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十而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玉钟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5929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35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662页
- 主题词: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十而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探索贵在参与1
序二:哪里都有新闻写4
上篇5
壹、改革浪花5
面向经济建设 科研成果喜人——福州工业科研所实行科研、设计、生产、服务一条龙5
灵活售书刊 利人又利己——待业青年潘秋开设个体经营书店7
六万能工巧匠走四方 吃苦耐劳巨款汇家乡8
莆田城乡开办米市粮行9
发展乡镇企业要有宏观观念——仙游县榜头镇调查报告11
新的经济生长点破土而出14
调整产业结构方兴未艾16
山海合作的开拓之举——闽东北五地市横向经济联合恳谈会采访随记之一19
曙光初照湄洲湾21
莆田“鞋城”更上一层楼23
社会关心“福祥”“福祥”关心社会25
福厦路上的一颗明珠——莆田县江口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27
荔城“无处不制鞋”31
市场经济繁荣之新兴城市——石狮市系列报道之一33
第三次市场之兴起——石狮市系列报道之二35
“大市场”意识——石狮市系列报道之三37
江口拨镇财九百万元 支持困难农户盖新房39
群众是修路的主人——泉州市“先行工程”见闻40
填补黄金海岸“断裂带”——闽东“追赶工程”见闻44
强烈的“国企”意识——莆田县国有企业系列报道之二47
“我们是冲着试验区来的”——莆田市涵江区系列报道之一49
生财之道:用活用足政策——莆田市涵江区系列报道之二51
由商贸型向实业型转变——莆田市涵江区系列报道之三53
崇山峻岭修国道 南平负重拼“先行”55
江口,在高起点上挺进56
增强危机感 激发新动力——莆田西天尾镇加快开放开发纪实58
建设闽东南“卫星城”——南靖县加快开放开发纪实61
踏平坎坷走富路——周宁县扶贫攻坚纪实63
扬帆弄潮逐浪高——福清市新厝镇加快开放开发纪实66
盘活“民资”促起飞——仙游县枫亭镇发展经济纪实68
海峡西岸一明珠——连江县官坞村党总支实践“三个代表”发展经济纪实70
浦城:崛起“化工新城”75
山海一体 协调发展——构建新世纪初福建发展战略通道之一77
附:“画龙”须“点睛”80
郑重的承诺——我省治理“餐桌污染”综述82
困难不可怕,可怕怕困难——仙游人的“困难观”85
附一:“深入”二字不可丢87
附二:“困难不可怕,可怕怕困难”的由来87
内聚人心 外树形象——仙游县负重前进发展经济纪实89
“靓女出嫁”,还是“快婿上门——长汀县“卖断”国有棉纺厂带来的效应93
“朝阳”冉冉升起——柘荣县向“闽东药城”迈进96
争创“闽东第一镇”——“三个代表”成为白琳镇加快发展的源泉98
从“界外底”到“第一小康村”100
构建京莆“通道”——莆田市大力扶持在京莆籍民营企业家102
同心筑长城——福建军民抗非典纪实104
长城基石——福建军民抗非典纪实续篇113
百姓为本 平安为天——我省探索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平安福建”历程回顾118
贰、人物春秋131
一个“流浪者”的新生——青年工人林仲明的自述131
附:一篇揭示社会问题深刻的好通讯——《一个“流浪者”的新生》发表后的反响137
平生壮志依然在——访闽变参加者朱伯康教授140
壮志攀登 残疾成材——记电大学员郑声滔142
1+1的答案——记福州市工业科研所党支部书记和所长团结合作的事迹146
为实现基本国策呐喊——记福建日报社通讯员林坚149
插上理想的翅膀 攀登科学的高峰——访莆田籍女科学家林兰英151
历史是谁也撕毁不了的——访瞿秋白烈士侄儿瞿兴华、外甥王铁仙153
善于用人的能人——记仙游县榜头镇党委书记陈梅庆155
造就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生力军——莆田县委书记陈延辉同福建日报社记者张玉钟的对话158
科技人才在这里格外受重用 一与泰宁县县委书记范天云对话录160
莆田一对盲人和三个大学生儿子的故事162
他想的是做大生意——记莆田福祥塑胶有限公司经理黄春水165
“山寨”女主李美和——李金耀之女承父业的故事167
从否定、疑问到惊叹——记莆田市城厢区物资公司总经理陈范169
