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头颈肿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树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3898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160页
- 文件大小:189MB
- 文件页数:1211页
- 主题词:头颈部肿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头颈肿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章 头颈肿瘤学进展&李树玲 王庆生3
第一节 发展简史3
第二节 防治研究进展4
一、临床流行病学4
二、病因学4
三、基础研究7
四、定量细胞学研究8
五、诊断8
六、治疗9
(一)外科治疗9
(二)放射治疗10
(三)化学药物治疗10
七、展望11
第二章 临床诊断13
第一节 临床检查&李树玲13
一、病史13
(一)性别和年龄13
(二)主诉13
(三)患病期14
(四)癌瘤家族史14
二、查体14
(一)全身检查14
(二)原发肿瘤检查15
(三)头颈部淋巴结检查16
(四)咽喉检查16
第二节 耳鼻咽喉检查&杨宝琦16
一、耳的一般检查17
(一)耳廓17
(二)外耳道17
(三)鼓膜17
(四)乳突17
(五)耳内窥镜检查18
(六)听性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检查18
二、鼻、鼻腔、鼻窦检查19
(一)外鼻19
(二)鼻腔19
(三)后鼻腔、鼻咽腔检查20
(四)鼻内窥镜检查20
(五)鼻窦内窥镜检查21
三、咽部检查22
(一)口咽22
(二)喉咽(下咽)23
四、喉部检查25
(一)喉外形检查25
(二)间接喉镜检查25
(三)直接喉镜检查26
(四)纤维喉镜检查27
(五)动态喉镜检查28
(六)喉部检查注意事项29
五、食道镜检查30
(一)适应证30
(二)食道镜的种类30
(三)硬管食道镜检查31
(四)纤维食道镜检查32
六、气管镜检查33
(一)适应证33
(二)禁忌证33
(三)方法33
第三章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诊断&鲍润贤 叶兆祥 宋秀宇 肖建宇36
第一节 眼眶部36
一、检查方法36
二、正常CT解剖37
三、眼眶部肿瘤42
(一)眶内肿瘤42
(二)眼球肿瘤49
四、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50
(一)各种眼眶病变的发病率50
(二)有助于鉴别诊断的CT特征51
第二节 鼻腔和副鼻窦53
一、检查方法53
(一)横断面53
(二)冠状面53
二、正常解剖54
(一)鼻腔54
(二)额窦55
(三)蝶窦55
(四)筛窦55
(五)上颌窦55
三、鼻腔和副鼻窦肿瘤56
(一)良性肿瘤56
(二)恶性肿瘤57
四、鉴别诊断61
第三节 鼻咽及其相关间隙61
一、检查方法62
二、正常解剖和CT表现62
(一)横断面62
(二)冠状面65
三、鼻咽及相关间隙的肿瘤65
(一)鼻咽癌65
(二)鼻咽部其他肿瘤66
(三)颈动脉间隙肿瘤67
(四)颞下窝肿瘤69
(五)椎旁间隙肿瘤70
第四节 涎腺71
一、检查方法71
二、正常CT解剖72
(一)腮腺72
(二)颌下腺73
三、涎腺肿瘤73
(一)涎腺良性肿瘤73
(二)涎腺恶性肿瘤75
第五节 喉及喉咽77
一、检查方法77
二、正常CT解剖78
(一)声门上区78
(二)声门区79
(三)声门下区80
三、喉部肿瘤81
(一)良性肿瘤81
(二)恶性肿瘤82
第六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85
一、检查方法86
二、正常CT解剖86
(一)甲状腺86
(二)甲状旁腺87
三、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肿瘤88
(一)甲状腺肿瘤88
(二)甲状旁腺肿瘤90
第四章 磁共振成像&廉宗澄 韩悦94
第一节 概论94
一、核磁共振的物理学94
二、自旋密度96
三、弛豫时间97
四、脉冲序列99
第二节 乳突和中耳103
一、中耳和耳蜗的正常MRI表现103
二、中耳积液103
三、鼓室球瘤104
四、听神经瘤104
第三节 鼻窦和鼻腔105
一、MRI检查方案105
二、鼻窦的正常MRI表现105
三、鼻窦和鼻腔肿瘤106
第四节 舌和口底107
第五节 鼻咽107
一、咽囊囊肿108
二、鼻咽癌109
第六节 口咽及下咽111
一、MRI检查方案111
二、口咽部的正常MRI表现111
三、口咽癌112
四、下咽部肿瘤112
第七节 喉112
一、MRI检查方案113
二、喉的正常MRI表现113
三、喉癌114
四、淋巴结病变116
五、喉放疗后改变116
第八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117
一、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正常MRI表现117
二、MRI检查方案117
三、甲状腺腺瘤117
四、甲状腺癌118
五、甲状旁腺腺瘤118
六、甲状旁腺增生119
第九节 咽旁隙119
一、咽旁隙的正常MRI表现119
二、咽旁隙的病理改变120
三、腮腺瘤121
四、副神经节瘤122
五、神经鞘瘤123
六、含脂肪性肿瘤123
七、淋巴瘤和横纹肌肉瘤124
八、鳃裂囊肿124
九、颅内和颅底病变124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诊断&庞雁127
第一节 放射免疫分析用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127
一、肿瘤标志物127
