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银行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业银行史
  • 伍成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2339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5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银行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一次和第二次建立与撤销(1951~1962年)1

引言1

第一节 中国农业银行第一次建立与撤销4

一、组建农业合作银行的历史环境4

二、农业合作银行的建立5

三、农业合作银行的撤销10

四、农业合作银行撤销之后的农村金融工作10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第二次建立与撤销16

一、中国农业银行第二次建立16

二、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21

三、农业银行运行中的矛盾及又一次撤销31

第三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历程及长期办社方针的确立34

一、信用社试办、发展的历程34

二、信用社大发展所出现的情况35

三、大力整顿信用社36

四、颁发农村信用社章程37

五、对信用社发展方向的争论39

六、长期办社方针的确立40

第四节 农业银行第二次撤销之后的农村金融工作41

一、调查农贷方针,加强资金管理41

二、农村金融体制下放,推进“大跃进”及带来的问题47

三、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54

第二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三次建立与撤销(1963~1978)60

引言60

第一节 中国农业银行第三次建立62

一、中国农业银行第三次建立的起因62

二、中国农业银行第三次正式建立64

三、辅导生产队改革会计制度65

一、全面安排支农资金70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与管理70

二、建立贫下中农无息专项贷款71

三、对农贷资金管理实行基金制72

四、接办投资拨款监督工作72

五、全面清理1961年以前的农业贷款75

六、贯彻执行和制订农村金融规章制度77

第三节 接办社队会计辅导工作84

一、国务院关于社队财会辅导工作交由农业银行主管的决定84

二、社队财会辅导工作交由农业银行主管的试点情况84

四、生产队会计辅导工作全部由中国农业银行主管86

第四节 帮助生产队建立耕畜和农具折旧制度87

一、进行耕畜和农具折旧的试点87

二、关于推行耕畜和农具折旧制度向国务院的报告及国务院的批示90

第五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整顿与建设90

一、部署整顿信用社和打击高利贷工作90

二、推动整顿信用社打击高利贷工作的深入开展93

三、打击高利贷95

四、整顿信用社的验收标准及进度97

第六节 中国农业银行又一次撤销98

一、农业银行、人民银行在农村基层机构设置上的矛盾及调整办法99

二、农业银行和人民银行合并意见的提出及实施101

一、农村金融战线上的“斗批改”104

第七节 农业银行第三次撤销后的农村金融工作104

二、精简机构,人民银行与财政产中合并109

三、支持农业学大寨109

四、支持农业机械化111

五、成长和加强农业信贷管理113

六、改变预购定金管理发放办法114

七、全面降低存贷款利率115

八、推行所、社合署办公、营业所、信用社合为一个机构115

第三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建立与初期的改革、发展(1979~1982年)117

引言117

第一节 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建立119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决定119

二、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120

三、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精神121

四、1979年3月13日,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122

五、中国农业银行的组织机构122

六、中国农业银行的职责与业务经营范围126

第二节 纠正“左”的错误影响,支持商品生产,支持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30

一、清理“左”的影响,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农业贷款重点支持商品生产130

二、召开支持商品生产经验交流会议,确定农村金融工作的指导方针132

三、适应农村经济改革的新形势,积极支持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34

第三节 贯彻农林牧副渔并举的方针,提高经济效益,活跃农村经济138

一、研究制定支持农林牧副渔和农村工商业的信贷政策139

二、贯彻落实“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支持农业内部结构调整140

三、支持农村商业,搞活商品流通141

四、加快农村致富,支持社队企业发展142

五、开办农村工商业中短期设备贷款143

六、开办和停办农业机械化专项无息贷款144

七、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农村金融工作中心任务的位置上来146

第四节 改革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加强内部经营管理149

一、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农业银行改革的指示149

二、农业银行研究制定改革的初步方案150

三、改革农村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提高信贷管理水平150

四、建立健全会计、出纳、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经营管理153

五、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干部劳动工资由地方管理改为系统管理155

六、开展“双红”劳动竞赛和业务技术比赛156

七、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打击经济犯罪活动159

第五节 建立农村金融学会,开展农村金融理论研究和业务宣传159

一、开展农村金融理论研究,健全研究机构159

二、建立农村金融学会,推动科技研究和学术交流161

三、加强农村金融宣传工作163

第六节 农村信用社的初步改革与发展164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内容164

二、试办农业银行营业所和信用社联营167

三、在支持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中,农村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168