从个人小圈里跳出来——记一名大学毕业生的转变171
一张入场券的巨大力量——记扎根莆田盐场26年的北京籍大学生陈键174
漂流九昼夜 遇救游世界177
科技兴县 先兴科技——莆田县县长林春连一席谈179
抓住群众最关心问题,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访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180
“鞋城”里的“鞋王”——记福建莆田鞋革厂厂长郭荣182
胡仙福建行189
眼光盯住大项目——访联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荣192
他在岗位上逝去——追记莆田县委常委兼江口镇党委书记王天全194
附:群众纪念王天全的答案195
祖国魂——一位祖国同龄人的事业和心声196
光明的轨迹——一位电业局长的成长与成功素描202
甘于寂寞修志人210
又古老又新鲜的行当——与福建省拍卖行总经理林培勋一席谈221
新世纪的童小鹏:我一定要亲眼看到祖国统一223
不当客人当主人 乐为家乡办大学——记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常务副校长杨文金博士228
院士星辉耀八闽231
时代奇人——蔡忠平传记233
我知道的李庆霖上书毛主席的一些情况255
虚怀若谷 高风亮节——回忆项南两件事265
金融奇人——记厦门大学教授黄宝奎269
参、妈祖文化277
两岸同胞共同纪念“海峡和平女神”——两岸人民相聚湄洲岛纪念妈祖诞辰1025周年277
弘扬妈祖文化 两岸共架桥梁——莆田纪念妈祖逝世1000周年述评278
湄洲岛上妈祖热280
顺应“妈祖热”两岸亲上亲——访莆田市政协主席林文豪283
热气腾腾的湄洲岛285
加快开放开发步伐 架好海峡两岸桥梁——访湄洲岛管委会负责人李德金287
从妈祖说同根文化288
妈祖文化与两岸关系290
渴望平安291
关于“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称号的一点回忆294
肆、旅途散记299
两座水电站299
“钟潭噌响”小记301
附 20年间3次采访“贝克”的“缘份”302
无孔不入的赚钱手段——美、加考察散记之一303
汽车轮子上的城市——美、加考察散记之二305
人与鱼鸟“和平共处”——美、加考察散记之三307
炽烈如火的侨心侨情——美、加考察散记之四309
1993年美、加考察日记(18篇)311
面向北京的大佛335
“阿罗哈”精神337
在南靖观兰花339
哈萨克的“阿肯弹唱会”341
杨梅山纪事343
人间情最重345
1997年访美散记(18篇)347
大自然的恩赐——游武夷山大峡谷生态公园360
长安山上“桑榆情”362
下篇369
伍、艺坛评说369
人民是文艺的最高裁判官369
“灵感”与“修炼”372
“创作自由”的辩证法374
正确对待文艺批评376
为心灵美写赞歌378
《秋》剧一出动京华——随《秋风辞》晋京演出采访散记之一380
“一鸣惊人”的前奏曲——随《秋风辞》晋京演出采访散记之二382
意趣神色俱上乘——随《秋风辞》晋京演出采访散记之三384
导演“舞台上的诗”——随《秋风辞》晋京演采访散记之四386
花艳莫忘护花人——随《秋风辞》晋京演出采访散记之五388
独到之处从何来——随《秋风辞》晋京演出采访散记之六390
初出茅庐夺奇功——随《秋风辞》晋京演出采访散记之七392
创作需求格调394
陆、思想随笔399
“玻璃房子”的启示399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401
志当存高远403
祖国同龄人的心声405
“争当勇士”赞407
“接班人”与“代理人”409
“时刻准备着”一议411
共产党员要敢于碰硬412
“两强”的旋风414
如果张屠户不杀猪415
“年龄大一岁,开明增一分”416
人走茶还热417
绳子宜解不宜结418
有感于许士杰“受气”419
切不可忘记信息咨询420
想外向、干外向,国际市场是导向421
说治假423
“唯有读书高”之我见425
猿变成人的启示427
话“接轨”429
你认识“ISO9000”吗?431
何止“一字值千金”432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434
君子爱“有道”之“财”436
做好人与做好官438
煞住“酒风”439
从“肯德基”说名牌意识440
素质:成才的基本因素——人的素质培养笔谈之一441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的素质培养笔谈之二443
“不勤于始,将悔于终”——人的素质培养笔谈之三445
