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彤,赵清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1966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目录1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2
三、分析化学的发展3
第一章 阳离子定性分析5
§1-1 概述5
一、定性分析的任务和方法5
二、鉴定反应6
§1-2 阳离子系统分析11
一、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11
二、阳离子分组方案12
一、本组阳离子的性质13
§1-3 第一组阳离子分析13
二、组试剂的作用条件15
三、本组离子的系统分析16
§1-4 第二组阳离子分析17
一、本组离子的性质18
二、组试剂作用条件21
三、本组离子的系统分析24
四、本组离子的分别分析28
§1-5 第三组阳离子分析28
一、本组离子的性质28
二、组试剂的作用条件34
三、本组离子的系统分析35
§1-6 第四组阳离子分析39
一、本组离子的性质39
四、本组离子的分别鉴定39
二、本组离子的系统分析41
§1-7 阳离子未知液的系统分析步骤45
习题46
第二章 阴离子分析50
§2-1 阴离子分析概述50
一、阴离子的分析特性50
二、阴离子的初步试验51
§2-2 阴离子的分别鉴定55
一、CO?-的鉴定55
二、SO?-的鉴定55
三、S2-、S2O?-、SO?-的鉴定55
四、SiO?-的鉴定57
五、PO?-的鉴定57
六、Cl-、Br-、I-的鉴定58
七、NO2的鉴定59
八、NO?的鉴定59
九、Ac-的鉴定60
§2-3 定性分析的一般程序60
一、试样的观察和准备61
二、预测试验62
三、阳离子试液的制备和分析63
四、阴离子试液的制备和分析65
五、分析结果的判断66
习题67
第三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69
§3-1 定量分析的误差69
一、误差的分类69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71
三、随机误差的规律性75
四、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80
§3-2 分析数据的处理81
一、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81
二、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86
习题89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92
§4-1 滴定分析法概述92
一、滴定分析法92
二、对滴定反应的要求93
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93
四、滴定操作方式93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95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96
§4-2 滴定分析的计算96
二、滴定分析计算97
习题101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103
§5-1 酸碱平衡103
一、酸碱质子概念103
二、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105
三、酸碱的强度106
§5-2 酸碱平衡体系中酸碱的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分109
数及其浓度计算109
一、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109
二、酸度对酸碱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浓度的影响109
§5-3 酸碱溶液酸度的计算115
一、物料平衡 电荷平衡 质子平衡115
二、酸碱溶液pH的计算118
§5-4 缓冲溶液128
一、缓冲溶液pH的计算129
二、缓冲容量130
三、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133
§5-5 酸碱指示剂134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34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135
三、混合指示剂137
§5-6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138
一、强酸与强碱的滴定138
二、强碱滴定弱酸142
三、强酸滴定弱碱145
四、影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因素147
一、多元酸的滴定148
§5-7 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148
二、多元碱的滴定151
§5-8 终点误差153
§5-9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155
一、溶剂的分类156
二、溶剂性质对物质酸碱性的影响156
三、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的应用158
习题161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165
§6-1 配位滴定中的配合物165
一、配合物165
二、氨羧配位剂166
三、乙二胺四乙酸166
一、配合物的形成常数169
§6-2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169
二、影响配位滴定反应平衡的因素170
三、复杂平衡体系中的副反应系数175
四、配合物的表观形成常数180
§6-3 配位滴定基本原理183
一、滴定曲线183
二、影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因素186
§6-4 金属指示剂188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88
二、金属指示剂的选择189
三、金属指示剂简介191
§6-5 终点误差193
一、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193
二、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201
一、选择滴定的可能性206
§6-6 配位滴定的选择性206
二、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209
习题212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215
§7-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215
一、条件电极电位215
二、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218
三、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220
§7-2 氧化还原滴定法225
一、滴定曲线225
二、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与滴定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229
§7-3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231
一、指示剂的分类231
二、几种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233
三、氧化还原滴定的可行性234
§7-4 高锰酸钾法235
一、概述235
二、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36
三、高锰酸钾法应用示例237
§7-5 重铬酸钾法240
一、概述240
二、重铬酸钾法应用示例240
§7-6 碘量法242
一、概述242
二、I2和Na2S2O3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44
三、碘量法应用示例245
习题247
一、概述250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250
§8-1 摩尔法250
二、滴定条件251
§8-2 佛尔哈德法254
一、概述254
二、滴定条件255
§8-3 法扬司法256
一、概述256
二、滴定条件257
习题259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261
§9-1 概述261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261
二、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262
§9-2 沉淀的溶解度263
一、溶解度和溶度积264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265
§9-3 沉淀的形成275
一、晶核的形成275
二、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277
§9-4 沉淀的污染和纯化278
一、共沉淀278
二、后沉淀281
三、沉淀条件的选择281
一、换算因数284
二、计算示例284
§9-5 重量分析结果计算284
习题286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288
§10-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288
一、吸收光谱的产生288
二、光吸收定律291
三、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295
§10-2 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297
一、目视比色法297
二、分光光度法298
§10-3 分析条件的选择300
一、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300
二、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305
三、光度分析中的干扰及消除方法307
一、定量分析308
§10-4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308
二、配合物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310
三、酸碱解离常数的测定313
习题314
第十一章 分析过程317
§11-1 试样的制备和分解317
一、试样的采集和制备317
二、试样的分解320
§11-2 被测组分与干扰组分的分离323
一、沉淀分离法323
二、萃取分离法326
三、离子交换分离法332
四、纸上色谱分离法337
习题340
主要参考书342
附录344
表一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344
表二 配合物的形成常数(20~25℃)347
表三 EDTA在不同pH时的αY(H)和lgαY(H)值351
表四 氨羧配合剂类配合物的形成常数(20℃)352
表五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353
表六 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φ?′)357
表七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25℃)360
表八 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362
表九 化合物的摩尔质量表363
表十 离子的体积参数(?)值(10-10m)367
表十一 离子的活度系数368
表十二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1997年)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