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耳鼻咽喉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学教研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3581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950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9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耳鼻咽喉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鼻的发生学1
第一节 早期胚胎头端的建立1
第一篇 耳鼻咽喉的发生学及畸形1
第二节 外鼻的发生4
第三节 鼻腔的发生5
原始鼻腔的发生5
腭的发生及次级鼻腔的形成6
鼻甲的发生8
第四节 鼻窦的发生9
第二章 鼻的畸形9
斜面裂10
钮形鼻10
双鼻畸形10
唇侧裂10
唇正中裂10
第一节 面部及外鼻畸形10
管形鼻11
鞍鼻(塌鼻)11
歪鼻14
鼻翼萎陷症14
先天性颌小畸形15
第二节 面裂囊肿16
鼻前庭囊肿17
第三节 鼻小柱过宽畸形18
鼻背中线皮样囊肿及瘘管18
第四节 鼻前孔闭锁及狭窄19
第五节 鼻后孔闭锁21
第三章 咽喉的发生学24
第一节 咽的发生24
第二节 颈窦的发生及衍变25
第三节 甲状腺的发生25
第四节 胸腺及甲状旁腺的发生26
第五节 喉的发生27
第二节 舌甲状腺、先天性舌根囊肿、甲状舌瘘管及囊肿28
舌甲状腺28
第一节 腭裂28
第四章 咽喉的畸形28
先天性舌根囊肿31
甲状舌瘘管及囊肿31
第三节 先天性颈侧(鳃源性)瘘管及囊肿34
第四节 婴幼儿的喘鸣性疾病38
第五节 喉的先天性畸形39
喉软骨的先天性畸形39
喉软骨软化40
喉下垂41
喉蹼41
先天性喉囊肿42
先天性声门下腔血管瘤42
第一节 内耳的发生43
第五章 耳的发生学43
第二节 中耳的发生44
第三节 外耳的发生44
第六章 耳的畸形46
第一节 先天性耳廓畸形46
第二节 外耳道狭窄及闭锁47
第三节 先天性耳前瘘管49
第四节 中耳畸形51
鼓室畸形51
面神经颞骨段畸形54
咽鼓管畸形54
鼓窦及乳突畸形54
眼-耳廓发育不全55
反应停(酞胺哌啶酮,thalidomid)中毒性畸形症候群55
第五节 内耳畸形55
下颌面骨发育不全55
第六节 与耳畸形有关的症候群55
梅比乌斯(Moebius)氏症候群56
克里波-费尔(Klippel-Feil)氏症候群56
颈-眼-听三联征56
颅骨面骨发育不全56
风疹感染引起的畸形症候群56
华尔登堡(Waardenburg)氏症候群57
成骨不全症57
染色体异常症候群57
第一章 鼻及鼻窦的临床解剖学59
第二篇 鼻科学59
外鼻60
第一节 鼻的临床解剖学60
鼻腔63
第二节 鼻窦的临床解剖学69
上颌窦70
筛窦71
额窦72
蝶窦73
第三节 鼻腔及鼻窦的血管、神经及淋巴74
第二章 鼻及鼻窦的生理学79
第一节 鼻的生理学79
第一节 病史询问82
第二节 鼻窦的生理学82
第三章 鼻及鼻窦的检查法82
第二节 检查设备及受检者位置84
第三节 外鼻及鼻腔的检查法86
第四节 鼻窦的检查法91
第四章 外鼻及鼻前庭疾病95
第一节 酒齇鼻(酒渣鼻)95
第二节 鼻疖96
第三节 鼻前庭炎97
第四节 鼻前庭湿疹97
第五章 鼻腔普通炎性疾病98
第一节 急性鼻炎98
第二节 慢性鼻炎99
慢性单纯性鼻炎100
慢性肥厚性鼻炎101
萎缩性鼻炎及臭鼻症102
豆渣样(或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105
第三节 慢性鼻炎的手术疗法106
中鼻甲切除术106
下鼻甲骨粘-骨膜下切除术107
下鼻甲粘膜部分切除术109
鼻腔粘-骨膜下埋藏术109
鼻腔外侧壁内移术111
第一节 鼻出血(鼻衄)113
第六章 鼻出血及血管结扎术113
第二节 血管结扎术122
上唇动脉结扎术122
筛动脉结扎术122
上颌动脉结扎术(经上颌窦法)123
颈外动脉结扎术124
