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经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经济](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212661.jpg)
- 苏育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90871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1
第一节 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1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1
二 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状况3
第二节 国民经济复时期(1949~1952)3
一 恢复时期的主要工作4
二 恢复时期经济的发展及经济成分状况6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8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8
二 “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9
三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及过程11
四 “一五”时期出现的问题12
五 “一五”时期的计划管理体制13
第四节 “大跃进”时期和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15
一 经济指导工作的严重失误15
二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9
一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22
第五节 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10)22
二 “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23
第六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化新时期(1976.10~ )25
一 “五五”计划到“八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26
二 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模式选择30
第一章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37
第一节 农业的基础作用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7
一 农业的基础作用37
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8
三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41
第二节 中国的粮食问题43
一 粮食的需求及供给44
二 实现粮食供需平衡的艰巨性及其对策46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48
一 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48
二 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50
三 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1
四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52
第二章 中国工业的发展54
第一节 工业的主导地位及发展阶段54
一 工业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54
二 对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与分析55
第二节 支柱产业的构成及发展59
一 中国的支柱产业及其特点60
二 支柱产业的构成及分析60
一 三次产业的划分64
第一节 三次产业的划分及结构变化64
第三章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64
二 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地位的变化65
第二节 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67
一 第三产业的发展成就67
二 第三产业发展的差距69
第三节 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目标和重点71
一 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71
二 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72
三 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73
第四章 中国的财政76
第一节 财政收支及其职能76
一 财政的收支76
二 财政的职能79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82
一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83
二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84
一 国家预算及预算外资金87
第三节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87
二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88
第五章 中国的金融91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91
一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和演变91
二 金融机构93
三 金融市场98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与外汇管理101
一 国际收支101
二 外汇市场与外汇管理103
第六章 中国居民的收入107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107
一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108
二 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110
三 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110
第二节 居民收入差距分析113
一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113
二 如何看待收入差距115
三 居民收入变动的基本趋势116
第七章 中国居民的消费118
第一节 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化118
一 消费水平和消费构成的变化118
二 小康生活水平分析120
三 90年代后居民消费的特点122
第二节 居民消费变化预测124
二 未来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预测125
一 未来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预测125
第八章 中国的人口问题128
第一节 人口的发展128
一 人口数量的增长128
二 人口容量131
三 人口素质131
第二节 人口结构134
一 人口的性别构成134
二 人口的年龄构成135
三 人口的城乡构成137
四 人口的地区构成138
第九章 中国的就业问题140
第一节 就业状况140
一 就业与失业140
二 就业面临的问题142
三 就业结构143
第二节 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途径145
一 控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146
二 加快劳动力需求的形成147
第十章 中国的环境问题149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环境状况149
一 什么是环境问题149
二 环境状况150
三 环境保护152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154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154
三 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56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156
第十一章 中国的科技进步158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状况158
一 科技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158
二 科学技术成就160
第二节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162
一 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162
二 加快科技进步的战略措施165
一 地区分类168
第一节 地区分类与地区差别168
第十二章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168
二 地区差别169
第二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177
一 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认识178
二 地区协调发展的途径180
第十三章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183
第一节 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183
一 对对外开放历史的简要回顾183
二 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184
第二节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发展186
一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187
二 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实施188
三 跨世纪的对外开放战略与战略重点192
附录197
中国居世界前十位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197
重要词语索引203
主要参考书目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