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128
三、放射免疫分析128
四、放射免疫分析原理129
五、国内常用放射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项目129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130
一、概述130
二、核素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32
(一)放射性核素骨显像132
(二)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显像133
(三)放射免疫显像(RII)133
(四)恶性肿瘤的DNA代谢显像134
(五)PET显像简介134
第六章 超声诊断&李秀英136
第一节 概述136
第二节 超声诊断类型136
一、A型超声诊断法136
二、B型超声诊断法137
三、M型超声诊断法137
四、D型超声诊断法137
第三节 超声诊断基础知识137
一、常用术语137
二、描述声像图术语138
三、图像分析139
第四节 检查方法141
一、检查前注意事项141
二、探测方法141
三、扫查方式142
第五节 眼部肿瘤超声诊断142
一、解剖概要142
二、眼科诊断超声仪143
三、眼部肿瘤超声诊断143
(一)眼内肿瘤143
(二)眶内肿瘤144
第六节 涎腺肿瘤超声诊断144
一、探测方法145
二、腮腺超声检查145
三、颌下腺超声检查147
第七节 甲状腺肿瘤超声诊断148
一、解剖概要148
二、正常甲状腺声像图149
三、甲状腺疾病声像图149
(一)甲状腺肿149
(二)甲状腺炎151
(三)甲状腺肿瘤153
四、甲状旁腺超声诊断158
五、甲状腺超声的评价与展望159
第八节 颈部肿瘤超声诊断159
一、良性肿瘤160
二、恶性肿瘤163
三、颈动脉体瘤164
第七章 外科治疗167
第一节 概述&李树玲167
第二节 肿瘤外科概念167
第三节 适应证选择168
第四节 术前检查168
第五节 头颈部肿瘤手术的麻醉&李锦成169
一、麻醉特点170
二、麻醉选择171
(一)针刺复合麻醉171
(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172
(三)吸入全身麻醉174
第六节 手术实施&李树玲175
一、手术操作175
二、良性肿瘤切除176
三、恶性肿瘤切除177
第七节 术后处理原则178
第八章 放射治疗&吕仲虹 杨天恩180
第一节 放射治疗基础理论180
一、电离辐射与生物体的作用180
二、肿瘤控制可能性181
三、亚临床病变183
四、放射和手术的综合治疗185
五、线性二次方程及其临床意义186
第二节 以放射生物学为基础的方法189
一、时间、剂量、分割的研究189
二、放射增敏剂和防护剂190
三、放疗与化疗药物的相互增敏作用191
四、热疗192
第三节 腔内治疗192
一、后装技术的应用192
二、不同照射方式的生物学效应及剂量率效应193
第四节 放疗设备及外照射方法196
一、外照射发展的两个阶段196
二、直线加速器的应用197
三、高LET放疗的进展202
第五节 影响肿瘤和正常组织放射效应的放射生物学因素203
一、细胞内放射损伤的修复204
二、细胞的增殖206
三、细胞周期的再分布209
四、乏氧细胞的再氧合209
第六节 放射治疗精确治疗阶段—X(γ)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11
一、发展简史211
二、治疗步骤211
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212
第九章 化学药物治疗&李凯 李树玲216
第一节 抗癌药物的生物学基础216
一、细胞增殖周期216
二、抗癌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靶点217
(一)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217
(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217
第二节 合理选择药物及用药方法219
一、选药原则219
(一)选用有效药物219
(二)联合用药219
二、用药方法219
(一)全身化疗219
(二)动脉灌注化疗220
第三节 常用化疗方案及新进展221
一、常用的化疗方案221
(一)广谱方案221
(二)具一定特异性的方案222
(三)术前辅助化疗方案222
(四)化疗与放疗合用的增敏方案223
二、一些难治性肿瘤化疗研究的新进展223
第十章 生物治疗&邵莹 任秀宝227
第一节 头颈部肿瘤生物治疗方法227
一、基因治疗227
(一)p53基因治疗227
(二)碘钠同相转运体NIS基因228
(三)异基因治疗头颈肿瘤228
二、细胞因子229
(一)白细胞介素IL2治疗229
(二)干扰素IFN治疗230
三、抗体治疗230
四、肿瘤疫苗及细胞免疫治疗230
第二节 复发性头颈部肿瘤的局部生物治疗233
第三节 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治疗233
一、细胞因子治疗234
二、免疫活性细胞治疗235
三、肿瘤疫苗235
四、免疫化疗235
第四节 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生物治疗236
一、骨髓和干细胞移植236
二、抗体237
三、细胞因子治疗237
四、免疫活性细胞治疗237
五、肿瘤疫苗238
六、免疫放疗238
第十一章 高温治疗&李瑞英241
第一节 高温治疗简史241
第二节 加温方法242
第三节 高温治癌机理243
一、热损伤机理243
二、组织损伤的生理和环境因素244
三、高温的生化效应与能量代谢245
四、提高加温治疗肿瘤效应的生物学途径245
五、影响加温效应的因素246