第七章 鼻中隔及鼻腔其它疾病127
第一节 鼻中隔偏曲127
第二节 鼻中隔偏曲的手术疗法129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129
摇门式术132
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134
第三节 鼻中隔血肿135
第四节 鼻中隔脓肿136
第五节 鼻中隔穿孔137
第六节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137
第七节 鼻腔异物139
第八节 鼻石140
第九节 鼻腔牙140
第八章 鼻窦普通炎性疾病140
第一节 急性鼻窦炎141
第二节 慢性鼻窦炎147
第三节 鼻窦炎的手术疗法152
上颌窦鼻内开窗术152
上颌窦根治术153
鼻内筛窦切除术156
鼻外筛窦切除术158
经上颌窦途径筛窦切除术159
额窦钻孔术161
鼻外额窦手术162
蝶窦口扩大术165
第四节 鼻窦炎的并发病165
眶内并发病166
颅内并发病168
下行感染170
耳部并发病170
病灶170
第五节 小儿鼻窦炎170
第六节 婴幼儿急性上颌骨骨髓炎172
第九章 变态反应性鼻炎及鼻息肉174
第一节 变态反应性鼻炎及鼻窦炎174
第二节 鼻息肉181
鼻息肉切除术183
鼻后孔巨大息肉切除术184
第十章 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185
第一节 骨瘤185
第二节 乳头状瘤186
第三节 血管瘤187
第四节 纤维瘤189
第五节 软骨瘤189
第七节 脑膜瘤190
第六节 浆细胞瘤190
第八节 成釉细胞瘤191
第九节 圆柱瘤191
第十节 鼻及鼻窦囊肿191
牙源性囊肿192
鼻窦囊肿193
第十一章 鼻及鼻窦恶性肿瘤195
第一节 外鼻恶性肿瘤195
基底细胞癌196
鳞状细胞癌196
恶性黑瘤196
第二节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196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一般注意事项200
第三节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手术疗法200
鼻侧切开术203
上颌骨切除术204
扩大上颌骨切除术207
几种变通的手术切口208
第十二章 恶性肉芽肿及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211
第一节 恶性肉芽肿211
第二节 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214
第三篇 咽科学216
第一节 咽的临床解剖学216
第一节 咽的分部216
第三节 咽的血管、淋巴及神经218
第二节 咽壁的构造218
第四节 颈的筋膜、筋膜间隙及三角区220
第五节 咽淋巴环225
第二章 咽的生理学228
第一节 咽的生理机能228
第二节 腭扁桃体的生理机能229
第三章 咽的检查法230
第一节 病史询问230
第二节 视诊231
第三节 颈的检查法231
第四节 鼻咽检查法232
第五节 口咽检查法234
第四章 咽的普通炎性疾病236
第九节 其他检查法236
第一节 急性鼻咽炎236
第七节 X线检查法236
第八节 机能检查法236
第六节 喉咽检查法236
第二节 慢性鼻咽炎237
第三节 咽扁桃体肥大238
咽扁桃体切除术239
第四节 咽囊炎,舌扁桃体肥大,悬雍垂过长242
咽囊炎242
舌扁桃体肥大243
悬雍垂过长244
第五节 急性咽炎244
急性单纯性咽炎244
急性坏死性咽炎245
急性水肿性咽炎246
咽结膜热246
第六节 慢性咽炎247
第七节 咽角化症249
第八节 急性(腭)扁桃体炎249
第九节 溃疡膜性咽炎(奋森氏咽峡炎)253
第十节 慢性扁桃体炎254
第十一节 扁桃体切除术256
扁桃体剥离法258
扁桃体挤切法261
第五章 颈深部感染267
第一节 扁桃体周围脓肿267
第二节 咽后脓肿269
第三节 咽旁隙的感染272
第四节 下颌下隙的感染274
第五节 颈动脉鞘的感染276
第六节 咀嚼肌隙及颞隙的感染276
