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
  • 谭洪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05816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1

一、什么是微生物1

二、微生物的特点1

前言页1

三、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3

四、微生物学及其任务3

第二节 微生物学的发展4

一、我国古代对微生物的利用4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4

一、微生物是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材料6

三、我国微生物学工作概况6

第三节 研究微生物的重要意义6

二、微生物在生物工程中的重要性7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7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9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9

一、细菌9

二、放线菌16

三、其他原核微生物21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真菌26

一、酵母菌27

二、霉菌31

三、大型真菌36

四、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41

第三节 病毒45

一、病毒的概念45

二、病毒的形态结构46

三、病毒的增殖49

四、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52

五、病毒的类别53

第四节 微生物主要类群形态特征比较55

二、氮源57

四、生长因素57

三、无机盐57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57

一、碳源57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57

五、水分58

第二节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59

一、营养物质的吸收与细胞膜59

二、营养物质透过细胞膜的机制60

一、光能营养型63

第三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63

二、化能营养型66

第四节 微生物的人工营养环境--培养基68

一、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68

二、培养基的类型70

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74

第一节 代谢74

一、代谢的概念74

二、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关系74

一、酶的特性75

第二节 代谢与酶75

二、酶的结构与功能77

三、酶在微生物细胞中的分布77

四、酶的生成与调节78

第三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83

一、微生物代谢的能量来源83

二、微生物代谢的能量传递83

三、微生物的主要产能代谢途径86

第四节 微生物的呼吸和发酵93

一、有氧呼吸93

三、发酵95

二、无氧呼吸95

第五节 微生物细胞物质的合成与分解98

一、细胞物质的合成100

二、微生物细胞物质的分解105

第六节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105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109

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109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109

二、研究微生物生长的一般方法113

一、理化因子115

第二节 外界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15

二、化学杀菌剂119

三、化学治疗剂120

第六章 微生物生态122

第一节 自然界微生物的分布122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122

二、水中的微生物123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124

四、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124

五、正常人体中的微生物126

第二节 微生物间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127

一、互生关系127

二、共生关系128

四、寄生关系130

三、拮抗关系130

第三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131

一、微生物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132

二、微生物与土壤及生物源矿床的形成135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36

一、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作用136

二、微生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137

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139

一、微生物的遗传物质139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139

二、基因--遗传的功能单位140

第二节 微生物的变异146

一、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原则146

二、突变机制146

第三节 基因重组149

一、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49

二、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50

第四节 微生物的育种技术155

一、诱变育种155

二、营养缺陷型的分离与鉴别161

三、杂交育种164

四、原生质体育种166

五、基因工程167

第八章 传染与免疫171

第一节 传染171

一、传染源171

二、传染途径171

三、传染类型172

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172

第二节 机体的免疫性174

一、先天性免疫174

二、获得性免疫176

第三节 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反应178

一、抗原178

二、抗体179

第四节 免疫学防治182

一、人工免疫法182

二、生物制品182

第九章 微生物分类187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和命名187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位187

二、几个次要分类单位的概念187

三、微生物的命名188

一、形态特征189

二、生理性状189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189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190

一、细菌分类系统190

二、放线菌的分类系统191

三、酵母菌和霉菌的分类191

四、病毒的分类193

第一节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194

一、分离微生物需具备的条件和用具194

第十章 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94

二、微生物的接种方法195

三、微生物的分离方法197

四、灭菌与消毒200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培养206

一、表面培养法206

二、固体培养法206

三、深层培养法207

四、活体培养法210

第三节 微生物菌种保藏212

一、琼脂斜面冰箱保藏法212

三、麸曲保藏法213

二、液体石蜡保藏法213

四、沙土保藏法214

五、冷冻干燥保藏法214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应用217

第一节 微生物在工业上的应用217

一、微生物酶的应用217

二、微生物多糖的应用219

三、微生物其他代谢产物的应用220

四、微生物冶金技术的应用220

一、根瘤菌的应用221

第二节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221

二、5406菌肥的应用222

三、微生物刹虫剂223

四、其他方面的应用225

第三节 微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226

一、抗生素227

二、氨基酸228

三、维生素230

四、激素类药物232

五、生物制品233

主要参考书目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