第四节 高温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247
一、临床加温技术的选择247
二、热疗的单独应用248
三、热疗与放疗的联合应用248
四、热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250
五、热疗与外科的联合应用251
六、热疗与免疫252
第五节 高温治疗的临床应用252
一、全身加温治疗252
二、局部加温治疗253
三、头颈部癌的高温治疗254
四、脑肿瘤的加温治疗257
五、毒副作用257
六、结论257
第十二章 激光治疗&顾锡荣261
第一节 激光基础知识261
一、光的基础知识261
二、激光的产生原理261
三、激光器种类262
四、激光的特性262
第二节 医学激光基础263
一、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263
二、激光对生物体的作用264
三、常用激光器及其作用机理266
第三节 激光外科治疗肿瘤268
一、激光外科概况268
二、常用激光手术装置268
三、激光手术的剂量及参数269
四、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69
第四节 激光光动力学疗法诊治肿瘤272
一、概述272
二、光动力学疗法的作用条件272
三、光动力学疗法作用机理273
四、光动力学疗法的临床应用275
五、应用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鲜红斑痣279
第五节 激光诊治癌症的发展趋势280
第十三章 冷冻治疗&葛正津283
第一节 概述283
第二节 冷冻生物学283
一、冷冻损伤的机理283
二、冷冻后的组织变化284
三、冷冻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杀伤力285
第三节 冷冻免疫反应286
第四节 致冷方法287
第五节 冷冻外科治疗的一些基本知识288
一、常用的冷冻治疗方法288
二、冷冻治疗的条件289
三、冷冻治疗前的必要准备289
四、冷冻治疗后合并症及其处理289
五、冷冻治疗的优缺点290
第六节 氩氦超导手术系统——氩氦刀290
一、概述290
二、氩氦刀的原理291
三、氩氦刀的特点291
第七节 头颈部肿瘤的冷冻治疗292
一、适应证292
二、治疗292
各论297
第十四章 颅内肿瘤&李庆彬297
第一节 总论297
一、发病因素297
二、分类297
三、发病情况300
四、临床表现302
五、诊断305
六、鉴别诊断325
七、治疗327
第二节 各论328
一、神经胶质瘤328
二、脑膜瘤332
三、神经鞘瘤333
四、垂体腺瘤334
五、先天性肿瘤336
六、其他颅内肿瘤340
第十五章 眼部肿瘤344
第一节 眼睑肿瘤&唐东润 宋国祥344
一、眼睑良性肿瘤344
(一)色素痣344
(二)毛细血管瘤345
(三)鳞状细胞乳头瘤345
(四)黄色瘤346
二、眼睑恶性肿瘤346
(一)基底细胞癌346
(二)鳞状细胞癌347
(三)睑板腺癌347
(四)恶性黑色素瘤350
第二节 泪器肿瘤&张虹 宋国祥351
一、泪腺肿瘤352
(一)多形性腺瘤352
(二)腺样囊性癌353
(三)多形性腺癌356
(四)腺癌358
(五)其他泪腺上皮性肿瘤359
二、泪囊肿瘤359
第三节 眼眶肿瘤&何彦津 宋国祥360
一、眼眶应用解剖360
二、眼眶肿瘤的诊断364
三、眼眶原发性肿瘤368
(一)眼眶囊肿368
(二)眼眶血管源性肿瘤371
(三)肌源性肿瘤378
(四)软组织肿瘤380
(五)脂肪源肿瘤381
(六)骨源性肿瘤382
(七)神经源肿瘤386
(八)血管畸形395
(九)甲状腺相关眼病398
(十)炎性假瘤400
四、眼眶继发性肿瘤401
五、眼眶转移癌402
六、眼眶肿瘤治疗403
(一)眼眶肿瘤的外科治疗403
(二)手术方式404
(三)眼眶肿瘤的其他治疗方法406
第四节 眼内肿瘤&孙丰源 宋国祥406
一、葡萄膜囊肿和肿瘤407
(一)虹膜囊肿和肿瘤407
(二)睫状体囊肿及肿瘤411
(三)脉络膜肿瘤414
二、视网膜囊肿及肿瘤423
第十六章 耳部肿瘤429
第一节 外耳恶性肿瘤&杨宝琦429
第二节 颈静脉球体瘤430
一、颈静脉球体瘤分类430
二、颈静脉球体的功能430
三、生物学特性431
四、病理431
五、临床表现431
六、诊断432
七、鉴别诊断432
八、治疗433
(一)放射治疗433
(二)介入治疗433
(三)手术治疗434
第三节 中耳乳突癌&杨宝琦 周祥宁436
一、发病因素436
二、临床表现436
三、检查436
四、诊断437
五、治疗437
六、部分颞骨大块切除术438
七、全颞骨切除术442
八、扩大的颞骨切除术442
九、颞骨切除术主要步骤443
十、颞骨切除术注意事项443
十一、手术合并症443
十二、预后444
第十七章 涎腺肿瘤&马大权446
第一节 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446
一、涎腺肿瘤的组织发生446
二、病理分类447
(一)多形性腺瘤447
(二)肌上皮瘤449
(三)沃辛瘤450
(四)基底细胞腺瘤451
(五)嗜酸粒细胞腺瘤451
(六)管状腺瘤452
(七)乳头状囊腺瘤452
(八)黏液表皮样癌452
(九)腺样囊性癌455
(十)腺泡细胞癌457
(十一)涎腺导管癌458
(十二)上皮-肌上皮癌458
(十三)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459
(十四)多形性腺瘤中癌459
(十五)腺癌461
(十六)鳞状细胞癌461
(十七)未分化癌461
第二节 腮腺肿瘤462
一、应用解剖462
二、病理463
三、临床表现464
四、诊断464
五、TNM分类及分期473
六、鉴别诊断474
七、腮腺肿瘤的外科手术475
八、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处理479
