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
  • 陈信勇,郎友兴,李华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2198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政治制度6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6

一、政治中心功能6

二、政治吸收与整合功能9

三、体制结构的保障功能10

四、社会发展方向的保证功能12

第二节 国家与国家权力12

一、国家与国家权力及其特征的辨析13

二、国家与国家权力的功能17

三、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权力与政治秩序的完善22

第三节 政党和政党制度24

一、政党与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特征24

二、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功能26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29

第四节 政府与行政体制32

一、20世纪与政府作用的增大32

二、社会发展与中国政府的角色担当34

三、中国政府能力与权威的强化40

一、政治团体的产生与特征42

第五节 政治团体42

二、政治团体的功能44

三、中国社会的政治团体与社会发展46

第六节 政治法51

一、宪法与宪政51

二、立法制度53

三、行政法制56

四、司法制度59

结语 政治资源与社会发展61

一、社会发展需求政治制度的支撑62

二、改革与完善政治制度63

第二章 法律制度:静态研究67

第一节 法律制度的社会学定义67

一、法理学的定义67

二、社会学的意义68

第二节 法律制度主体体系73

一、法律机构74

二、法律工作者81

第三节 法律制度规范体系87

一、法律规范微观分析88

二、法律规范中观分析90

三、法律规范宏观分析93

第四节 法律制度手段体系99

一、手段体系的结构功能分析99

二、手段体系的问题分析105

第五节 法律制度支持系统108

一、对法律制度的社会态度108

二、法律制度支持系统109

结语 法律制度的理想模式111

一、法律制度的理想模式112

二、法律制度的结构调适113

三、法律制度的模式维护115

第三章 法律制度:动态研究122

第一节 法律制度运行机制122

一、法律制度的社会运行122

二、法律制度的合理运行126

第二节 法律整合功能129

一、社会分化与法律整合129

二、社会分层的法律整合130

三、社会分工的法律整合131

四、文化分化的法律整合133

五、社会冲突的法律整合134

第三节 法律安全阀功能139

一、法律安全阀机制139

二、越轨的法律控制142

三、社会问题的法律对策144

第四节 法律文化的构造149

一、法律文化的内涵149

二、作为制度文化的法律152

三、作为精神文化的法律155

四、法律制度运行的文化因素157

五、构造中国法律文化的原则160

结语 法律制度与社会发展161

一、建立社会秩序162

二、改革社会体制163

三、调控社会发展164

四、保护发展成果165

第四章 经济制度168

第一节 经济体制转轨168

一、经济体制的类型168

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170

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角色171

四、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条件172

第二节 企业形态174

一、市场主体与企业174

二、企业分类176

三、企业法定形态177

第三节 产权制度180

一、产权概念辨析180

二、产权形式现状182

三、产权形式重构183

一、市场机制187

第四节 市场体系187

二、市场体系的特性188

三、市场体系的培育189

结语 市场经济法制化191

一、市场经济与法制191

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193

第五章 文化制度198

第一节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198

一、文化内涵辨析198

二、文化的结构201

三、文化的功能202

第二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206

一、教育的内涵与教育的结构206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210

三、科学与技术的社会价值215

四、中国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217

第三节 宗教219

一、宗教与社会秩序的维系220

二、宗教的社会功能223

三、宗教与宗教组织229

四、宗教狂热231

第四节 伦理道德232

一、现代道德伦理与社会现代化232

二、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235

三、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构建237

四、社会发展与价值观的确立244

结语 文化发展战略246

第六章 社会保障制度251

第一节 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251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51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255

一、社会福利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功能259

第二节 社会福利259

二、老年人福利262

三、残疾人福利267

四、妇幼保护269

五、劳动保护270

第三节 社会保险270

一、社会保险的历史发展及其作用271

二、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272

一、社会救济的发展状况277

第四节 社会救济277

二、中国现行的社会救济工作类型279

三、扶贫:社会救济的新课题280

第五节 社会保障法制281

一、社会保障法的沿革281

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282

三、社会保障法体系284

结语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286

一、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286

二、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287

三、改革与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290

第七章 社会安全制度295

第一节 社会安全问题295

一、社会安全指标体系295

二、影响社会安全的因素301

三、转型时期的社会安全问题301

第二节 社会安全机构305

一、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国家机构305

二、维护社会安全的辅助力量309

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安全防范体系310

第三节 社会安全法制314

一、社会安全保障法律体系315

二、社会安全保障法律体系中的非协调因素319

三、犯罪控制的理想模式321

第四节 刑事政策324

一、防治犯罪决策对刑事政策的影响324

二、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325

三、本标兼治的控制犯罪总体目标328

结语 社会安全战略331

附:本书主要参考书目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