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绿色化学化工实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绿色化学化工实用技术
  • 贡长生,张克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542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绿色化学化工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绿色化学的产生和发展1

第二节 绿色化学的定义和内容7

第三节 绿色化学是我国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

一、绿色化学引发的产业革命9

二、绿色化学是我国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7

三、发展对策19

参考文献22

第二章 绿色化学原理24

第一节 防止污染优于污染治理25

一、绿色化学和环境治理25

二、污染预防是解决环境污染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矛盾的途径27

第二节 原子经济性27

一、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和E-因子27

二、反应类型及其原子经济性28

第三节 绿色合成29

一、理想的合成——绿色合成29

二、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30

第四节 设计安全化学品32

一、设计安全化学品的概念32

二、设计安全化学品的实施基础34

第五节 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助剂35

一、溶剂和助剂的应用及其危害35

二、超临界流体35

三、无溶剂体系36

四、以水为溶剂的反应36

五、固定化溶剂37

第六节 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37

一、化学工业中使用的能量37

二、可利用的能量38

三、优化反应的能量需求39

第七节 利用可再生的资源合成化学品39

一、可再生原料的定义39

二、传统的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40

三、有限资源所造成的压力40

四、油脂——一类重要的可再生原料41

第八节 减少化合物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42

一、保护与去保护42

二、成盐43

三、增添一个只为被取代的官能团43

第九节 催化43

一、催化是实现高原子经济反应的重要途径43

二、环境友好催化过程45

第十节 设计可降解化学品47

一、目前状况47

二、以能降解为出发点设计化合物47

第十一节 防止污染的快速检测和控制48

第十二节 减少或消除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事故隐患48

参考文献49

第三章 绿色化学化工技术52

第一节 催化技术52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52

二、催化剂研究的进展53

三、绿色化学中的催化技术63

第二节 生物技术66

一、生物技术及其发展66

二、生物技术的分类和应用66

第三节 微波技术72

一、微波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理论解释72

二、微波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73

三、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74

第四节 超声技术75

一、空腔的形成和影响因素76

二、声化学效应的理论解释78

三、声化学技术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79

第五节 膜技术88

一、膜技术与绿色化学88

二、膜分离技术88

三、膜催化技术90

参考文献92

第四章 绿色磷酸盐工业95

第一节 湿法磷酸清洁工艺95

一、磷酸的物理化学性质95

二、磷酸的用途98

三、湿法磷酸清洁工艺99

第二节 亚磷酸生产新方法102

一、亚磷酸的性质和用途102

二、亚磷酸目前的生产方法102

三、亚磷酸生产的新方法103

第三节 次磷酸生产的综合利用106

一、次磷酸的结构和性质106

二、次磷酸及其盐的生产方法107

三、次磷酸生产的综合利用107

参考文献109

第五章 绿色有机合成110

第一节 高效均相和多相化学催化110

一、固体酸碱催化110

二、催化还原117

三、催化氧化118

四、催化碳-碳键的形成121

五、不对称催化122

六、相转移催化131

第二节 生物催化和生物过程132

一、生物催化和仿生催化132

二、生物转化154

第三节 环境友好介质中的有机合成157

一、超临界流体作为有机合成溶剂158

二、以水为溶剂的合成反应162

三、高子液体170

第四节 组合合成176

一、组合合成——绿色合成中通向分子多样性的捷径176

二、固组合成177

三、液相合成190