九、颈清术在腮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480
十、腮腺癌的放射治疗481
十一、化学药物治疗482
十二、预后482
第三节 颌下腺肿瘤482
一、应用解剖482
二、病理483
三、临床表现48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483
五、治疗484
六、颈淋巴结清除术的适应证485
七、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485
八、预后485
第四节 舌下腺肿瘤486
第五节 小涎腺肿瘤487
第六节 瘤样病变及其他490
一、淋巴上皮病变490
二、嗜伊红增多性淋巴肉芽肿492
三、舌下腺囊肿493
四、第一鳃裂囊肿493
五、腮腺良性肥大493
第十八章 鼻咽癌&闵华庆 郭翔496
第一节 流行特征496
一、地区分布496
二、发病率相对稳定498
三、人群分布499
四、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500
第二节 发病因素501
一、遗传易感性501
二、EB病毒501
三、环境因素503
第三节 解剖与组织发生504
一、鼻咽的发生504
二、应用解剖505
三、组织学结构511
第四节 病理类型与脱落细胞学512
一、病理分类512
二、脱落细胞学诊断516
第五节 临床表现518
一、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518
二、特殊表现524
三、鼻咽其他类型恶性肿瘤526
四、临床分型526
第六节 诊断527
一、临床诊断527
二、EB病毒血清学诊断528
三、影像学诊断528
四、病理组织学诊断529
五、临床分期530
第七节 鉴别诊断531
一、鼻咽部类瘤及良性肿瘤疾病531
二、颈部肿块532
三、颅内疾患533
第八节 治疗534
一、放射治疗534
二、化学药物治疗539
三、鼻咽癌的分层综合治疗540
四、手术治疗541
五、中药治疗541
六、康复541
第九节 预后542
一、自然生存期542
二、影响预后的因素542
第十九章 鼻腔及副鼻窦癌&李树玲546
第一节 发病情况及发病因素546
一、发病情况546
二、发病因素546
第二节 鼻腔癌547
一、应用解剖547
二、病理547
三、临床表现547
四、诊断548
五、鉴别诊断549
(一)中线肉芽肿549
(二)内翻型乳头状瘤550
(三)副鼻窦癌551
(四)浆细胞肉瘤551
(五)鼻硬结症551
六、治疗551
第三节 上颌窦癌552
一、应用解剖552
二、病理552
三、临床表现554
四、诊断555
五、鉴别诊断555
六、TNM分类及分期(UICC第五次修订,1997年)556
七、治疗557
(一)治疗进展概述557
(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治疗沿革560
(三)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现行的治疗方法561
八、术后复发575
第四节 筛窦癌575
一、应用解剖575
二、病理576
三、临床表现576
四、诊断576
五、治疗576
第五节 额窦及蝶窦恶性肿瘤577
一、应用解剖577
二、病理577
三、临床表现577
四、诊断578
五、治疗578
第二十章 颌骨肿瘤&周树夏 顾晓明581
第一节 颌骨囊肿583
一、牙源性囊肿583
(一)根端囊肿583
(二)始基囊肿585
(三)含牙囊肿587
(四)牙源性角化囊肿589
二、非牙源性囊肿592
(一)面隙囊肿592
(二)血外渗性囊肿595
(三)动脉瘤性骨囊肿596
第二节 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598
一、牙源性良性肿瘤598
(一)造釉细胞瘤598
(二)牙源性腺样瘤602
(三)牙源性钙化上皮瘤603
(四)牙源性钙化囊肿604
(五)牙源性纤维瘤606
(六)牙源性黏液瘤607
(七)牙本质瘤609
(八)牙骨质瘤610
(九)牙瘤612
(十)造釉细胞纤维瘤614
(十一)造釉细胞牙瘤、造釉细胞纤维牙瘤616
(十二)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618
(十三)牙源性鳞状细胞瘤618
二、骨源性良性肿瘤620
(一)颌骨骨瘤620
(二)颌骨骨软骨瘤620
(三)软骨瘤621
(四)骨化纤维瘤622
(五)骨巨细胞瘤624
(六)颌骨中枢性血管瘤626
(七)颌骨韧带状纤维瘤628
三、颌骨瘤样病变629
(一)骨纤维性结构不良629
(二)骨巨细胞反应性肉芽肿633
(三)颌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634
(四)外生骨疣634
第三节 颌骨恶性肿瘤636
一、中央性颌骨癌636
二、颌骨骨肉瘤639
三、颌骨软骨肉瘤642
四、颌骨纤维肉瘤645
五、颌骨浆细胞肉瘤646
六、伯基特淋巴瘤648
七、尤文肉瘤649
八、造釉细胞纤维肉瘤650
九、颌骨转移性恶性肿瘤651
第二十一章 口腔癌&王大章655
第一节 发病概况655
一、发病率655
二、构成比656
三、性别和年龄656
四、好发部位657
第二节 致病因素与发病条件658
一、烟、酒嗜好658
二、紫外线与电离辐射658
三、慢性刺激与损伤659
四、生物学因素659
五、营养因素与肝功能紊乱660
六、机体免疫状态661
七、遗传因素662
八、医源性致癌663
第三节 临床诊断和分类分期663
一、口腔癌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663
二、口腔癌的病理检查666
三、口腔多原发癌666
四、肿瘤标志物668
五、口腔癌的TNM分类及分期668
第四节 口腔癌的治疗671
一、外科治疗671
(一)原发癌的处理671
(二)区域淋巴结转移癌的处理672
(三)根治性外科与功能性外科677
