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文法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文法纲要
  • 姜证禅编著 著
  • 出版社: 大东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32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文法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字法1

第一章 字之根本1

第一节 象形2

第二节 指事3

第三节 会意4

第四节 谐声5

第五节 假借6

第六节 转注7

第二章 字之变迁8

第一节 古文9

第二节 ?文(即大篆10

第三节 小篆及隶书11

第四节 章草及八分13

第五节 楷书及行书草书15

第六节 历代变体及字数16

第三章 实字之作用19

第一节 名字20

有形名字20

无形名字21

普通名字21

特别名字21

指示名字21

复杂名字22

第二节 代字23

指名代字23

指示代字26

接读代字29

疑问代字31

第三节 动字32

自动字33

他动字33

同动字34

助动字35

第四节 静字38

品名静字38

切指静字39

泛指静字40

两字同义之静字40

两字对待之静字40

第五节 状字41

状时状字41

状地状字42

状象状字42

状量状字42

较别状字42

和同状字43

断制状字43

约度状字43

诘难状字43

双声状字44

叠韵状字44

同一偏旁之双声状字44

同一偏旁之叠韵状字44

重言状字45

重言后加字之状字45

第四章 虚字之类别46

第一节 介字47

之字之用47

於字之用49

以字之用52

与字之用55

为字之用56

第二节 连字61

提起连字61

承接连字64

推拓连字70

转捩连字73

第三节 助字75

传信助字76

传疑助字86

合助助字93

第四节 叹字99

慨欢字99

怨叹字100

赞欢字101

惊叹字101

第五章 用字之分析法102

第一节 用字有轻重之别102

第二节 用字有死活之别103

第三节 用字有表裹之别103

第四节 用字有真假之别104

第六章 用字之锻链法104

第一节 用字之确当105

第二节 用字之坚凝105

第三节 用字之响亮106

第四节 用字之奇丽107

第二编 句法109

第一章 句之界说109

第一节 释句110

起词110

语词114

第二节 释读121

读之成式121

读之用法126

第三节 释顿131

起词之顿131

语词之顿132

止词之顿134

转词之顿135

状语之顿135

同次之顿137

言容之顿138

第二章 句之用法139

第一节 句之形式139

句之短长139

句之整错141

句之排叠142

第二节 句之性质143

句有顺逆144

句有轻重145

句有缓急146

第三章 句之比较147

第一节 纯疵之147

第二节 疏密之别148

第三节 洁滞之149

第四节 繁简之别150

第四章 句之关系152

第一节 声情上之关系152

惊异之句152

愤恨之句153

判断之句154

嗟叹之句155

第二节 节次上之关系155

提句155

振句156

顿句157

宕句157

撇句158

顉句159

第三编 章法161

第一章 起法161

第一节 推原法162

第二节 浑提法165

第三节 设问法166

第四节 翻腾法167

第五节 引喻法168

第六节 旁衬法169

第七节 直敍法171

第八节 虚冒法172

第九节 排列法173

第十节 破字注175

第二章 承法176

第一节 点题法177

第二节 引证法178

第三节 分析法180

第四节 总束法181

第五节 判断法182

第六节 阐明法184

第七节 急受法185

第八节 缓接法186

第九节 顺演法188

第十节 反击法189

第三章 转法191

第一节 反扭法192

第二节 正折法193

第三节 递进法194

第四节 含蓄法196

第五节 横空法197

第六节 烘托法198

第七节 翻缚法199

第八节 急捩法200

第四章 合法201

第一节 敍事法201

第二节 点睛法202

第三节 呼应法203

第四节 脱离法204

第五节 感叹法205

第六节 赞美法206

第七节 比喻法207

第八节 问答法208

第九节 反掉法208

第十节 缴回法210

第十一节 分锁法210

第十二节 总关法211

第四编 篇法213

第一章 平正之篇法213

第一节 提纲法214

第二节 照应法215

第三节 总分法216

第四节 缓急法217

第五节 宾主法218

第六节 层叠法219

第二章 偏奇之篇法222

第一节 翻案法223

第二节 牵合法227

第三节 鍼棒法230

第四节 脱胎法233

第三章 敍事文之篇法236

第一节 正敍法237

第二节 带敍法241

第三节 原敍法244

第四节 补敍法246

第五节 并敍法248

第六节 截敍法249

第七节 略敍法251

第八节 详敍法252

第四章 论事文之篇法254

第一节 断制法255

第二节 抑扬法257

第三节 问难法260

第四节 推广法261

第五节 暗论法263

第六节 借论法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