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昆河经济带发展构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1世纪:昆河经济带发展构想
  • 熊清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22236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昆河经济带发展构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昆河经济带的演变及其历史透视21

第一章 近代云南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昆河经济带的产生21

— 19世纪60年代前的云南经济格局21

二 19世纪60年代后的云南经济变化24

三 近代云南经济重心的转移29

第二章 滇越铁路沿线的工业化端倪34

一 滇越铁路沿线地区农村商品化进程34

二 个碧石铁路的修筑及其影响39

三 外国资本输入及其影响41

四 区域工业化推进44

第三章 社会组织结构的改造与国家工业化48

一 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改造48

二 国家工业化道路54

三 经济流量的大转移60

第四章 昆河经济带的形成及其推动因素64

一 区域经济的开放64

二 区域经济的增长72

三 结论和历史启示79

第二篇 昆河经济带经济运行现状及基本评价91

第五章 基本经济格局91

一 农业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92

二 工业经济现状和乡镇企业95

三 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98

第六章 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分析103

一 经济增长与现状分析103

二 结构状况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113

三 空间结构分析119

第七章 昆河经济带的成长条件及其障碍124

一 形成本经济区域的基本前提和有利条件124

二 现实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131

三 基本结论142

第三篇 昆河经济带发展构想及生产力布局149

第八章 宏观经济背景分析149

— 1996-2010年国际经济发展背景和总体趋势149

二 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前景152

三 越南的经济发展态势155

四 1996-2010年国内经济发展态势157

五 云南经济发展的总趋势159

六 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对昆河经济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161

一 昆河经济带在全省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66

第九章 昆河经济带在全省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及前景166

二 昆河经济带在云南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功能及其潜力170

三 昆河经济带的发展前景182

第十章 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和目标体系184

一 确立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的原则184

二 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思路185

三 1996-2010年发展目标189

第十一章 昆河经济带产业布局与规划191

一 生产力布局的原则191

二 双中心沿轴开发——昆河经济带生产力布局的主导模式192

三 昆河经济带生产力总体布局196

第四篇 昆河经济带经济体制设计及政策建议211

第十二章 遵循现代市场经济原则,建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框架211

一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211

二 经济良好运行的体制框架213

三 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确保昆河经济带早日建成217

第十三章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219

一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219

二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20

三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和途径222

第十四章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226

一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226

二 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功能228

三 大力依靠科技进步的措施建议229

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措施建议233

第十五章 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发展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农业236

一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236

三 坚持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路子237

二 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237

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38

五 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步伐238

六 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239

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低耗”农业240

八 建立农业投入保障体系,加大农业投入240

九 加强农村市场网络建设,促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241

十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241

第十六章 抓住国有企业改革这一中心环节,推进经济体制的深层次改革242

一 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42

二 把深化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及加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243

三 认真实施“抓大放小”战略245

四 抓好配套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247

一 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249

第十七章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东南亚次区域的国际分工与合作249

二 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创汇250

三 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251

四 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252

五 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253

六 大力发展既能增强实力又能推动开放的旅游产业254

第十八章 依据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实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255

一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255

二 明确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点256

三 运用好各种调控手段258

第十九章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促进经济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260

一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260

三 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方向261

二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261

四 注重经济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262

第二十章 注重经济制度创新,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黄金经济带266

一 云南经济制度创新起始及其效应266

二 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创新实践267

三 从农村入手推动整体经济制度创新267

第二十一章 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确保昆河经济带发展设想的实现271

一 把昆河经济带列为云南改革和发展的重点试验区271

二 继续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72

三 用好信贷资金并多方筹集资金273

四 切实盘活资产存量274

五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社会资金274

六 扩大开放以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275

七 加强全方位经济联合与协作276

附录:《昆河经济带“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