(四)救治性外科678
二、放射治疗678
三、化学药物治疗679
(一)口腔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与方案679
(二)区域性动脉化疗681
(三)口腔鳞癌的辅助性化疗681
(四)免疫化疗682
(五)热化疗682
(六)动脉栓塞化疗683
四、中药治疗684
五、其他疗法685
六、综合序列治疗685
第五节 口腔癌的预防686
一、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686
二、加强防癌宣传687
三、开展防癌普查及易感人群的监测688
四、口腔癌的化学预防688
五、口腔黏膜癌前病损的处理688
(一)白斑689
(二)红斑690
(三)扁平苔藓691
(四)上消化道上皮萎缩性病变691
(五)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691
(六)乳头状瘤692
第六节 唇癌692
一、发病情况及致癌因素692
二、病理解剖693
三、临床表现69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94
五、治疗694
六、预后698
第七节 舌癌699
一、发病情况及致癌因素699
二、病理解剖699
三、临床表现70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700
五、治疗700
六、预后701
第八节 口底癌703
一、发病情况及致癌因素703
二、病理解剖704
三、临床表现70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704
五、治疗705
六、预后706
第九节 牙龈癌706
一、发病情况及致癌因素706
二、病理解剖707
三、临床表现70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708
五、治疗708
六、预后709
第十节 腭癌709
一、发病情况及致癌因素709
二、病理解剖710
三、临床表现71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712
五、治疗712
六、预后712
第十一节 颊癌713
一、发病率713
二、病因713
三、应用解剖713
四、临床病理715
五、临床表现716
六、诊断717
七、鉴别诊断717
八、治疗717
(一)术前放射治疗718
(二)术前化疗718
(三)磷-32玻璃微球颈外动脉灌注内照射疗法719
(四)手术治疗720
(五)预后720
第二十二章 口咽恶性肿瘤&李树春 屠规益 徐国镇726
第一节 发病情况及发病因素726
第二节 应用解剖726
一、口咽分界726
二、软腭及扁桃体726
三、咽壁组织机构727
四、舌根727
五、咽周围间隙727
六、口咽部血管728
七、口咽部神经728
八、淋巴引流728
第三节 病理728
一、病理类型728
二、生长与扩展729
三、转移730
第四节 临床表现730
第五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731
第六节 临床分类及分期732
第七节 治疗734
一、治疗原则734
二、放射治疗734
三、外科治疗737
第八节 预后739
第二十三章 喉癌742
第一节 发病情况及发病因素&王天铎742
一、发病情况742
二、发病因素742
第二节 喉的解剖744
一、外科解剖744
二、应用解剖752
第三节 喉癌免疫及分子生物学&董频753
一、免疫学753
二、分子生物学754
第四节 病理&王天铎754
一、原位癌、微侵癌、深侵癌755
二、喉癌的形态755
三、扩展756
第五节 喉鳞癌标本病理组织学次连续切片观察&郭敏758
一、声门上喉鳞癌758
二、声门癌761
三、跨声门癌763
第六节 诊断&王天铎764
一、临床表现764
二、检查765
第七节 临床分级和分期767
一、基本原则767
二、解剖分区767
三、TNM临床分级768
四、分期769
第八节 喉部分切除术770
一、声带切除术770
二、垂直半喉切除术772
三、垂直侧前喉部分切除术774
四、垂直喉次全切除术776
五、声门上切除术779
六、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术781
七、声门下喉次全切除术783
八、术后并发症783
第九节 全喉切除术783
一、适应证783
二、禁忌证784
三、术前准备784
四、麻醉784
五、手术步骤784
六、术后并发症788
第十节 气管造口复发癌及颈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789
第十一节 放射治疗&崔晓利 刘恩成790
一、根治性放疗790
二、术前放疗792
三、术后放疗792
四、姑息性放疗792
五、合并症792
第十二节 综合治疗&杨秋安793
第十三节 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丁溥训 高明 张艳 夏寅795
一、咽食管发音795
二、手术发音796
(一)咽气管吻合术796
(二)气管食管瘘发音术797
三、人工喉发音804
(一)电子喉804
(二)气动式喉804
第二十四章 喉咽及颈段食管癌&李树春 屠规益 徐国镇810
第一节 发病情况及发病因素810
第二节 应用解剖811
一、喉咽811
二、颈段食管811
三、血管及神经分布811
四、淋巴引流812
第三节 病理812
一、病理类型812
二、生长与扩展812
三、转移813
第四节 临床表现813
第五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813
第六节 临床分类及分期(UICC,1997)816
一、喉咽癌816
二、颈段食管癌816
第七节 治疗817
一、放射治疗817
二、手术治疗817
三、综合治疗824
四、预后824