第四章 全面开创农村金融工作新局面(1983~1987年)170

引言170

第一节 开创农村金融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行农村金融改革171

一、适应农村经济改革的新形势,农村金融工作出现“四个转变”的新面貌171

二、农业银行机构和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172

三、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179

四、改善贷款管理,搞活信贷资金182

五、改革财务、结算工作,自办联行清算系统184

六、推进县(市)支行配套改革,增强基层行的活力189

三、建立农村金融科研奖励基金190

一、研究聚财之道,大力组织资金192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资金组织工作,增强农业银行的资金实力192

二、资金组织工作的变革193

三、发行金融债券,开办特种贷款196

第三节 加强信贷服务,支持农村商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8

一、进一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198

二、举办开发性贷款,支持开发利用农业资源200

三、实行优惠信贷政策,扶持贫困地区改变面貌201

四、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国营农业企业改革发展202

五、搞好适度调控,支持乡镇企业健康发展205

六、支持农村国营、集体工业发展207

七、支持农村商业搞活流通,对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实行专项管理208

八、建立信托公司,开展多样化的资产、负债业务212

第四节 创建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强现代化建设215

一、计算机信息工作的起步215

二、建立微机远程数据通讯网络和数据库216

三、营业业务电脑化的发展217

四、计算机系统的资金筹措217

五、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217

第五节 开展对外交住,开拓国际金融业务218

一、组建对外国务机构,开展对外交住活动218

二、引进外资,开展国际信贷业务220

一、建立机构,配备干部222

第六节 建立稽核审计体系222

三、筹组中外合资“国际农业信贷银行”222

二、建立稽核审计制度223

三、全面开展稽核审计监督224

第七节 农村金融教育事业的开拓与发展225

一、各级金融院校建设225

二、继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227

三、加强师资、教材等基础性建设229

第八节 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恢复其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230

一、恢复信用社的群众性、民主性和灵活性231

二、信用社业务经营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232

三、加强信用社县联社建设和职工教育235

第五章 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支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1988~1991年)237

引言237

第一节 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调整信贷政策,支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39

一、增加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登上新台阶239

二、支持推广科技成果,促进科技兴农246

三、调整信贷结构,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支持农村工业健康发展248

四、支持流通体制改革,活跃农村市场253

第二节 贯彻落实治理整顿和稳定金融的方针,发挥农村金融宏观调控作用257

一、执行“控制问题,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的货币信贷政策257

二、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加大贷款结构调整的力度261

三、调整利率,加强管理,继续大力组织资金263

四、全面清理信贷资产,实行集约化经营264

五、评定企业信用等级,按信用等级管理贷款265

六、清理整顿公司,整顿经济秩序265

七、开展教育、清理、整顿活动,加强队伍建设267

一、继续完善县(市)支行综合配套改革269

第三节 坚持企业化方向,深化农业银行体制改革269

二、实行总分行的职能转换270

三、农业银行试行财务包干和经营承包责任制271

四、深化统计改革,规范统计工作职能273

第四节 以城市行为重点,拓展业务新领域276

一、大中城市行在开拓新业务中的积极作用276

二、大中城市行开拓新业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277

三、组建总行国际业务部,全面开办外汇业务278

四、开展信托投资,促进经济发展280

五、增加金融品种,开展租赁、证券、房地产和信用卡业务280

第五节 完善财务管理办法,加强财会工作建设281

一、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健全财务管理制度281

二、加强联行管理,严格汇差清算283

三、开展会计升级达标活动,建立营业所内勤坐班主任制度284

第六节 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服务285

一、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第二、第三次代表大会286

二、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及争鸣287

四、总行成立宣传工作部,对本系统宣传工作归口领导291

五、办好一报、两刊291

六、正式启用中国农业银行行徽292

第七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造就“四有”人才292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出292

