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仲景医学源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张仲景医学源流
  • 傅延龄,李家庚总主编;傅延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5195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张仲景-医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张仲景医学源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张仲景医学的渊源1

第一节 汉以前医学分派2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3

一、《汤液经》3

二、《黄帝内经》5

三、《神农本草经》10

四、《难经》12

五、《伤寒杂病论》以前的其他几种方书16

第二章 《伤寒杂病论》成书的时代背景18

第一节 成书年代18

第二节 时代背景18

第三章 张仲景著作分合隐现21

第一节 史志中的张仲景著作21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分合21

一、《伤寒论》的形成及版本流传21

二、《金匮要略》的形成22

第四章 张仲景著作版本流传24

第一节 国内几种《伤寒论》版本24

一、唐本《伤寒论》24

二、宋本《伤寒论》24

三、成本《伤寒论》25

四、赵本《伤寒论》25

五、《金匮玉函经》26

六、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26

第二节 日本几种《伤寒论》版本28

一、康平本《伤寒论》28

二、康治本《伤寒论》29

三、安政本《伤寒论》29

第三节 《金匮要略》几种主要版本30

第五章 张仲景医学流派31

第一节 伤寒学派的形成和发展31

一、晋唐时期的搜集、整理阶段32

二、宋金时期的研究、发挥阶段33

三、明清时期的发展、兴盛阶段33

第二节 伤寒学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35

一、错简重订派35

二、维护旧论派40

三、辨证论治派43

四、经典考证派与临床经典派49

五、伤寒温病汇通派55

六、中西汇通派57

第三节 金匮学家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63

第四节 日本古方派74

一、日本古方派的兴起及代表人物74

二、日本古方派的学术特点78

三、日本古方派的著名医家79

第五节 张仲景学说在韩国的发展85

第六章 张仲景医学中的若干热点问题86

第一节 医学热点问题86

一、六经86

二、传经、再经与经尽88

三、三纲学说91

四、热入血室95

五、蓄血部位101

六、少阳病次序104

七、厥阴病的实质107

八、杂病112

第二节 文献学热点问题114

一、《伤寒论·序》114

二、《伤寒论》条文排列顺序116

三、《伤寒例》117

四、《平脉法》、《辨脉法》118

五、“可”与“不可”诸篇118

六、《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冷热121

第三节 方法学热点问题123

一、但见一症便是123

二、三百九十七法124

三、《伤寒论》的辨证方法127

四、方证相对论129

第四节 医史学热点131

一、长沙太守131

二、张机与张羡131

三、张仲景祠、墓131

第七章 张仲景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133

第一节 张仲景医学对中医辨证体系的影响133

一、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133

二、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135

第二节 张仲景医学对温病学说的影响137

一、仲景医学中的温病学说137

二、张仲景方在温病临床的应用138

三、伤寒与温病的关系139

第三节 张仲景医学对中医治疗学思想的影响139

一、阴阳自和140

二、扶阳气、存阴液140

三、扶正与祛邪143

四、三因制宜143

五、因势利导145

六、表里先后148

七、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51

八、逆治与从治151

第四节 张仲景医学对方剂学的影响152

一、组方原则153

二、剂型与煎服法154

三、方药剂量155

第五节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对后世的影响155

一、未病先防155

二、既病防变156

三、瘥后防复1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