参考文献192

第六章 绿色制药工业200

第一节 化学制药的绿色化200

一、萘普生200

二、青霉素202

三、维生素C203

第二节 中草药制药的绿色化206

一、小檗碱207

二、银杏有效成分207

三、紫杉醇208

四、甘露醇211

第三节 生物制药的绿色化212

一、人促红细胞生长素212

二、新型肿瘤坏死因子214

三、新型降钙素(nCT)216

四、L-色氨酸217

五、谷胱甘肽220

六、转移因子221

参考文献222

第七章 绿色农药工业224

第一节 概述224

一、绿色农药及其制剂的含义224

二、绿色农药的分类225

三、绿色农药的发展趋势227

第二节 生物农药229

一、生物农药品种及其特点229

二、生物农药Milbemectin的合成方法235

第三节 化学信息素237

一、化学信息素的立体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237

二、化学信息素的结构确证240

三、三种化学信息素的合成方法242

第四节 光活化农药252

一、原理252

二、光敏剂253

三、光活化农药重要品种的应用255

第五节 微脱囊绿色农药制剂257

一、微胶囊剂的特点和功能257

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258

三、微胶囊剂的释放机制和释放速度264

四、微胶囊制剂265

参考文献266

第八章 绿色精细化学品工业268

第一节 化工原料和中间体的绿色化学268

一、生物化学工程268

二、精细化工工艺技术278

第二节 绿色精细化学品285

一、氟里昂制冷剂替代品285

二、活性染料的绿色化287

三、环境友好杀虫剂291

四、药物合成过程的绿色化292

五、可降解产品297

六、其他绿色化学品或过程299

第三节 工业助剂、催化剂和添加剂的绿色化304

一、工业助剂和添加剂的绿色化304

二、催化剂的绿色化306

参考文献316

第九章 软化学——绿色无机合成化学318

第一节 材料的设计与剪裁318

第二节 先驱物法319

一、概述319

二、应用320

三、先驱物法的特点和局限性322

第三节 水热法322

一、概述322

二、水热法的优势和前景324

三、水热法的应用举例324

第四节 助熔剂法327

第五节 溶胶-凝胶法328

一、概述328

二、溶胶-凝胶法的特点329

三、溶胶-凝胶过程中的主要化学问题330

四、制备举例333

第六节 局部化学反应法334

一、脱水反应334

二、嵌入反应335

三、离子交换反应337

四、同晶置换反应338

五、分解反应339

六、氧化还原反应340

第七节 低热固相反应340

一、概述340

二、低热固相反应机理341

三、低热固相化学反应的规律341

四、固相反应与液相反应的差别344

五、 低热固相反应的应用344

第八节 流变相反应348

一、流变学348

二、流变相反应349

三、流变相反应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349

参考文献354

第十章 绿色轻化工业356

第一节 制革工业中的清洁工艺356

一、我国制革工业的现状356

二、开发绿色皮革化学品357

三、实施清洁工艺技术359

四、制革废弃物回收利用362

第二节 造纸工业清洁生产工艺362

一、造纸工业的污染源362

二、机械制浆法363

三、生化法制浆技术368

四、无污染漂白技术——生物漂白371

五、其他生物技术的应用372

第三节 发酵工业中的清洁工艺376

一、酿酒行为的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376

二、酿酒行业废水治理技术378

参考文献382

第十一章 绿色能源工业383

第一节 洁净煤技术383

一、高硫煤的洁净利用383

二、烟气的净化385

第二节 绿色化学电源392

一、燃料电池392

二、锂离子电池396

第三节 液化天然气——绿色燃料398

一、天然气的纯化399

二、天然气的液化399

第四节 机动车燃料的绿色化401

一、机动车燃料配方的绿色化401

二、炼油技术的绿色化402

三、新催化材料403

第五节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405

一、概述405

二、生物质资源的利用405

参考文献407

第十二章 环境材料408

第一节 环境材料的概念408

一、环境材料408

二、环境材料学409

第二节 环境材料的评估体系410

一、LCA的分析程序410

二、LCA的泛涵评估411

三、LCA评估实例412

第三节 典型的环境材料413

一、纯天然材料的开发利用414

二、循环与再生材料414

三、净化材料415

四、绿色建筑材料416

第四节 高分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417

一、引言417

二、再生利用419

三、改性再生利用420

四、资源回收423

第五节 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426

一、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426

二、光降解塑料439

三、环境友好材料的发展443

参考文献4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