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转移 影响世界的技术和知识流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向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27703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转移 影响世界的技术和知识流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1
第一编 命运交响曲:谁能独占鳌头?3
第一章 从小到大:技术转移的滚雪球运动3
一、火柴的变迁:一部技术转移的童话5
二、热水瓶的故事:技术知识与商业眼光的结合8
三、微波炉的来历:军用与民用9
四、橡皮水管和橡胶的应用:小用途撬动大市场10
五、利用他山之石:井深大与他的索尼公司11
六、竞争与合作: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13
七、个人计算机的成长:失败者的贡献19
第二章 国际技术和知识转移:全球性市场竞争的最后一块阵地23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23
二、跨国公司垄断行为及其五代技术发展战略25
三、举足轻重的技术和知识竞争领域32
(一)新技术行业:半导体技术32
(二)典型制造业:汽车制造行业的竞争35
(三)未来产业:电子商务上的竞争36
(四)信息技术与产业技术的融合:产业经营模式转变的竞争38
(五)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支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41
(六)教育领域的竞争:知识人才优势决定胜负43
(七)21世纪的产业和知识竞争领域45
第二编 行星组曲:典型国家技术和知识转移的历史和现实经验49
第三章 典型技术转移的早期历史49
一、英国纺织技术向美国的转移49
二、英美铁路技术向日本的转移51
(一)日本引进铁路工程建设时相关教育体系的建立56
(二)铁路工程技术转移日本的几点启示57
三、早期欧美电气技术向日本的转移59
(一)电气技术转移之一:电报技术的转移61
(二)电气技术转移之二:电气技术发展与工程科学教育64
(三)电气技术转移之三:发电技术和电话通讯技术知识的转移67
(四)电气技术转移之四:电气技术、设备制造技术的转移68
(五)西方国家向日本转让电气设备制造技术的动因和契机72
(六)关键性的技术转移75
第四章 当代欧美国家企业的技术转移活动80
一、欧美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特点80
二、新时代欧美国家企业管理技术的办法84
(一)美国企业的技术管理办法84
(二)欧洲企业的技术管理办法85
三、欧美国家企业与大学合作的典型范例85
四、美国大学与工业企业相联系的典型:三大高科技园区88
五、来自英国的例子93
六、美国政府对大学-工业界联系的促进措施96
七、欧美企业技术转移渠道典型案例:IBM公司和3M公司99
(一)IBM公司99
(二)3M公司101
第五章 日本国际技术转移的成功之谜104
一、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104
二、日本从引进技术变为技术大国的历程105
三、日本汽车行业的发展结构特征和技术转移特征部析115
四、日本企业对工业技术发展的贡献122
日本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例子:电子行业124
五、日本政府与大学对工业技术转移和发展的贡献126
六、日本的人力资源培养和知识交流特点130
七、对日本引进技术成功之谜的种种解释132
第六章 韩国引进技术的道路140
一、韩国引进技术的发展背影140
二、韩国引进技术的进程141
三、韩国的技术引进与外国直接投资(FDI)活动146
四、韩国引进技术实例--电子行业和发电设施行业148
(一)电子行业148
(二)发电设施行业152
五、韩国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分析154
六、韩国与巴西等南美国家在工业技术发展上的比较157
七、韩国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教训159
第七章 中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162
一、中国引进技术与输出技术163
(一)引进技术163
(二)输出技术170
二、中国产业科技实力的发展173
三、中国机械、电气和电子产品的出口竞争实力175
一、中国产业科技竞争力分析181
第三编 金蛇狂舞:中国产业科技地位的与技术转移活动评说181
第八章 中国产业科技实力地位的实证分析181
(一)中国产业科技竞争实力的总体比较182
(二)制造业生产效率和创新水平的比较183
(三)产业科技的主要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比较184
(四)多种指标的综合比较187
(五)高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国际比较195
二、中国典型产业科技水平的比较:信息技术产业199
(一)中国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199
(二)信息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仍然比较迟缓200
(三)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相对附加值不高202
三、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发展203
四、中国工业技术模仿和创新过程的重大问题207
(一) 对产品的模仿还是对过程的模仿207
(二)技术因素还是非技术因素210
(三)高附加价值还是低附加价值212
第九章 向中国技术转移的多视角观察216
一、向中国企业转移技术的外国企业规模218
二、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的主要目的222
三、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的主要方式226
四、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的水平状况和引进技术的效果228
五、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的主要问题和困难232
六、欧美技术输出企业的典型竞争力及对中国企业合作的启示235
第十章 技术转移参与者访谈录239
一、中国技术专家谈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240
二、英国企业家谈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的12个小故事243
第四编 沉思录:国际技术转移的活动规律思考269
第十一章 技术转移的经济规律269
一、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技术269
二、基础技术知识和现场型技术知识277
三、技术转移的市场效应281
美洲航空公司计算机订票系统的应用和发展282
四、工业技术的成长规律286
(一)工业化技术成长的 条件反射 规律287
(二)工业化技术成长的 家族 规律289
(三)工业化技术成长的 婚嫁 规律290
(四)工业技术成长的 渐进 与 突进 规律293
五、第一推动者优势与跟随者优势295
第十二章 技术转移的机制302
一、技术转移中的知识创造过程302
二、怎样形成技术的转移307
三、技术转移的常用途径和类型310
四、影响技术转移过程的因素:三种模型313
(一)第一种模型:不同发展状态的技术314
(二)第二种模型:技术引进方的能力318
(三)第三种模型:技术输出方的战略格局320
五、技术转移的适宜环境:保护壁垒325
六、大学与工业界的联系326
第十三章 国际技术转移与资本输出331
一、跨国公司现象与其知识资源战略331
二、技术输出与资本输出335
三、国际资本输出的目的338
四、日本的海外投资与技术输出活动342
五、韩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情况350
六、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输出环境中的影响353
第十四章 国际技术转移活动中的价格冲突357
一、技术价格的几层含义358
(一)技术价格包含技术商品的特殊价值概念358
(二)技术价格还包含买卖双方的个性特征359
(三)技术价格也包含对其社会价值的认同360
二、技术价格影响因素辨析360
(一)技术研制费用因素(Development Cost)361
(二)技术的生命周期因素(Techology Life Cycle)362
(三)技术的转让成本因素(Transferring Cost)363
(四)技术供方的机会成本因素(Opportunity Cost)366
(五)技术转让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因素(Cultural Difference Cost)368
(六)各种影响技术价格因素的综合考虑368
三、技术作为商品定价的冲突370
四、技术价格支付战略376
第五编 第九交响曲:四海是否皆兄弟?385
第十五章 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国际化:联合中求竞争385
一、研究与开发活动国际化的动因385
二、美国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国际化388
特别的例子:IBM日本研究所的情况391
三、日本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国际化393
日本企业在美国的研究开发机构典型:NEC公司402
四、海外研究开发事业发展的主要渠道403
第十六章 国际技术转移中的障碍407
一、技术产生过程中的防护性障碍407
二、技术应用时的专利壁垒障碍409
三、技术转移中的标准化过程障碍411
四、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市场障碍414
五、发达国家企业与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冲突障碍416
六、国际技术转移中的政治经济障碍419
一、国际工程项目的出口与合作中的技术转移423
第十七章 国际生产合作过程中的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途径423
二、国际生产性协作428
三、生产供应链管理的发展430
四、国际生产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合作的实践特征433
(一)影响供应商成功参与国际性供应链合作的要素436
(二)国外采购商、制造商选择供应商的原则要点437
五、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性生产供应链合作的影响因素439
尾声445
参考文献447
后记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