第七节 腮腺隙的感染276
第八节 内脏前隙的感染276
第六章 咽及咽旁肿瘤277
第一节 咽部良性肿瘤277
鼻咽纤维瘤277
鼻咽其他良性肿瘤278
口咽良性肿瘤278
鼻咽恶性肿瘤279
第二节 咽部恶性肿瘤279
口咽及喉咽恶性肿瘤284
第三节 咽旁肿瘤及颈动脉体瘤285
咽旁肿瘤285
颈动脉体瘤287
第四节 咽部肿瘤的手术疗法288
经硬腭径路鼻咽纤维瘤切除术288
咽侧切开术291
舌骨下咽切开术294
第七章 鼻咽粘连、茎突过长症296
第一节 鼻咽粘连296
鼻咽成形术296
第二节 茎突过长症299
第一节 运动性障碍301
第八章 咽的运动性及感觉性神经障碍301
第二节 感觉性障碍303
第四篇 喉科学304
第一章 喉的临床解剖学304
第一节 喉的软骨304
第二节 喉的韧带及膜305
第三节 喉的肌肉307
第四节 喉的内部解剖309
第五节 喉的粘膜310
第六节 喉的神经、血管及淋巴310
第二章 喉的生理学312
第一节 病史询问314
第三章 喉的检查法314
第二节 视诊、听诊及扪诊315
第三节 间接喉镜检查法315
第四节 直接喉镜检查法317
支撑喉镜和悬吊喉镜检查法319
第五节 X线检查法320
第六节 机能检查法320
第四章 喉的普通炎性疾病321
第一节 急性喉炎321
第二节 小儿急性喉炎322
第三节 急性会厌炎323
急性阻塞性喉气管炎324
第四节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324
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327
第五节 慢性喉炎328
第六节 慢性萎缩性喉炎329
第七节 环的关节炎330
第五章 急性喉阻塞及其手术疗法331
第一节 急性喉阻塞331
第二节 急性喉阻塞的手术疗法334
气管切开术334
环甲膜切开术340
紧急气管切开术340
快速气管切开术341
第六章 喉的运动性及感觉性障碍343
第一节 喉的运动神经麻痹344
喉上神经外支麻痹344
喉返神经麻痹345
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联合麻痹346
喉运动神经麻痹的治疗346
声带外展术347
第二节 喉肌肌病性麻痹349
第三节 喉痉挛350
成人喉痉挛350
蝉鸣性喉痉挛350
第五节 癔病性失语症351
喉部感觉过敏及感觉异常351
喉部感觉缺失351
第四节 喉的感觉神经麻痹351
第七章 喉部肿瘤352
第一节 喉部良性肿瘤352
乳头状瘤353
儿童期乳头状瘤354
神经鞘瘤355
血管瘤355
髓外浆细胞瘤356
软骨瘤356
纤维瘤356
息肉356
囊肿357
含气囊肿358
淀粉样变359
第二节 喉的癌前病及原位癌360
第三节 喉部恶性肿瘤361
第八章 喉部肿瘤的手术疗法367
第一节 间接喉镜下喉部良性肿瘤切除术368
第二节 直接喉镜下喉部良性肿瘤切除术370
第三节 喉裂开术370
第四节 喉全切除术372
第五节 喉部分切除术378
第六节 颈淋巴结清扫术385
第七节 喉咽部恶性肿瘤应用次全喉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术389
第八节 喉全切除术后的发声问题391
第一章 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临床解剖学396
第一节 气管及支气管的临床解剖学396
气管396
第五篇 气管食管科学396
支气管398
第二节 食管的临床解剖学399
第二章 内窥镜检查法400
第一节 器械、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401
第二节 支气管镜检查法409
第三节 食管镜检查法414
第三章 呼吸道异物及其手术疗法418
第一节 呼吸道异物418
一、异物取出术前的注意事项422
第二节 呼吸道异物的手术疗法422
二、经直接喉镜异物取出法423
三、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法424
四、术后注意事项426
第三节 全身麻醉及气管切开术在呼吸道异物治疗中的应用427
