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段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2419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医学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1
一、社会医学的概念1
二、社会医学研究的对象的内容1
第二节 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3
一、社会医学与流行病学3
二、社会医学与临床医学4
三、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5
四、社会医学与医学伦理学6
五、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8
六、社会医学与卫生统计学9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社会医学的意义10
第二章 社会医学的演变过程13
第一节 国外社会医学的演变13
一、社会医学的萌芽时期13
二、社会医学的创立时期14
三、社会医学的发展时期16
第二节 我国社会医学的发展20
第三章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22
第一节 医学模式22
一、医学模式的特点23
二、医学模式的历史演进及社会文化背景23
三、现代医学模式26
第二节 健康观33
一、健康的概念33
二、疾病的概念34
三、不同观点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34
第四章 健康危险因素剖析36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剖析的意义36
一、国际疾病谱变化防制战略36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38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40
一、慢性病自然史40
二、危险因素与疾病的联系42
三、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46
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方法47
一、政策分析评价方法47
二、确定预防工作重点法49
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法50
第五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55
第一节 概述55
第二节 社会医学调查分析55
一、社会医学调查55
二、社会医学分析58
第三节 问卷设计59
一、信度60
第四节 信度和效度60
二、效度61
第六章 社会与健康62
第一节 生产力与健康62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健康63
第三节 上层建筑与健康64
一、社会政治制度与健康64
二、医疗保健制度与健康65
三、家庭婚姻制度与健康66
四、社会文化与健康67
第四节 社会现代化与健康68
一、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健康的影响69
二、现代社会的城市化对健康的影响70
第七章 社会卫生保健71
第一节 社会卫生状况71
一、世界卫生状况发展的不均衡性71
二、全球卫生战略目标的确定71
三、重视国际合作71
第二节 医疗保健制度72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医疗保健制度72
二、发达国家的医疗保健制度72
一、世界卫生组织73
第三节 国际卫生组织73
三、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健制度73
二、其他国际卫生组织74
第八章 社会与疾病75
第一节 社会疾病观75
一、社会性疾病的基本概念75
二、社会性疾病观的研究过程75
第二节 社会因素致病的条件、机制77
一、社会因素致的条件77
二、社会因素致病的机制86
三、“现代病”病因概述89
一、概述90
四、与社会因素相关的疾病90
第三节 社会疾病的防治90
二、社会病防治原则与措施91
第九章 社会卫生策略95
第一节 全球卫生战略95
一、2000年人人健康的含义95
二、全球卫生政策96
三、全球卫生目标97
四、全球使用的最低限度评价指标98
五、实现人人健康的卫生保健策略99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100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100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100
三、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101
四、初级卫生保健的特点102
五、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103
第三节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卫生事业的发展104
一、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104
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106
三、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与发展目标107
第一节 概述109
一、卫生服务的概念和特点109
第十章 卫生服务109
二、卫生服务的目的110
三、卫生服务的作用111
第二节 卫生服务研究112
一、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112
二、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113
三、我国卫生服务研究的发展115
第三节 医疗需要量117
一、医疗需要量的涵义117
二、医疗需要量的指标及意义118
三、我国农村医疗需要指标和我国医疗服务特征119
四、影响医疗需要量的因素120
一、卫生人力资源122
第四节 卫生资源122
二、卫生费用124
第五节 卫生服务利用127
一、门诊服务利用127
二、住院服务利用130
三、预防服务利用131
第六节 卫生服务评价132
第七节 卫生服务规划135
一、分析情况和提出问题136
三、制定工作方案及方案优化137
二、确定工作的重点和目标137
四、卫生规划的实施与控制138
第十一章 卫生保健(摄生保健)措施139
第一节 自我保健139
一、自我保健的基本概念139
二、自我保健的意义140
三、自我保健的内容140
四、自我保健的方法142
五、自我保健的评价145
第二节 家庭保健146
一、我国家庭保健的主要特点及意义146
二、家庭与保健147
三、健康保健垢基本方法149
第三节 社区保健151
一、社区保健的基本概念151
二、社区保健的基本特点151
三、社区保健的基本任务和意义151
四、社区保健的内容与措施152
第四节 社会保健153
一、社会保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53
二、国际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趋势153
三、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趋势154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特征和意义155
第十二章 健康教育155
第一节 概述155
二、健康教育的兴起与发展157
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原则、范畴和内容158
一、健康教育的原则158
二、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159
三、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162
四、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163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167
一、健康教育组织167
二、健康教育的系统化管理169
三、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170
第四节 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173
一、效果评价系统的层次结构173
二、效果评价的基本程序174
第十三章 卫生立法175
第一节 概述175
一、法的基本概念175
二、国外卫生立法概况及发展趋势176
三、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立法177
第二节 我国卫生立法178
一、我国卫生立法的原则179
二、我国卫生立法的意义180
三、我国卫生立法的作用182
四、我国的卫生法规183
五、我国卫生法规简介186
第三节 卫生法规的实施191
一、卫生法规实施的概念191
二、卫生法规实施的基本原则191
三、卫生法规实施的效力192
四、卫生法规实施的基本内容192
五、卫生法规的适用193
六、卫生法规的遵守194
七、违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