第二十五章 甲状腺肿瘤&李树玲 张? 金锐 余建军828
第一节 解剖及生理828
第二节 类瘤疾病829
一、异位甲状腺体829
二、甲状舌囊肿830
三、结节性甲状腺肿830
四、亚急性甲状腺炎830
第三节 淋巴性甲状腺肿831
一、发病因素831
二、病理831
三、临床表现832
四、诊断833
五、鉴别诊断834
六、治疗834
七、预后835
第四节 腺瘤835
一、病理分型835
二、临床表现837
三、治疗837
第五节 甲状腺癌838
一、发病情况838
二、发病因素838
(一)癌基因及生长因子838
(二)电离辐射840
(三)缺碘841
(四)性别与女性激素841
(五)家族因素841
三、病理分类842
四、临床诊断842
五、TNM分类及分期843
六、X线诊断844
七、CT诊断844
八、磁共振诊断845
九、超声诊断845
十、放射性核素诊断845
十一、甲状腺球蛋白放射免疫测定846
十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846
十三、活体组织病理检查846
第六节 乳头状癌847
一、病理847
(一)大体形态847
(二)镜检847
(三)分型847
(四)生长850
(五)多癌灶853
(六)扩展854
二、临床表现854
三、治疗856
(一)原发癌的外科治疗856
1.癌限于一侧腺体856
2.双侧腺体受累或有多发癌灶857
3.癌位于甲状腺峡部857
4.癌累及甲状腺外组织857
(二)颈淋巴结转移癌的外科治疗858
1.临床颈淋巴结阳性858
2.临床颈淋巴结阴性859
(三)外放射治疗861
(四)131I治疗861
(五)内分泌治疗861
(六)化学药物治疗861
四、预后862
第七节 滤泡癌863
一、病理863
二、临床表现864
三、诊断864
四、治疗865
五、预后865
第八节 髓样癌865
一、病理865
二、临床分型866
(一)MEN2A型867
(二)MEN2B型867
三、临床表现868
四、诊断868
(一)降钙素放免检测868
(二)RET癌基因测定869
五、治疗869
(一)原发癌的外科治疗869
(二)颈淋巴结的外科处理870
六、预后870
第九节 未分化癌870
一、病理871
二、临床表现872
三、治疗872
四、预后872
第十节 幼年甲状腺癌873
一、发病情况873
二、发病因素873
三、病理类型874
四、临床表现874
五、诊断874
六、治疗875
七、预后875
第十一节 其他恶性肿瘤875
一、恶性淋巴瘤875
二、其他肉瘤875
三、恶性畸胎瘤876
四、甲状腺继发瘤876
第二十六章 甲状旁腺肿瘤&朱预882
第一节 甲状旁腺的胚胎发生、解剖和生理882
一、胚胎发生882
二、局部解剖882
三、生理功能883
第二节 甲状旁腺肿瘤的发病情况和病理生理学884
一、发病率的人种差异884
二、性别差异884
三、病理生理884
第三节 病理885
一、甲状旁腺腺瘤885
二、腺癌886
第四节 临床表现886
一、全身有关系统的表现886
二、局部表现887
第五节 诊断888
一、影像诊断888
二、实验室诊断889
三、鉴别诊断890
第六节 治疗890
一、手术原则891
二、手术要点891
三、再次手术问题893
四、术后低血钙的处理893
五、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及高血钙危象893
第七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一些其他问题和新进展894
一、“无症状”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处理894
二、甲状旁腺腺瘤酒精注射坏死疗法895
三、腹腔镜技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895
第八节 预后896
第二十七章 恶性淋巴瘤&崔秀珍898
第一节 发病情况和病因学898
一、发病情况898
二、发病因素899
第二节 病理组织学分类及分型&傅西林900
一、霍奇金病(HD)900
(一)淋巴细胞为主型901
(二)结节硬化型901
(三)混合细胞型901
(四)淋巴细胞消减型903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03
(一)小淋巴细胞性904
(二)淋巴浆细胞性(属B细胞系)904
(三)裂细胞性(属B细胞系)905
(四)裂-无裂细胞性(属B细胞系)905
(五)无核裂细胞性(属B细胞系)905
(六)免疫母细胞性(属B或T细胞系)906
(七)透明细胞性(属T细胞系)907
(八)多形细胞性(多属T系)907
(九)淋巴母细胞性(多属T细胞系)908
(十)髓外浆细胞瘤(属B细胞系)908
(十一)蕈样肉芽肿及Sézary综合征(属T细胞系)909
(十二)伯基特淋巴瘤(属B细胞系)909
(十三)组织细胞性(属单核-巨噬细胞系)909
(十四)不能分类型(可能为T细胞系、B细胞系或U细胞)910
第三节 生长与扩展&崔秀珍910
第四节 临床表现910
一、淋巴结受累910
二、淋巴结外组织受累911
三、全身症状913
第五节 诊断与临床分期913
一、诊断913
二、临床分期915
第六节 鉴别诊断916
第七节 治疗917
一、放射治疗917
二、霍奇金病的治疗918
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920
四、祖国医学治疗924
五、展望924
第八节 不同部位受累的恶性淋巴瘤及其治疗924
一、上腔静脉综合征924
二、恶性淋巴瘤手术治疗适应证925
三、恶性淋巴瘤累及神经系统925
四、胸膜和心包膜受累926
五、骨髓受累926
六、皮肤T细胞淋巴瘤927
七、颜面中线部T细胞恶性淋巴瘤(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致死性中线肉芽肿)931
第九节 恶性淋巴瘤治疗的新进展931
一、α-干扰素治疗931