第四章 咽、食管异物及其治疗431
第一节 咽及食管异物431
第二节 咽及食管异物的治疗434
第五章 食管腐蚀伤、剥脱性食管炎438
第一节 食管腐蚀伤438
第二节 食管瘢痕性狭窄扩张术442
吞线扩张术443
食管镜下探条扩张术443
顺行性盲目食管扩张术446
第三节 剥脱性食管炎446
第六篇 耳科学447
第一章 耳的临床解剖学447
第一节 颞骨447
鳞部448
鼓部449
乳突部450
岩部451
茎突453
耳廓454
第二节 外耳454
外耳道456
外耳的神经、血管及淋巴457
第三节 中耳459
鼓室459
咽鼓管466
鼓窦467
乳突468
中耳的神经及血管470
中耳的粘膜472
第四节 内耳472
骨迷路472
膜迷路477
内耳的终器(膜迷路的组织学)480
迷路的血管及神经482
第五节 第八脑神经及其中枢联系483
蜗神经及其中枢联系483
前庭神经及其中枢联系484
第二章 耳的生理学486
第一节 听的生理学486
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486
外耳的生理491
中耳的生理491
耳蜗的生理495
第二节 平衡的生理学498
半规管的生理499
耳石器的生理500
前庭神经核区及其传导束的生理501
前庭中枢部分的生理502
与平衡生理有密切关系的前庭外反射504
第三章 耳的检查法(一)——耳的物理检查法与咽鼓管检查法505
第一节 病史询问505
第二节 听诊、视诊、触诊及嗅诊506
第三节 外耳道及鼓膜的徒手检查法507
第四节 耳镜检查法508
第五节 耳显微镜检查法509
一、咽鼓管吹张法511
第六节 咽鼓管检查法511
二、听诊管吞咽试验513
三、伏雅且克(Воячек)氏耳测压器514
四、气压舱检查法514
五、咽鼓管咽口压力计检查法514
六、鼓室滴药法515
七、荧光素试验法515
八、咽鼓管造影术515
九、声阻抗测定法515
十、咽鼓管正负压检查法516
第一节 语言检查法518
第四章 耳的检查法(二)——听力检查法518
第二节 秒表检查法519
第三节 音叉检查法520
一、气导骨导比较试验(任内氏试验)520
二、骨导偏向试验(韦伯尔氏试验)521
三、骨导比较试验(施瓦巴赫氏试验)522
四、盖来氏试验523
第四节 听力计检查法523
一、纯音听力计听阈检查法523
二、超听阈检查法529
三、电声阻抗听力计541
一、哺乳条件反射试验法543
二、定向条件反射听力计检查法543
第五节 婴幼儿听力检查法543
三、映象镜听力计检查法544
第六节 伪聋检查法544
第五章 耳的检查法(三)——前庭机能检查法546
第一节 自发症状检查法546
自觉症状546
他觉症状546
第二节 诱发症状检查法551
半规管机能检查法551
耳石器机能检查法556
前庭神经检查法(直流电试验)557
头位性眼震检查法557
第三节 前庭机能检查法在国防医学及职业选择上的应用559
前庭外器官的机能检查法559
第四节 前庭机能检查结果的分析561
第六章 外耳疾病563
第一节 耳廓软骨膜炎563
第二节 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手术疗法564
塑料架支撑术564
置管引流术565
第三节 外耳道异物566
第四节 耵聍栓塞566
第五节 外耳道疖567
第六节 弥漫性外耳道炎569
第七节 外耳湿疹570
急性鼓膜炎571
第八节 鼓膜炎571
大疱性鼓膜炎572
慢性肉芽性鼓膜炎573
第九节 耳带状疱疹574
第七章 中耳普通炎性疾病576
第一节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577
第二节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578
第三节 分泌性中耳炎580
第四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583
第五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86
第六节 粘连性中耳炎591
急性乳突炎595
第七节 急性乳突炎及隐蔽性乳突炎595
隐蔽性乳突炎596
第八节 慢性乳突炎597
