的概念性模式204
参考文献207
第一节 太湖优势蓝藻生长代谢的营养动力学研究209
一、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209
第五章 太湖蓝藻的生理生态特征与水华成因分析209
二、环境条件对微囊藻利用磷的影响212
第二节 碱性磷酸酶在水华暴发过程中的作用218
一、湖泊水体中的碱性磷酸酶218
二、碱性磷酸酶与太湖水体中磷循环221
三、碱性磷酸酶与藻类水华的关系223
一、太湖微食物网及其与颗粒有机物、水华暴发的关系225
第三节 太湖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水华成灾关系225
二、太湖藻类附生细菌的生长特性231
第四节 太湖蓝藻毒素及其环境效应239
一、微囊藻毒素的性质240
二、太湖水体藻毒素的分布242
三、太湖水体藻毒素的危害243
参考文献244
一、太湖的叶绿素248
第一节 太湖水体初级生产力特征248
第六章 太湖生态系统结构与演化248
二、太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250
三、Chl-a与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252
四、影响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因素252
五、初级生产力的室内模拟实验254
第二节 太湖浮游植物组成与演化及其环境响应255
一、浮游植物种类组成255
二、太湖浮游植物40年来的变化257
三、浮游植物对水环境演化的响应262
第三节 太湖浮游动物组成演化及其原因分析266
一、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266
二、优势种的演化271
三、浮游动物演化与环境响应273
第四节 太湖底栖动物组成演化及其环境响应275
一、种类组成275
二、底栖动物分布的特点277
三、底栖动物对环境的响应280
一、太湖鱼类组成282
第五节 太湖鱼类组成与渔业282
二、渔获物组成演化特点283
三、增殖渔业的发展及其对湖泊环境的影响286
第六节 水生高等植物的结构与演化289
一、太湖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组成289
二、东、西太湖水生高等植物演化特点291
三、太湖水生植被演化的水环境响应296
参考文献297
附表299
一、湖泊生态系统多态理论及其在太湖的应用314
第七章 湖泊生态修复与水质的净化试验研究314
第一节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多态理论及在太湖应用314
二、多态理论在湖泊生态修复与水质净化方面的机理分析316
三、太湖生态系统状态的演变与原因分析319
第二节 太湖局部水体水质净化的物理-生态工程试验321
一、净化太湖局部水体物理-生态工程试验322
二、实验区环境特征323
三、物理-生态工程中物理工程的环境效应324
一、不同方式放养凤眼莲改善水质和水环境的作用328
第三节 太湖局部水体水质改善的生物工程试验328
二、种植菱净化湖水实验337
三、种植伊乐藻净化湖水试验339
参考文献340
第八章 太湖水环境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342
第一节 太湖水环境预警系统一般原理342
第二节 太湖水环境预警系统数学模型343
一、河网污染物传输转化模型343
二、污染物在湖泊中的输移扩散转化模型348
第三节 水环境预警系统参数的确定362
一、河网水质363
二、湖泊水环境与生态系统演变模型参数364
第四节 预警系统模型校验367
一、太湖三维藻类生长与物质输移转化模型校验367
二、河网水质模型的验证375
第五节 调水改善太湖水环境试验376
一、数值试验方案376
二、试验结果378
参考文献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