二、单克隆抗体治疗932
三、集落刺激因子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932
四、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932
(一)概述932
(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原理933
(三)移植方式933
(四)移植程序934
(五)适应证936
(六)预处理方案936
(七)疗效937
第二十八章 头颈部皮肤肿瘤&刘经祖941
第一节 良性肿瘤941
一、色素痣941
二、毛囊肿瘤942
三、汗腺肿瘤943
四、皮脂腺肿瘤945
五、脉管瘤946
(一)血管瘤946
(二)淋巴管瘤949
六、着色性干皮病951
七、神经纤维瘤病952
八、其他良性肿瘤953
第二节 恶性肿瘤954
一、癌954
(一)原位癌955
(二)鳞状细胞癌955
(三)基底细胞癌957
(四)汗腺癌958
二、恶性黑色素瘤959
(一)发病情况及发病因素959
(二)病理960
(三)临床表现96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962
(五)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类及分期963
(六)治疗964
(七)预后966
三、其他恶性肿瘤966
第二十九章 头颈部软组织肿瘤&杨力珍 黄纯969
第一节 概述969
第二节 软组织肿瘤的命名和分类969
第三节 软组织肉瘤的分期和分级973
第四节 先天性类瘤疾病976
一、鳃裂囊肿及瘘管976
二、胸腺囊肿977
第五节 纤维组织肿瘤978
一、良性纤维组织肿瘤978
(一)项纤维瘤978
(二)结节性筋膜炎978
(三)瘢痕疙瘩979
(四)颈纤维瘤病980
(五)鼻咽部血管纤维瘤980
二、中间性纤维组织肿瘤(纤维瘤病)981
三、纤维肉瘤984
(一)成人型纤维肉瘤984
(二)先天性婴儿型纤维肉瘤986
(三)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986
第六节 纤维组织细胞肿瘤986
一、良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986
(一)幼年黄色肉芽肿986
(二)黄色瘤987
(三)网状组织细胞瘤987
二、中间型纤维组织细胞肿瘤988
(一)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988
(二)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989
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989
第七节 脂肪组织肿瘤991
一、良性瘤992
(一)脂肪瘤992
(二)脂肪瘤病993
(三)多形性脂肪瘤993
(四)非典型性脂肪瘤993
二、脂肪组织恶性肿瘤(脂肪肉瘤)994
第八节 肌肉组织肿瘤997
一、平滑肌肉瘤997
二、横纹肌肉瘤998
第九节 滑膜肉瘤1002
第十节 颈部神经鞘瘤1003
第三十章 颈部副神经节瘤&李树玲 刘素香 张艳1011
第一节 概述1011
一、副神经节的生理功能1011
二、副神经节在体内的分布1011
三、副神经节瘤的发生部位1012
四、副神经节瘤的主要临床表现1012
第二节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1012
一、解剖1012
二、发病因素1013
三、病理1013
(一)大体形态1014
(二)镜检1014
(三)组织学分型1014
(四)生长与扩展1016
四、临床表现1018
五、诊断1020
六、治疗1021
七、预后1023
第三节 功能性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1024
第四节 迷走神经体副神经节瘤1025
第三十一章 头颈部转移癌&赵文川1029
第一节 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029
一、头颈部淋巴结分布和癌转移机理1029
二、转移癌的检查和组织病理分型1030
(一)组织病理学检查1030
(二)分子生物学检查1030
(三)组织病理学分型1031
三、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发生的一般规律1031
(一)头颈部癌的颈淋巴结转移1031
(二)锁骨下器官癌的颈淋巴结转移1032
(三)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癌1033
四、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033
五、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1035
(一)来自头颈部癌的颈部转移癌1035
(二)来自锁骨下器官癌的颈部转移癌1035
(三)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1035
第二节 头颈部器官转移癌1035
一、腮腺1036
二、颌骨1036
三、舌1036
四、腭扁桃体1036
五、甲状腺1037
六、喉1037
七、眼1037
八、眼眶1038
九、颌下腺1038
十、口腔软组织1038
十一、鼻副窦1039
十二、头皮1039
十三、颞骨1039
第三十二章 颈淋巴结清除术&徐本义1042
第一节 概述1042
第二节 颈部淋巴结分布1042
一、浅层淋巴结1043
二、深层淋巴结1043
三、颈淋巴结外科分区1043
第三节 适应证及术前准备1044
一、适应证1044
二、术前准备1044
第四节 切口设计1044
一、要求1044
二、设计1044
第五节 传统性颈淋巴结清除术1045
