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道教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道教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893301.jpg)
- 于由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0341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道教-宗教文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道教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道教神仙3
第一节 三清3
一、元始天尊3
盘古开天辟地3
玉清圣境4
座下十二弟子5
二、灵宝天尊5
三、道德天尊6
道教教主6
老子出生7
紫气东来7
老子与孔子8
老子故里9
四、三十六天10
第二节 四御11
一、四御与六御11
二、玉皇大帝11
三、北极大帝12
四、天皇大帝13
五、后土皇地祗14
六、东极青华大帝14
七、南方南极长生大帝15
出生15
形象16
福禄寿星17
八、西王母与王母娘娘17
西王母传说17
蟠桃会18
第三节 天神19
一、五方五老19
二、五炁真君20
三、五斗星君20
四、四方神21
东方青龙21
西方白虎21
南方朱雀22
北方玄武22
五、斗姆元君22
六、北斗七星君22
七、文曲星23
八、三官大帝24
三官的来源与职责24
三官形象25
九、真武大帝25
十、四值功曹26
十一、七仙女26
十二、六丁六甲27
第四节 人神28
一、三皇五帝28
二、女娲28
三、黄帝29
轩辕黄帝29
黄帝与广成子30
四、社稷32
五、财神33
六、妈祖34
七、马赵温关四大元帅35
八、麻姑35
九、门神36
第五节 八仙38
一、蜀八仙38
二、淮南八仙39
三、铁拐李40
四、汉钟离41
五、张果老41
六、吕洞宾42
七、何仙姑43
八、蓝采和44
九、韩湘子44
十、曹国舅45
第六节 冥神47
一、三魂七魄47
二、丰都大帝48
三、黑白无常49
四、牛头马面50
五、奈何桥50
六、十殿阎王51
七、孟婆53
八、冥府判官54
第二部分 五行八卦与养生57
第七节 五行57
一、阴阳五行57
二、五行属性57
三、五行的对应事物58
四、相生相克59
五、相乘与相侮60
六、五行与四季61
七、五行与太极62
八、五行与管理63
九、五行与时辰63
十、五行与方位64
第八节 八卦65
一、河图65
二、洛书66
三、八卦形成67
先天八卦67
后天八卦67
八卦的含义68
四、八卦代表的事物69
五、四象五行与八卦70
六、梅花易数70
七、奇门遁甲71
八、八卦占卜71
纳甲筮法71
大衍筮法71
金钱筮法71
掐指一算72
数字占卜72
第九节 道医73
一、巫术医学73
二、神仙方技73
三、道医的知识要求74
四、人体十二官74
心74
肺75
肝75
胆75
膻中76
脾76
胃77
大肠77
小肠77
肾77
三焦78
膀胱78
五、五行与脏腑79
六、五脏与五志80
七、五脏与五气80
八、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80
第十节 道教养生82
一、年龄与成长82
二、生衰缘由82
三、四季养生法83
四、十二时辰养生法84
五、五色食品养生法85
红色食物养心86
黄色食物养脾86
绿色食物养肝86
白色食物养肺86
黑色食物养肾86
六、静坐养生法87
七、五禽戏87
八、六字诀88
九、八段锦89
十、太极拳90
第三部分 道教发展史93
第十一节 道教的形成与发展93
一、道教三大源头93
巫祝93
方仙93
黄老94
二、《太平经》和《周易参同契》的出现94
《太平经》94
《周易参同契》94
三、道教成立95
张角与太平道95
张陵与五斗米道95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96
葛洪与神仙道教96
寇谦之与北天师道96
陆修静与南天师道97
陶弘景与神仙世界97
楼观派98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98
帝王与道教98
成玄英、李荣的重玄之道99
司马承祯和吴筠的修仙思想99
王玄览援佛入道99
妙应真人孙思邈100
第十二节 宋元时期的道教101
一、宋王朝与道教101