二、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机构293

四、深入广泛开展学雷锋、学“二兰”活动294

三、制定《中国农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暂行条例》294

五、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295

第八节 搞好信用社综合治理,把信用社改革引向深入296

一、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化信用社改革296

二、服从国家宏观调控,调整对信用社的政策297

三、颁布和完善信用社管理办法,促进信用社健康发展298

四、搞好信用社综合治理,提高服务效能299

五、健全和完善信用社规章制度300

六、创办《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300

引言302

第六章 农村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1992~1996年)302

第一节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全面改革农村金融体制304

一、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研究论证农村金融体改方案304

二、国务院颁发《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305

三、国务院发出《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306

第二节 分离政策性金融业务,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08

一、划转政策性的农村金融业务308

二、全面代理农业发展银行业务310

三、向农业发展银行总、分行划转人员、财产312

四、对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设置和信用社体改模式的调查意见313

五、国务院颁发《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314

六、增设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实施情况315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317

一、农村信用社在农业银行领导下发展壮大317

二、国务院对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规定318

三、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前的思想与组织准备319

四、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工作的实施320

一、农业银行系统信托投资公司发展简况322

二、信托投资公司与农业银行脱钩的政策规定322

第四节 信托投资公司与农业银行脱钩322

三、认真做好信托投资公司的脱钩工作325

第五节 农业银行调整发展战略,努力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325

一、调查研究,探索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新路子325

二、制定三年改革与发展纲要326

三、改革“四级管理、一级经营”的模式328

四、加快发展城市农业银行金融业务329

五、开展“管理年”活动330

六、信贷资产营运管理的变革331

一、把支持农业产业化作为支农重点335

第六节 继续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335

二、支持农副产品收购,搞好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337

三、信贷扶贫的新举措338

四、支持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340

第七节 加强资金组织工作的新举措342

一、加强城市网点建设,推行柜员制342

二、信用卡储蓄业务的开拓与创新344

三、大力拓展对公存款345

四、开展“爱心储蓄”活动,捐助“希望工程”346

一、农业银行系统恢复使用借贷记账法348

第八节 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348

二、实行权责发生制及实施后产生的问题349

三、强化“效益兴行”观念350

四、完善经营目标责任制351

第九节 新业务的快速发展352

一、大力拓展农业银行中间业务352

二、国际业务的全面拓展353

三、房地产信贷业务迅速发展356

四、信息咨询业务的兴起356

一、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微机建设成果358

第十节 以同城联机网络为重点,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358

二、集中人、财、物,加快大中城市联机网络建设359

三、农业银行系统电子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360

第十一节 人事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及机构网点的调整361

一、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中的干部管理361

二、改革分配制度,提高职工工资福利水平363

三、推行行员年度考核制度364

四、机构网点的建设与调整364

五、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367

六、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368

第十二节 贯彻落实“约法三章”,强化“三防一保”370

一、贯彻落实“约法三章”,治理整顿金融秩序370

二、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强化“三防一保”374

附录376

附录一:376

大事记376

1951年376

1952年377

1955年379

1956年383

1957年390

1963年392

1964年395

1965年398

1979年403

1980年410

1981年421

1982年430

1983年435

1984年443

1985年450

1986年456

(五)1985~1996年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表459

1987年461

1988年463

1989年466

1990年467

1991年471

1992年472

1993年475

1994年476

1995年478

1996年480

中国农业银行机构设置与变化487

一、总行机构设置与变化487

二、各省、市、自治区分行机构设置与变化489

三、省以下机构设置情况491

一、总行行长、副行长493

中国农业银行历届总行行长、副行长,总行各厅、局、部、室负责人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行长名录493

二、总行各厅、局、部、室负责人495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行长500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金融英雄(烈士)、卫士,全国金融劳动模范507

一、全国劳动模范507

附录四:507

二、全国金融英雄(烈士)、卫士508

三、全国金融劳动模范510

附录五:516

中国农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状况表(1980~1996年)516

中国农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状况表(1980~1996年)519

中国农业银行损益表(1983~1996年)522

附录六:524

利率表524

(一)1979~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存款利率表524

(二)1979~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贷款利率表528

(三)1985~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内资金往来利率表540

(四)1983~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行社往来利率表5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