一、切除范围1045
二、手术步骤1046
第六节 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1049
一、概述1049
二、病例选择1050
三、手术步骤1050
第七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1054
一、术中并发症1054
二、术后并发症1056
第三十三章 颈动脉切除术&李树玲 高明1060
第一节 颈动脉外科简史1060
一、颈动脉结扎术1060
二、颈动脉切除术1060
第二节 影响安全阻断颈动脉的因素1061
一、脑血管的解剖状况1061
二、阻断方式1061
三、患者的全身状况1062
四、局部情况1062
第三节 术前预测脑侧支循环供血状况的方法1062
一、气压式眼球体积描记法1062
二、颈动脉残端压测定法1062
三、微机脑血流图测定法1063
第四节 计划性肿瘤合并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1063
一、设计理论及临床基础1063
二、术前处理1065
三、手术实施1067
四、手术效果1067
第五节 单侧颈动脉切除术后脑血流代偿机制1068
一、脑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学检测1069
二、病例分组检测及其结果1070
(一)颅外大血管的代偿性表现1071
(二)颅内大血管的代偿性表现1072
(三)大脑皮质供血量1072
(四)颈动脉压迫锻炼合格患者的脑血流代偿性表现1074
三、小结1075
第三十四章 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张志愿1077
第一节 概述1077
第二节 颅底应用解剖1078
一、颅前窝1078
二、颅中窝1079
三、颅后窝1079
第三节 颅颌面联合切除术1079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079
二、病变切除原则1080
三、手术主要类型1080
四、手术步骤和方法1082
(一)术前准备1082
(二)麻醉1083
(三)切口设计1083
(四)颅内手术1083
(五)颅外手术1084
(六)切除标本及关闭创口1084
(七)组织缺损修复1084
五、颅颌面手术的效果评价1088
六、并发症的防治1089
第三十五章 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整复&邱蔚六1092
第一节 术后缺损整复的意义和重要性1092
一、整复外科技术与肿瘤外科相结合是头颈肿瘤外科的发展趋势1092
二、整复外科技术是安全施行根治术的保证1092
三、术后缺损的整复是恢复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基础1093
第二节 分类与适应证1094
一、延期整复1094
二、立即整复1095
第三节 传统的整复外科技术和带蒂组织移植术1095
一、分期部分切除术1095
二、传统的游离组织移植1096
三、临床常用带蒂组织瓣移植1098
(一)黏-骨膜瓣移植1098
(二)皮瓣移植1099
(三)肌皮瓣移植1106
(四)骨肌皮瓣1108
第四节 显微外科技术与血管化游离组织移植1109
一、显微外科技术的优点1109
二、血管化组织游离移植的适应证1110
三、头颈部缺损血管化组织游离移植的特点1110
四、常用的血管化游离组织瓣1112
(一)皮瓣1112
(二)肌皮瓣1113
(三)骨肌皮瓣1115
(四)其他组织瓣1116
第五节 软组织的修复与重建1116
一、舌再造术1116
二、腭再造术1120
三、鼻再造术1122
四、耳再造术1123
五、下咽及颈段食管的重建与再造1123
六、喉及气管的重建与再造1124
第六节 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1124
一、下颌骨缺损的整复1125
二、上颌骨与其他颅面骨缺损的整复1127
第七节 头颈部洞穿性缺损的整复1128
一、一瓣折叠移植1128
二、一瓣带蒂、一瓣游离复合移植1129
三、双游离组织瓣移植1129
第八节 面颈部神经缺损的整复1131
一、神经缝合的基本技术1131
二、神经吻合术1132
三、神经移植术1132
四、神经桥接术1132
五、头颈部神经损伤整复的特点1133
六、影响神经吻合、移植的因素1135
第九节 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其他有关治疗1135
一、代用品在颌面骨缺损整复中的应用1135
二、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整复术与放射治疗1137
三、面颈部缺损的赝(修)复治疗1138
四、康复治疗1139
第三十六章 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护理&王金福1145
第一节 心理护理1145
一、入院初期的心理特征与护理1145
二、手术前后的心理特征与护理1146
三、康复期的心理特征与护理1147
第二节 手术前后的护理1147
一、手术前护理1147
二、手术后护理1149
第三节 口腔癌护理1150
一、手术前准备1150
二、手术后护理1150
第四节 喉癌护理1151
一、术前准备1151
二、手术后护理1151
第五节 上颌窦癌的护理1153
一、术前护理1153
二、手术后护理1154
第六节 甲状腺癌的护理1155
一、术前护理1155
二、手术后护理1155
第七节 颈动脉切除术的护理1157
一、术前护理1157
二、手术后护理1157
第八节 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护理1158
一、放疗前护理1158
二、放疗护理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