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法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法总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3890611.jpg)
- 高桂林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3718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经济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法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1
第一节 法律概念意义上的经济法1
一、经济法一词的由来1
二、符号概念意义上的经济法3
三、经济法概念形成的特殊性8
四、对经济法一词的法律解释方法10
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评说13
一、经济法概念争论的持续性13
二、经济法概念争论的必要性17
三、关于经济法概念的学说19
第三节 经济法的概念界定44
一、定义经济法概念的方式44
二、经济法的概念49
第二章 经济法的历史沿革52
第一节 经济法与调整经济的法53
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的条件57
一、客观条件58
二、主观条件64
第三节 外国经济法的演进68
一、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68
二、资本主义经济法的发展71
三、经济法在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80
第四节 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82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的经济法制建设83
二、中国经济法的初创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86
三、中国经济法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迄今)88
第五节 资本主义经济法和社会主义经济法的融合趋势91
一、经济法的“Y”形发展轨迹91
二、两种类型的经济法相融合的渐进性94
三、经济法的双轨产生模式对我们的启示95
第三章 经济法是市场和政府共生调整的社会法98
第一节 经济法的社会法属性98
一、公法私法概说98
二、经济法的社会法属性99
第二节 市场与政府的共生调整103
一、市场与政府103
二、共生的界定105
三、市场与政府共生的形式113
第三节 地缘对政府、市场共生调整的影响122
一、地理形态124
二、地理位置和领土大小126
三、民族性127
第四章 经济法的地位130
第一节 有关经济法地位的学说的评析131
一、法律部门的划分133
二、传统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局限141
三、经济法的地位144
四、经济法部门的宪法依据149
第二节 经济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53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154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160
三、经济法与社会保障法168
四、经济法与经济学172
第三节 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177
一、经济法的渊源177
二、经济法的体系183
第五章 经济法的正义观189
第一节 正义概述189
第二节 经济法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实质正义196
第三节 竞争法的直接目标是竞争形式正义200
一、竞争法中主体的利益难以界定202
二、竞争中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206
第四节 宏观调控法对实质正义的直接调整209
第五节 从正义观论经济法的“龙头法”217
一、不同国家经济法对正义的侧重217
二、经济法的“龙头法”220
第六章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34
第一节 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重要性234
第二节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说237
一、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4年)238
二、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240
三、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242
第三节 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评析248
一、关于“国家干预”248
二、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概括用语250
第四节 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概括252
第七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68
第一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概述268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268
二、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作用272
第二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273
第三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84
一、平衡协调原则284
二、维护公平竞争原则299
三、有限干预原则(无为原则)307
四、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316
第八章 经济法主体319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的含义319
一、经济法主体的定义319
二、经济法主体的法人之争320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的分类324
一、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324
二、依经济法成立的经济法主体和依其他法律成立的经济法主体329
三、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329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经济法主体331
一、企业331
二、政府337
三、特殊企业343
四、国有企业357
五、合作社362
六、自然人366
七、事业单位368
第四节 经济法主体的本位:政府本位还是企业本位371
第五节 公司的社会责任375
第九章 经济法律关系382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382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382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383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分类385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390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390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391
第四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动和保护396
一、经济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396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404
第十章 经济法和科学发展观409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概论409
一、从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409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413
第二节 经济法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415
一、科学发展观和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契合415
二、社会本位发展观416
三、经济法的协调发展观421
四、经济法的社会公平发展观423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法426
一、社会转型期的利益矛盾的法律调整与科学发展观426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中国经济法的利益调整机制427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法治进程432
参考文献443
后记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