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265330.jpg)
- 陈国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2025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和特征1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1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和功能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8
一、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过程8
二、我国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9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和途径12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12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1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2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22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25
第一节 价值规律25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25
二、价值规律的特点26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27
第二节 供求规律29
一、供求规律的内容29
二、供求规律的作用33
第三节 竞争规律35
一、竞争规律的内容35
二、竞争的内容和形式36
三、竞争规律的作用38
一、经济周期规律的内容39
第四节 经济周期规律39
二、经济周期波动原因41
三、经济周期规律的作用46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48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48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所有制结构的一般原理48
二、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49
三、正确看待与认识我国的所有制改革51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特点及其理论依据52
一、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52
二、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54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56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56
二、其他所有制经济60
第四节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所有制结构63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发挥64
二、多种所有制的发展范围与比例关系67
三、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68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70
第一节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70
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70
二、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72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76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演化及其基本特征76
二、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81
三、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方向和配套措施84
一、企业的破产87
第三节 企业破产、联合与兼并87
二、企业的联合92
三、企业的兼并9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96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体系96
一、市场及其本质96
二、社会主义市场的特点97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98
第二节 商品市场99
一、消费品市场99
二、生产资料市场102
一、金融市场的作用105
第三节 金融市场105
二、金融市场体系的构成107
第四节 其它市场110
一、劳动力市场111
二、房地产市场113
三、技术市场115
四、信息市场117
五、期货市场119
第五节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推进价格改革121
一、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121
二、深化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123
一、债券及其历史发展126
第一节 债券12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债券和股票126
二、债券的基本要素与特征127
三、债券的分类130
四、债券制度的作用134
第二节 股票135
一、股份制的历史发展135
二、股票的概念和特征137
三、股票的种类139
四、股票的价格和股票的股息和红利144
第三节 股票市场146
一、股票市场概述146
二、股票市场的性质和功能148
三、股票市场的作用149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151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形成和分配151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和再分配151
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156
第二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158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158
二、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162
三、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政策164
第三节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167
一、社会保障的对象及其内容168
二、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169
三、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71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的特点174
第一节 消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174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消费174
二、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76
三、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消费结构183
一、消费结构的含义183
二、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183
三、合理的消费结构185
四、消费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18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188
一、消费方式188
二、消费水平191
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含义198
第一节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198
第九章 农村市场经济198
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客观必然性199
三、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途径200
第二节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202
一、双层经营体制及其产生202
二、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必要性203
三、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本政策措施204
第三节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06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其重要性206
二、九十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基本思路207
第四节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对农民利益的保护210
一、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210
二、加强对农业支持和农民利益保护的政策措施212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2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216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216
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218
三、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2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23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223
二、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制约225
三、影响经济增长的其它因素2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模式及其选择232
一、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模式232
二、影响经济增长模式选择的因素233
三、选择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模式的原则235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财政和银行238
第一节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238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作用238
二、财政收入242
三、财政支出246
第二节 税收及税收制度249
一、税收的性质和作用249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253
三、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255
第三节 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257
一、社会主义银行的地位和作用257
二、社会主义的利息与利息率258
三、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26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263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作用263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涵义263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264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266
第二节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职能268
一、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268
二、如何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2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体系272
一、计划调控手段272
二、经济调控手段274
三、行政调控手段281
四、法律调控手段283
第十三章 经济国际化与我国的对外经济开放285
第一节 经济国际化与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基本依据285
一、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85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依据286
第二节 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基本形式290
一、对外贸易290
二、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291
三、引进先进技术与技术出口292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293
五、国际旅游业294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295
一、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95
二、实现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政策措施299
第四节 重返关贸总协定与扩大对外开放301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形成及其主要的内容301
二、“复关”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305
三、“复关”后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307
第十四章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309
第一节 法律与经济的关系309
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含义309
二、法律与经济的关系310
三、加强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314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31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概念、结构及特点317
二、加强立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321
第三节 加强经济司法和执法324
一、改革完善司法制度和行政执法机制325
二、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和法律服务机构326
三、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328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33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33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330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33
第二节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精神文明建设337
一、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337
二、加强精神文明各个领域的建设339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342
四、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343
后记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