第九节 鼓室硬化症598
第八章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手术疗法599
第一节 单纯乳突凿开术600
第二节 乳突根治术604
第三节 改良乳突根治术609
第四节 上鼓室鼓窦凿开术610
第五节 乳突腔肌瓣填塞术612
第六节 耳后瘘管修补术614
第九章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颅外并发病617
耳后骨膜下脓肿618
第一节 耳部及其邻近部位的脓肿618
耳前骨膜下脓肿619
耳源性颈深部脓肿619
第二节 迷路炎619
局限性迷路炎619
急性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620
慢性卡他性迷路炎621
急性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621
慢性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622
迷路腐骨622
第三节 岩部炎623
第十章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颅内并发病625
第一节 硬脑膜外脓肿626
第二节 硬脑膜下脓肿627
第三节 耳源性囊性蛛网膜炎627
第四节 耳源性脑膜炎628
第五节 横窦血栓性静脉炎629
第六节 耳源性脑脓肿632
第一节 内窥镜634
经乳突术腔穿刺法636
颅骨钻扎穿刺头638
颅锥穿刺法638
第七节 耳源性脑积水638
第八节 脑疝639
第九节 脑脊液耳漏640
如何观察病情641
第十节 耳源性颅内并发病处理中的几个问题641
乳突探查问题642
第一节 面神经的解剖学及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与临床表现643
输液问题643
脱水药物的应用643
第十一章 面神经麻痹643
第二节 耳源性面神经麻痹649
第三节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面神经麻痹)650
第四节 面神经的减压术及修补术652
面神经减压术653
面神经缝合术653
神经移植术654
面神经吻合术655
第十二章 中耳成形术(单纯鼓膜修补术及鼓室成形术)656
第一节 手术命名、存在的问题及病例的选择656
手术后面神经机能恢复情况656
第二节 手术类型660
一、Wullstein(1952)鼓室成形术术式分型法660
二、中耳成形术改良分型法660
第三节 中耳成形术的术式664
单纯鼓膜修补术664
鼓室成形术667
第三节 与手术有关的几个问题670
手术进路670
移植床的准备670
移植物的选择673
预防术后出现并发病问题675
术后处理675
第十三章 蓝鼓膜及中耳其他疾病677
第一节 蓝鼓膜677
第二节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680
第三节 耳的吡霜腐蚀性损害681
第四节 经耳感染的破伤风682
第十四章 膜迷路积水(美尼尔氏病)684
第十五章 耳硬化症691
第十六章 镫骨手术及外半规管开窗术698
第一节 镫骨手术698
手术适应症698
术前准备699
手术进路与麻醉方法699
特殊手术器械700
操作步骤701
术后注意事项709
术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710
当前尚待解决的几个问题711
第二节 外半规管开窗术712
常规外半规管开窗术712
“二层楼式”外半规管开窗术717
第十七章 聋及聋哑718
第一节 先天性聋719
第二节 传染中毒性聋721
第三节 药物中毒性聋724
第四节 老年性聋727
第五节 爆震性聋及噪声性聋728
第六节 全身及其他器官慢性疾病引起的聋728
第七节 精神性聋729
第八节 特发性暴聋730
第九节 聋哑732
第十节 耳聋的防治737
第十一节 助听器740
第十八章 耳部肿瘤741
第一节 外耳肿瘤741
外耳道乳头状瘤741
外耳道胆脂瘤742
外耳道外生骨疣743
囊肿744
色素痣744
血管瘤744
瘢痕疙瘩745