宋真宗与道教101
道君皇帝宋徽宗101
二、内丹派102
南宗103
北宗103
中派103
三、符箓派104
正一道104
上清派(茅山宗)104
灵宝派105
四、雷法诸派(新符箓道派)105
神霄派105
清微派105
净明道106
五、真大道和太一道106
真大道106
太一道106
六、宋元著名道士106
重阳子王喆106
邱处机107
酣睡神仙陈抟108
刘海蟾108
第十三节 明清以后的道教109
一、朱元璋与道教109
二、嘉靖皇帝与道教109
三、明代道教111
四、清代道教112
五、武当张三丰113
六、东派陆西星113
七、西派李涵虚114
八、陈樱宁与仙学114
九、丹道概述115
陆西星三元丹论115
胡孚琛三元丹论115
内丹派别116
第四部分 道教生活119
第十四节 道教宫观119
一、宫观名称119
二、建筑风格119
均衡对称式建筑119
五行八卦式建筑120
山水结合式建筑120
三、洞天福地120
十大洞天121
三十六小洞天121
七十二福地123
五镇海渎126
三十六靖庐126
二十四治126
十洲三岛127
第十五节 道教称谓128
一、一般称谓128
道人128
黄冠128
道士128
乾道、坤道、道姑、仙姑128
道长、老师、师父、道爷128
爷、老爷129
老修行129
贫道、弟子129
道友、道兄129
居士、道民129
学士129
隐士129
信士129
二、尊称130
羽人130
天师130
先生130
法师130
大师130
炼师131
律师131
真人、真君131
祖师、宗师131
三、方丈与监院131
方丈132
监院、当家、住持132
四、三都五主十八头132
都管132
都讲132
都厨133
堂主133
殿主133
经主133
化主133
静主133
库头133
庄头133
堂头133
门头133
茶头134
磨头、碾头134
园头134
圊头134
净头134
五、八大执事134
客堂134
寮房134
库房134
账房134
经堂135
典座135
云水堂135
号房135
六、执事称呼135
总理135
高功136
经师136
提科136
表白136
知客136
巡照、纠察136
巡寮136
海巡136
公务137
账房137
典座137
监修137
书记137
买办137
贴库137
坐圜堂137
行堂137
钟板138
七、行政执事138
第十六节 道士服饰与礼仪139
一、服饰139
道巾139
道冠140
道袍141
鞋袜142
佩饰142
二、礼仪143
道教宫观礼仪143
道教迎接礼仪144
道教言语礼仪144
道教科斋礼仪144
道教吃住礼仪145
第十七节 斋醮科仪147
一、斋147
内斋(极道)147
外斋(济度)147
二、醮148
三、斋醮活动148
醮坛148
参与人员与用品148
动作形式149
各派斋醮活动151
四、现行科仪151
早晚坛功课151
祝将科仪152
祭孤科仪152
祝寿科仪152
接驾科仪152
大回向科仪152
进表科仪153
水火炼度仪153
灯仪154
第十八节 道教戒律155
一、戒律演化155
二、老君想尔戒155
三、老君说一百八十戒156
四、初真戒157
初真五戒157
初真八戒157
初真十戒157
女真九戒158
五、九真戒159
六、三皈九戒159
七、三坛大戒159
中极大戒160
天仙大戒160
八、灵宝初盟闭塞六情戒文160
九、功过格160
十、玉格与鬼律161
十一、斋日161
十二、全真传戒161
十三、正一授箓162
十四、道家禁忌163
道不言寿163
戊不朝真163
道不朝亡163
三不起163
三不言163
第十九节 道教节日164
一、三清道祖圣诞164
二、三元节164
三、春节164
祭灶164
门神165
祭财神(北方)165
烧门神纸165
祭财神(南方)166
送火神166
顺星166
玉皇圣诞166
元宵节167
四、燕九节167
五、三月初三167
六、雨日168
七、九皇会168
八、冥阴节168
九、道教每月圣诞日169
正月169
二月169
三月169
四月170
五月170
六月170
七月171
八月171
九月171
十月172
冬月(十一月)172
腊月(十二月)172
第五部分 道经选读175
第二十节 经典选读175
一、《易经》选读175
二、《道德经》选读176
三、《庄子》选读177
《逍遥游》选读177
《大宗师》选读177
《齐物论》选读178
四、《周易参同契》选读179
五、《悟真篇》选读179
六、《仙学指归》选读180
参考书目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