“以俭得之,以奢失之”——人的素质培养笔谈之四447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人的素质培养笔谈之五44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的素质培养笔谈之六451
要有“发现新大陆”的勇气——人的素质培养笔谈之七453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的素质培养笔谈之八455
来而不往非礼也!457
加强农业不是口号458
“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459
电脑写作乐趣多461
戒欺463
瞄准张家港——赶465
警惕现代“讼棍”467
一届接着一届干469
虎为啥怕牛471
我说莆田人472
勇创名牌475
选准项目抓服务477
多些信息 少些股评479
“卖报”!“卖报”!——一道文明的风景线481
对台宣传与市民生活482
《海峡导报》与厦门特区483
澳门回归与《海峡导报》484
集中精力抓经济485
“全球化”与“本土化”487
在“通”字上狠下功夫489
“义务”的崇高精神和物质基础491
柒、采编感悟495
着意新闻价值,选取最佳角度——采写潘秋办个体书店一稿的体会495
下苦功 勤思考——通讯 《1+1的答案》的采写体会498
重要的是认真核对事实——采写批评稿件的体会500
把握宏观 熟悉微观——谈下苦功捕捉头题新闻502
深度思考 深化主题——参加华东九报头条竞赛体会点滴506
记者站是个“金熔炉”——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一508
记者不是“写稿匠”——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二510
哪里都有新闻写——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三512
童心、激情与老成持重——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四514
自觉树立“头题意识——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五516
多侧面和新发展——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六518
采写批评稿的出发点和求实精神——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七520
敢为“发展生产力”鼓与呼——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八522
功夫在采写之外——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九524
文字磨砺无止境——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十526
吃透“三头”思路宽——八年记者站生活的回顾与体会之十一528
努力办好《香港商报》“福建专版”530
从创办《香港商报》“福建专版”探讨对外宣传532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及深化——石狮市系列报道采写体会537
经济新闻与深入实际——结合我的采访实践谈体会540
浅谈对外与对内报道的不同特点和借鉴作用548
林振夏与对外宣传557
有关“驻站记者”的几点思考563
深度报道来自深度思考——“莆田县国有企业”系列报道采写体会569
漫话名记者572
增强信息量 避免杂志化575
浅议新闻写作中的“现场感”580
反腐败斗争与舆论监督作用584
论记者的形象589
论记者的发现能力594
加大对台宣传力度,推进祖国统一大业597
附:中共中央台办宣传局、国务院台办新闻局给《海峡导报》信函598
永恒的“零距离”原则——新闻采访随感之一599
时时处处有心人——新闻采访随感之二601
新闻敏感从何而来——新闻采访随感之三603
培养一双“新闻眼”——新闻采访随感之四605
关于新时期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的思考607
质高量多从何而来——简析黄如飞采写诀窍612
饱含哲理 给人启迪——《管理智典》评介615
书写金盾树丰碑————赵肃岐《走进警察》序言617
《法制今报》定位与发展之思考620
记者“杂”与“专”之我见624
有效传播靠什么——《营造传播磁场》评述629
后记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