纤维瘤745
耵聍腺瘤745
恶性黑瘤746
第二节 中耳肿瘤746
中耳良性肿瘤746
中耳癌747
颞骨黄色瘤及嗜酸(曙红)白细胞肉芽肿748
第三节 颞骨巨细胞瘤、颞骨黄色瘤及嗜酸(曙红)白细胞肉芽肿、面神经鞘(膜)瘤或面神经纤维瘤748
颞骨巨细胞瘤748
面神经鞘瘤或面神经纤维瘤749
第四节 颈静脉球体瘤750
第五节 听神经瘤753
第七篇 耳鼻咽喉的职业病、外伤及特殊性传染病755
第一章 职业病(一)——气压创伤性耳鼻病755
第一节 气压创伤性鼻窦炎及中耳炎755
气压创伤性鼻窦炎755
气压创伤性中耳炎756
第二节 噪声性听觉损伤759
关于噪声的基本概念759
生产性噪声的现场调查761
噪声性聋763
第二章 职业病(二)——粉尘及有毒物质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766
第一节 粉尘作业的上呼吸道疾病767
第二节 有毒物质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768
第三节 职业性上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770
第三章 职业病(三)——职业性喉病772
第一节 职业性喉病概述772
第二节 声带小结775
第三节 喉接触性溃疡776
切伤、裂伤、刺伤及盲管伤777
外鼻挫伤777
第四章 耳鼻咽喉外伤777
外伤777
第一节 鼻、鼻窦及其邻近组织的外伤777
鼻骨骨折778
鼻窦骨折780
颧骨骨折781
眼眶骨折782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783
面部中段骨折784
严重鼻及鼻窦外伤的急救处理786
面部开放性伤口及异物的处理786
第二节 咽喉外伤787
咽喉刺伤、切伤及贯通伤788
喉挫伤、软骨骨折及脱位788
喉瘢痕性狭窄793
喉瘢痕性狭窄的手术疗法794
气管内插管麻醉术后的喉、气管并发病797
第三节 耳外伤800
外耳外伤800
中耳外伤801
内耳外伤及颞骨骨折801
外伤性脑脊液耳漏803
第一节 真菌病804
关于真菌的基本概念804
第五章 耳鼻咽喉的特殊性传染病804
耳部外伤性大出血804
鼻真菌病805
口腔、咽部真菌病807
喉真菌病809
耳真菌病811
第二节 白喉812
鼻口喉812
咽白喉813
喉白喉813
气管、支气管白喉814
第三节 硬结病815
第四节 结核817
鼻结核818
鼻狼疮820
咽结核821
咽狼疮823
喉结核824
喉狼疮826
耳结核826
耳狼疮828
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结核828
第五节 麻风829
第六节 梅毒830
鼻梅毒831
咽梅毒831
喉梅毒832
耳梅毒833
第八篇 几个与耳鼻咽喉科有关的常见症状834
第一章 头痛834
第一节 介绍几种可致头痛的耳鼻咽喉科疾病834
第二节 引致头痛的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判断838
第二章 咽异感症839
第一节 产生咽异感症的原因839
第二节 引起咽异感症的各种疾病840
第三节 怎样检查咽异感症病人842
第四节 诊断中的几点注意843
第五节 介绍几种治疗方法843
第三章 呼吸困难844
第一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844
第二节 呼吸困难的分类846
第三节 阻塞性呼吸困难的病因849
第四节 阻塞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853
第五节 呼吸困难的治疗855
第四章 眩晕860
第一节 眩晕的产生原因及分类860
第二节 眩晕的病源分类862
第三节 介绍几种眩晕疾病868
第四节 几个容易引起混乱的“病名”880
第五节 怎样检查一个眩晕病人881
第六节 眩晕的治疗原则884
第一节 头部投照时的标准平面和联线886
第九篇 耳鼻咽喉科的X线检查法及诊断学886
第一章 头部X线投照原则介绍886
第二章 鼻窦的X线检查法及诊断学887
第一节 鼻窦的X线检查法887
