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晋商与徽商之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晋商与徽商之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323329.jpg)
- 刘建生,燕红忠,张喜琴等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780767526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05页
- 文件大小:323MB
- 文件页数:721页
- 主题词:商业史-对比研究-山西省、安徽省-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清晋商与徽商之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2
第一节 晋商与徽商:一个研究综述2
一、晋商学与徽学:晋商与徽商2
二、晋商学与徽商研究的历史沿革与比较9
第二节 晋、徽商比较研究的方法论16
一、历史比较研究概述16
二、比较方法在经济史研究中的应用18
三、晋、徽商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比较历史制度分析21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25
一、晋、徽商比较研究的现状26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26
三、晋、徽商比较研究的理论意义28
第二章 商业文明的发展与晋、徽商的兴起第一节 传统社会的商业文明及其勃兴31
一、“抑商”与“纵商”32
二、经济区域化趋势与商业发展38
三、地域性商人组织的出现46
第二节 晋商的兴起与存续48
一、历史上的山西与山西人48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57
三、晋商的经营及其发展58
第三节 徽商的兴起及其发展65
一、历史上的安徽与安徽人65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74
三、徽商的发展及其经营76
第三章 晋、徽商的整体商业实力及其变化第一节 市场占有率和渗透力84
一、盐业84
二、粮布业86
三、茶叶88
四、金融业90
五、徽州木商91
第二节 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92
一、盐业92
二、粮布业94
三、茶叶97
四、金融业103
五、徽州木商和山西铜商105
第三节 组织力和美誉度111
第四节 社会影响力112
第五节 主要竞争性商业城市的比较113
第四章 盐业中的晋商与徽商119
第一节 晋商与徽商盐业贸易的兴起119
一、盐商群体出现的政策因素119
二、盐商群体形成的地域因素125
三、盐商分化为边、内二商129
第二节 晋商与徽商盐业贸易发展131
一、开中折色制下的晋商与徽商131
二、晋商与徽商的经营活动133
第三节 晋商与徽商的社会活动141
一、晋商的社会活动141
二、徽商的社会活动144
第四节 晋商与徽商盐业贸易的衰落148
一、晋商盐业贸易的衰落149
二、徽商盐业贸易的衰落154
第五章 茶叶业中的晋商与徽商157
第一节 晋商与徽商茶叶贸易的兴衰过程157
一、茶叶贸易的兴起157
二、茶叶贸易的发展159
三、茶叶贸易的衰落162
第二节 晋、徽商茶叶贸易的市场比较167
一、茶叶贸易业务活动范围167
二、贸易路线之别169
第三节 茶叶销售量的估计171
一、对外贸易量的估计172
二、国内贸易量的估计177
小结180
第六章 粮布业中的晋商与徽商186
第一节 明清粮布商发展始末186
一、明清粮布商发展的背景186
二、明清粮布商发展的5个阶段189
第二节 晋、徽商粮食贸易之比较191
一、经营粮食贸易的原因191
二、贸易路线及区域的比较202
三、经营方式的比较203
第三节 晋、徽商棉布贸易之比较213
一、经营棉布贸易的背景213
二、贸易区域的划分220
三、经营方式的比较222
第七章 典当业中的晋商与徽商226
第一节 西典和徽典活动范围的比较226
一、清代西典的活动盛况227
二、清代徽典的活动盛况243
三、西典与徽典活动范围比较255
第二节 西典与徽典的兴盛原因比较257
一、土狭民稠、人地矛盾突出258
二、大量贫民的存在259
三、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260
四、典当业丰厚利润的吸引261
五、政局稳定与政府支持262
第三节 西典与徽典经营业务与规模比较263
一、西典与徽典当押物范围的比较264
二、西典与徽典经营业务范围的比较265
三、西典与徽典的经营规模与资本比较272
第四节 西典与徽典的衰落及原因比较275
