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制度概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制度概要
  • 曹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6209·54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制度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绪论1

目录1

二 吸收录用20

军队干部转业20

(一)转业对象和转业条件20

(二)转业干部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向20

(三)转业干部的培训29

(四)集体转业和复员改转业31

(五)组织领导和批准权限33

(六)转业干部的级别待遇34

(一)毕业生分配计划的制订38

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38

(二)毕业生调配和派遣制度39

(三)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进42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44

(一)分配制度的建立44

(二)分配、调遣工作程序46

(三)调剂方案和分配使用原则47

(四)调配和派遣工作48

其他工作人员的录用49

(一)录用对象49

(二)录用条件51

(三)录用方式53

(四)录用人员的待遇53

(五)录用的程序和手续54

三 培训59

干部教育的历史发展60

(一)建国前的干部教育工作60

(二)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干部教育工作63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干部教育工作68

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71

(一)关于政治理论教育71

(二)关于业务教育76

(三)关于文化教育78

干部教育的基本形式80

(一)在职学习80

(二)离职培训83

培训干部的机构85

(一)各级党校85

(二)各类干部学校89

(三)大专院校干部培训班、进修班和管理干部学院92

(四)各种业余学校94

干部教育的领导机构和主管部门95

(一)统一领导,分工管理95

(二)建立全国性的领导机构97

培训同考核、奖惩、晋升的关系98

四 调配 交流102

民主革命时期干部调配概况102

(一)抽调干部的办法102

(二)抽调干部的条件103

(三)抽调干部的原则103

建国以来干部调配概况104

(一)关于干部调配的综合性规定105

(二)关于调整干部的规定108

(三)关于为重要工程及有关部门选调干部的规定114

(四)关于因照顾夫妻关系而调动干部的规定116

(五)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从京外地区调干部的规定121

(六)关于工业、铁路、公安、工会、共青团等系统干部调动的规定124

干部交流制度129

(一)交流目的130

(二)交流对象130

(三)交流范围130

(四)交流方法131

(五)交流干部的其他事项131

五 任免133

任免权限和任免范围133

干部职务名称表142

任期任届151

任免手续和任免程序155

六 考核164

考核的目的164

考核的内容167

考核的方法169

考核的组织171

考核的时限174

七 奖惩175

奖励的种类176

奖励的条件和标准178

奖励的权限184

惩戒的种类186

惩戒的条件188

惩戒的权限191

奖惩的程序196

申诉200

惩戒处分的撤销204

八 干部的“四化”建设209

干部标准和干部条件210

干部“四化”方针的提出215

领导班子“四化”建设的基本状况219

(一)中央党政机关领导班子的“四化”状况220

(二)省级党政机关领导班子的“四化”状况221

(三)地、市、州党政机关领导班子的“四化”状况225

(四)县级党政机关领导班子的“四化”状况226

实现干部“四化”的基本任务229

(一)继续调整好各级领导班子232

(二)大胆放手地选拔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234

(三)坚定不移地实行干部退休制度236

(四)大力抓好第三梯队建设,健全后备干部制度239

(五)大规模地开展干部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整个干部队伍的素质241

九 工资242

工资制度的历史发展244

工资制度的主要原则260

(一)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260

(二)同工同酬的原则261

(三)正常提薪的原则261

(四)适应形势的原则262

(五)反对平均主义的原则263

(六)统筹兼顾的原则264

(七)关心职工物质利益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原则265

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267

(一)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267

(二)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274

(三)民警人员的工资标准279

(四)国家机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281

(五)国家机关翻译人员的工资标准287

(六)国家机关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的工资标准289

(七)高等学校教学人员的工资标准291

(八)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的工资标准293

(九)国家卫生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295

(十)中专、技校、中学、小学教学人员的工资标准296

(十一)文艺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300

定级与晋级的基本依据302

(十二)体育运动员、教练员的工资标准(一九八二年修订后的新标准)302

大学与中专毕业生的工资308

转业军人的工资313

十 福利319

各种补贴与津贴319

(一)地区生活费补贴320

(二)粮价补贴330

(三)房租补贴330

(四)副食品价格补贴331

(五)交通费补贴331

(六)取暖费补贴332

(七)岗位津贴332

(八)野外工作津贴335

社会保险336

(一)生育待遇336

(二)疾病待遇336

(三)负伤待遇340

(四)残废待遇341

(五)死亡待遇347

休假、请假及其待遇353

(一)节假353

(二)年休假354

(三)探亲假354

(四)婚丧假356

(五)事假357

集体福利和困难补助357

十一 退职363

退职条件363

退职待遇367

安置去向和管理374

(一)安置去向374

(二)退职的审批375

(三)退职人员的管理376

十二 退休378

退休规定的名称和适用范围380

离休的名称、条件和离休规定的适用范围382

退休的条件386

退休离休待遇390

(一)退休费离休费390

(二)其他待遇396

(三)经费来源399

安置去向401

发挥退休离休人员作用403

退休人员的子女招工406

退休离休人员的管理409

管理体制414

十三 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414

(一)中央及有关部门关于干部管理体制的规定416

(二)中央及有关部门关于科技干部管理的规定424

管理机构426

(一)政务院人事局427

(二)中央人事部427

(三)国务院人事局428

(四)内务部政府机关人事局428

(五)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429

(六)国家人事局429

(七)劳动人事部430

本书主要资料来源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