一、鼻颏位887
第二节 头部投照时的常用条件887
二、鼻额位888
三、视神经孔位889
四、上颌窦斜位890
五、鼻窦侧位890
六、颅底位892
第二节 鼻窦疾病的X线诊断学893
八、鼻窦造影术893
九、鼻后孔造影术893
七、鼻窦断层片893
一、化脓性鼻窦炎894
二、变态反应性鼻窦炎894
三、气压创伤性鼻窦炎894
四、鼻窦囊肿894
五、息肉895
六、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895
七、肿瘤895
一、鼻咽的X线检查法896
第一节 咽的X线检查法896
第三章 咽的X线检查法及诊断学896
九、鼻窦术后的改变896
八、恶性肉芽肿896
二、口咽及喉咽的X线检查法——侧位897
三、茎突的X线检查法897
第二节 咽部疾病的X线诊断学899
一、鼻咽肿瘤899
二、咽后脓肿899
二、正位断层片900
一、侧位平片900
第一节 喉的X线检查法900
第四章 喉的X线检查法及诊断学900
五、会厌谷征900
四、喉咽肿瘤900
三、茎突过长症900
三、侧位断层片901
四、喉造影术901
第二节 喉部疾病的X线诊断学901
一、良性肿瘤901
二、喉癌901
三、喉结核901
四、喉硬结901
第二节 气管、食管疾病的X线诊断学902
一、呼吸道异物902
第五章 气管、食管的X线检查法及诊断学902
第一节 气管、食管的X线检查法902
二、食管异物903
三、食管异物引起的颈、胸部并发病903
四、食管腐蚀伤及瘢痕性狭窄903
第六章 耳的X线检查法及诊断学904
第一节 耳的X线检查法904
一、劳氏位904
二、麦氏位904
三、许氏位905
四、反斯氏位906
五、头部正位907
二、中耳乳突疾病908
一、外耳疾病908
第二节 耳部疾病的X线诊断学908
三、耳硬化症910
四、耳部肿瘤910
第七章 耳鼻咽喉外伤的X线检查法及诊断学911
第一节 鼻外伤911
一、鼻骨骨折911
二、鼻窦骨折912
第二节 喉外伤913
第三节 耳外伤913
二、鼻腔冲洗法914
第二节 一般技术操作常规914
一、鼻滴药法914
第十篇 耳鼻咽喉科护理学及常用药物914
第一节 门诊工作常规914
第一章 门诊工作及一般技术操作常规914
四、咽喉部喷雾法915
三、鼻窦置换疗法915
五、咽部涂药法916
六、蒸汽吸入法916
七、耳滴药法916
八、外耳道冲洗法917
三、上颌窦穿刺冲洗法918
四、咽鼓管吹张法918
五、常用针刺、穴位封闭及穴位注射疗法918
二、下鼻甲粘膜硬化法918
一、鼻堤封闭918
第三节 一般诊疗技术操作常规918
第二章 护理常规919
第一节 鼻部疾病及手术的护理919
鼻出血的护理919
鼻部手术的术前准备920
一般鼻部手术的术后护理920
第二节 扁桃体手术的护理921
第三节 气管切开术的术后护理922
第四节 喉部手术的护理924
第五节 呼吸困难的护理924
第六节 喉咽与食管异物及食管镜检查的护理925
第七节 呼吸道异物及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926
第八节 呼吸道及食管腐蚀伤的护理927
第九节 乳突手术的护理928
第十节 耳源性颅内并发病的护理928
第十一节 听力手术的护理929
第三章 常用敷料和常用包扎法929
第一节 常用敷料929
第二节 常用包扎法933
第四章 常用器械的使用、消毒及保养934
第二节 电器及光学器械935
第三节 锐利器械936
第四节 一般金属器械936
第五节 橡皮管936
第八节 门诊器械937
第五章 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937
第七节 塑料制品937
第六节 玻璃制品937
第一节 耳鼻咽喉科局部常用药物938
鼻部常用药物938
咽、喉、气管及食管常用药物941
耳部常用药物944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946
常用局部麻醉药的种类946
局部麻醉药的中毒及解救947
中毒的预防948
第三节 皮肤及粘膜消毒药949
第四节 术前用药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