一、西典与徽典的衰落状况275
二、西典与徽典的衰落原因分析302
第八章 其他行业中的晋商与徽商308
第一节 晋、徽商各自经营的独特行业308
一、晋商经营的特色行业309
二、徽商经营的特色行业324
第二节 晋、徽商经营的相同行业337
第九章 晋、徽商的衰落过程及其原因探析第一节 晋、徽商的衰落状况344
一、徽商的衰落344
二、晋商的衰落355
第二节 明清时期晋、徽商衰落原因比较361
一、两大商帮衰落的外部原因比较361
二、自身内部运行机制比较373
第十章 晋、徽商制度安排的基本模式:地缘与血缘、乡土与宗族之间第一节 传统社会商业制度安排的基本模式379
一、传统社会商业制度安排的特征379
二、传统社会商业制度基本模式的形成及运用381
第二节 晋、徽商制度选择模式的形成384
一、政府行为与晋、徽商制度模式的选择385
二、地缘、血缘与晋、徽商制度模式的选择387
三、宗族观念与晋、徽商制度模式的选择390
第三节 表现形式与实现机制394
一、经营管理394
二、行会组织401
三、标期制度与“月折”制度405
第十一章 晋、徽商文化归因之比较:形成机理分析第一节 神祇崇拜与晋、徽商的价值观409
一、关公崇拜与晋商信用体系409
二、信仰与徽商价值观418
三、晋、徽商价值观的比较422
第二节 家族化与乡土观424
一、晋、徽商宗族观及乡土观溯源424
二、宗族观与乡土观影响下的晋、徽商429
第十二章 晋、徽商乡约民俗安排之比较第一节 晋商家族制度化与徽商宗族乡约化之比较研究436
一、家族制与宗族制之区别437
二、晋商家族制度化与徽商宗族乡约化形成背景之比较438
三、晋商家族制度化与徽商宗族乡约化形成内容之比较441
四、晋商家族制度化与徽商宗族乡约化影响之比较448
第二节 晋商大院与徽派建筑之比较研究450
一、晋、徽商建筑之风格及构造451
二、晋、徽商建筑的雕刻艺术455
三、晋、徽商建筑中的牌匾与楹联458
四、晋、徽商建筑的文化隐喻及文化差异性460
第三节 晋、徽商与戏曲的发展462
一、山西戏曲与徽州戏曲的发展463
二、晋、徽商对戏曲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原因分析467
三、晋、徽商发展戏曲所产生的影响分析472
第四节 晋、徽商与民俗474
一、晋、徽商与社会民俗475
二、晋、徽商与经商习俗490
第五节 晋、徽商行会制度之比较497
一、中国行会发展概况497
二、组织结构的基础——地缘与血缘503
三、晋、徽商行会的个案研究508
第十三章 晋、徽商与官商关系之比较第一节 官商结合的文化溯源及其分析517
一、官商结合的文化溯源517
二、官商关系的博弈分析524
第二节 晋、徽商与官商结合方式比较528
一、价值观不同影响入仕方式528
二、偶像不同529
三、行业结构不同530
四、钱权联姻方式的不同532
第三节 官商结合的绩效分析534
一、官商结合与晋、徽商兴盛534
二、官商结合与晋、徽商的衰落540
第十四章 晋、徽商教育之比较546
第一节 晋、徽商科举教育程度比较分析546
一、选取蒲州、太原与徽州进士数比较之缘由546
二、蒲州、太原与徽州进士数量比较分析548
第二节 晋、徽商家族教育内容比较分析550
一、晋、徽商子弟教育的相同点551
二、晋、徽商子弟教育的不同点558
第三节 晋、徽商教育价值观演进分析566
一、致富前:历史传承决定差异566
二、致富中:经商环境影响价值观的转变572
三、致富后:路径依赖致使价值观分离576
第十五章 晋、徽商家族的个案比较579
第一节 儒商:榆次常氏与徽州吴氏579
一、族规家法580
二、兴办教育和文化事业581
三、社会贡献586
第二节 官商:介休范氏与绩溪胡氏588
一、发家588
二、支援朝廷590
三、破产591
第三节 民商:祁县乔氏与歙县江氏593
一、累世经商593
二、资本流向595
第十六章 晋、徽商经营管理机制比较第一节 晋、徽商企业产权制度的比较598
一、晋、徽商各类资本组织形式下的产权制度比较598
二、晋、徽商企业产权制度效率的比较609
第二节 晋、徽商企业治理结构比较611
一、人力资本的选择机制的比较612
二、晋、徽商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比较615
三、晋、徽商人力资本约束机制的比较617
第三节 晋、徽商企业管理制度比较619
一、企业管理模式比较620
二、企业组织管理比较620
三、晋、徽商经营管理机制差异形成的原因624
第十七章 晋、徽商业务制度安排之比较第一节 晋、徽商业务组织制度631
一、业务组织结构632
二、业务组织模式638
第二节 晋、徽商财务管理制度651
一、账簿制度652
二、会计结算655
三、财务管理制度的异同657
第三节 晋、徽商信息管理制度660
一、商业信息的传递制度660
二、信息的防伪及密码制度665
第四节 晋、徽商物流管理制度670
一、茶叶采购670
二、茶叶包装672
三、茶叶运输673
第五节 晋、徽商营销管理制度677
一、营销理念677
二、营销策略680
三、热衷公益事业683
参考文献687
后记705