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夏俊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24703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应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1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与基本内容1
第二节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特点1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特点2
二、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特点3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概念与管理6
第一节 机组、作业工艺、机器系统、生产系统6
一、农用机组6
二、农业机器作业工艺7
三、农业机器系统7
第二节 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8
一、土地产出率8
二、劳动生产率8
三、资源利用率8
四、投入产出率9
第三节 农业机器作业生产率9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管理12
一、不同层次农业机械化管理的内容12
二、农业机械化科学管理方法13
第五节 农业机器的选型配备14
一、农业机器配备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4
二、农业机器传统的配备方法14
三、线性规划配备法14
四、非线性规划配备法15
五、计算机模拟法15
第六节 农业机器的更新15
一、农业机器更新的原因16
二、更新期平均成本原理16
第七节 农机作业收费标准17
第三章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19
第一节 水稻机插秧技术概述19
一、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9
二、水稻机插秧技术20
第二节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22
一、插秧机对秧苗质量的要求23
二、育秧的准备24
三、机插秧育秧技术28
四、苗期管理31
五、早稻育秧技术与苗期管理36
六、中稻育秧技术与苗期管理38
七、双季晚稻育秧技术与苗期管理39
第三节 大田耕作准备41
一、机插大田耕整质量要求41
二、耕整方法及机具简介41
第四节 大田机插作业43
一、插秧机介绍43
二、基本苗计算与插秧机调节44
三、机插作业45
四、插秧机的维护保养47
五、插秧机操作安全事项48
第四章 发动机49
第一节 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49
一、内燃机的总体构造49
二、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51
第二节 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60
一、机体组60
二、活塞连杆组62
三、曲轴飞轮组66
第三节 配气机构与换气系统67
一、配气机构67
二、换气系统73
第四节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75
一、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75
二、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77
三、喷油器77
四、喷油泵80
五、柴油机供给系统的辅助装置87
第五节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90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90
二、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93
第六节 润滑系统98
一、润滑油及润滑方式98
二、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100
三、润滑系统的主要机件102
第七节 发动机冷却系统106
一、冷却系统的介质及方式106
二、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08
第五章 拖拉机110
第一节 绪论110
一、拖拉机的组成及分类110
二、国产拖拉机的型号111
第二节 传动系统113
一、传动系统的功用和组成113
二、离合器114
三、机械式变速器117
四、驱动桥119
第三节 行走系统120
一、概述120
二、车架121
三、车桥122
四、车轮123
五、履带拖拉机行走装置126
第四节 转向系统127
一、转向方式与转向原理127
二、轮式车辆转向系128
三、履带拖拉机转向系131
四、手扶拖拉机转向系133
第五节 工作装置134
一、牵引装置134
二、动力输出装置135
三、液压悬挂装置137
第六章 联合收获机147
第一节 联合收获机结构与工作过程147
一、联合收获机的特点及分类147
二、联合收获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149
三、联合收获机的割台153
四、联合收获机的中间输送装置158
第二节 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和维修161
一、联合收割机的选购161
二、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指标和技术状态检查163
三、联合收割机的试运转和安全规则167
四、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171
五、联合收割机的维修与保管185
第七章 现代农业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94
第一节 现代农业装备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194
一、背景194
二、地位与作用195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可以有效带动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200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装备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200
第二节 现代农业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201
一、国内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状况201
二、我国现代农业装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03
三、国外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状况206
第三节 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趋势与措施208
一、田间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209
二、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趋势210
三、农产品加工装备的发展趋势211
四、农业生物质利用装备的发展趋势212
第八章 保护性耕作214
第一节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214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与内容214
二、保护性耕作的起源216
三、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与现状218
四、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与成效220
第二节 保护性耕作效益机理223
一、保护性耕作生态环境保护机理223
二、保护性耕作改善作物生长机理226
三、保护性耕作节能节本机理230
四、保护性耕作增产增效机理231
第三节 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231
一、秸秆残茬管理技术232
二、免少耕施肥播种236
三、深松244
第四节 我国保护性耕作典型技术模式245
一、东北冷凉风沙区保护性耕作模式245
二、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模式246
三、西北绿洲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模式247
四、黄土高原一年一熟区保护性耕作模式249
五、华北两茬平作区保护性耕作模式251
六、长江中下游水旱连作区保护性耕作模式252
第九章 精细农业概述254
第一节 精细农业的基本概念254
第二节 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259
第三节 精细农业的技术支撑264
一、全球定位系统264
二、地理信息系统266
三、产量分布图生成系统267
四、变量控制技术VRT268
五、农业生物信息采集技术271
六、遥感技术272
七、作物生产模型274
八、决策支持系统275
九、智能化变量农作机械277
第四节 国内外精细农业发展概况278
一、国外精细农业的发展概况278
二、国内精细农业的发展概况281
第十章 农机安全生产相关知识284
第一节 安全生产的意义与作用284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284
二、安全生产监察的性质和意义285
三、农机安全生产的形势分析286
四、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288
五、农机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289
第二节 农机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措施289
一、农业机械作业安全措施289
二、选择购买农业机械的安全注意事项298
第三节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302
一、农业机械的管理302
二、农业机械驾驶人管理307
三、农业机械的安全作业管理308
第四节 农机事故与应急救援309
一、农机事故309
二、农机事故的预防310
三、农机事故致伤的应急救护311
第十一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解读315
第一节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概述315
一、我国制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背景315
二、我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意义和成效317
第二节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318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主要目标及基本原则318
二、补贴机具及补贴对象和标准319
三、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工作职责321
第三节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323
一、湖北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323
二、购机补贴政策的注意事项324
第四节 农业购置补贴政策问答327
一、农业部负责人就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答记者问327
二、湖北省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36问331
第十二章 农机跨区作业相关政策解读342
第一节 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历程与展望342
一、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历程342
二、农机跨区作业发展趋势343
三、湖北省农机跨区作业情况概述345
第二节 农机跨区作业实践347
一、跨区作业前的准备工作347
二、跨区作业中注意事项349
三、处理好各种关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353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354
第三节 农机跨区作业相关法律法规354
参考文献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